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十三种构图技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技巧:十三种构图技法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

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有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的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不“逾矩”。

1.均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

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缺点: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变化式构图。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

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9.九宫格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
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10.小品式构图。

通过近摄等手段,并根据思想把本来不足为奇的小景物变成富有情趣、寓意深刻的幽默画面的一种构图方式。

具有自由想象、不拘一格的特点。

本构图没有一定的章法。

11.向心式构图。

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12.垂直式构图。

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

13.对分式构图。

将画面左右或上下一分为比例2:1的两部分,形成左右呼应或上下呼应,表现的空间比较宽阔。

其中画面的一部分是主体,另一半是陪体。

常用于表现人物、运动、风景、建筑等题材。

仅以此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点实用的摄影方法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

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

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

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

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来就不舒服。

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

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

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

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与均衡比较而言,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

因此,对称虽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运用中机会比较少,运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觉。

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

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也有叫做为永衡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

什么是“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呈现三角形状,像个品字。

只要留意,这种三角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

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上下交错,井然有序,犹如一个巨大的品字状或三角形,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

什么是“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

若是竖画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

在中国画界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最佳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

所谓最佳,并不是单一,或唯一,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题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

本来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定法。

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

对于摄影师而言。

如能把均衡与对比运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领了。

2、关于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

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可以得出:
一是形状的对比。

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二是色彩的对比。

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三是灰与灰的对比。

如:深与浅,明与暗等。

在一副作品中,可以运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运用各种对比,对比的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

3、关于视点
视点构图,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

视点是透视学上的名称,也叫灭点。

要把视点说清楚,还得从视平线,地平线,水平线这三条线上说起。

视平线就是与眼睛平行的一条线。

我们站在任何一个地方向远方望去,在天地相结或水天相连的地方有一条明显的线,这条线正好与眼睛平行,这就是视平线。

这条线随眼睛的高低而变化,人站的高,这条线随着升高,看的也就越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这个道理。

反之,人站的低,视平线也就低看
到的地方也就近了,小了。

按照透视学的原理,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如:高山,建筑等,近高远低,近大远小;在视平线以下的物体,如:大地、海洋、道路等,近低远高,近宽远窄,向上伸延左右两侧的物体。

这样,以人的眼睛所视方向为轴心,上下左右向着一个方向伸延,最后聚集在一起,集中到一点,消失在视平线上,这就是视点的由来。

照相机的镜头就是根据人的眼睛和透视学的原理设计的。

光圈好比人眼的瞳孔。

瞳孔随着光线的明暗收缩或放大,所以用照相机拍出的东西和人眼看到的东西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某种意义上讲,用照相机拍出的东西比人眼看到的更为准确。

有时用人眼看时,感觉不到相差的距离,似乎是在一个平面上,但拍成片子后远一点的物体就显的小了许多,这是因为透视所起的作用。

当我们知道了透视的原理,就可以充分发挥透视的作用了。

如果想把物体拍大,只要将拍摄物体靠近相机;如果想把两面拍的大一些,使画面显的辽阔,就要把拍摄位置选择在高处,用俯角拍摄,就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想把物体拍出立体感,可以把拍摄角度选择在物体的侧面。

视点的作用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一个点上。

这个点应是画面的主题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根据主体的需要,可以放在画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点上,不论放在何处,周围物体的延伸线都要向这个点集中。

如果一个画面中出现了两个视点,画面就分散了,作为观众就不知摄影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在何处了。

画面上只能有一个视点,这是摄影与绘画在构图上的最根本的区别。

绘画讲的是散点透视,而摄影只能有一点,不然摄影的构图和画面就会乱。

在摄影作品中出现两个视点,大致有下列情况;一是把高大的物件放在画面中央,由于透视的关系,延伸线向着相反的方向延伸,造成了画面的分割;二是想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多种活动,形成了多个中心;三是在选择前景时没有留意物体延伸线的方向,不是相呼应,而是背道而驰,这在视觉上也会形成画面的分割感。

构图的特殊性
摄影构图的特殊性,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为两步;一是选择角度拍摄,二是照片的剪裁。

摄影构图的这种特殊原因是由于相机的局限造成的,照相机的种类虽然多种多样,就构图方式而言,只有两种,一是长方形,二是正方形。

对于取景而言长方形的构图优越性大一点,较好处理,而正方形的构图拍出的照中不分横竖,想拍横构图或竖构图的画面不剪裁是办不到的。

就是长方形构图的相机,由于在拍摄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也难免会在构图时把不必要的物体摄入镜头,影响画面的美观。

要去掉这些东西,同样得通过照片的剪裁才能办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知道了摄影构图的特殊性,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在按快门之前先把构图确定好,是拍竖画面还是横画面,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拍摄时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表现的主题上。

如果照片拍出后个人认为有那么一点在构图上的不满意,便可以通过剪裁使画面更为满意,但在拍之前还是要做到多练,多拍,这样便会在心中有了一定的基础,无论做什么事,都能熟能生巧。

懂了构图的原理,并不等于能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熟练了构图后又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下苦功练习最后才能得心应手。

不管用什么办法练习,只要持之以恒,练得久了,就会在脑子里留下各种各样的构图。

当你置身现场拍摄时,相应的构图就会自动跳出来供你选择,这就是多练的结果。

除了自己多做练习之外,还要多看别人的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

不论是绘画作品还是摄影作品,多看别人的构图,琢磨别人的构图构想,还可以多看电影,电视,MTV等,都是一种直接的借鉴。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构图的基本原理就是规矩,也就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这三条。

但由于摄影者的艺术修养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变化不一的。

客观法则是不能违背的,但懂得法则的人却不会被法则所束缚。

书法家林散之就说过:守墨方知白可贵,能繁始悟简之真。

应从有法求无法,更向今人证古人。

这里讲的应从有法求无法,就是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创新意识,不要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约束,张扬摄影创作的艺术风格。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同风格,不同张力的表现自我,表现艺术风格,
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个拍摄人像的构图技巧
每一个人像摄影师都要面对被摄体细节处理的挑战,比如姿势、光线、构图等等。

对业余人像摄影师来说,也许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拍摄人像时,缺乏对背景及环境的表现,而这正是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不仔细检查画面中环境的摄影师,拍出的照片中到处都是令人分心的东西。

没有会买一张树枝从脑袋中间横穿而过的照片。

这些令人分心的元素弱化了对主体的突出,直接有损于照片的销售。

对于人像照片来说,拥有完美的姿势和光线,却仅仅因为环境构图的失败而绝对不能使用,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剧的呢?
姿势和光线在人像摄影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环境构图拥有同样的分量,却常常被人忽略。

要拍摄构图完美的照片,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让模特充满画面
人像摄影是关于人的,所以不要害怕拉近焦距!记住,拉近焦距并不等于只拍人脸。

你可以让画面“紧凑”一些,拍摄模特坐在椅子上或依靠在树上的近照。

2. 保持眼睛在上方三分之一处
这是人像照片最自然空间布置方式。

除非你刻意营造紧张的气氛,
否则尽量不要违背这一原则。

还有一个例外是当模特全身都位于照片的下三分之一处时。

3. 利用构图将注意力引向模特
与其尽力消除坏境,倒不如善加利用。

门前、拱门、窗户、露台都可以起到突出主体和强化视觉感受的作用。

4. 创造纹理
重复一次,如果你不能消除会令人分神的背景,就要对其善加利用。

让被摄体离背景远一些,并使用光圈优先模式(f/4),运用浅景深远离将背景虚化,创造出艺术化的纹理。

这样不需要将那些有趣的东西移除出画面,也可以将模特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5. 利用线条
砖墙对人像摄影来说是完美的背景。

墙面的线条增加了不少趣味性,不过也会分散对主体的注意力。

记住任何延伸出画面及指向被摄体的“线条”都是非常有力的。

6. 改变拍摄角度
有时消除令人分心的东西,所需要做的就是简单地改变相机的角度。

为了获得最佳的视角,努力改变相机和模特的角度吧。

经常性地或左或右,或高或低地移动一点,你可以完全屏蔽掉那根令人分心的树枝或电线杆。

当你开始注意背景细节时,你的人像摄影作品的销售就有了保证,
让你的模特突出,并在构图中加入有趣的东西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