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土。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五四”初年即创作新诗。后来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转向散文写作,并开始研究三国古典文学。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3.“一年之计在子春”这句话的含义是:
A.春天伊始,方紫千红,充满活力。
B.春是一年之始,干劲最足,工作最出色。
C.春天是计划安排一年工作的关键。
D.春天风和日丽,天气暖和,是充满浪漫和希望的季节。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找出作者描绘的五幅春景图,体会作者对“春”的感情变化,在此基础上理解散文的结构与中心。
一、指导学生理解散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指导学生划分段落,概括大意,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盼春。
春草图
春花图
第二部分(“从土里钻出来”到“有的是希望。”):绘春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第三部分(从“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到完):赞春
小结: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来临,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则尽情地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
二、理解散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指导学生概括中心
明确:作者通过描绘各种春景图,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情赞美,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精神。
2.指导学生理解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现的
总结固趣:
本节课,我们要了解作者,了解如何阅读写景散文的基本方法,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解读。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课文。
2.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深受师生爱戴。他在51岁时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当时许德珩为他撰写了一副挽联:
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
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此联简括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和性格,诚挚感人。
唐朝李商隐有两句名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流露出一种日暮途穷、悲观颓唐、无可奈何的情绪。朱自清先生巧妙地翻新改造,写作“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惘怅近黄昏”,完全改变了原意,思想开朗,感情健康,令人激昂兴奋。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不仅要学习他运用语言精巧,还要学习从文中表现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探究固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理解散文的要素及语言。
一、指导学生理解散文的要素
㈠理解散文描写的对象。本文的对象是景,理解景物的特征时,要注意体会融入其中的作者情感。
学法指导:结合要积累的语言与要学习的技巧,体会作者描写的春景及在其中表达的情感。
㈡指导学生理解散文的语言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言,并分析其是怎样表达的,有什么妙处;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或抄写的方式积累语句或词语;指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语句或词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本课可通过理解语言的方式,理解景物: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字词
(1)朗润:明朗润泽。
(2)润湿;(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润泽。
(3)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4)卖弄:炫耀。
(5)应和;本课指声音相呼应。
(6)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7)嚎亮;(声音)清晰响亮。
(8)黄晕:昏黄不明亮。
(9)烘托: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10)静默:不出声。
(11)舒活;舒展,活动。
(12)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13)繁花嫩叶:密密地开着的花和嫩绿的叶子。
(14)呼朋引伴;指招引同类的人。
(15)抖擞精神:振作精神。
(16)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课堂探究一:
1.第一自然段写盼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
(1)“盼望着,盼望着”
明确: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明确:把物当作人的动作行为来写,这叫拟人。宣告春天将到的喜悦之情。
2.“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