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新人教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新
人教版
【摘要】: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教育服务意识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践行者,要想开创教育的新局面,应该适
应时代的发展,树立服务意识。
真正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为每一个
孩子美好的未来打好底色,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教师服务意识责任技能
新课程改要求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搞好服务工作,真正让老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核心也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面发展。
每个教师都应成为优质服务的提供者,教育更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教师作为服务者,与学生、家长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应增强服务意识。
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应该如何增强服务意识,我浅谈以下几点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树立服务意识
在商业领域,把客户看作是“上帝”。
现在许多行业都在讲服务,有了服务意识以后,服务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教育是属于第三产业的,而第三产业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产业,因此,教师有必要树立服务意识,教书育人,服务也育人。
所谓服务,就是在学生及家长需要帮助时,你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且做到位,让学生及家长满意。
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是凡事以学生为中心,把对学生服务作为一种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售后服务,分环节去管理,教育的成败就蕴涵在在这几个环节之中,树立了服务意识之后,就会俯下身子做事,知道为学生拾起跌落的文具,拾起脚边散落的碎纸,就不会高高在上,不会惯于发号施令,以师道尊严的定势来指手划脚。
所以,但凡是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都是热心为学生的教师;但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学校,也都是熟悉服务之道的学校。
学生就是学校的“客户”、“上帝”,只有服务好学生,生源旺盛,才能谈得上学校的发展。
服务差,没有学生愿意来就读,没有了生源,学校就面临"关门”,学校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更谈不上发展了。
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旦教师树立了服务意识,并努力提供服务时,工作中的许多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就会提高一个人的幸福感,就会让你感到工作着的美丽。
这就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自己的精神需求,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地与学生沟通,引导好学生,对学生充满期待,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很有希望的孩子,等待自己去唤醒,不要轻易放弃学生;教师也需期待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去沟通,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沟通中,一定要很有耐心,唯有耐心才能包容,先容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不是一开始就可苛责或批评学生的不是,以免影响情绪而造成沟通的短路。
要允许学生的质疑,有个开放的胸襟;这样也会因学生有所成长而感到快乐与成就。
我们的理解和宽容也得到了孩子们真诚的回报。
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们和我谈话的时候,当我发觉后进生有了点滴进步的时候,当疲惫了一天发现桌上有一束鲜花的时候,当我收到一张张贺卡的时候,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体会到了服务后的快乐,这是一种教师所特有的快乐。
这不正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吗?和学生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和理想在一起。
我要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去服务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太阳。
教师和学生就如同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很显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的共同学习的关系。
要确立这种良好的服务关系,一是要给学生以尊严。
孩子们心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我们只有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情感,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在心态上与学生平起平坐,才是解决困惑最好的方法。
实践中的事例使我知道: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
教师只有时刻把学生当作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关心、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与尊重,才会让学生从老师的尊重中获得自尊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
每个人都有享受尊严的权利,如果人的尊严被剥夺,他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就会枯萎。
假如一个孩子从小失去了尊严,那么他长大了就很难恢复,那将是教育的彻底失败。
二是要给予一定的自由。
对自由的渴望是人的最大本性,获得自由也是全人类的理想。
学生是到学校来求发展的,而不是来受管束的,所以学校和教师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山发展的机会。
自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尤其如此。
如果我们把每样事情都教给儿童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式完成,就会妨
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
四、要勇于承担服务的责任
教育的服务也要以人为本,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精神关怀,应该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教之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人为本的服务,就是要能够管好学生的心,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感人心者,莫乎情矣”,教师能够把学生视为亲人的时候,就有情可发,也有情可感了。
采取“牛不吃草强按头”的强制办法,硬性灌输,不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不是和学生站在一起来解决学生面对问题,不问疾苦一味的指责抱怨学生求全责备,不会换位体验学生每天的需要、苦衷和感受,这样的教育何谈服务。
不去承担责任的服务不是教育,由此可以产生许多的偏见和成见,师生之间也难以建立起码的信任和尊重,这样是难以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的。
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
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
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
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
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
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
五、要具备专业的服务技能
教育服务不同于商业服务和企业服务,教育服务是一种复杂的服务活动,对服务者的专业要求很高。
教师提供的教育服务既要完成国家规定的统一的课程目标任务,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别化的因材施教,这种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工作要求,基于教师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育技艺、个人的人格魅力、得体的语言、满腔的热情。
也只有具备了这些素养的教师才能吸引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有时往往是孩子们的崇拜模仿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更会给孩子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以至左右他们的思想行为。
为教师者,总是以个人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如果教师没有把学生领进自己的私人藏书房,如果没有使他在你的精神财富的源泉面前惊异地停住脚步的话,那么用任何手段都是培养不出这种爱好的。
”这一方面告诉我们:为教师者必须通过读书学习,变“一桶水”而为“长流水”,以此造就自我的可持续发展之势;另一方面则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大脑的思考,只有爱好学习的教师才
能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学生。
教师私人藏书房对学生所产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应如此,教师其它言行举止同样如此。
所以,我们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技能。
总之,教师要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是一种带有浓厚服务性的职业,要明确教育就是一种服务,是一种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
作为教师只有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才能从过去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中走出来,才能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服务学生。
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教师,就是称职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就能得到学生的拥戴家长的满意。
让我们每个教师都成为优秀的服务者,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祖国的未来服务。
坚信只要这样,祖国的教育事业就一定会不断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转变管理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囤];经济日报;2010年
2陈凤云《浅谈教师心理品质与学生成长的关系》[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国知网.中国加入WT0的教育服务承诺.教育文汇,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