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展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氧气》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能用实验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历,认识纯洁物和混合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知道空气的组成,掌握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
试管、针筒、打气筒、锥形瓶、集气瓶、水槽、燃烧匙、橡皮塞、烧杯、导管、止水夹、酒精灯、红磷、硫酸铜、澄清石灰水、火柴。

情景导入:出示一幅驿亭风景图片,教师感觉空气清晰。

讨论1:收集一瓶驿亭清晰空气的方法。

(请同学收集)
讨论:空气有哪些成分组成。

一、空气的组成成分及性质
1、演示实验: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
引导学生思考:
1、将这一现象应用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根据平时的观察,生活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
学生:
1、冰过的瓶子外面有水珠
2、冬天教室窗上有一层水雾
3、置于空气中的饼干会受潮
2、演示实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3、演示实验:取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在两个集气瓶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

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并不高
4、探究:氧气在空气中占多大比例
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正好填补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响停顿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
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讨论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呢?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红磷的量缺乏;
(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4)未冷却至室温就翻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讨论2:该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
(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局部空气溢出。

(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讨论3:我们能否用碳来代替红磷进展上述实验?
红磷燃烧后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中空气的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二、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三、空气的利用(学生自主学习)
四、课堂练习。

本节课是学生从化学角度,系统认识物质的重要启蒙课。

认知建构的条理必须清晰,而且尽可能地做到简明扼要,但讲解中的分析与归纳,那么应深入并留有余地。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让学生体验到,自然界物质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

要在教学中认真落实并表达这些,就必须牢牢把握住“氧气”这个“点”,同时又决不局限于这一“点”。

还需要相机发挥“以点及面”的教学功能,为今后的教学夯实根底,并留有借鉴与开展的建构链接之处。

一、因势利导,纠正中拓展
[教学实录] 师:出示一瓶氧气,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生:(看后立即答复)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注意:契机出现,“无味”怎么能看出来呢?)
师:大伙有没有观察氧气的气味?
生:没有。

师:任何事物的结论应在观察后再得出。

那么,应该如何观察氧气的气味呢?
[评述] 首先,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开展与建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第二,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要比在训练后再解决的效果更为明显,因为此时学生更易理解产生错误的原因、后果等,同时增强了对正确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就是到达了“知其所以然”的成效。

二、现象中设疑,自然条件中解秘
[教学实录] 师:(根据课件展示的固态氧的图片)提问:为什么固态氧在空气中外表是白色的,而不是淡蓝色呢?
生:这可能是固态氧外表结了一层冰?
师:OK!为什么会结一层冰呢?
师:(根据课件展示的液氧的图片)提问:盛液氧的'烧杯口不断涌现的雾状物质都是氧气吗?为什么?
生:其中有冷凝形成的水蒸气。

师:我们在描述现象时,一定要注意环境条件,这样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和正确的结论。

[评述] 即时“捕捉”实验现象中的疑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仔细观察的科学素养。

学会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改实验难点为探究,扩展学习视野,培养科学理念
[教学实录] 其一:关于氧气能否溶于水的探究。

师:出示一瓶氧气和一杯蒸馏水,其它实验用品自己确定,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氧气的溶解性。

生:(分组讨论,提出设想)
师:(引导)蒸馏水中能否养金鱼?蒸馏水注入氧气瓶后呢?
注意设计比照实验。

生:(一人发言、其他补充)在集气瓶中小心注入半瓶蒸馏水,盖好玻璃片,振荡后放入一条小金鱼;在蒸馏水的烧杯中也放入一条小金鱼,进展比照观察。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能否复燃。

师:进展演示。

其二:关于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

师:(分三步进展演示)取香烟包装盒内的铝箔为原料,盛氧气的集气瓶为125mL。

⑴将铝箔卷起假设干层,一端接着铁丝,
另一端包裹一根火柴。

在酒精灯上引燃火柴后,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铝箔没有燃烧;
⑵将铝箔裁成约1~1.5cm宽的长条,用坩埚钳夹着在酒精灯上加热,当铝箔大面积发红后,迅速移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铝箔也没有燃烧;
⑶再取一长条宽约1~1.5cm的铝箔,一端包裹着火柴,另一端用坩埚钳夹着在酒精灯上点燃,当火柴烧到近半时,将铝箔前端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的瓶颈处,待火柴将烧完时前端铝箔出现亮点,再将铝箔渐渐伸入集气瓶中,可见铝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白光。

(投影讨论题)①铝箔能不能燃烧?
生:铝箔在空气中通常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可以燃烧,但要注意反响物的量与反响的条件。

(投影讨论题)②实验⑴中铝箔为什么没能燃烧?
生:因为铝箔的用量过多,而且卷了几层,不利于与氧气接触。

(投影讨论题)③有的同学在做实验时总是取很多量的药品进展实验,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生:如果随意增加反响物的量,不仅对反响不利,还可能造成反响无法进展。

(投影讨论题)④实验⑵中铝箔为什么也没能燃烧呢?
生:反响的条件不当,反响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够。

(投影讨论题)⑤有的同学在写化学反响文字表达式时,经常不写反响条件,这样有什么不对之处?
生:相关的反响如果条件缺乏,或达不到要求,反响往往不能发生。

这样的化学反响式事实上是不成立的。

[评述] 将教师原来在“后台”进展的实验探究,直接引入课堂教学进展现场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

促使学生知识构建与学习方法同步进展,也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时能从多角度进展变换思维与探索。

讨论题的设计最后的落点根本上是学生实验与练习中易出现错误之处,因此实用性较强。

1.经历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氧气教学设计。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局部的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4.能利用比的知识结合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电脑PPT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淘气的相片。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

同学们仔细欣赏图片,在这些照片中,你觉得哪些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看看哪几张和图A比拟像?为什么?
师:刚刚同学们是用眼睛观察到的,用数学知识怎样解释呢?
师: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形状?下面我们研究一下这些长方形。

研究长方形我们通常从哪些方面入手?那么上面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为了准确地判断它们为什么那么“像”,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方格纸上来研究。

如,图A的一条边是4份,另一条边是6份。

剩下的图形请大家仔细观察每一个长方形,自己数一数长和宽的份数,填一填、比一比。

小组讨论:学生观察、讨论,动笔计算。

分别找出图中长和宽的倍数(或分数)关系。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加以引导。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

师:你是怎么得出的?
师:谁说一下其他几个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师:根据上面的计算,请同学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图片A和图片B、D比拟像?
师:那谁能说说C和E为什么不像?
小结: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图形的大小变化了,但不变形,教案《氧气教学设计》。

长与宽的倍数关系不变,照片看起来就像;长与宽的关系发生变化,照片看起来就不像。

2、生活实例
(1)出示情境图
师:你喜欢吃苹果吗?现在有三个卖苹果的摊位,据我观察,质量上没什么差异。

你认为该去哪个摊位买呢?应该考虑什么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全班反响交流:
A:15÷3=5(元) B:9÷2=4.5(元) C:12÷3=4(元)(2)出示情境图
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

小刚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

谁快?
师:要比谁快,比什么呢?要比速度,也就是要求哪个量与哪个量的比?
汇报交流,老师板书:40 :2=40÷2=20(千米)
45 :3=45÷3=15(千米)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1、提醒课题:
刚刚我们研究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苹果单价,跑步和骑自行车的速度时运用的都是除法算式,像上面那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比”
2、请同学们自学P50的“认一认”,然后交流你从中知道了哪些关于比的知识
(1)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号、前项、后项、比值、写法、读法。

三、拓展运用,稳固新知
1、同学们,我们比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是和比密切相关的,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比?
①教室里有四个窗户、两扇门。

窗户和门的数量的比是4 :2
②我的身高是153厘米,我爸爸身高是178厘米,我的身高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53厘米:178厘米。

③我有1支钢笔,3支圆珠笔。

我的钢笔数量和铅笔数量的比是1 :3。

④我们小组有男生4人,女生2人。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2。

2、你觉得比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除法、分数)
四、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1、各类比赛中的比和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拟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2、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1∶7。

福尔摩斯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他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推断?
3、今天我们认识了谁?它表示什么意思?课后继续找一找哪些地方还用到了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