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如何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当前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保护、文化的认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在文化建设、保护、认知的过程中,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也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保护、文化认识、差异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economy,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armony in the competition in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status and fun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The power of culture, deeply rooted in national the vitality, creativity and cohesion. The current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awareness,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hile in 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cognitive process, facing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we also should with the right attitude to face.
Keywords:Cultur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protection, 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文化不是一个个人行为,而是社会在前进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规范所组成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沉积物。
文化不仅是共享的,同时还是习得的。
人生来就无法选择也无法抵抗他所生就的、一无所知的文化。
人们在不理解文化的要义与结构的情况下,无条件的接受着养育他的家庭、社会环境,接受着各种文化的熏染。
“文明像水,而领土像盘,当一个盘子被一块块分裂,水怎么还盛得住?”①即使这样,但大家对这个趋势都束手无策,只能听任主流文明之外的乡间巫术和土俗野蛮来抵抗了,结果可想而知,反而从另一个方面摧残了中华文明。
那为什么文明会有冲突呢?当今,在人们的生活基本上得到满足后,对于文化的保护,人们也注重起来了。
然而对于文化的差异,人们却没有过多的思考,我们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呢?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不同,地方与地方的文化也不同。
对于这些的不同我们不应该抵触,我们不仅要尊重,也要要融入当地的风俗文化,这样才能更加的和谐。
然而很多的人却是不能理解,有抵触心理。
“所谓文化不是指文明,是比较无形的风俗习尚处事接物的精神表现。
一国所不敢的,他国为之;一国所做不到,他国做得到。
”②
一、文化存在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
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
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
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
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这些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很常见的。
往往我们对西方人的那些行为不能理解,而西方人更是厌恶我们的这些习惯,他们会认为是没有教养的体现。
这样文化的差异、摩擦也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都知道泰国的人妖很出名,这让我们很不能接受,甚至我们觉得那是变态的行为。
“人妖是种变性人,原来是男性,经过手术和服药变成了‘女性’。
变了性的人妖穿着袒胸露肩的各式做工十分讲究的性感服装,那一瞥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真比女性还女性。
”③说到人妖,我们更多的应该不是赞美,而是不可理解吧!但是正是这些不被人接受的文化,也正成为了泰国旅游的支柱。
“泰国人口大约有6000万,山东省截止至2007年底人口是9367万,就是说人口还没有我省多。
泰国每年都有境外游客700万人,旅游收入每年高达70亿美
①《千年文化》余秋雨著,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年11月1版,第3页。
②《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林语堂著,九州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35页
③《北西南東—五大洲风情揽胜》作者潘中法,学林出版社2005年1月,第31页
金,成为泰国经济的支柱。
”④也许我们会说这么变态的行为应该被打击,但是泰国政府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支持。
这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对泰国旅游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从另一方面讲,它也代表了泰国。
说到人妖,我们做出的第一反映应该就是泰国。
也许你之前并不知道泰国这个国家,但你知道人妖,所以你会通过人妖而知道泰国。
在泰国人和一些西方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而,他们还很尊重这些人。
而在中国人的心里,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这是自然规律,是亘古不变的。
一旦有人打破这个规律,就要被世人唾弃。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又如,在外国人见面时,往往是通过拥抱、亲吻表示一种礼仪。
但这些都是国人不能接受的,我们觉得那样太开放,一点都不文明。
我们见面基本上都是以握手的方式。
其实我们觉得他们太开放了,反过来他们说我们是古板、守旧。
在时间观念上中国人与西方人也是很不同。
西方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
而汉语里对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
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是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
至于具体时间,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
如果与外国人相约,他们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
一般来说,南方人对于北方人,最不敢恭维的便是食物。
日常的饭菜之粗糙和匮乏,随意和简便,这常常都是南方人宣泄不满的话题。
诸如北方人炒菜不放葱,就觉得菜不香;不吃面食就不舒服。
这就是地方饮食的差异。
北方人都喜欢吃面食,而我们南方人则以水稻为主食;四川人喜欢吃辣,有些很要是一顿没有辣椒都不行,而广东人喜欢吃甜,对于辣的东西她们根本都无法接受等等。
也许四川人觉得广东人怎么连炒菜都要放糖,这怎么下饭。
广东则是觉得天天吃辣,身体怎么受得了。
二、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
在人类诞生以后,人类祖先的某些行为习惯和心理意识几乎完全一致,我们从东西方先民的传说和行为中可以得到验证。
西方的“上帝造人说”和中国的“女娲造人说”如出一辙,西方的上帝创造万物和中国盘古开天辟地,先民们的自然神崇拜和图腾崇拜行为东西方都是一致的。
但在历史的发展中,东西方文化却产生了差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她所孕育的文化底蕴和风俗习惯是丰富多彩而又使异族人难以理解的,在接触到新观念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很保守的,很难去理解和接受,留有许多中国传统的观念;但是美国是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年轻的国家,本身就没有什么很浓厚的本国传统。
并且很容易接受得了这个社会的新观念。
因此差异由此产生。
④摘自/showAnnounce_122_3816564_1_0.htm
1、中国文化中的孝敬以责任、义务为基础,美国文化的孝敬以自由、尊敬为基础。
本人知道有个原因是少不了的,那就是中国从来未达到过欧美近代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福利水平,多数老人只能靠自己的儿女养育自己终老,而外国的老人完全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随着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老人和子女关系也不像过去那么紧紧相连了,但是还是从个方面禁锢着社会的发展,比如所谓的“父母之命”之类的强权意识。
2、政治制度的不同也影响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体制相结合的鲜明特点。
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家与国、父权与君权有着同构和互通的关系,孝亲与忠君有着一致的精神,血脉伦理型社会的政治结构深刻的影响着中国文化。
3、历史背景不同。
比如,中国是农耕文明,而且领土巨大,国内可以满足一切生活需要。
但农耕需要历法,不然是不知道在什么时间播种的,而有能力推算历法,颁布历法的是最高政权,这就让人们习惯了遵从上面的旨意。
西方是渔业文明加海盗行为发展起来的。
国家都不大,相当于我们的省。
他们不得不依赖国与国的交易来完成本国的物质需求。
这需要他们有公平的法律保障,于是法律比我们发达。
三、我们对待这种差异的态度问题
中国近年屡见复古的思潮。
盲目拜外,固然不是,一味复古,也无是处。
在这一点,更需要对于儒道释有真知灼见的学识。
儒家的中心思想,必须找到,始可以谈到中国固有的文化。
尤其要与西方比较之下,“权其轻重,知其利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得一哲学条理,然后可谓学者的批评态度,然后可合大国之风”⑤。
这是一个日趋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各种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着我们,不论是中国新生代,还是那些提议不能让新生代姓“西”的人们。
随之而来的,这样的现实格局也必将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性格。
我们不再像一百年的中国人那样闭关自守,妄自尊大,我们开始具有了睁眼看世界的能力,我们变得开放而包容,积极而正是一个文化多元时代应有的文化性格,也正是绝不同于以往那种文化性格之所在.。
传统文化当然是不能丢弃的,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却必然决定于,它能否与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相互交融。
什么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本,客观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
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外国文化不是洪水猛兽,外国的文化性格也产生了无数个对人类文明有着重大贡献的人物。
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就不可能充分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结合。
这种态度,通常只有在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建立以后,才有可能出现。
当民族国家处于兴盛时期,文化
⑤《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林语堂著,九州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290页
认同不仅强烈,而且也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从外来文化中吸收有益于自己发展的东西。
这个时期的文化态度通常比较开放,宽容。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影响也非常的大。
1、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的伴侣,社会发展的车轮。
一位美国的社会学家说得好,"上到航天飞机,下到北京街头的糖糊芦,无一不包括在刘刻之内/换句话说,文化交流也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的总合交换。
它的历史作用,就是极大地推动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沟通与融合,从而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显然这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2、从文化交流的自身规律性来看,其中的一点就是外来文化往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外来文化,民族文化处于一个封闭的体系当中,就好像茫茫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失去了一个参照系,很容易形成一种封闭的文化心理观念,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是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是挑战,我们要正视现实。
外来文化为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带来了大量的外部信息,更提供了一个外部参照系,这就是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当然外来文化可能激起惊涛骇浪,也可能带来民族的阵痛,这就是挑战。
可是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经历过暴风雨洗礼的海燕会更坚强;经历过海浪冲击的鹅卵石会更美丽,而绎历过外来文化冲击的民族文化会更加灿烂辉煌。
然而也存在不分精华和糟粕,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现象。
这样可能会造成两种结果。
一方面摧毁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依赖仰仗其他民族;另一方面必然走向全盘西化,全盘肯定,照抄照搬。
这都是错误的认识。
“我们欢迎欧化是喜得有一种新空气,可以供我们的享用,造成新的活力,并不是注射到血管里去,就代替血液之用。
”⑥我们必须以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精华为主,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为辅。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搞物质文明建设要对外开放,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对外开放。
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有用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民族,才能不断发展和前进,立于不败之地。
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文化,各有所长和所短,各有优势和劣势。
只有通过交往,在改革中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弱点,自立于民族之林。
在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上,要批判地吸收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去除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还必须坚持以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精华为主,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为辅。
首先,要把着眼点放在传统文化这个基点上,它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之魂,是自尊自强自立的基础。
其次,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生机勃勃,茁壮成长。
最后,把外来文化拿来,必须结合本民族文化特点去消化吸收,不能生吞活剥,不顾民族文化之特点。
只有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不断地融合汲取外来文化中先进的因素,才有助于自己文化的发展。
⑥《周作人作品精编》周作人著,漓江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7页
致谢
我真挚地感谢王淑艳老师的细心教导
我还要感谢张心才老师的指导
感谢我的父母的养育
最后感谢魏静同学的帮助
古丽
2010-12-8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M],九州出版社,第1版第76页
[2] 季羡林、冯骥才、余秋雨,《乡魂》[M],中国文联出版社,第1版第20页
[3] 余秋雨,《东西南北人—中国人的性格与文化》[M],当代世界出版社,第1版第206页
[4] 周作人,《周作人作品精编》[M],漓江出版社,第1版第307页
[5] 潘中法,《北西南東—五大洲风情揽胜》[M],学林出版社,第2版第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