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教案及
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
该课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的第五章《元素周期律》第三节课。
本课是化学的一大重点,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理解和掌握该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考试成绩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依据
2.掌握元素周期表上各元素的简要概况和规律
3.能够利用元素周期律解决一些常见的化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元素周期表上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理解原子结构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
3.能够应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化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首先,在黑板上画出元素周期表,由学生补全其中的元素名称和符号;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上为什么有这样的排列方式?如何解释元素周期表上元素位置的规律性?引出本章的教学内容。
2. 学习和讲解
2.1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
首先讲解元素周期律是怎样发现的,以及基本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原子结构是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2.2 元素周期律的实验证明
介绍多个实验的结果,如门捷列夫的实验、勃兰特利的实
验等,阐述这些实验的意义和证据。
2.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概览
讲解元素周期表上元素位置的规律性:主、副、次、超主族、稀有气体等;并介绍不同区域的元素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同时,在黑板上标示相关信息,例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周期、族别等,化学性质方面则重点介绍元素的电子构型、化合价、氧化态、基性、酸性等。
2.4 元素周期律的规律性
介绍烷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单价、非金属性等规律,
并给出例子加以说明。
提示学生认识到,这些性质和规律都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
3. 锻炼和练习
根据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不看书的前提下,利用元素周
期律解决化学问题。
例如:某元素的电子构型为2,7,问该元
素的周期和族别?加入哪个元素可以使Mg(OH)2成为减压水解还原剂?什么样的物质易被还原?
4. 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讲解其他常用的元素周
期律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本章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的同时,加入了具体的例子和实验现象,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和记忆。
对于比较难的问题,我经常使用提问、反问、引导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探究和发现答案的乐趣。
同时,在教学中还采用了黑板、PPT等多种手段和辅助工具,使教学效果更佳。
六、教学反思
本章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都比较高,通过提出问题,多方叙述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并掌握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但是,需要注意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加强学生的练习和实践,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