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阿细跳月的传承与发展探析doc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勒阿细跳月的传承与发展探析
摘要:
“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阿细支的传统舞蹈,它蕴含着阿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阿细特定的社会生活、地域环境下产生并发展。

作为阿细的传统文化,它对阿细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阿细跳月”自身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在现代的阿细社会中逐渐被淡化。

基于“阿细跳月”不断失去民众基础的现实,本文通过对弥勒“阿细跳月”的发展现状,来探讨其传承和变迁;以个案为基础来分析揭示“阿细跳月”现代发展状况,试图从个性中探寻其共性特征,以便于提升人们对“阿细跳月”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认识,为“阿细跳月”的传承和变迁提出一定的思考,以促进其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阿细跳月舞蹈小三弦旋律打火舞蹈动作弥勒
引言:
基于“阿细跳月”不断失去民众基础的现实,本文通过对弥勒“阿细跳月”的发展现状,来探讨其传承和变迁;以个案为基础来分析揭示“阿细跳月”现代发展状况,试图从个性中探寻其共性特征,以便于提升人们对“阿细跳月”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认识,为“阿细跳月”的传承和变迁提出一定的思考,以促进其传承和保护。

一.传统阿细跳月的起源
阿细跳月源于弥勒,阿细语称“嘎斯比”(意为跳欢乐),是彝族支系阿细人个个喜欢的民族民间舞蹈,以其优美悦耳的音乐旋律,热烈奔放的舞姿人见人爱。

而且阿细跳月的独特律动及韵味,皆来自胯而带动双腿似火而起的交替弹跳,故特具感染力和爆发力,旁观者皆会萌生跃跃欲试之感。

阿细跳月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自古以来,只是作为彝族阿细人表达喜悦、欢庆节日、丰收和青年们谈情说爱的一种歌舞形式。

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阿细跳月有意无意间便跳出了她的故乡,自信地走向辉煌与浩大的舞台,且名扬中外。

“阿细跳月”来历传说颇多,但都与火相关:一说源于劳动,在古代刀耕火种时,烧过的灌木桩容易刺伤脚掌,撬窝播种时常跳起跳落,演化而成舞蹈;一说阿细山寨因“天火”成灾,阿细儿女阿者与阿娥率民众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便双脚轮换弹跳,而形成今天“跳月”的基本动作。

二.阿细跳月在节日上的意义
“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有老人舞和青年舞。

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舞步轻慢稳重。

青年舞则热情激越,是男女青年沟通感情,选择对象的自娱活动。

每当节日或农闲,邻近村寨未婚的成年男女青年先约定聚会的时间地点,届时,如一方失约,另一方则于路中用石头压上树枝,表示“压魂”(魂是彝族对生命的诠释),被压一方须说明原委,道歉并得到谅解,可再订日期。

这种约会,甲村来男,乙村只能来女。

相会前,女方在林中梳妆打扮,故意磨时间,男方明知女方在梳妆,也故意把短笛吹得短促,把大三弦弹得急迫,一方急,一方缓,别有一番情趣。

就在笛悠弦扬时,女方拍着清脆的掌声跳出树林,在草坪上列队与男方欢歌起舞,曲调合着舞步,弦声扣着心声,间或爆发“哦!哦!”的吼声。

其音乐为宫调或大三度五拍节,欢快热烈,粗犷奔放;舞蹈步法似踏火弹跳,先用一只脚跳三下成三拍,双脚落地成四拍,再换另一只脚起跳,如此不断反复。

在载歌载舞中,寻找称心如意的伴侣,然后变换队形,一男一女对舞。

由于“阿细跳月”舞蹈强度大,尤其是男青年肩挎四五公斤重的大三弦,弹、唱、跳、旋,常常跳得满头大汗,但颇具感召力的“阿细跳月”,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吸引着青年男女尽兴尽情通宵达旦地进行。

三.传承方式(节日、家庭)
历史:
阿细先民,原住在金沙江畔的“通邓来若”。

他们不堪忍受奴隶主的期负和压迫,在阿真的带领下奋起反抗。

自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开始,攻打奴隶主的家园,可是奴隶主有枪有刀,有弩有箭,并有很多兵工护卫,整整攻了一天也无法入破。

聪明的阿真吩咐奴隶们趁黑夜在每只羊的角上扎上火把。

让羊在前面冲,奴隶们持棍棒、镰刀跟在羊群的后面,浩浩荡荡地冲向奴隶主的家园,攻破奴隶主的围城,杀死了奴隶主,烧毁了奴隶主的家园。

取得了胜利,获得了人生的自由。

奴隶解放了,便聚集在“冷衣黑”边(一个叫冷衣的海边),纵情欢唱,庆祝胜利,迎接自由。

在三弦、笛子和刀叉相碰声中跳押。

跳得月儿落西坡,跳到红日从东来,一直跳到六月底。

这时的“跳乐”,是具有“庆解放”、“迎自由”新内容,便称为“里拉比”,意为“庆解放、迎自由”
舞。

新中国成立后,阿细人民成了国家和民族的主人。

“跳乐”
已摆脱了种种禁忌,变为逢年过节或节日喜庆不可缺少的群众性的民间文娱活动。

现在:
现在的阿细跳月,分青年舞和老年舞两种。

老年舞缓慢轻松,随着笛子的节奏,男子的弹起小三弦、月琴、拉起二胡坦然潇洒,喜而不露的翩翩起舞;女的则双手叉腰起舞,抬着脚,随着笛声、弦声拍着双手,旋转摆腿,时而围圈齐跳,时而相对而舞,保持着集体舞的阵容,温雅自如,情趣神怡。

青年舞是在老年舞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跳时,先调好大三弦和笛子的音凶,随即男青年率先背着大三弦舞,女青年随之而成队入伙,击掌伴跳,男女青年各成一行,相向起舞,队形随着音乐旋律而前后左右移动变化。

青年舞节奏明快,粗犷豪放,欢腾激越。

充分体现了阿细人民英勇豪放的气概和浓厚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情。

近年来,弥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阿细跳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于2008年将每年8月7、8、9日定为“中国弥勒阿细跳月节”,阿细跳月成为弥勒县的重大民族节日活动。

四.发展展望
从婚俗性符号到民族体育文化品牌,阿细跳月的文化品牌建设带来了诸如参与地域、人群的扩大,商务活动机会增多,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引起其他地方的羡慕等连锁效应。

研究认为,原生态不代表没变化,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需要品牌建设;打造民族体育文化品牌需要提炼其文化内涵,需要文化精英的加入,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平台搭建,而民间与社会则是参与的主体。

“阿细跳月”发源于红河州弥勒县西山一带,在弥勒县彝族阿细人聚居的村寨广为流传。

县委、县政府整合多部门及民间组织力量,推进阿细跳月进课堂、进校园、进教材、进社区和农村广场五进工作。

此举为丰富当地群众的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是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运动兴趣,增强了身体协调性,加深了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二是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文化惠民,深受农民好评。

三是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弘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魅
力,体现了文化乐民的基层力量。

促进阿细跳月融入社会生活,营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丰富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弘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体现了文化乐民的基层力量。

根据弥勒一些地区的民族发展,将在部分地区发展旅游业。

可邑村位于西三镇中部,有良好的区位、交通、生态优势,是闻名于世的“阿细跳月”的发源地,原生态的风土人情浓郁,是彝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被云南大学和浙江大学列为“彝族文化旅游村”开发点,是省级彝族文化生态旅游村。

村内已组建了阿细跳月队、阿细祭火队;开发了农家乐、民族工艺品店等,旅游的相关设施基本配套,至今接待了33000多名游客。

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讨论了阿细跳月这一舞蹈从古代到现代的传承和发展的探究,就这一点而言,它具有现实紧迫性。

从“阿细跳月”的起源、意义、传承方式、发展展望等来梳理其发展演进的过程,结合当下变迁的社会环境及弥勒的背景,分析“阿细跳月”生存现状及变化情况,从中揭示村民在“阿细跳月”传承中的作用,以及对“阿细跳月”在现代传承过程中的影响。

此外,也对弥勒“阿细跳月”的变迁状况作了阐释,从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村民的心理变化等方面来分析“阿细跳月”的变迁,论述其在传承中的具体变迁。

参考文献:
[1] 陈兴贵. 彝族民间舞蹈的特征与社会文化功能[J]. 民族
艺术研究. 2009(05)
[2] 解珺然. 阿细跳月与撒尼大三弦舞(上)——两个彝族支系
音乐、舞蹈及文化语境的比较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
008(01)
[3] 吴晓. 民族艺术的消费社会境遇[J]. 民族艺术. 2007(0
[4] 姚艳. 文化传承的困境——阿细跳月的个案研究[J]. 贵
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5] 张彦鑫. 阿细跳月[J]. 中国民族. 2005(05)
[6] 赵铁春,王昕. 与民共舞——“田野作业”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意义[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4(01)
[7] 万建中. 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8] 杨利慧,安德明. 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J]. 民俗研究. 2003(01)
[9] 常汉林. “阿细跳月”的传说[J]. 今日民族. 200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