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考试中常见失分原因与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考试中常见失分原因与对策分析
摘要: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因为自身的学习特点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失分。

在初中数学考试中,学生失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部分失分原因是普遍的通病,具有鲜明的共性。

笔者通过对初中数学考试中的失分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失分原因的共性,总结常见的失分原因,并且就这些失分原因提出应该从仔细审题,不放过题干中的每一处细节;正确领悟公式内容,进行正确的变形以及正确地进行分类。

关键词:初中数学;失分原因;细致审题
1、选取的对象与实验方法
从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中每个年级各挑选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师生交谈法与观察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这两种方法对九名学生进行分析,找出他们产生阅读理解障碍的原因并对提出教学策略。

2、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选取的九名学生进行观察与交谈之后的结果分析来看,初中生在解数学应用题出现阅读理解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2.1应用题情境障碍
对应用题给出的情境不了解,对应用题给出的场景不熟悉,这种障碍我们称之为“应用题情境障碍”。

例题1:某信用社将若干人民币分别贷款给不同的人,其中一个的年利率为百分之十,则另一个的年利率为百分之八,假如两年时间利息共得4000元,试问把两个利率交换,利息增加300元,那么两个人分别贷了多少钱?
将这道题给到学生后,观察发现能算出这道题的学生少之又少,然后与他们交谈,发现他们不理解这道题的意思,更多的学生反映“读不懂”“没看懂这道应用题的中心思想”。

不止这类题,像其他类型的题如收入支出、股票亏损有关的应用题,不仅需要学生去理解应用题本身的意思,还需要学生去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去解决问题,这种题无疑给学生解决应用题增添了难度,从而会把学生绕到题里。

2.2数学结构障碍
顾名思义,对数学应用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搞不清,从而会误导学生解题的思路。

例题2:小明的爸爸在服装店买了一条裤子,这条裤子前两天打七折,今天又在七折的基础上再打九折,只卖114元,求这件裤子原价为多少钱?
大部分学生在看到这道题的时候,通过交谈发现搞不清楚这道应用题里的已知量与未知量,没有读懂这道题的意思是什么,像上面这道题,原价,折后价,打几折的关系就不是特别理解,对其中的关系也不是特别理解,从而给学生解题就会有一定的难度。

2.3学生没有认真审题
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原因跟学生自身也是有关的,例如学生不专注,在读题上面三心二意,对题的意思进行误解,从而导致解题思路错误;再者学生对文字较多的应用题会产生焦躁的心理,文字多再加上需要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境,学生解不出来就会直接放弃,当学生下一次再看到这种题的时候,就会产生畏惧、放弃的心理。

3.解决学生对数学产生阅读理解障碍的措施
3.1学生要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
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中,阅读是解题的前提,会阅读才会解题,所以学生首先
要学会去读题,学会去理解题中的意思,学生只有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走进
应用题中给出的情境,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教师在给学生解题的过程中,
运用并且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解题技巧,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
也会提高。

例如学生在自主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重点的词或者题中表示逻辑关系
的词进行标记,从而可以使题中隐含的解题条件更加清晰,这样一来,学生的解
题效率提高了,解题的兴趣也提高了。

3.2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去解决数学应用题,从而增加学生的阅历
通过观察与交谈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理解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上述2.2的例子中,对原价、折后价、打几折的关系不理解,从而就导致学生解题思
路错误。

因此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多增加一些实践的课程,例如生活经济问题
(储蓄、收入、支出等),商业问题(营业额、成本、贷款分期等),这些可以
让学生更加了解这些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3.3对学生给出的数学应用题由易到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畏惧
教师在出数学应用题的时候要循序渐进,由简到难,可以先出一些学生一读
就懂、涉及的知识面少的题,不仅学生能提高信心,还可以降低学生对解难题的
畏惧程度,之后教师可以提高数学应用题的难度,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

要培养学生诵读题目的能力,要让学生养成多读题的习惯,这样一来
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应用题的含义,从而正确且快速的给出解题思路。

4从卷面总结失分的对策
从试卷上探究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向,总结得到以下几点对策:
4.1正确对待学习,认真对待测试
期末测试是检测学生一个学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也是检测学生平时学习
水平的重要体现。

但由于一小部分学生不用心读书,不认真对待上课、作业、练习,不明白自己坐在教室里读书的目的,考试中让送分题、基础题白白的丢分,
使得学习知识、传授知识失去了意义。

这就需要这些学生反省自己、鞭策自己,
在老师的引导和督促下重视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平时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写练习,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4.2严守限时、高效地解题
为了防止学生解题有拖拉习惯,七年级开始平时上课或课后做练习、作业,
要求学生记下自己做题的起止时间,并对每道题进行时间,能否在哪个环节提高
速度,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身养成全神贯注地完成作业,培养时间观念。

为了激
发学生的高效学习兴趣,课堂上设置竞答题,让能又快又好回答的同学给予红星、掌声鼓励。

4.3打牢基础,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注重平时多做练习,打实基础,巩固好课本中各个知识点,经常定时对每章、每单元的内容加以回顾、总结,作对比找异同,把各个知识点连成知识链。

特别
是弄清知识遗漏处,编织成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初中数学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
的要求不高,考察这类题目只要能理解到位,一般需要两三知识点就可以得出正
确的答案,虽然容易,但是如果平时不注重熟练掌握好每个知识点,如果解题中
被某个知识点卡住了,那么这道题就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

因此平时对知识点的
做题训练,要能够达到运用自如。

4.4建立纠正本,善于总结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在纠正本里记下自己平时做对但易错的题或重复犯错误的题,把自己错误的解题思路和老师正确的解题过程都做好详细记录,经过对比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出自身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可以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培养思维严密性,提高学生的警惕性,这是避免重复犯错误的最好方法,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教师要经常抽时间检查学生的纠正本的完成情况,督促养学生成好习惯。

4.5留意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因此平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电话收费问题、航海问题、增长率问题、盈亏问题、购物优惠问题、投球问题等等。

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尽可能的提高分数、减少失分,平时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多做练习,熟练掌握常考知识点,限定解题时间,规范解题过程,考前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复习准备,考好数学就有把握。

以上是我分析本学期数学期考试题学生失分的问题所在和寻找相应的对策,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行多多指点指点。

结束语
在解决初中生数学应用题阅读障碍的问题上,教师要发散思维,寻找多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索更多的阅读技巧去增加学生的信心与阅历,帮助初中生去解决阅读障碍,让学生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做到快乐解题。

数学应用题是考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最好的选择,教师可以在每次考验中发现学生的不足,通过这种不足去纠正学生,让学生在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不再畏惧,能从数学应用题中体验到快乐,快速地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1]周艳芳.提高初中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
2020(18):93-94.
[2]孙勇.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与应对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