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4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指出:“要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大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这些重要论述都为创新重庆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认真分析重庆基层社会治理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弄清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重庆基层社会治理形势发生的新变化近两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切实筑牢了平安稳定根基,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形势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一)社会治理形势出现根本性好转据调查,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刑事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信访总量、非正常上访量等社会秩序的关键性指标分别同比下降15%、10%、8.5%、25%、20%,互联网依法治理初见成效,虚拟社会不再是法外之地。

重庆市城乡居民的总体社会安全感上升,特别是个人和家庭财产安全感、人身安全感明显提升。

重庆市社会总体安全的良好局面,在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进程中实属来之不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良好环境。

(二)新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基本形成重庆市已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了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形成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社区治理体系,增强了全社会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三)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但已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

据调查,90%的企事业单位、60%的社会组织、95%的城乡社区居民组织积极参与了当地社会治理工作,有效降低了基层社会治理行政成本,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益,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多个社会治理领域呈现新气象在全市8600多个行政村中有5000多个村打造了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为核心,以党员联四邻、四邻带一片、一片促全域的“四邻联动”为载体的农村治理体系,群众参与率、满意度、获得感显
著提升。

重庆市万州区充分发挥198个城市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治理先行”,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以深化协商民主为切入点,推行“四事五议”机制,“四事”即小区的事协商办、社区的事协作办、街区的事协调办、城区的事协
同办;“五议”即通过建议、提议、商议、审议、决议五个环节,破解各类基层治理矛盾,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同。

全市各地正在深入开展大数据智能化建设行动,推进现代科技与基层治理融合,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在治理品牌塑造上,注重推广“老马工作法”“乡贤评理堂”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成功做法,是重庆贯彻“枫桥经验”的突出亮点。

二、重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重庆基层社会治理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
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经济社会变革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和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重庆与全国一样,经济和社会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复杂化,财富和收入差距较大;职业选择和劳动就业市场化,社会流动加快;处于原有单位体制之外的“社
重庆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及对策

任庆兵
50
2019年第4期
会人”成为就业主体;社区社会化,在原有的熟人街道社区、单位大院社区之外,出现了大量商品房陌生人社区和城乡结合部杂居社区;家庭小型化,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等不断增多,家庭的教化功能有所弱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需要重塑道德约束和社会信用等等。

这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化加大了社会治理难度,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问题、新挑战。

(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和新挑战
随着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比如85%的居民群众需要多样化、个性化、高性价比的消费产品,不再满足于大批量、排浪式的大众消费;90%的居民群众重视与健康有关的食品安全和医疗安全,食品安全感和医疗安全感已经成为影响总体安全感的重要因素;80%的居民群众渴望看得见蓝天、呼吸清新的空气、饮用清洁的水等等。

这些社会生活层面的新变化,对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

(三)人们重视主观感受和价值追求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和新挑战
随着物质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有了更高的社会心理需求。

面对快节奏、工作压力大存在未知风险;由陌生人构成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孤独、抑郁、压力、焦虑需要疏导和释放渠道,使人们更希望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平感。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教育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社会参与意识都在日益增强。

这些社会心态层面的变化,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

(四)网络社会的迅速兴起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和新挑战
据统计,重庆有网民近1700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1.6%;有1300万人使用手机,普及率为42.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造成无限扩展的虚拟社会空间,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方便的同时,对当前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挑战。

特别是以手机为基本平台的网络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步入实时、交互、快捷、高频的“微时代”,自主开放的自媒体话语权,隐蔽性的信息源,交互快速的传播方式,碎片化、泛娱乐化、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等等,使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高度互动。

这使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甚至社会行为
以新的机制形成,传统的社会管理已难以奏效。

“暗网”成为毒品、色情、暴力泛滥的黑色空间。

网络社会治理成为考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五)“七难”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和新挑战
调查发现,重庆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七难”:基层党组织统领社会治理发挥作用难、社会治理共建共治推进难、网格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落实难、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推广难、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难、矛盾纠纷种类多调处难、基层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提升难。

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制约重庆基层社会治理的瓶颈。

(六)新型社会风险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和新挑战
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新科技不断产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使我们进入现代“风险社会”。

现代风险不同于传统风险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其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可能造成大范围的社会恐慌。

据调查,在“4+N”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中,商品房违规销售、房屋装修卷款逃逸等新型社会风险时有发生;未知流行病引发的社会紧张和社会不安;股灾、债务危机等金融风险可能导致的大规模社会恐慌传导等等。

新型社会风险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考验着全市各级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三、重庆基层社会治理对策
面对重庆基层社会治理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着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一)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体制,应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

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同时注重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发
51
2019年第4期
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形成有效、管用、节约行政成本的社会治理机制,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和高效性,确保全市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适应人民群众对平安生活的新要求,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基层加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四事五议”机制,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广泛参与、决策修补、多元共治、民主监督等特有功能,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构建起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新体系;搭建信息共联资源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打造出以多元服务为抓手的基层治理新载体;培育一批成熟社会组织,增强群众民主法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开辟以协同共治为重点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畅通基层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释放社会压力,维护和谐稳定,创造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的基层治理新效应。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引领作用;组织群众学习先进典型、身边榜样的感人事迹,引领其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争当道德标兵、文明市民;普及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乡村黑恶势力,实现人际变和、陋习变掉、治安变好、环境变美、生活变富。

(四)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七难”问题,在学习贯彻“枫桥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重庆实践“十项行动”,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抓基
层强基础、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全覆盖、矛盾纠纷
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体现时代特征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打造、基层平安细胞创建、特殊人群精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见义勇为扬正气树新风、社会治理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入脑入心见实效等行动。

以此实现党建引领的治理格局不断完善,人民主体的价值追求更加彰显,“三治”融合的善治体系切实健全,预测预警预防的能力有效提升,基层基础的支撑作用日益坚实,推动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一年实现新变化、两年取得新突破、三年迈上新台阶。

(五)依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把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之中。

引导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进行社会治理,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擅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秩序。

按照市委和市政府的专题部署,深化“4+N”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上下联动、左右配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消除社会恐慌和不安,有效管控和化解各类社会风险,实现“五个不让”和“七个坚决防止”目标。

(六)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生态维护国家互联网主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没,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依法加强网络社会治理,加强对网络新技术新运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

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完善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

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主题,营造健康清朗的互联网空间,唱响主旋律,使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高度良性互动,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和社会情绪,为基层社会治理扬正控负。


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第63期乡镇班学员
重庆市万州区双河口街道办事处主任
责任编辑:宋英俊
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