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折现法(NPV法)
(一)估计收账的安全系数 安全的收账金额=应收账款原值 * 安全系数
(二)收账时间 (三)确定折现率
(四)计算应收账款现值
应收账款净现值 = ∑(安全的收现金额*贴现系数) 其中:贴现系数 = 1 / (1+折现率/12*N) N:表示月份数
(五)判断:净现值 < 交易价,一般不可行
33
(一)账龄分析
34
(二)DSO法(平均周转率法)
赊销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回收期 = 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案例:某企业2004年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
40万元,年末为60万元,全年赊销额为500万元。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0(次) 应收账款回收期 = 36(天)
35
发第四封催收函,向专业追收机构咨询,对债 超期90天 务人进行资产调查、债务分析、作诉讼准备 超期3个月 委托专业追账机构进行处理 超期6个月 提请法律诉讼或仲裁
39)信件收账——低成本
(三)电子邮件收收账——非正式、低成本 (四)电话收账——成果最显著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Email:
1
一、现状
中外应收账款比较
指标项目
美国
中国
赊销比率(%)
>90%
20
应收账款的合理期
3—6个月 >2年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天) 37
90—120
追账成功率(%)
>60% 18.9%
出口企业坏账率(%) 0.25—0.5
5
2
二、应收账款的功能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劳务 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 个重要项目。
4。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款期 5。考察拒付情况及拒付百分比,即坏账 损失率 6。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分析
18
(四)加强对逾期账款的催收管理 1。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 2。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
(五)建立合理的坏账注销制度
19
十二、应收账款的内部监控体系
(一)分层管理 (二)全方位协调 (三)总量控制 (四)动态监控
4
四、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一)目标
1。保证全额收回账款 2。保证按期收回账款
(二)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
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 政策
5
五、应收账款绩效不良的外部原因
(一)信用的缺失 (二)行业习惯 (三)惯性思维 (四)客户自有资金比例不高 (五)客户融资渠道单一 (六)客户有严重的生存问题 (七)客户蓄意诈骗 (八)沟通不畅
管理误区之三:依赖财务对营销风险的 控制
14
九、信用营销战略——赊,还是不赊?
(一)是买方市场下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和发展趋势
(二)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营利水平的重要 措施
(三)战略措施:
(1)销售额最大化
1。有明确的信用营销目标 (2)利润最大化
(3)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2。企业产品分析
(4)企业价值最大化
(八)自行追账手段有限,成本高
13
八、三大误区
管理误区之一:销售风险的滞后管理。
失误实际上产生于销售授权与风险责任的严 重脱节:销售人员“有权无责”,即使盲目 赊销也不用为日后收不到货款负责,而帐款 管理人员(可能是财务人员)却“有责无 权”。
管理误区之二:单纯以销售业绩提成制或 销售承包制管理风险。
2。管理成本
3。坏账成本
31
(三)目标
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 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 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包括 机会成本、坏账损失、管理成本)之间做 出权衡。
32
十七、应收账款的分析工具
(一)账龄分析表 (二)第三方信息 (三)企业独立信用部门 (四)DSO法(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 (五)坏账率及逾期账款比率 (六)货款回收率 (七)应收账款与销货额比
A方案(N/30)
1800 12
1800/12=150
150*60%=90
2% 1800*2%=36
20
B方案(N/60) C方案(N/90)
1980
2160
6
4
1980/6=330 2160/4=540
330*60%=19 8
540*60%=324
3%
5%
1980*3%=59. 2
2160*5%=108
20
十三、应收账款政策的构成
(一)信用标准:
1。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 件。一般用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2。应考虑的因素(5C):
(1)资本(capital):客户的财务状况 (2)信誉(character):客户履行义务的可能性 (3)交易条件(conditions):可能影响客户付 款能力的客观因素 (4)能力(capacity):客户偿还货款的能力
6
六、内部原因:
企业信用制度设计的相关问题 业务人员的自身的相关问题 主管督导方面的问题 应收账款回收期拉长 折让金额太多 退货太多
7
(一)业务人员的自身的相关问题
对完全销售(整体销售)的理念理解不够 缺乏回收货款的完善计划 做人情 收款的各种技巧掌握不好
8
之二:主管方面问题:
账龄分析不够 没有制订回收目标
(五)传真收账——配合手段
(六)上门收账——自行收账中最严厉的 手段,效果最明显
(七)法律收账——迫不得已,成本最高,
收回率最低
40
二十二、熟悉常用结算工具
(一)支票 (二)汇票 (三)本票
41
二十三、注意企业信用文化建 设
42
(三)制订详尽的分分阶段的对策
(四)编写各种规范的函件和登记簿 (五)建立应收账款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六)确定与其他部门合作追账的方法
30
十六、应收账款政策的评估
(一)标准: 应收账款投资收益 > 应收账款成本
(二)成本构成 1。机会成本 =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量 * 资金成本率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量=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变动成本率
3。目标客户分析
4。营销效果的预测分析
15
十、规范企业的赊销管理
(一)制订公司整体赊销计划 (二)制订并实施统一的赊销政策 (三)选择赊销客户 (四)信用限额控制 (五)应收账款的管理
16
十一、建立完善的收账政策:
(一)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 (二)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规模,认真 审查客户
17
(三)全方位加强日常监督和分析 1。做好基础记录工作 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 3。掌握客户已过信用期的债务
(1)信用期限:指允许客户在收到货物或发票 之后到付款之间的时间。信用期限以多长为宜需 在收益与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判断标准:延长信用期限所增加的边际收 入必须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
23
案例:
项目
年赊销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 (次) 应收账款平均余 额 维持赊销所需资 金 坏账损失/年赊 销额 坏账损失
收账费用
对业务人员收款知识培训不够 追求销售
对客户付款能力判断失误
对回款缺乏奖励
对及时配合财务收款认知不够
与客户之间的感情因素
9
之三:回收期拉长的原因:
对方故意拖延 心虚让步 没有规定可循 做人情 强行塞货
10
之四:折让金额过多
没有明文规定 市场价格波动 不计零尾 管理不当
(5)抵押品(collattal):是否有抵押资产。
21
3。定量分析
(1)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2)步骤
第一,搜集客户的财务比率状况; 第二,逐项评价打分; 第三,确定比重; 第四,计算客户的综合信用分数
S = ∑AX 其中:X为某种财务比率;A为权数
第五,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22
(二)信用条件
是企业接受客户信用时所提出的付款条件。包 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现金折扣。
36
十八、信用管理模式--“3+1”模式
“3”是指企业内 部应建立三个 不可分割的信 用管理机制:
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 和评估机制
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债权保障 机制
后期信用管理的应收账款管 理和追收机制。
“1”是指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人 员),全面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
38
52 24
信用条件评价分析表:
25
(2)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对提前付款的客户给予的一定优 惠。一般用N/30表示。
判断标准:加速收款带来的机会收益大于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成 本的增加数与折扣成本之和,企业可以采 用。
26
改变赊销条件后的评价分析表:
27
(三)收账政策
1。是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 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11
之五:退货过多
判断失误 没有助销 货物存放过久 争取业绩
12
七、追收难点(直接原因)
(一)缺少充分的债权债务文件
(二)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分歧较大
(三)交易背景复杂,涉及多个当事人
(四)拖欠时间太久,地点不利于收账
(五)虽经诉讼和仲裁,但执行难度大 (六)债务人破产或失踪 (七)对债务人的偿俩能力不了解
1、扩大销售,增加了 企业的竞争力。
2、减少库存,降低存 货风险和管理开支。
3
三、为什么要加强应收 账款的管理?(危害)
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 下降。 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1)企业流转税的支出 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23))所现得金税利的润支的出分。配
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
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给 企业带来额外损失。
37
十九、应收账款的风险规避机制
(一)企业是否有健全的赊销决策体系 (二)企业是否建立了客户管理系统 (三)财务控制是否得当 (四)是否建立了纠错机制 (五)是否有可供查阅的历史资料
38
二十、应收账款的追收程序方法
到期未付 致电对方提示付款 超期15天 发第一封催收函,电话询问对方负责人 超期30天 发第二封催收函,再次通电话,停止发货 超期60天 发第三封催收函,对客户进行巡访
2。必须宽严适度
3。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的关系——非线性关系


4。收账成本与平 损
均收款期的关系

A 收账费用
饱和点
28
十四、影响企业制订应收账款政 策的因素
(一)资金 (二)竞争 (三)货物类型 (四)客户类型
29
十五、制订详尽的应收账款的 工作程序
(一)明确各部门在收账过程中的权利 与义务 (二)建立应收账款的交接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