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源点库通关知识宝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源点库通关知识宝典
(学习资料严禁复制)
1K410000市政公用工程技术
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
考点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一)施工特点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2)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二)施工项目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线等项目。

(三)基本流程
1.准备工作
(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

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

2.附属构筑物
(1)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考点二、路基施工要点
(一)填土路基
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即填方路基)。

(1)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

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树根坑的坑槽,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

(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
300mm,宽度不应小于1.0m。

(3)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4)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5)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6)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

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填土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

(二)挖土路基
当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挖方路基。

(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坟坑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

(3)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

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 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5)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三)石方路基
(1)修筑填石路堤应进行地表清理,先码砌边部,然后逐层水平填筑石料,确保边坡稳定。

(2)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等施工参数。

(3)填石路堤宜选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2.5t的劳锤压(夯)实。

(4)路基范围内管线、构筑物四周的沟槽宜回填土料。

考点三、路基材料与填筑
(一)填筑
(1)填土应分层进行。

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

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500mm。

(2)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
1.试验段
(1)试验目的主要有:
①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②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

③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④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⑤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

(三)路基压实
1.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

2.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3.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

考点四、基层施工技术
(一)常用的基层材料
材料类别水稳性抗冻性早期强度收缩性适用范围石灰土不如水泥土十分明显
水泥土比石灰土好高明显,大于水泥稳定粒料
高等级路
面底基层二灰土良好比石灰土高很多低明显,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
(二)基层类型
(三)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
1.材料与拌合
(1)石灰、水泥、土、集料拌合用水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材料配比设计。

(2)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准确且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3)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集料的颗粒组成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4)稳定土拌合前,应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颗粒。

(5)宜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拌合应均匀。

2.运输与摊铺
(1)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

水泥稳定土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2)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覆盖)
(3)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

(4)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湿润。

(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3.压实与养护
(1)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2)摊铺好的石灰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

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活。

(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4)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5)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

(6)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四)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1.材料与拌合
(1)原材料检验。

(2)厂拌。

(3)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2.运输与摊铺
(1)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遗撒、扬尘。

3.压实与养护
(1)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2)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3)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4)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7d。

考点五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一)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总结:
透层:非沥青类基层与沥青面层,基层上。

(作用:使沥青面层与无机结合料更好的结合)
粘层: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面层之间;旧沥青路面加铺新沥青面层(旧路面表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旧路面表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面加铺沥青面层;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

(作用:使上下层沥青结构层或沥青结构层与结构物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
上封层:沥青上面层表面。

下封层:基层与下面层之间(基层上),如有透层,应在透层上。

(封层作用:保水防水;基层和沥青面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联结作用;基层在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


(二)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
初压复压终压
优先采用轮胎压路机钢轮压路机,静压
钢轮压路机,静压
可采用钢轮压路机,振动少数采用轮胎压路机,静压
考点六、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面板施工
1.模板
(1)宜使用钢模板,钢模板应顺直、平整,每1m设置1处支撑装置。

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用前须浸泡,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1m设1处支撑装置;弯道部分板厚宜为15~30mm,每0.5~0.8m设1处支撑装置,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及模板顶面应刨光。

(2)模板安装应符合:支模前应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使用轨道摊铺机应采用专
用钢制轨模;模板安装完毕,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隔离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2.摊铺与振动
(1)铺筑作业时卸料应均匀,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设有纵缝、缩缝拉杆的混凝土面层,应在面层施工中及时安设拉杆;三辊轴整平机分段整平的作业单元长度宜为20~30m,振捣机振实与三辊轴整平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应采用前进振动、后退静滚方式作业,最佳滚压遍数应经过试验段确定。

混凝土坍落度小,应用高频振动,低速度摊铺;混凝土坍落度大,应用低频振动,高速度摊铺。

混凝土面层分两次摊铺时,上层混凝土的摊铺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下层厚度宜为总厚的3/5;(二)接缝
1.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

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

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安装胀缝板和传力杆。

2.缩缝应垂直板面,采用切缝机施工,宽度宜为4~6mm。

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3,且不得小于70mm;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4,且不应小于60mm。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采用切缝机切割。

切割用水冷却时,应防止切缝水渗入基层和土层。

(改)
(三)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保湿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昼夜温差大于10℃以上的地区或日均温度低于5℃施工的混凝土板应采用保温养护措施(覆盖棉被)。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宜为14~21d。

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

(四)开放交通
1.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100%)且填缝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

考点七冬、雨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基本思路:
雨期→水→防→预知→雨棚→分段、快速→排水→处理。

(路基、基层)
冬期→温度→保温、升温、快速、高温时施工(沥青混合料)
夏季高温→降温、低温时施工、洒水、保湿养护。

(水泥混凝土)
1K412000城市桥梁工程
考点一、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预应力张拉施工
1.基本规定
(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

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二)先张法施工
1.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流程
2.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
(1)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

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浇度不得大于2mm。

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2)预应力筋连同隔离套管应在钢筋骨架完成后一并穿入就位。

就位后,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体钢筋及模板进行切割或焊接。

隔离套管内端应堵严。

(3)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各根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应一致。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

(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1.T梁施工流程
T梁工艺流程(台座准备→安装钢筋骨架→安装端模→安装波纹管→安装侧模→绑扎顶板翼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张拉→压浆→封锚)
2.施工箱梁预制工艺流程
(四)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
1.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牢固地定位于设计位置。

(2)金属管道接头应采用套管连接,连接套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型号的同类管道,且应与金属管道封裹严密。

(3)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2014.5C);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

(4)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多跨连续有连接器的预应力筋孔道,应张拉完一段灌注一段。

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

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30MPa。

(5)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

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6)埋设在结构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

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

(7)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75%。

考点二、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一)各类围堰施工要求
1.围堰施工的一般规定
(1)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

2.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求
(1)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钢板桩围堰。

(3)施打钢板桩前,应在围堰上下游及两岸设测量观测点,控制围堰长、短边方向的施打定位。

施打时,必须备有导向设备,以保证钢板桩的正确位置。

(4)施打前,应对钢板桩的锁口用止水材料捻缝,以防漏水。

(5)施打顺序一般从上游向下游合龙。

(6)钢板桩可用捶击、振动、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办法。

(7)经过整修或焊接后的钢板桩应用同类型的钢板桩进行锁口试验、检查。

接长的钢板桩,其相邻两钢板桩的接头位置应上下错开。

(二)钻孔灌注桩基础
1.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选择
2.泥浆护壁成孔
(1)泥浆制备与护筒埋设
①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机具、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

②护筒埋设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宜高出施工地面0.3m。

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③灌注混凝土前,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10;含砂率不得大于2%;黏度不得大于20Pa·S。

④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废弃的泥浆、钻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3.泥浆护壁成孔
(1)泥浆制备与护筒埋设
补充:护筒作用:固定桩孔位置;作为钻头导向;稳定孔壁、防止坍孔;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防止钻孔过程中沉渣回流。

泥浆作用:悬浮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护壁,防止塌孔。

4.正、反循环钻孔
(1)泥浆护壁成孔时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保持钻机稳定。

(2)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

(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

(五)干作业成孔
1.长螺旋钻孔
(1)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先泵入混凝土并停顿10~20s,再缓慢提升钻杆。

提钻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并保证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

(2)混凝土压灌结束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并及时清除钻杆及泵(软)管内残留混凝土。

(六)水下混凝土灌注
(1)桩孔检验合格,吊装钢筋笼完毕后,安置导管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

(3)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节长宜为2m。

②导管不得漏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

③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10cm。

(4)使用的隔水球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应保证顺利排出。

(5)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300~500mm;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0m;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

(6)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补充:
成孔后检查什么?
桩孔位置、钻孔垂直度、孔径、孔深、沉渣厚度、泥浆性能。

(七)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P362
总结(原材料+施工+养护)
1.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2.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降低水灰比,减小水泥用量。

3.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和含泥量。

4.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降低拌合用水和骨料的温度。

如采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

5.选用合适的缓凝剂、减水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6.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20±20mm即可。

7.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利用浇筑面散热,大大减少施工中裂缝的出现。

8.在混凝土中埋入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9.投毛石法。

10.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留设后浇带或跳仓法施工,控制裂缝。

11.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

考点三、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
1.预制和吊装方案如下:
(1)依照吊装机具不同,梁板架设方法分为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和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每种方法选择都应在充分调研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2.装配式梁(板}的预制、场内移运和存放
(1)构件预制
(二)简支梁、板安装
1.安装构件前必须检查构件外形及其预埋件尺寸和位置,其偏差不应超过设计或规范允许值。

2.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30MPa。

吊装前应验收合格。

3.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梁、板,其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过10d。

梁、板上有预留孔洞的,其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偏差应不大于4mm。

梁、板之间的横向湿接缝,应在一孔梁、板全部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

(三)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
1.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技术要点
(1)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mm。

(2)施工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应在一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浇筑湿接头混凝土。

(3)对湿接头处的梁端,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

永久支座应在设置湿接头底模之前安装。

温接头处的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与梁体的接触面应密贴并具有一定的搭接长度,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

(3)负弯矩区的预应力管道应连接平顺,与梁体预留管道的接合处应密封;预应力锚固区预留的张拉齿板应保证其外形尺寸准确且不被损坏。

(4)湿接头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浇筑,且一联中的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

湿接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5)湿接头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体达到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按设计规定的程序完成体系转换。

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

考点四、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支架法现浇(满堂支架、门洞式支架)
垫板、立杆(材料、接长)、扫地杆、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纵向、横向、水平向)顶托(150mm)。

(一)支架法
1.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1)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固处理或其他措施。

(2)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

(3)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措施(预压)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4)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

(5)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6)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避免支架产生不均匀下沉沉降。

2.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
(1)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应设施工预拱度。

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

②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③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④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3.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1)支架和拱架搭设之前,应按要求,预压地基合格并形成记录。

(2)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

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

(3)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限高架及安全警示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灯。

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4)安设支架、拱架过程中,应随安装随架设临时支撑。

采用多层支架时,支架的横垫板应水平,立柱应铅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5)施工脚手架、便桥须设立独立的支撑体系,不得与支架或拱架共用同一支撑结构。

4.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1)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及以上。

②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能保证结构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拔出。

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2)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

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

简支梁、连续梁结构的模板应从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环卸落;悬臂梁结构的模板宜从悬臂端开始顺序卸落。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1K4130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考点一、地下水控制
(一)降水
1.降水的作用
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时,采用降水的作用是:
(1)截住坡面及基底的渗水。

(2)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并防止边坡或基底的土粒流失。

(3)减少被开挖土体含水量,便于机械挖土、土方外运、坑内施工作业。

(4)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与基坑稳定性。

对于放坡开挖而言,可提高边坡稳定性。

对于支护开挖,可增加被动土压区土抗力,减少主动土压区土体侧压力,从而提高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减少支护体系的变形。

(5)减小承压水头对基坑底板的顶托力,防止坑底突涌。

2.工程降水方法的选用
3.集水明排
(1)当基坑开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集水明排法是应用最广泛,亦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

(2)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

(2017案例)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

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明沟的坡度不宜小于0.3%,沟底应采取防渗措施。

3.井点降水
(1)轻型井点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

当基坑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

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