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倾听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总结
让倾听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孩子们正在上课,一个孩子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孩子却高高地举起了手,七嘴八舌地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个孩子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孩子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以上画面,每个新课改下的老师都曾在自己的课堂上见过。

的确,新课改下的孩子敢说了、爱说了、会说了,可是他们的耳朵也同时“失聪”了,听的能力也缺失了。

这是个值得我们每位老师深思的问题。

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的学习方式,也是进行数学知识交流的中介。

只有学会倾听,课堂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智慧、充满灵动。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营造氛围,让倾听成为一种需要
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

由于现在的学生个性强,喜欢自我表现却弱于合作交流,教师有必要提供各种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素材或话题,设置各种机会促使学生关注他人,倾听他人的想法。

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学会理解、学会等待,对学生耳濡目染,从而影响、促进学生的倾听。

比如,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你不要抢着说;学生的话还没有听清,你不要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学生兴致勃勃地发言,你要兴致盎然地听,这样的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

有一次,数学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树上有十只鸟,被猎人打掉了一只,还有几只?”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同学早已听说过,所以他们纷纷举高手,抢着回答:“没有了,因为其他鸟听到枪声,早已逃掉了,所以是0只”。

其他小朋友也在说:“是的,是的,是0只。

”但一位女同学还举高手,她说她有不同意见。

我马上让这位女同学回答:“还有9只。

”她肯定地说,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女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

我马上制止了那些大笑的学生,告诉他们:
“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我把大大的“倾听”写在了黑板上,同时也写上了大大的“尊重”,我要把这两个词写进孩子们的心中。

这时,我就示意那位女同学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位女同学红着眼睛说:“因为被打死的那只鸟是鸟妈妈,其他9只鸟是她的孩子,9个孩子看到妈妈被打死了,伤心的哭了,不愿离开妈妈而去,所以树上还有9只鸟。

”多合情合理的回答啊,我带头给小女孩鼓掌,其他几个刚才大笑的同学脸红了,低下了头……真是无法预设的经典啊!试想:如果那节课上我们没有听那位女孩的解释,我们就会扭曲一个幼小而纯洁的心灵,使她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而对于其他孩子也少了一次学习倾听的机会。

数学虽然讲究逻辑和推理,但他也具有人文性,有时也需要理解和情感的共鸣,而倾听是理解的基础。

二、教给方法,让倾听成为一种能力
倾听,是一项技术、一种修养,也是一门艺术。

我们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让倾听成为一种能力,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倾听中以情悟情,以心教心。

1、明确要求,让孩子明白“听什么”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耐心倾听学生时,也要培养好更多的学生听众。

平时我们在教学时发现当一问题提出后,许多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最后叫到回答的学生高兴而又自信地回答,而其他的学生满脸沮丧,很不情愿地听他讲,甚至于还心底里还怪老师不叫他回答……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到底该听些什么,更有甚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把不该听进去的错误倒记住了,而该记住的却出门了。

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告诉学生你该听什么:是抓住重点听,还是听优点、听缺点,又或者是听不同点,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至少要听出一点,和别人不同的一点。

只有孩子们明白了需要听些什么,才能听到内容,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有话可回答。

2、教给方法,让孩子学会“怎么听”
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倾听老师的讲课,而且要倾听同学的发言。

因为知识不仅来自老师,同样来自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课堂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重复人家刚才的回答的现象,这是没有倾听的原故。

对同学回答信息的忽视,是倾听能力欠缺的重要表现。

这时,作为教师应该用手势或眼神阻止学生打扰对方的回答,并在他停止时马上以表情等予以表扬。

有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不想学好,学乖,而是不知道怎么做。

当学生明
白了学会洗耳恭听是社交场合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礼仪之一时,就会明白,轻易打断别人说话,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而且自己也学不到知识,将“两败俱伤”。

三、强化训练,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不稳定,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这项任务就显得尤为艰巨。

因此,我们要怀着一颗真诚对学生爱的心,抱着一种正确的心态,耐心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诚心地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反复抓、抓反复,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本能。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数学活动的广阔天地中进行倾听练,比如可运用组内学生相互提醒的方法,当你的同伴倾听不认真的时候,你可以轻轻拉他一下,或用眼神示意他,相信同伴在你友善的提醒下,一定会竖起耳朵认真倾听的。

还可以安排专门的倾听训练,比如:第一、听后复述,如“刚才同学说什么,你能再说一遍吗”?或者老师说一道题,让学生说说主要讲了哪几点?第二、听答训练,如教师口述判断题或选择题,让学生听后判断或选择。

第三、听记训练,如听算练习,口头述说应用题,让学生记录条件和问题,口头布置作业等。

第四、听辩训练,学会在听中思考。

引导学生在争辩中提高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再结合开展一些“优秀听众”、“金耳朵”之类的评选活动,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认真倾听老师讲解、悉心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四、互动评价,让倾听成为一道风景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善于为学生树立榜样,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我们还可以以生生互评改变老师评价学生发言的方式,让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学着老师的样来评价自己的同学,激发倾听的兴趣。

在我
的课堂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评价的手势:大拇指向上翘,表示“我听懂了,我赞同”;大拇指向下翘,表示“我没听懂”;大拇指横翘,表示“我听懂了,但还有补充”;高举拳头,表示“我不同意”。

学生的评价是建立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的,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对他人的回答进行思考,最后再作出了自己的正确评价。

评价,让学生更善于倾听。

我们的课堂不仅要有活跃、热烈的讨论和争论,即动态美;也需要精心、专注的倾听和思考,即静态美。

倾听是把金钥匙,它成就了数学课堂之美,它是数学课堂的一道美丽风景。

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