2024年春学期初三年级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春学期初三年级阶段检测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1.先秦某思想家指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下列符合该思想家主张的是( )
A .“为政以德”
B .“道法自然”
C .“兼爱”“非攻”
D .“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2.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下列示意图中序号①②③依次应是 ( )
A .西晋、东晋、北周
B .西晋、东晋、后周
C .西晋、前秦、后周
D .东晋、西晋、北周
3.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鸿恩大德,前古未比”。
此工程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 .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C .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4.“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从清朝初年的4200多万,到乾隆末年达到了3亿,150多年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
”材料叙述了 ( )
A .清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B .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
C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D .清初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5.在诸多近代不平等条约中,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
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 .逼迫清政府投降
B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 .要打开中国市场
D .获取巨额战争赔款
6.“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几十年。
”材料中“非凡努力”指 (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7.右图是某时期的一份文告,它最可能是 ( ) A .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 B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 C .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D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8.《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从正太路到京汉线,
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歌曲反映的事件 ( )
A .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民众自动武装起来,
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
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
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9.“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这“八年间”
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外商投资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投资办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思潮的践行与推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10.1955年,毛泽东在某次讲话中说:“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这里“生产的深度与广度”
是指()A.开展土地改革B.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C.实行公私合营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1.右图是海南1987-198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数据。
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成为省级经济特区
C.“南方谈话”的影响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窃贼要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该法典()A.明显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B.内容全面具有操作性
C.主张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D.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
13.彼特拉克在散文《秘密》中热烈地为爱情和荣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
由此反映了彼特拉克()A.关注凡人的世俗生活B.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
C.抨击贵族的等级观念D.主张伊斯兰教的禁欲主义
14.1791年,美国批准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
这一规定()A.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B.旨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C.违背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
15.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这本书”是()A.《拿破仑法典》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6.历史比较方法是历史研究方法之一,是指对历史上的事物或概念,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对照,判明其异同,分析其缘由,从而寻求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种方法。
若用此法比较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得出两者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A.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B.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C.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7.“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
到来了。
”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A.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B.促进了被奴役被压迫国家的民族觉醒
C.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D.导致了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18.右图是1926年苏联发行的1卢布货币。
图中的货
币()
A.体现了农业集体化的特征
B.成为苏联模式的重要标志
C.与新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D.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产物
19.1941年6月24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美国准备给予俄国力所能及的援助。
接着,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冻结苏联在美国的存款,允许苏联购买美国的战略物资。
这些举措()A.缓解了太平洋战场的压力B.消除了不同制度国家间的矛盾
C.壮大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D.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20.多极化追求权力在国家间的多元分布,否定某一国家对权力的垄断,提倡多国协商解决问题,防止大国霸权的倾向。
据此可知,多极化趋势()A.促使大国政治地位边缘化B.消除了战争爆发的潜在威胁
C.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9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0分,第23题10分,
计30分。
21.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
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汉加强对地方控制采取的措施。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朝地方行政管理的创新之处。
(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
(1分)材料中“余”
“我”是指何人?(1分)指出清政府强化管理台湾地区的措施。
(1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1分)2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
材料二“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第31页“相关史事”材料三起初我还能看清楚邱少云的面目,到后来只觉得浓烟熏得使我几乎睁不开眼,呛人的气味几乎使我昏厥。
烈火燃烧了大约半个小时,渐渐熄灭了,但他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令常人简直难以想象。
——人民政协报:一位志愿军班长的回忆《我的战友邱少云》材料四元勋英雄
图一图二图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核潜艇之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
(1分)此事件与鸦片战争有何关系?(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嗣同”是哪次政治运动的代表人物?(1分)请从社会根源的角度概括此次运动兴起的背景。
(1分)
(3)据材料三,指出邱少云是在哪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1分)请再写出一位此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1分)
(4)据材料四,写出图一图二“元勋”的姓名,并概括两人的伟大贡献。
(3分)结合所学
(右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
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的汉白
玉浮雕,从碑身东面起的第一幅浮雕,
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
日发生的大事。
知识指出三位“元勋英雄”的成就属于哪个领域?(1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出上面几位英雄先锋的共同品质。
(1分)
23.全球化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全球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之间、人群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目前逆全球化势力纷纷抬头,世界各国应该携手同行,共同来推动全球化的健康顺利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材料二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它的副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
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
——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兹的署名文章材料四近年来,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中国却向世界传递了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声音……
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个跨境项目开始实施。
中国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全球化。
——摘编自陈家驹、张晓芳《反全球化运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转向分析》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1分)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
(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2分)
(3)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全球化”的主导者,并归纳这次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2分)
(4)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引领的“新型全球化”的“新”在哪里?(2分)
(5)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的“单边主义”“贸易战”“科技战”等逆全球化现象,我国该如何应对,请提出你的良策。
(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1-5:B A C B C 6-10:B C D D B
11-15:B D A D B 16-20:C B C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9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0分,第23题10分,
计30分。
21.(9分)
(1)措施:秦朝实行郡县制(1分);西汉施行“推恩令”(1分)。
(2)创新之处: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省管理地方。
(1分)历史作用:消除了地方割据,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答到两点即可,2分)
(3)史实:元朝时,台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台湾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1分)“余”:郑成功。
(1分)
措施: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或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1分)
(4)特点: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重视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等。
(言之有理即可,1分)
22.(11分)
(1)历史事件:虎门销烟(1分)。
关系: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分)
(2)变法:戊戌变法(1分)。
背景: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
(或《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分)
(3)战争:抗美援朝(1分)。
英雄人物:黄继光(或杨根思、胡修道等,1分)
(4)图一:钱学森(1分)。
图二:邓稼先(1分)
贡献:克服种种困难,为我国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作出巨大贡献,打破了当时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
(1分)领域:国防科技(或国防核武器,1分)
(5)共同品质:爱国主义精神。
(或勇于献身祖国,1分)
23.(10分)
(1)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1分)。
条件: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1分)。
(2)原因: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分);
经济上,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分)。
(3)主导国:美国(1分)。
主要特点:世界性经济机构逐步建立;跨国公司不断产生,影响日益增大;各国经济成为有机整体等。
(1分)
(4)“新”在: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
(2分)
(5)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行“一带一路”,构建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