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总目次

合集下载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年总目次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年总目次

左 国防 , 小芳( 王 7—1 ) 6

围 , 思祥 , 张 柳
葆 , ( 4 等 3— )
光波 导传 感 元 件 及 其 对 二 甲苯 的气 敏 性 … … … … … … … … … 热娜古丽 ・ 阿不都热合曼 , 阿布力孜 ・ 米提 ( 6 伊 3— )

微加热板气体传感器 的仿真及结构优化 ……………………… 张子立 , 殷晨波 , 陶 春 , 8— ) 等( 1
… … … … … … … … … …
可 靠 性 强 化 试 验 在 硅 压 力 传 感 器 上 的 应 用 … …… … … … … …
… … … … … … … … … …
基于 WP M的高精度光纤 Bag rg 温度传感系统研究与设计 … 康彦深 , 王友 波 , 张 栋, ( 等 6—1 ) 2
… … … … … … … … …
耦 合 型 单 模 光 纤 传 感 器 用 于 振 动 测 量研 究 … … … … … … … …
戴 强, 卢盛 辉 , 洪 东 , ( 4 杨 等 2— ) 尺 式 电容 传 感 器 特 性 分 析 及 应 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 锦 瑞 , 军 娜 , 云汉 ( 7 许 凌 7— )
揣荣 岩 , 崔
… … … … …
林, 王
健, ( 等 2—1 ) 0
监测桩基冲刷状 态的新型光纤 Bag rg 光栅传感 器 ……………
潘洪亮 , 何 俊, 杨 衍( 7一l ) 0 基 于 积分 球 算 法 的新 式 瓦斯 传 感 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动化仪表》2011年度总目次

《自动化仪表》2011年度总目次

王直杰
3 6—3 8
7~ 9
基于小波支持 向量机的木材干燥控制技术研究 …………………………………………………………… 陈立生
基于带通滤波器的 Z o F r om F 算法研究 …………………………………………………………… 尚海涛 故障传播有向图的故障定位研究 … …… …… …… …… …… …… …… …… …… …… …… …… 陈 侃
基 于 SF IT特征匹配算子 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 胡影峰
虚拟 D S的实时 S MA图软件设计 …… …… …… …… …… …… …… …… …… 张才科 C A


王 云伟 , 等
艳 芳 潘宏侠 程 良伦
P O聚类和梯度算法结合的 R F神经 网络优化 ………………………………………………… 孟 S B
C T L平台下微 型断路器尺寸链及公差研究 …………………………………………………… 王家海 EO
屏老炼立体仓库 的动态库位分配优化 ……………………………………………… 张建奇
罗亚林

勇, 等 9 1 2 ) ( 8~ O
曹立军 9 2 2 ) ( 1~ 3
地震勘探 中高效积分梳状滤波器优化设计 ……………………………………………………… 祁 见忠

高欢萍
林伟鹏

^-
2 2
经验模态 分解方法在 张力控制 中的应用研究 ……………………………………………………………… 曾 低功耗数 字涡街流量计 硬件研 制中的关键技术 ……………………………………… 方 敏 徐科军
23 —2 5
刘三山
2 6~2 9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

㊀㊀㊀㊀㊀第8期刘林阴等:基于DSP的高频励磁电磁流量计设计43㊀㊀时,系统在同一点检测到的流量基本一致,误差在4%内,由此可见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符合设计预期㊂在验证完系统的稳定性之后,进一步检验系统测量的准确性㊂通过阀门改变管道中待测液体的流速,将标准流量计检测到的流速与系统测量的流速进行比较,实验测量数据如表2所示㊂表2㊀不同流速时系统测量数据序号实际流速/(m㊃s-1)系统测量流速/(m㊃s-1)误差/%10.800.845.021.141.112.631.211.164.141.301.253.851.391.343.661.421.382.871.531.492.681.671.632.491.751.712.3101.861.822.2111.931.882.6122.102.152.4132.612.571.5142.752.701.8152.882.841.4163.103.061.3由表2测量数据可知,系统在测量低流速液体时(流速小于1m/s)误差较大,达到5%,当待测液体的流速增大时(大于1.4m/s),误差逐渐减小,基本维持在3%以内㊂由此可见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尤其是当管道中的液体流速较高时,系统的检测误差不超过3%,达到了设计预期㊂5㊀结束语文中采用了基于能量回馈和电流旁路的高低压励磁控制方案,通过高低压切换励磁的方式来实现对励磁过程中恒流的控制,从而使得系统稳定可靠运行㊂MCU采用高性能数字处理器DSPTMS320F28335,提高了系统的采样精度以及算法处理的速度㊂在测量数据显示方面,利用TFTLCD屏直接显示测量结果,也可以将测量数据通过RS485接口发送到上位机中㊂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测量精度较高,误差不超过5%㊂参考文献:[1]㊀张振.基于DSP的高频励磁电磁流量变送器硬件研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2]㊀唐慧强,佘艳,唐明军.基于MCS1211的电磁流量计的硬件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12):50-53.[3]㊀高四宏.基于ADuC812芯片的电磁流量计的设计[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4]㊀黄皎,姚春,丁婷,等.基于新型励磁方式的电磁流量计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0,23(2):215-217.[5]㊀潘锋.基于ARM的电磁流量计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0(21):123-125.[6]㊀朱闳.基于C8051F060无线智能电磁流量计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3.[7]㊀张昊.低功耗电池供电的电磁流量计研究与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16.[8]㊀李耀明.智能电磁流量计系统的研究开发[D].杭州:浙江大学,2003.[9]㊀王冠琳.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在非对称流场的应用[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7.[10]㊀贺琳琳.非满管电磁流量计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11]㊀路璐.插入式电磁流量计传感器的设计[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6.[12]㊀李斌.基于ARM的高精度灌溉用电磁流量计的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作者简介:刘林阴(1985 ),讲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㊂E⁃mail:liulinyin668@163.com徐永安(1956 ),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㊂‘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㊁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 机械㊁仪表工业 类的核心期刊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年㊁1996年㊁2000年㊁2004年㊁2008年㊁2011年㊁2014年出版过7次㊂‘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已连续8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㊂对于核心期刊的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㊂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被摘量(全文㊁摘要)㊁被摘率(全文㊁摘要)㊁被引量㊁他引量(期刊㊁博士论文㊁会议)㊁影响因子等到16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及文摘刊物达49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93亿余篇次,涉及期刊13953种㊂参加核心期刊评审的学科专家近8000位㊂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1种核心期刊㊂。

第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第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8年 第4期仪表技术与传感器I nstru ment Technique and Sens or 2008 No 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7001)收稿日期:2007-05-22 收修改稿日期:2008-01-15渐逝场型光纤钯膜氢气传感器的研制严启发,刘永智,赵羽(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摘要:文中论述了渐逝场型光纤氢气传感器的传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传感头镀膜技术进行了仔细分析,由此确定出钯膜的最佳厚度以及膜厚控制方法。

在此理论指导下,研制出渐逝场型光纤钯膜氢气传感器。

经过气体浓度测试表明,氢气传感器输出的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较好,试验结果准确揭示了钯膜氢敏特性与膜厚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光纤氢气传感器;渐逝场;钯膜;测试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41(2008)04-0005-03Study of Evanescen t 2f i eld Hydrogen Ga s Sen sorBa sed on Pa ll ad i u m 2coa ted F i berY AN Q i 2fa,L I U Yong 2zhi,Z HAO Yu(School of O pto 2electron i c I nfor ma ti on,Un i versity of Electron i c Sc i 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 i n a,Chengdu 610054,Ch i n a)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figurati on and theory of the fiber 2op tic evanescent 2field hydr ogen gas sens or;and an 2alyzed the p lating 2technol ogy of sens or organ;then got the op ti m u m thickness of the pd 2fil m and the way of thickness 2contr ol of the pd 2fil m .Based on this theory,many hydr ogen gas sens ors were made .I n the experi m ents,the sens ors give a figure which has the sa me change current with the theory figure;at the sa me ti m e,the data of the experi m ents post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thickness of the pd 2fil m in hydr ogen at m os phere exactly .Key words:fiber 2op tic hydr ogen gas sens or;evanescent 2field;Pd 2fil m ;test1 渐逝场型光纤氢气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纤氢气传感技术通过光纤技术测量钯薄膜的透射率、折射率等物理性质的变化来监测氢气浓度的变化。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 摘要: 针对同心圆柱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不足之处,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测量液位的电容栅编码传感器, 介绍了该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液位测量系统, 详细介绍了电容检测以及编码电容栅分组原理。

该液位测量系统能满足一定条件下液位的测量需求。

关键词: 电容; 电容栅编码; 传感器; 液位测量中图分类号: TP126..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002- 1841( 2010) 08- 0009- 03 Liquid Level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Capative Grating Ecoded TransducerZHONG W e,i GE Zhao..yan, QIN Kang,WU Xuan, LIU Jiao( College of E lec tr 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 ing, Hunan Univer 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Abstract: A im at the defic iency of concentric co lumn capacitive liqu id leve l transducer, a novel capac itive g ra ting encodedtransducer to m easure liqu id leve lw as designed, and its fundam enta l was introduced. Then a liquid leve lm easurem ent system w asdesigned based on th is transducer, and the fundam enta l of capac itance testing and encoded capac itive grating.. s g roup ing w as intro..duced deta iledly. The testing system can be used to m easure the liqu id leve l under ce rtain cond itions.K ey words: capac itance; capac itive grating encoded; transducer; liqu id leve lm easurement 0.. 引言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㊀㊀㊀㊀㊀第6期高健等:带压开孔设备自动化研究37㊀㊀界面包含一排指示灯,指示灯的功能是指示说明目前开孔设备所处状态㊂(1)正常指示灯:当带压开孔设备正常运行时指示灯亮;(2)卡刀指示灯:当切削过程中出现卡刀情况时,卡刀指示灯亮并发出异常情况报警;(3)自动指示灯和手动指示灯:通过接近开关的信号反馈,控制系统会判断开孔设备所处的档位,从而控制和记录相应的参数㊂并且为了安全性考虑,在手动状态下,自动化系统无法启动进行切削作业;(4)完成指示灯:当切削作业完成后,指示灯亮,设备自动停止到锁定状态㊂另一排操作按钮主要用于对开孔设备的操作:(1)传统/自动模式旋钮可用于切换自动化控制箱的工作模式㊂在传统模式下,自动化控制箱只作为一个开关负责控制带压开孔机的启动和停止,需要人工操作,保留传统模式的目的是保障设备在切割一些特殊管径或特殊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㊂切换到自动模式下,控制箱便可以自动化运行;(2)零位确认:在手动操作筒刀贴近管壁后确定相对零位时使用,即确认基准点;(3)启动按钮用于启动带压开孔设备;(4)停止按钮:当需要停止设备时使用;(5)急停按钮:当出现异常情况时,使用急停按钮可以使设备停止工作,在按钮未复位前无法进行任何其他相关操作㊂设备运行参数显示功能用于观测切削作业情况,预设深度为切断待切削部位时筒刀所需要行进的深度,切削余量为筒刀行进到完成切削的位置还需要行进的距离,当手动提刀时,切削余量会增加㊂通过各项功能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开孔封堵设备的自动化㊂3 结束语针对于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在尽量减少对带压开孔机结构破坏前提下,对设备进行可视化及自动化改进,解决了开孔过程中对于操作人员的过分依赖问题㊂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保证了设备操作简单,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㊂本文并未针对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带压开孔设备的开孔刀开孔转速的控制方式进行研究,在未来的针对带压开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中,可以针对这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电驱动带压开孔设备在现场作业过程中的适用性㊂参考文献:[1]㊀刘勇,赵忠德,周淑慧,等.中国燃气行业天然气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16,24(6):52-60.[2]㊀柴文忠.‘北京市 十三五 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解读[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6,18(6):14-16.[3]㊀谭凯文,张勋.油气管道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器研究进展[J].石油矿场机械,2016,45(7):90-95.[4]㊀李春生,王任胜,孟昭军.长管道不停输开孔机设计方案分析[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5,34(9):110-113.[5]㊀程拥军.带压开孔技术在管道上的应用和拓展[J].科技展望,2015(27):130-131.[6]㊀周卫军,郭瑞,张勇,等.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技术的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9(6):35-38.[7]㊀埃文斯.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3-206.[8]㊀付佳.带压开孔技术在管道改造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136.作者简介:高健(1963 ),助理工程师,从事城镇燃气方面的研究管理工作㊂E⁃mail:hlw.bj@126.com‘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㊁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7版)之机械㊁仪表工业类核心期刊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年㊁1996年㊁2000年㊁2004年㊁2008年㊁2011年出版过6版㊂‘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已连续7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㊂评选核心期刊的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研活动㊂对核心期刊的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㊂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被索量㊁被摘量㊁被引量㊁他引量等12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及文摘刊物达到50余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65亿余篇次,涉及期刊14728种㊂参加核心期刊评审的学科专家达3700多位㊂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3种核心期刊㊂。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年总目次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年总目次






































































































…Leabharlann …………































王广林 , 晖 , 周军 李云峰( 1 ) 5— 3 吸收光谱型气体红外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
12 1
Js n 打 m肋 £
h ju n e sr nq ea d S n 0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年总目次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年总目次

… … … … … … … … … … … … …

用 于 汽车 尾 气 监 测 的新 型 气 体 浓 度 传 感 器 系 统 … … … … … … … 黄琦兰 , 海棠 , 王 刘 尚 (2—4 1 ) 电容 称 重 传 感 器 的 迟滞 性 补 偿 … 谢 煜 , 翠 梅 , 三 序 (2—6 刘 杨 1 ) 磁 致 伸 缩 式 液 位 传 感 器 … … … … … … … … … … … 伍 艮常 (2— ) 1 9 高可 靠 直 线 位 移 传 感 器 …… 李 永 清 , 振 波 , 安安 , (2—1 ) 李 申 等 1 2
维普资讯
器) o 2 《 表技 术 与传 感 )o7耳 总 目次 仪
( 一页 ) 期 传感器技术 ・ 基 于 厚膜 混 合 集 成 的 硅 微 机 械 加 速 度 传 感 器 … … … … … … … … 王存超 , 苏 岩 , 寿 荣 ( —1 王 1 ) 种 直线 位 移 传 感 器 设计 … … 董 积 辉 , 东来 , 海 亮 , ( —3 张 秦 等 1 ) 电 流 型 气体 传 感 器 的研 究 进展 … … … … … … … … … … … … … … 徐 建 波 , 永 清 , 庚 志 , ( —5 周 孙 等 1 ) 磁 悬 浮转 子 系统 中 涡 流 传 感 器 的 工 作 特 性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工艺与设备 ・




Hale Waihona Puke …………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20年总目次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20年总目次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20年总目次㊀㊀㊀㊀㊀㊀(期-页)㊃传感器技术㊃基于数字式电容检测的机油品质传感器刘岳鹏,周㊀磊,郝云择(1-1) 用于闪电磁场测量的感应式传感器刘雷松,朱万华,闫㊀彬,张群英(1-5)基于MEMS器件的玻璃通孔内金属批量化填充制备李㊀飞,石云波,赵思晗,王彦林,刘㊀俊(1-9)TMR电流传感器复杂电磁环境抗干扰技术研究陈晓芳,刘崇伟,王㊀崇,李㊀蓓,赵俊杰,侯昱丞,杨㊀挺(1-13)低侧向效应MEMS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王㊀鹏,杨㊀帆,王㊀楠,王明武,梁应选(1-17) 基于ADuCM360多因素补偿的溶解氧传感器李㊀文,张志永,金㊀旭,程㊀李,徐明刚(1-23)Halbach阵列核磁共振多相流传感器参数优化与仿真李利品,童美帅,袁景峰(2-1) 同面多叉指电极结构的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设计孙㊀英,刘㊀非,翁㊀玲,陈㊀铮,苑子鹏(2-6)基于磁导率的焊缝裂纹检测传感器的设计研究任尚坤,任仙芝,刘㊀威(2-11) 基于光强可调的浊度智能检测传感器研究李㊀文,张志永,金㊀旭,吕㊀赫,徐明刚(2-15)用于金属裂缝检测和测量的微带天线传感器康文芳,董和磊,刘龙飞,李㊀焕,卫凯龙,王㊀鑫(2-20)敏感电极结构对CO2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王光伟,陈鸿珍,李友凤,谢㊀波,胡明华(3-1) 基于微纳压印的柔性PDMS薄膜传感器设计高孔超,黄㊀尧,吴大鸣,范晓静,苏逢春,许㊀红(3-6)高过载MEMS环形陀螺制造与测试张英杰,康㊀强,曹慧亮,石云波,刘㊀俊(3-9) 串联弹性驱动器内嵌扭矩传感器的研究蒋㊀聪,孙㊀恺,何广平(3-15) 光沉积Pd修饰Bi2WO6微米花用作乙醇气敏传感器陈㊀建,邢霞霞,冯东亮(3-22)一种双边传感型电磁感应式直线位移传感器谷星莹,汤其富,彭东林,翁道纛(4-1)一种活塞式光纤流体差压传感器数学模型与实验分析胡㊀浩,邹江河,罗㊀毅(4-6)EHD喷墨打印制备微热板气敏材料的研究曹㊀睿,余㊀隽,吴㊀昊,朱思鹏,李中洲,唐祯安(4-11) 炭黑/液体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迟滞性和拉伸响应特性龚㊀瑾,龚云琪,梅顺齐(4-15) 空时域混合差分法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检测与定位研究王㊀红,徐学武,赵㊀克,陶㊀辉,潘家栋(4-20)一种基于PCB工艺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研究景㊀欢,汤其富,王阳阳,刘㊀洋(5-1) 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微电容检测电路设计易㊀艺,宋爱国,李会军,冷明鑫(5-6)基于双层微结构电极的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张㊀鹏,陈昱丞,张㊀建,李玉霞(5-11) 霍尔式轮速传感器永磁体磁场均匀性测量方法研究王㊀辉,闵永军,周㊀菊(5-14)高应力下悬浮石墨烯薄膜灵敏性的仿真研究张㊀梦,张晓平,吕根根,刘泉声(5-18) 基于钼的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表面反应过程研究骆芳萍,杨慧中(6-1)一种高灵敏度光纤高温传感器谭跃刚,马贝贝,俞㊀强(6-7) PVDF薄膜在空间碎片撞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孔凡金,王建民,刘武刚,刘振皓(6-12)低功耗小尺寸片上温度传感器设计孔德钰,刘㊀洋(6-16) Galfenol薄片式力传感器的理论研究与设计于少鹏,王博文,董丽元(6-20)一种VOC气体检测的光离子化传感器设计刘若愚,胡㊀泓(7-1) 基于惯性反馈的机器人智能碰撞传感器林义忠,王诗惠,黄冰鹏,谢生亮(7-6) 一种用于人致楼盖振动测试的光纤加速度传感器金㊀峤,吴翔宇,王传克,孙㊀丽,朱春阳(7-11)MEMS应变传感器测量误差分析吴入军,张晓峰,陈㊀田,马雪芬,于忠海,郑百林(7-17) 柔性C-ZnO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周㊀旺,钱㊀波,方小亮,高㊀阳,轩福贞(7-23)PtPd电催化剂在电化学酒精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李思达,张㊀鼎,邢㊀巍,苏㊀怡(7-27)单交变光场余弦透光面集成化时栅传感器研究付㊀敏,李昌利,朱㊀革,蒲治伟,余小雨,张双亚(8-1)基于硅微陀螺的环形二极管电容检测技术研究马宗方,畅㊀璇,张兴成,孟㊀真,吴㊀萌(8-7) 一种新型电容式电导率传感器的设计陈㊀旭,刘㊀瑛,徐明刚,刘㊀鹏(8-13) MEMS红外光源的高精度控温电路设计李宝玲,余㊀隽,姜云龙,李中洲,唐祯安(8-18)三轴基模正交磁通门传感器探头结构设计与传热仿真姜㊀豪,瞿体明,张济龙,许振丰,徐玉峰,曾㊀攀(8-22)适用于智能机械手的Galfenol悬臂梁式力传感器设计赵智忠,王春雷,王博文(9-1)基于MEMS器件的高精度动态倾角传感器研制张㊀波,孙㊀哲,欧阳宁,闻小龙,田㊀跃(9-6) 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微位移测量系统的设计荣㊀锋,韩㊀信,郭翠娟(9-12)微型磁器件纳米孔薄膜铁芯的制备与分析吕㊀辉,李㊀根(9-19) Mg掺杂对ZnO基体声波谐振器性能的影响桂㊀丹,郑㊀丹,何㊀琼(9-23) 磁电复合多功能传感器的设计李亚平,彭云超,淦㊀邦(9-27)光栅位移传感器专利态势与预警分析赵㊀华,刘㊀涛,宋彦彦,刘㊀刚(9-31) 单晶硅高温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吴沛珊,刘㊀沁,李㊀新,张治国,郑东明(10-1)悬浮式磁性液体球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陆招兰,王坤东,马有为,钟国宸(10-4) 微型电流传感器AMR探头芯片研究与测试王㊀浩,王茂励,董振振,钟贻兵,程广河(10-8)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悬臂梁传感器性能优化张英杰,郝思萍,揣荣岩,张㊀贺(10-13)混合电位型In2O3氨气传感器的性能研究与优化黄㊀昊, 杨㊀琳,肖㊀邦,翟红章,李㊀珂,林㊀赫,黄㊀震(10-17)基于双光纤光栅的柔性铰链加速度传感器设计梁㊀磊,朱振华,李美格,徐㊀刚(11-1) 基于聚乙烯醇薄膜的石英音叉湿度传感器设计徐㊀军,杨㊀帆,孙明晓(11-5) 气固两相流相浓度传感器的三维优化设计刘丽君,杨道业,张㊀研,孙㊀正(11-10)对置铁氧体磁芯式油液磨粒检测传感器郭翠娟,张㊀猛,荣㊀锋(11-15) 平面线圈型时栅传感器及动尺姿态误差特性分析刘㊀洋,武㊀亮,彭东林,钟自强,牟㊀川,景㊀欢(11-21)基于氧化石墨烯的QCM呼吸传感器及系统何朝梁,金㊀浩,陶㊀翔,冯㊀斌(12-1) 纳米光刻调焦调平传感器光电探测系统设计龚士彬,谢冬冬,武志鹏,宗明成(12-6)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智能螺栓开发及应用师㊀琪,任㊀亮,尤润州,王嘉健(12-10)汽车无线充电异物检测建模及检测方法甘凯文,赖晓阳,唐厚君(12-16) 基于电流感应取电的无线测温节点丁柏文,沈金荣,唐启阳,柴一伟(12-21) 高温光纤法珀压力传感器研究进展高红春,唐才杰,蓝㊀天,王学锋(12-26)㊃仪器仪表㊃基于STM32的旋转式黏度计华国环,邱立争,潘柏旭,冯茂艳(1-28) g-C3N4修饰电极测定铅离子的便携式分析仪路㊀瑶,王文廉,赵俊明(1-32) 基于STM32的光散射式扬尘在线监测仪牛志云,杨义新,桂华侨,张礁石,余同柱,程㊀寅(1-36)矿用超声波气体流量计的研制胡嘉豪,全太锋(1-42) 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涌保护器温度控制设计王㊀昊,杨仲江,申东玄,马俊彦(1-46)基于DC-DC转换技术的自动增益控制器设计张天文,李廷军(1-50) 便携式多参数光学水质检测仪设计赵贤德,董大明,高㊀振,邢㊀振(1-53) 全自动电能表推力测试装置设计与研究史鹏博,李㊀蕊,陆翔宇,迟㊀源,李雪城,韩冬军(1-58) 封装残余应力对MEMS加速度计输出特性影响焦静静,石云波,赵永祺,张㊀婕,米振国,康㊀强(2-24)抗过载压电式工业装备振动监控MEMS加速度计的仿真分析与设计许高斌,王超超,杨海洋,马渊明,陈㊀兴(2-28) 基于MSP430的高精度熔体压力变送器设计唐德红,肖博文(2-33) 基于CMUT的超声波信号检测及放大电路设计张泽芳,任勇峰,何常德(2-37)一种MEMS加速度计的噪声处理与参数训练方法张㊀旭,路永乐,郭俊启,肖明朗,吴㊀英(2-41) 基于CPCI总线通用测试设备设计张晓雷,贾晓晓,赵冬青,刘东海(3-26)应用于微测辐射热计的12位SARADC的设计黄伟奇,唐祯安(3-31) 基于声波分析的臭氧发生器电源谐振频率测量仪翟维枫,赵㊀磊,李㊀超,董㊀哲,黄理邮(3-38)用于光离子化检测器的微弱电流检测电路设计郑培超,李㊀海,朱思蒙,郑昆朋,颜勃汶,张秦望,刘一帆,王礼阳,王金梅(3-42)基于STM32的便携式磁弹性传感器检测仪李宇超,桑胜波,薛县伟,张㊀博,袁仲云(4-23)整体式PLC优化控制张㊀固,刘小勤,沐㊀超,梅㊀康(4-27) 干式变压器风冷系统在线监测与温控保护装置尹春杰,王亚男,宋彦螟,朱孟隆,吴㊀边(4-31)基于FPGA的三维扫描测头反光标志点中心定位及匹配王文祥,柳燕飞,张㊀瑞,李维诗(4-35)AXIe信号发生器接口设计许川佩,张恒俊,盘书宝(4-40) 低阈值高通量被动微阀的研制与性能研究张鑫杰,陈杰铭(5-24) 光电探测器标定方法蔡修青,谭逢富,秦来安,靖㊀旭,侯再红,吴㊀毅(5-28) 基于PXI的LVDS高速通信板卡设计白宏义,李锦明,郭㊀淳(5-33) 基于TMR传感器阵列的蒸汽发生器换热管检测探头设计陶㊀钰,吕坤勇,彭㊀磊,李晓光,叶朝锋(5-37)基于声学技术的矿井风速测量仪器设计岳晓庚,任红伟,周㊀宾,邱㊀实,贺文凯,向㊀鹏(5-42) 一种抑制超声换能器拖尾信号的方法王选择,张㊀天,马㊀丹,杨练根,翟中生(5-48) 基于卡门涡街的静电感应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的设计刘丹丹,韩东志,李德文,王㊀杰,景明明(6-24)谐振式MEMS生物传感器系统检测电路设计金㊀庚, 王栎皓,朱银芳,刘晓晨,赵俊元,郭阳宽,杨晋玲(6-28)基于WOA-BP的压力变送器温度补偿研究马宏光,曾国辉,黄㊀勃(6-33) 双自由度圆弧形压电能量收集器的设计与研究宋㊀娟,杨佳慧,陆颢瓒,朱宇宬,王德波(6-37)适用于地面和探空观测的多路温湿度巡检仪设计茆文杰,刘清惓,孙㊀星,吕鸣晨(6-42)基于MSP430的移动式高精度涡街流量计的设计李庆勇,王洪君(6-47) 综合录井仪电导率传感器现场检定装置设计刘开绪,吴春梅,马骏驰,郝㊀健,王冰茜(6-50)燃气表电机阀参数检测装置于千博,毛谦敏(7-33) 圆弧树杈型压电能量收集器的设计与研究宋㊀娟,刘琪才,陆颢瓒,杨佳慧,朱宇宬,王德波(7-38)电机控制器自动测试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杨㊀雪,陈卫兵,钟德刚,廖坤锐(7-43) 基于改进型双频注入法的绝缘监测装置设计胡亦龙,曾铁军,李玉姣,余㊀松,刘㊀鎏,文㊀杰,刘㊀华,王新林(7-47)基于BISS协议绝对式光栅尺数据采集系统设计邝俊澎,杨志军,孙㊀晗,熊少旺,吴建成,李俊颖,贾㊀静(7-52) 针对压电式加速度计的低噪声数据采集系统设计郭世旭,朱锰琪,田皓文,赵㊀鹏,王月兵(7-57)角度自适应均速管流量计马平昌,侯京锋,李㊀红(8-27) 小型便携式高分辨率转角误差标定装置王凯旋,吕英俊,王亚洲,李合意,于㊀海(8-31) 基于ZigBee的点到点通信质量测量仪设计徐智博,王铭海,张剑楠,吴春姬,李占龙(8-35)基于STM32F103的涂镀层测厚仪华国环,张文锋,邱立争(8-40) 基于AD7714的多通道霍尔高斯计郑辰雅,占瑜毅,胡㊀毅(8-44) CMUT电流信号的转化放大与滤波电路设计陈㊀谋,何常德,张文栋,王㊀月,索文宇(8-48) 电涡流式汽轮机自锁叶片叶尖间隙测量研究周㊀琦,段发阶,叶德超,李杨宗,邢㊀琛(9-36) 基于BDS的海域环境监测浮标定位通信装置设计高诗尧,李㊀杰,胡陈君,高㊀宁,刘森林(9-41)具有SLA结构的12位并行计数器架构的设计张㊀为,赵㊀创,苗㊀林(9-46)基于FPGA的CameraLink图像数据接口设计单彦虎,张晋顼,任勇峰,武慧军(9-51)基于Arduino的高精密数字频率计的设计颜谦和,颜珍平(9-55)基于积分清零补偿的加速度计信号数字化处理方法邹劲松,冯济琴,唐㊀皇(10-25)基于STM32和FPGA的超声波气体流量计葛健炎,丁㊀煜(10-29)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装置校准平台测控机制研究张㊀军,冯㊀运,简子倪,钱晓豪,鄢㊀阳,王先培(10-33)基于DSP的便携式应力检测仪设计刘宗斌,车华军,刘宗苏(10-38) 新型高g值压阻式加速度计设计许高斌,花㊀翔,杜林云,马渊明,陈㊀兴(10-42) 基于ARMCortex-M7内核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计郑贵林,康㊀亮(11-28) 基于DMD的拉曼光谱检测模块设计张冬华,王晓荣,郑㊀蕊,李明朗(11-33)CameraLink图像数据接口的FPGA实现甄国涌,何方城,单彦虎(11-36) 基于PMAC的倾角传感器动态校准装置李娜娜,彭㊀军(11-40)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器渐㊀欢,全大英,侯晓宇,范㊀威,金小萍(11-44) 电阻应变式在线钻削测力仪的设计胡鸿志,滕全进,管㊀芳,徐翠锋,黄俊锋(12-32)新型原子矢量磁力仪宽带锁定放大器的设计丁晓霞,金㊀恺,黄光明(12-37) 非线性压电俘能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陈孝玉,张旭辉,左㊀萌,汪㊀林,佘㊀晓,陈路阳(12-42)油气管道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机器人设计验证郭晓婷,杨㊀亮,宋云鹏,诸海博,宋华东,王宇楠,徐春风(12-53)套管井超声成像仪数据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杨㊀成,陶爱华,程晶晶,吴永江(12-58)㊃系统与应用㊃基于微信订阅号的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章盼梅,朱万浩,韩凤琴(1-63)微热管高精度测试系统的热源控制与温度采集王相蓉,罗㊀怡,王晓东,李聪明(1-70) 基于CAN和LabVIEW的风机在线监测系统崔志新,陈学军,沈㊀军(1-75)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应变数据采集系统史兵丽,王㊀刚,张会新,张彦军(1-79)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柔性机械臂姿态检测与末端定位研究余㊀峰,陈新元(1-83) 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高炉热负荷监测系统齐仁龙,张庆辉,张亚超(1-87)高功率脉冲电源电压测试系统设计何㊀巧,马游春,马子光,刘鹏媛(2-46) 基于机器视觉的卡尺工具法螺母实时检测系统吴禄慎,项桔敏,胡㊀贇(2-50)基于交流固态负载的低压电器电寿命试验系统设计杜太行,刘旭林,孙曙光,郝立林,纪学玲,王佳兴(2-56)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多协议转换系统研究刘亚秋,胡铁楠,吕云蕾(2-62)改进瓶装液位高精度智能检测系统的设计徐乐年,薛婉婷,于后瑞,程国帅(2-67) 基于STM32和TMS320的配电网作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杨翔宇,樊绍胜,张申毅,崔坤坤(2-71) 基于无线传输的热电偶测温系统设计王㊀军,张彦军,梁晓辉(2-75) 明桥面桥枕高度自动测量系统设计王㊀琦,吴剑锋,王㊀森,汪㊀峰,仇㊀超(2-79) 基于变权理论的高压隔离开关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肖㊀匀,王文瑞,王㊀斌,鲁方林,朱耀平(3-48)面向移动机器人的无线能量传输线圈自定位系统刘㊀正,黄之峰,章㊀云(3-54) 基于UWB技术的储罐底板检测车定位系统刘嘉诚,涂㊀君,宋小春,文㊀辉,向㊀超(3-58)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位移测量系统牛伟萌,房立清,齐子元,郭德卿(3-62)基于STM32和CC1101的受限空间关键气体浓度检测系统洪㊀涛,梁晓瑜(3-67) 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线束压接缺陷检测系统张相胜,焦㊀鹏,潘㊀丰(3-73) 电动助力器传动故障在线振动检测系统的设计范伟军,翟俭超,李㊀君,周锦浩,郭㊀斌(3-78) 复合绝缘子自动喷涂设备控制系统设计邱雪峰,周㊀阳,王璐璐,邵建新,邱自学(4-46)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接触式微阵列点样仪控制系统何㊀阳,尤㊀晖,郑常宝(4-50)基于光纤探头的伽马射线辐照探测系统刘㊀瑞,张良力,谢宝杰,何㊀笠(4-55)八通道的温度同步测量系统的设计范宇聪,邓㊀云,程㊀敏,梁津津(4-61) 基于STM32的超级电容储能监测系统设计付石磊,郭佑民,高锋阳,戴银娟(4-68) 基于WLAN的螺旋式管道检测机器人远程测控系统张㊀军,白㊀涛,文㊀川,张新荣,李孝瑾(4-72)基于STM32的开关柜母线温度无线采集系统范虹兴,高凤良,熊钰瑶,陈㊀慧,欧阳兵,孙丽娟,张震宇,王㊀杰(4-77)污水处理泵站手机APP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章盼梅,朱万浩,韩凤琴(4-81)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物镜微调压电Z轴定位平台设计王海军,路㊀崧,刘正锋,李明雨(4-85)基于CAN总线的固定测斜仪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刘昌明,时㊀朵,黄跃文,刘亚翔,张㊀乾(5-53)基于冗余CAN通信的智能集成供液控制系统赵康康(5-58) 基于视觉的环形密封件在线检测宋㊀薇,陈㊀兴,沈林勇(5-62)基于LabVIEW与IMAQVision的智能插装系统周龙福,刘㊀超(5-68)基于动态配气的仿生嗅觉检测系统设计与优化桑孟祥, 文㊀韬,郑立章,龚中良,汤小红,李立君,董㊀帅(5-72)基于差分吸收的H2S气体浓度检测系统陈书旺,尹晓伟,王真真(5-77) WebService技术在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郭㊀民,高㊀强,韩红桂(5-80) 多串口网络化异构辐射数据采集与实时传输系统设计何敬上,何剑锋,袁兆林,汪雪元,阳㊀深(5-84)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和STM32的局部放电监控系统设计范冠鹏,李永军,王亚杰,王俊豪,魏树声(6-55)基于LoRa的光伏电站监控系统韩文征,姚晓东,黄煊赫(6-59)基于虚拟仪器的真空计参数自动测试系统赵博文,梁西银,颜昌林,谢凌菲,马丽萍,蔡坤辉(6-63)基于NRF24L01和LabVIEW的无线预警与自动喷淋系统设计与实现周中鑫,张印强,李丽娟,郭培志(6-68) 基于EtherCAT的分布式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孟另伟,郑永军(6-73) 基于波导技术的无线地下传感网通信系统研究与实现高振江,刘洲洲,张倩昀,李开放(6-79)基于STM32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极片轧机控制系统设计宋定宇,高㊀琳(6-83) 基于无线网络的多参数原位水质监测系统设计钟㊀涛,金㊀宁,顾唯兵,崔㊀铮(7-62)基于ModbusUDP协议的STM32与PC实时通信的实现汪钦臣,方益民(7-67) 基于MLX90640的高分辨率温度监测系统设计陈文敏,夏应清,郎㊀磊,王正阳(7-71)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动阀门远程监控系统李欢欢,杨世凤,吕志成,于㊀乐,郝晓兵,李天琦(7-75)基于NB-IoT的光伏阵列运行参数监测系统设计谢志远,张㊀信(7-80) 基于FPGA的出砂信号同步采集与存储系统设计赵建平,党㊀博,胡㊀军,王炳友,李㊀丹(7-86)基于阿里云的工业废气远程监测系统设计常国锋,许利军(7-90) 基于计算机声卡的噪声采集与频谱分析系统吕华溢,王㊀波,黄㊀晗,谢㊀政,张金换(8-53)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零部件检测系统设计袁纵青,徐惠钢,谢㊀启(8-57)基于Zynq-7000的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的设计杨诗安,王子成(8-61) 基于STM32的汽车线束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张婉茹,陈厚军,聂㊀燕,刘苏苏,张㊀平(8-65)基于K型热电偶的输送带接头硫化感应加热系统的温度监测李㊀康,李军霞,刘立波,高利荣(8-70) 基于STM32的多轴速度控制系统巢㊀云,马鑫金(8-77) 接箍拧接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杨浩然,吴明亮,吴明永,张来喜(9-59)基于机器视觉的FPC缺陷检测系统眭石军,廖㊀平(9-64)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SF6/N2混合气分解产物同时检测张㊀爽,江㊀翼,姜㊀萌,张㊀静,黄勤清,杨㊀旭,周㊀文(9-69)基于柔性混合电子制造技术的蓝牙传感系统金㊀潇,金㊀宁,于浩然,顾唯兵,林㊀剑(9-73)齿轮箱传动误差的高精度检测系统徐桂敏,王改芳,杨正祥(9-78)基于LoRa通信的空冷凝汽器监测系统设计胡佳佳,李志斌,韩㊀祥,杜敏荣(9-81) 用于压力传感器的高精度自动标定系统王㊀博,刘㊀鹏,杨㊀兴,姚嘉林,李润坤,唐㊀硕(9-85)基于PLC的等离子切割工作站控制系统设计邱影杰,陈㊀曦,孟祥双(9-89)基于STM32的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张申毅,樊绍胜,程嘉翊,黄㊀辉(9-93) 基于STM32F4大气监测系统微站的软硬件设计郑㊀蕊,王晓荣,吴㊀棋,李明朗,张冬华(9-98)基于FPGA的MEMS陀螺阵列信号采集系统周中鑫,张印强,李丽娟,刘㊀琴(9-101) 精密减速器检测仪自动标定系统设计裘祖荣,尤㊀悦,路遥环,薛㊀洁,胡文川,方㊀林(10-47)纯电动商用车动力总成可靠性能试验系统设计谭㊀伟,杨浩森,米㊀林,陈㊀胜(10-52) 模块化柔性机器人自动化防错凸焊系统王㊀睿,刘㊀锋,王剑峰,高忠林(10-58) 基于LabVIEW和嵌入式工业以太网的电能质量监控系统杨㊀辉,张㊀凯,张文博,肖㊀曦(10-63)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计量测试系统设计谢㊀慧,柳义成,张明敏(10-68) 钻完井试油液面监测系统设计张乃禄,任武昆,李㊀军,盛㊀盟,张钰哲(10-73) 基于NB-IoT的远程电网谐波分析系统设计刘贤德,王宜怀,彭㊀涛,孙亚军(10-78)基于LPWA网络的海上风电结构健康数据采集系统黄煊赫,姚晓东,齐㊀亮(10-84) 基于二维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通过式轮对测量系统设计伍川辉,尹纪磊,郭㊀辉,闫㊀磊(11-50)锂离子电池内阻测量系统设计郭㊀庆,李㊀敬,胡鸿志,管㊀芳,周雁亨(11-54)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精确定位方法徐诗卉,张㊀欢,姚㊀辰,唐厚君,马殿光(11-59)基于RFID的列车轮对识别与振动监控系统设计李㊀哲,高军伟,张柏娜(11-64) 采集控制多线程一体化的集成式FAIMS主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赵思洋,杜晓霞, 游占华,牟家浩,曾鸿达,肖文香,朱健铭,李㊀华(11-68)基于RM-6A红外热敏电阻的发射率在线测量系统研究朱志星,叶㊀林,任宏宇,范博龙(11-74)基于视觉的大尺寸板材冲孔质量检测系统设计赵海文,郑锦云,张雅丽(11-79) 基于S32K144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孙亚军,王宜怀,王㊀林,彭㊀涛,刘贤德(11-84)电力断路器的真空度在线检测系统设计李㊀宇,王忠利(11-91)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下位机设计陈㊀乾,苗长云,刘㊀意,姬㊀静(11-95) 基于STM32与树莓派的视频采集智能车系统设计孔德肖,张晴晖,李俊萩,邓祥忠,秦明明,钟丽辉(12-63)风力发电机的高精密风速检测系统设计李研达,薛㊀琦(12-67)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臂智能分拣系统房国栋,高军伟,朱晨曦,孔德帅(12-72)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受限空间环境监测系统付㊀屾,周㊀严(12-77)基于S7-1200PLC与LabVIEW的泵轮检测设备控制系统武文凯,李明辉,巩强令(12-82) 一种架空导线巡检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黄㊀强,李松涛,高㊀源,甄富帅,宋光明,陈大兵(12-86)基于图像识别的PCB板定位支撑系统李致金,钱百青,顾㊀鹏,武㊀鹏,张㊀亮(12-90)㊃研究与开发㊃基于图像处理的多条形码检测方法研究孙洋洋,郭阳宽,张晓青(1-92)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时栅时序预测测量研究郑方燕,陈鹏霖,石海峰,颜㊀路(1-96) 非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微小电容检测电路设计李㊀晶,于殿泓(1-100) 基于绝对式的压力电测系统准静态校准方法分析陈㊀静,孔德仁,郭㊀彬,陈金刚,褚俊英,项㊀璟(1-104)基于I/F+A/D的高分辨率模数转换电路黄武扬,吴㊀一,黎㊀坤(1-108)多速率误码和光功率集成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李姗珊,全㊀智,卢媛媛(1-112) 基于脉冲涡流的金属薄板厚度检测研究赵㊀桐,彭㊀斌(1-117)基于振动信号的包装件损伤预测技术研究杜太行,杨㊀明,孙曙光,杨㊀媛,纪学玲(1-122) 基于信道空闲时间预测的ZigBee信道切换方法徐晓冰,夏㊀吉,李奇越,孙㊀伟,罗国军(2-81)声学CT温度场重建系统的收发器位置优化与实现颜㊀华,张力男(2-87) 基于MC9S08DZ60单片机的氮氧化物传感器控制器设计缪晓峰,汤㊀东,李杰辉,周一闻,陈㊀烈(2-92)神经网络结合直接数字合成技术的电力系统谐波测量方法宫元九,周佳禾(2-96)柔体大变形参数的光纤光栅集成检测方法吕宇翔,任㊀旭,路长厚,李学勇,马晓源,谷雨橦(2-101)基于STM32的人机交互终端的设计翟延忠,翟宝蓉,马㊀强,李㊀燕(2-105)刷状结构冠醚用于SEGFET⁃pK敏感膜的研究罗仕豪,强㊀敏,张㊀伟,杨艳萍,何明逊(2-110) 电容法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系统研究陈阳正,王小鑫,王㊀博,李利品(2-114)空气调压阀运行环境参数的监控系统设计章㊀萌,张小松(2-119)第十六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STC2020)第三轮征文通知(2-124) 基于AD8495和Sigma⁃Delta的多通道高精度数字测温设计黄巧峰,任勇峰,贾兴中(3-84)数据驱动的闭环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李㊀明,那文波,刘甜甜,高㊀宇(3-89)基于融合传感器的气固两相流参数检测系统设计封文轩,杨道业(3-95) 基于NDIR开放光路CO2浓度测量的标定方法研究张㊀珅,王㊀煜,赵㊀欣,桂华侨,韩春慧,许㊀权(3-100)基于双频外差和相移法的结构光成像包裹相位解调算法谷倩倩,吕珊珊,姜明顺,张㊀雷,张法业,隋青美(3-105)基于虚拟科氏力相位特性的硅MEMS陀螺自动模态匹配及闭环检测彭友福,赵鹤鸣,卜㊀峰,程梦梦,喻㊀磊,徐大诚,郭述文(3-110)三维激光球杆仪的系统误差分析与补偿徐㊀良,娄志峰,田雨辰,李㊀影,王立鼎(3-118)第十六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STC2020)第三轮征文通知(3-124) 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微小型三轴稳定平台徐文武,李孟委,张㊀鹏(4-90) 一种检测铁磁材料应力的磁各向异性方法邱忠超,张瑞蕾,李立新,于瑞红,杨敬松(4-94)颗粒密度对声发射法粒径测量的影响张国强,闫㊀勇,胡永辉,郑㊀格(4-98) 混沌RBF神经网络对配变电系统气体传感的智能化预测陈㊀亮,高杨德,沈海平,鲁方林,王文瑞(4-102)地磁扰动检测用低噪声低偏置斩波放大电路研究李吉生,王言章,纪㊀诚,刘㊀飞,石佳晴,陈思宇,陈㊀晨(4-107)基于光感密度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高精度测量方法朱绪胜,刘㊀蕾,陈雪梅(4-113) 电容式土壤水分检测多参数校正方法的研究顾惠南,杨㊀雷,邓㊀霄,吕华芳,宋志强,潘丽鹏,张㊀丽,崔丽琴(4-117)第十六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4-STC2020)第三轮征文通知(4-124)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夹心式换能器固有频率分析邓㊀韬,卢钰仁(5-88) 基于谐波小波包和改进功率谱的球磨机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李㊀珏,高云鹏,卿宗胜,杨佳伟,王庆凯,李文博(5-93)轮式移动机器人磁导航信号的野点识别与消除胥明瑞,杨光永,徐天奇,陈跃斌(5-99) 基于机器视觉的黑晶面板几何参数测量方法李㊀民,周亚同,张忠伟,樊逸杰(5-102) 无线电能传输非线性拓扑补偿结构研究樊㊀京,李定珍,张世杰,田子建(5-107)飞机发动机叶片燕尾基座自动化喷涂研究董慧芬,刘健健,吕波漾(5-113) 谐振式音叉密度测井方法与检测电路设计何㊀波,魏㊀勇,余厚全,黄争志,陈㊀强(5-119)第十六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STC2020)第三轮征文通知(5-124) 基于动网格与UDF技术的流量开关仿真设计张发年,于延凯,郭建华,朱兴华(6-87)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的铁磁构件应力检测方法研究洪㊀利,尚鲁龙,邱忠超,李亚南,韩智明(6-92)光纤分布式振动系统中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文仲寺,江㊀毅(6-95) 基于电子皮肤的机器人运动感知算法研究陈楚浩,谢㊀瑜,代稷珅(6-100) 倒频谱分析在碰撞声发射源信号恢复中的研究张国强,闫㊀勇,胡永辉(6-106) 卡尔曼滤波在电动滑台位置实时补偿中的应用吴鹏飞,单㊀奇,罗新河,饶㊀鑫,蔡正凯(6-110) 混凝土浇注通水冷却控制系统实现与应用刘海棠,方彦军,王业震,段亚辉,谢㊀雄(6-114)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光纤电流互感器温度补偿王佳颖,王㊀朔,刘㊀宸,冯利民,王㊀鼎,靳俊杰(6-118)聚合物全息传感器的光热效应及其可调谐滤波特性刘丽丽,刘㊀琪,于㊀丹,王保华,李㊀立,刘鸿鹏(6-122)。

仪表与传感器课件

仪表与传感器课件

种属 人 马 兔
免疫传感器的种类
— 末端(N端
天冬酰胺、丙 氨酸
天冬酰胺、苏 氨酸
天冬酰胺
—COOH末端 (C端)
甘氨酸、缬氨 酸、丙氨酸、 亮氨酸
缬氨酸、丝氨 酸、亮氨酸、 丙氨酸
亮氨酸、丙氨 酸
仪表与传感器
22
2. 抗体
(1)抗体的定义 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特性免疫功能的球蛋 白,又称免疫球蛋白。
9
2.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酶的浓度不变的情况下,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的作 用呈现矩形双曲线。在底物浓 度很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 度的增加而急聚加快,两者呈 正比关系,即一级反应。随底 物浓度升高,反应速不呈正比 例加快,反应速度增加的幅度 不断下降。如果继续加大底物 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表 现为0级反应。此时,无论底 物浓度增加多大,反应速度也 不再增加,说明酶被底物所饱 和。
仪表与传感器
24
然而,抗体的特异性是相对的,表现在两个 方面:其一,部分抗体不完全与抗原决定簇 相对应。其二,即便是针对某一种半抗原的 抗体,其化学结构也可能不一致。抗原与抗 体结合尽管是稳固的,但也是可逆的。调节 溶液的PH值或离子强度,可以促进可逆反应。 某些酶能促使逆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 时,都保持自己本来的特性。
仪表与传感器
21
(4)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抗原分子 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抗 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 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 排列。不同种系的动物血 清白蛋白因其末端氨基酸 排列的不同,而表现出各 自的种属性特异。一种抗 原常具有一个以上的抗原 决定簇,如牛血清蛋白有 14个,甲状腺球蛋白有 40个。
(1) 抗原的定义
抗原是能够刺激动物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有两种 性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和与相应免疫反应产物发 生异性结合反应。前一种性能称为免疫原性,后一种性能称 为反应原性。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完全抗原,那些只有反应 原性,不刺激免疫应答反应的称为半抗原。

《计测技术》2011年第31卷总目次

《计测技术》2011年第31卷总目次
… … … … … … … … … …
王立波
张 复春
高 文 琦 ( 6 5— )
扭矩扳子检定 装置值传 递相关 问题探讨 ……………… ………
… … … … … … … … … … … … …
测绘装备野外计量保 障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 ……………………
… … … … … … … … … …
朱顺 平
宋扬 ( 3 ) 6— 7
稳态数字散斑测量仪校准方 法探讨 ……………………………
… … … … …

种 电子天平测量结果 的数据处理优化方法 …………………
… … … … … … … … … … …3 ) 1— 6
张思美 吴璋
李茂 ( 4 ) 6— 0 徐岱 ( 4 ) 6— 3
… … … … … … … … … …
铝合金疲 劳试验的声发射滤波技术研究 ………………………
… … … …
葛挺
王海名
唐富强 ( 4—1 ) 0
申雅峰
胡春艳
张磊
高超
何彦璋 ( 6 3— )
基于特定混沌系统 的微弱信号 检测仿 真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潘 宏侠 ( 1—1 )
基 于 P 14总线 的 A I C 2 航 空接 口卡设计 ……………… C0 RN 49
… … … … … …
孟艳
赵德 林
王社 伟
陶军
杨 尚君 ( —1 ) 1 4
双轨法 D IS R形变测量的误差分析 ………………………… — A n
计 测 技 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03
常见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压力仪表与压力传油、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过程中的 压力测量和控制 • 设备监测:如旋转设备、锅炉、压缩机等的压力监测和 维护
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 液压系统: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的液压系统压力测 量和控制 • 气压系统:如气动工具、气动设备等的气压系统压力测 量和控制
环保领域
• 环境监测:如大气压力、 气温、湿度、噪音等环境参 数的测量和监控 • 污染治理:如污水、废 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检 测和治理
02
传感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传感器的定义
• 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转换成可测量信号的装置 • 传感器是仪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关键
仪表技术的分类
• 按照测量原理分类:如力学仪表、热学仪表、电磁学仪表等 • 按照测量对象分类:如压力仪表、温度仪表、流量仪表等 • 按照测量精度分类:如高精度仪表、一般精度仪表等
仪表技术的发展历程
仪表技术的起源
• 测量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早在古代就有各种测量工具和方法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表技术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DOCS SMART CREATE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仪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领域
仪表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仪表技术的定义
• 仪表技术是一种测量和控制技术,用于对各种过程变量进行检测、显示、记录和 控制 • 仪表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环保等领域,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 重要手段
传感器的高精度与高性能
传感器的高精度
• 通过改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提高传感 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 通过采用先进的测量原理和算法,实现传感器的绝对精 度和相对精度的提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征稿启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征稿启事

参考文献 :
[ 1 ] 刘思远 . 信 息融合 和贝叶斯网络集成 的故障诊 断理论方法及实 验研究 : [ 学位 论文 ] . 燕 山大学 , 2 0 1 0 .
[ 2 ] 陈理渊 . 多传感器数据 融合及其在 电机故障诊断 中的应用研究 : [ 学位论 文 ] . 杭州 : 浙 江大学 , 2 0 0 5 . [ 3 ] 饶泓, 扶 名福 , 谢 明祥 , 等. 基 于决策级信 息融合 的设备 故障诊 断
方法研究. 中 国机 械 工 程 , 2 0 0 9 , 2 0 ( 4) : 4 3 3—4 3 7 .
p o r t v e c t o r ma c h i n e s . C o n t r o l a n d D e c i s i o n , 2 0 0 7, 2 2( 1 2) : 1 3 2 1一
《 仪表技术 与传感器@ 》 杂志征稿启 事
《 仪表技 术与传感 器》 1 9 6 4年创刊 , 国 内外公开发行 , 是国家级优秀 科技期刊 。本刊为 中文核 心期刊 , 中国科 技核心期 刊 ; 被英 国 I N S P E C 数据库等多家 国内外知名数据库 收录。本刊 国内刊号为 C N 2 1—1 1 5 4 / T H, 国际刊号 为 I S S N 1 0 0 2—1 8 4 1 , 邮政代 号为 8— 6 9, 定价 为 6 . 0 0元/
侧 重工业 自动化领域 中先进控 制系统 的设计 与应用 , 包 括间歇控 制的生产 、 调度 、 优化系统 , S I S 、 DC S 、 P L C、 S C A D A系统以及 F G S系统 的 应 用等 。 4 . 研 究 与 开发 栏 目 主要报道我 国仪器仪表行业中的新技术 、 新工艺 、 新 元件及新设备 的 研究 成 果 。 5 . 经验 与交流栏 目 主要报道在使用与维护 国内外传感元器件 、 检测仪 器、 专用设备等 的过程 中所积 累的先进经验 , 促进同行业 间的交流 。 本 刊投稿 自愿 , 文责 自负 , 来稿一律不退 , 严禁一稿 多投 , 被 录用 的 稿件编辑 部有权删改 , 稿件采用后将赠送样 刊。投来 的稿件 , 若在 1 个 月之内未接到 录用通知 , 方可另投其他刊物。 地址 : 沈阳市大东电话 : ( 0 2 4 ) 8 8 7 1 8 6 3 0 传真 : ( 0 2 4) 8 8 5 2 4 5 7 9 投稿网址 : w w w . 1 7 s e n s o r . c o m E — m a i l : i r 1 f o @1 7 s e n s o r . c o n r

《机电元件》2011年总目次

《机电元件》2011年总目次
… … … … … … … … … … … … … … … … …
防水连接器设计分析及发展趋 势 ………… 张兴福( 6一l ) 2 小信号放大 电路 的噪声分 析 …… 殷铸 灵

的交 流 电 磁继 电 器 的 研 究 … … … … … … …
… … … … … … … …
双 闭环 控 制 的 三 相 电 压 型 P WM 整 流 器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恒玉


代治兴 ( 2 ) 5— 4
丁冠舒 ( 4—1 ) 7
压缩机保护器特性及其 曲线 的计算机绘制 …………………
… … … … … … … … … … … … … … … …
J X 一14 G 型交 流 固 体 继 电 器 的 设 计 … … 顾 海 鹂 ( 3 G 53 5— )
翁家升 ( 2 ) 6— 2
运输 飞船仪表设 备的人机工效设计
……… 王克成 ( 5 5— )

市场与趋势 ・
水 下 插 拔 电连 接器 技 术 … … … … … … … … … … … … … 一 ・ …
秦 志英 ( 2 ) 4— 1
















赵成成 ( 2 ) 3— 0
钛及其合金 阳极氧化着色技术 …………… 封
勇( 4—2 ) 5
磁光开关工作原理 和设计 方法

……… …… 崔保伟 ( 3 4— )
正交设计法在 B H—G K玻 璃/ 伐 封 接 工 艺 优 化 中 的应 用 / 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年总目次(期-页)·综述·传感器产业现状和产业结构思考徐开先,徐秋玲,刘沁(9-1)……………………………………………………………·传感器技术·多晶硅纳米膜压阻超薄微梁加速度敏感结构揣荣岩,白羽,吴美乐,等(1-1)……………………………………………用于地沟油快速检测的光纤传感器李斯本,陈哲,谢梦圆,等(1-4)………………………………………………………高性能红外SF 6传感器王雷,赵红梅,汪献忠,等(1-7)…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转矩传感器刘吾琼,满庆丰,耿春明(1-10)…………………………………………………………线性霍尔传感器技术及其在气动定位控制中的应用蔡明,章英,白雪莲,等(1-13)…………………………………量热式生物传感器信号降噪和穿透曲线的研究王丽影,郑艺华(2-1)………………………………………………………草酸溶解-热解法制备ZnO 粉体及其对NO 2气敏性能赵晓华,娄向东,李珍珍,等(2-4)………………………………基于铁基非晶态合金细丝的微压力传感器石延平,范书华,臧勇(2-7)…………………………………………………用于检测VOC 蒸汽的声表面波传感器阵列胡佳,杜晓松,蒋亚东(2-10)………………………………………………管座结构设计研究董玉荣,王金文,李宝生(2-13)…………用于光气动探测的微流量传感器赵永翠,何秀丽,赵玲,等(3-1)…………………………………………………………超声传感器特性参数测量周明,邵富群,张林(3-4)……基于FPGA 的谐振悬臂梁传感器智能接口电路柴光飞,刘民,于海涛,等(3-7)…………………………………………压电电极对圆杯形陀螺振子振动特性影响分析马晓飞,苏中,赵旭,等(3-11)………………………………………一种MEMS 硅微三维加速度计设计刘林仙,张国军,许姣,等(3-15)……………………………………………………提高激光位移传感器精度的技术研究王蕾,王会峰,王金娜(4-1)………………………………………………………基于吸d 轴法的霍尔位置传感器安装方法研究周西峰,王严,郭前岗(4-5)……………………………………………角度传感器失效分析及工艺控制武金锋,万传波,徐皓,等(4-8)…………………………………………………………基于改进CORDIC 算法的时栅位移传感器激励信号源设计高忠华,冷静,彭东林,等(4-10)…………………………基于温度减敏的光纤Bragg 光栅应变传感器李薇,侯睿,杨文俊(5-1)………………………………………………在线润滑油液光谱传感器技术研究张勇,刘玹,张楠,等(5-3)………………………………………………………烧结温度及掺杂TiO 2对ZnO 气敏性能的影响任琳,田润澜,齐兴龙,等(5-7)…………………………………………红外式冰箱结霜传感器的设计和试验研究张龙浩,张杰,胡青(5-10)…………………………………………………基于IEEE1451.2的智能变送器接口模块的研制唐旭晖,段文浩,郑德忠(5-12)…………………………………………柴油机车载诊断系统新型颗粒物传感器的研究李楠,汤东,陈烈(6-1)……………………………………………差动电容传感器直接数字变换方法与实现余学锋,于杰,刘辉(6-4)…………………………………………………基于谐波检测与差分检测的光谱吸收型光纤瓦斯传感器张建飞,冀蓬举,宁浩轩,王旭生(6-8)…………………………基于FPGA 的时栅传感器信息处理系统冯济琴,谢启河,彭东林,郑方燕,高忠华(6-11)…………………………………高精度低功耗的无线数字水位传感器智能变送器刘红乐,马福昌(6-13)…………………………………………………应变式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研究邵毅敏,王辉,刘静(6-16)………………………………………………………小型绝对式金属光电编码盘王媛媛,万秋华,梁立辉,王树洁(6-20)………………………………………………………高精密位移传感器标定技术的研究宋小奇,何伟铭(7-1)…一种参比电容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及性能评估邢文奇,胡红利,闫洁冰(7-5)……………………………………………基于光谱吸收型光纤瓦斯探测传感器的研究周柳奇(7-9)…………………………………………………………………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特性研究梁西顶,陈真诚,余丽莎,熊永,李林,梁晋涛(7-11)……………………………………一种微机械谐振传感器的频率读出及分析方法刘恒,孙冬娇(7-14)……………………………………………………光反馈自混合干涉式微位移传感器郭常盈,胡念英(7-17)…………………………………………………………………氧化锆氧传感器浓差电势的测试研究徐雯,修吉平,肖建中(8-1)………………………………………………………电容式非接触心电传感器的设计周平,汪丰,马腾飞,李洲铖(8-5)……………………………………………………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光纤探针灵敏度的分析孟莉,孙晓红,王尧,李常青(8-8)…………………………………………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无线智能机电阻抗传感器刘增华,于洪涛,蔡小明,杨申,何存富,吴斌(8-11)………………差动传感器残余电压及非线性的神经网络补偿付丽辉(8-15)………………………………………………………………光栅编码器在可转位刀片周边磨削数控系统中的应用袁向荣,田新诚(8-18)……………………………………………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性能分析王尧,孙晓红,孟莉,武毓龙(9-6)…………………………………………缠绕式非晶态合金磁芯称重传感器石延平,侯金柱,范书华(9-8)…………………………………………………………真数字扫描式倾角传感器何华斌(9-12)……………………基于故障树的高g 值传感器失效模式分析陈员娥,马喜宏,李长龙,龚珊(9-15)………………………………………Android 平台下多路倾角传感器驱动的设计与实现王秀敏,张麒,李婷婷(9-18)………………………………………基于BSO 晶体电光效应的闪电电场传感器周龙,季鑫源,行鸿彦(10-1)…………………………………………………气/固两相流螺旋式电容传感器的仿真设计李文涛,叶俊(10-5)………………………………………………………压力传感器混合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李新,龙婉艺(10-8)………………………………………………………………一种新型的鉴别氨基酸的阵列传感器张伟(10-11)………MEMS 万向惯性开关工艺研究郝永平,张磊,刘双杰(10-14)……………………………………………………………插页1便携式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朱霄波,苑伟政,任森(11-1)…………………………………………………MEMS 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研究刘谨,欧文,高璇(11-4)……………………………………………………………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误差成因与补偿的研究周良杰,赵治国(11-7)…………………………………………………………调制解调型电流传感器设计研究朴昌浩,王陵,苏岭(11-11)…………………………………………………………基于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湿度传感器温度补偿叶小岭,廖俊玲,高大惟,王飞帆(11-14)…………………………………高性能锥形微纳光纤制备及其传输特性研究冯妮,张会新,卢一男,刘文怡(12-1)……………………………………一种新型智能背景抑制光电传感器设计谢勇(12-4)……低频光纤布拉格光栅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罗小东,乔学光,贾振安,高宏,邵敏,陈国祥(12-7)…………………威德曼效应弹性波位移传感器鲍丙豪,苏勇雪(12-9)………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中金膜厚度的优化王艺盟,李晓鹏,张新成,周广博,高亚臣(12-12)………………………………·仪器仪表·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器雷建胜,苏淑靖(1-16)………………TinyOS 远程动态代码更新方法何伟贤,刘建明,李宏周,等(1-19)…………………………………………………………基于STA9800VT 的高频微幅振动测试系统陈明方,邹平(1-23)………………………………………………………多通道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数据采集系统肖博,李剑锋,陈洪芳,等(1-27)………………………………………………基于Nios II 的电力参数在线监测接口系统戴峻峰(1-30)……………………………………………………………………DeviceNet-Modbus 协议转换器的设计及实现陈在平,王清(1-33)………………………………………………………高速ADC 交叉采样控制器的FPGA 实现程耀林(1-36)……基于8254芯片的电磁流量计标定装置李鹏,周德俭,刘电霆(1-39)……………………………………………………基于ARM 和SD 卡的汽车安全性能检测仪苏维嘉,阮彬鑫,李鑫,等(1-41)……………………………………………基于LM3S615的数字式LCR测量仪李晨,曾国强,葛良全(2-16)………………………………………………………基于VS1003解码器的信号发生器郝迎吉,关强(2-19)…基于以太网硬协议栈的数据采集节点何琼,陈铁,程鑫(2-21)………………………………………………………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伴热智能控制器陈双叶,罗晨,郑东跃(2-24)………………………………………………………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气密性检测仪孔翔飞,廉洁(2-28)……基于FPGA 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仪李明勇,郑恩让,马令坤(2-31)…………………………………………………………基于紫外光电二极管的火焰检测器姜绍君,何英昊,马彧(2-34)…………………………………………………………基于CPLD 的轧钢测宽仪的研制贾惠芹,李慧娟(2-36)……新型钙离子测试仪刁立峰,丁小良,代明,等(2-39)………基于ARM 9的相序自动调整与电量测算系统杜通波,李青,李雄,等(3-19)………………………………………基于误差补偿的电子罗盘抗干扰设计曹平军吕冰(3-22)………………………………………………………………基于改进FFT 变换的地铁电网谐波监测系统虚拟仪器化设计刘嫣,马一博(3-25)……………………………………基于USB 总线的遥测组件检测设备的设计冷佳鹏,刘文怡(3-28)…………………………………………………………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电动阀门定位器设计储昭碧,林显,郭琳琳,等(3-30)……………………………………………超声波穿金属厚壁通信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李海廷,杨涛(3-33)………………………………………………………MEMS 同振型仿生矢量水听器实验测试宋小鹏,葛晓洋,张国军,等(3-36)………………………………………………电容式靶式流量计的研究与仿真彭珍瑞,卢海林(3-40)……基于CAN 总线的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设计辛改芳,李威(3-44)…………………………………………………基于虚拟仪器的高温压力管道光纤光栅应变监测软件设计皇甫晓洪,刘月明,刘涛,等(3-47)………………………基于VC ++的超声探伤仪发射端信号测量与处理系统肖定国,徐春广,王敬瑞,等(4-13)………………………………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平台的光学零件自动检测装置王中林(4-16)…………………………………………………………基于ARM11的智能仪表电磁流量计吴晓燕,虞启凯,焦玉成(4-18)………………………………………………………基于STM32单片机的气动比例方向阀控制器袁月峰,刘钢海,陈典红(4-22)………………………………………………基于自补偿技术的时栅电流型激励信号源设计王宝珠,郑方燕,彭凯,等(4-25)………………………………………大量程、高精度超声测距仪设计李勇峰,张彦江,陈志勇,等(4-28)………………………………………………………基于DSP2812的接触网参数激光测量仪的研究与开发陈忠斌,韦宝泉(4-32)……………………………………………基于LabVIEW 的直接三维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周英钢,方政,颜华(5-14)……………………………………………基于DSP 和LabVIEW 的ACFM 检测系统范伟,任尚坤,李兵(5-16)…………………………………………………一种在线智能金属检测装置明军,贾海波,王新(5-20)…………………………………………………………………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在高过载环境下封装失效的研究龚珊,郭涛,陈员娥(5-22)………………………………………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AD2S1205在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中的应用敖杰,刘永强(5-25)………………………………………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频率特性测试仪张杰(5-29)………基于红外热电堆的矿用测温装置设计谷林柱,任子晖,王凯,等(5-31)…………………………………………………多路车用压力传感器校准虚拟仪表宁金跃,胡景春,郭昊庆(5-33)…………………………………………………………数字倾角仪的非线性补偿及抗干扰技术樊锐,史磊(5-36)……………………………………………………………基于模块化ZigBee 的工业无线温湿度检测终端设计蔡浩,王亚刚,王凯(5-38)………………………………………便携式pH 计的研制李东升,金亮冰,陈爱军(5-40)………基于ARM11的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油液污染监测仪吴轩,丁铖,孟国营(6-24)………………………………………高精度数控直流恒流源的设计与实现黄天辰,贾嵩,余建华,郎宾(6-27)……………………………………………背靠管式差压气体流量计田红彬,吉炜寰(6-30)……………基于AD9833和AT89S52的幅值连续可调波形发生器马亚坤,李国华,谷霞英,高聚春(6-32)…………………………以太网转RS232转换器设计张成俊,张李超,史玉升(6-35)…………………………………………………………………插页2基于超声测距的智能车辆防追尾安全测控仪于海存,王官(6-37)………………………………………………………基于MSP430的微芯片示踪器电路系统朱祖扬,张卫,倪卫宁,李三国,李继博(6-40)…………………………………基于PIN 光电二极管的光功率计周真,杨军,秦勇(6-43)……………………………………………………………用于光纤陀螺油井测斜仪的光源温控系统设计李立京,杨慧,章博,张声艳(7-20)…………………………………微拉伸测试系统中PZT 微驱动器的设计与实现张国庆,褚金奎,高佳丽(7-23)……………………………………………时差法在超声波气体流量计中的应用研究王民意,钟新跃(7-26)………………………………………………………电压与增益联合调节的超声波流量计研制徐方明,朱浩,闫丽,韩宇琦(7-29)………………………………………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大气环境CO 2探测仪的设计与实现黄见,胡顺星,冯林,孟祥谦,张世国,…………………邵石生,苑克娥,曹开法,徐之海(7-32)………………………微压力弹簧性能检测仪双闭环控制与误差分析王亭岭,熊军华,陈建明,赵明明(7-35)…………………………………超声探伤仪收发电路的改进研究李勇峰,杨录,张艳花(7-38)……………………………………………………………基于ARM 和LabVIEW 的嵌入式振动信号检测系统陈志奇,黄伟志,张攀(7-42)………………………………………基于STM32的CANopen 车载仪表设计史伟伟,夏继强,智少磊,金超(8-20)…………………………………………基于CPLD 的高精度时间数字转换器的设计王加祥,曹闹昌(8-22)………………………………………………………矿用红外甲烷浓度测试仪的设计李长青,侯海涛(8-25)……半导体材料测试仪器的设计与制作柯晓娟,周凤星,张坤(8-28)…………………………………………………………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倾角测量装置李智,汪地,杨浩,张红奎,陈燕军(8-30)……………………………MEMS 惯性开关的系统级仿真郝永平,韩旭,刘双杰(8-33)………………………………………………………………基于MSP430和MATLAB 的低功耗多通道数据采集仪的研制吕杰,韩书娜,陆畅(8-36)……………………………磁流变阻尼器智能控制器研制与试验分析刘涛,郭迎庆,陈勇,徐赵东(9-21)………………………………………基于FPGA 和LabVIEW 的USB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袁宝红,付奎,张德祥(9-24)……………………………………高分辨力智能型气动测微仪崔廷,沈小燕,林杰俊,李东升(9-28)………………………………………………………点钞机纸币冠字号图像采集系统苑玮琦,邱凯,汤永华(9-32)……………………………………………………………基于双DSP 的变频电源电参数同步测试系统刘其春,任旭虎,白金强(9-35)………………………………………………多处理器协调控制在光谱仪中的应用郭清刚,孙杰,秦颖博(9-38)………………………………………………………提高光电式测色仪测量稳定性的方法谷玉海,冀欣,李江洁(9-41)………………………………………………………基于单片机的增量式编码器计数系统吴禄慎,熊辉,高项清(9-44)………………………………………………………基于CH375和STC89C52RC 的无纸记录仪数据存储模块李忠虎,王庆宪(9-47)…………………………………………基于Cortex -M3的Ethernet -CAN 总线转换器朱文杰,王广龙,高凤岐,乔中涛(10-16)…………………………………基于ATmega16的矿井斜巷视频监控切换装置耿进飞,李双双,郭秀利,李洪吉,焦念怀(10-20)………………………一种数字通信可靠性性能分析仪张仁民,钱莹晶,黄国庆(10-22)…………………………………………………………基于Modbus 总线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王善伟,刘拓晟(10-25)…………………………………………………………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速度测量系统余光伟,刘江山,范四辈,毛卫勇(10-28)………………………………………………ZLJC 型质量流量计流体黏度测量方法研究任建新,孙青青,张鹏(10-31)……………………………………………基于多光谱的手掌三模态采集装置苑玮琦,孔德奇(10-35)…………………………………………………………………基于ARM 的化学免疫分析仪温度控制系统蔡锦达,杨卫光,宋韫峥(10-39)……………………………………………多组分气体激光光声检测腔的设计赵俊娟,李贤徽,赵湛,盖晓玲,刘彦琦(10-42)……………………………………数显式差压气动误差测量仪王世龙,王丽娜(10-44)………基于ATmega16L 单片机的矿用甲烷和温度监测仪设计崔陆军,王佩雪(11-17)……………………………………………基于MSP430的小口径低功耗超声波流量计设计李忠虎,沈侃(11-19)…………………………………………………点钞机纸币图像采集装置研制苑玮琦,魏轶婷,于杨(11-22)……………………………………………………………智能三维脉冲磁场峰值强度测试仪的设计徐正明,石晓晶(11-25)…………………………………………………………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方位检测仪设计巫涛,鲍丙豪,王治有,杨明鹏(11-28)……………………………………………基于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的温度补偿及数据融合吕运朋,禹金标,薛妤,赫树开(11-31)…………………………………基于CVI 的批量气体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何亮飞,杨帮华,张永怀,何美燕,王倩(12-15)………………………多参数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徐正明,石晓晶(12-18)………一种制冷剂鉴别仪的设计与实现吴永忠,唐正(12-21)…基于ARM9的模块化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陈曦,蔡姗姗,王清(12-24)………………………………………………便携式智能多点温差测量仪的研究周小凤,肖俊生,韩兴军(12-27)………………………………………………………基于ARM 的制冷系统智能控制器设计张涵,吴爱国,杨硕,李兆博(12-29)…………………………………………基于MODBUS 协议的智能仪表与PC 机双向通讯设计顾海勤,杨奕,全毅,马跃(12-33)…………………………·过程控制·基于TDM /WDM 与匹配光栅解调的高速应变测试系统曾德兵,闫连山,陈娟子,等(1-44)………………………………微小易损零件的精密装配及接触控制刘立平,王晓东,陈勇,等(1-47)…………………………………………………基于LabVIEW 的挤塑成型过程温度控制系统孙筱,陈梅,张燕(1-50)……………………………………………大型油库自动计量与控制系统宋绍楼,丁永峰,王晓宗(1-52)………………………………………………………………基于CAN 总线的胶印机控制系统王玉柱,张跃明,李建平(1-56)…………………………………………………………基于LabVIEW 的汽车水温传感器检测系统李晓波(1-59)…………………………………………………………………基于激光测距的车载沙石体积测量系统吉华,戴健伟,孔令钊,等(2-42)………………………………………………插页3伪随机序列超声测距系统及FPGA 实现王荣扬,殷勇辉(2-46)……………………………………………………………基于虚拟双目立体视觉的空间圆柱轴线测量张瑞峰,张肖萌(2-49)………………………………………………………基于WebAccess 的污泥脱水远程监控系统龚贵波,刘建群,肖体兵,等(2-52)……………………………………………电解加工电解液池的多通道温度检测系统常园园,范植坚,田军委(2-55)…………………………………………………基于XC164CS 的直流组合电源温度监控系统王凤国,欧阳松,王建军,等(2-58)…………………………………………基于Modbus 协议的PLC 在自动供水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郎学政,许同乐,李中华(2-62)…………………………………基于CAN 总线的烧结配料监控系统默少丽,赵凤鸣(2-65)………………………………………………………………基于光纤光栅的顶板离层监测系统倪正华,方新秋,李嘉薇,等(2-68)……………………………………………………基于ZigBee 技术的高精度温度监测系统汪应涛,冯宝林(2-70)……………………………………………………………基于振动测试的数控机床刀具磨损监测方法谢厚正,黄民(2-73)………………………………………………………多模式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吴越,严济鸿,何子述(3-50)………………………………………………………基于ZigBee 技术的电力输电线路监测系统设计方刚,张雷(3-54)……………………………………………………油中溶解气体分离系统的研究彭倩,文德斌,姚晓,等(3-58)…………………………………………………………桥式涡流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曹钊滨,宋文爱,杨录,等(3-61)………………………………………………………空气离子测量系统的设计李庆,甘罕,李文昭(3-64)…传感器网络中人体感应智能节点的设计周江村,华泽玺,苗轶如(3-66)……………………………………………………基于PXA322嵌入式GPRS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李颀,张小件(3-69)…………………………………………基于Zigbee Pro 技术的列车制动试风测控系统胡邦南(3-72)………………………………………………………………电子立柱锁ESCL 功能检测系统设计李厦,张永康(3-76)………………………………………………………………基于TMS320F2812的二维PSD 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史狄,孙利群,章恩耀(4-35)……………………………………LabVIEW 环境下多路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赵越,朴仁官,王鹤,等(4-37)……………………………………………基于DSP 和UDP 协议的数据采集系统李俊舟,赵继敏,邓伟,等(4-41)………………………………………………基于PLC 和CC1100的矿井司控道岔系统苗轶如,华泽玺,李国胜(4-43)…………………………………………………基于无线通信的集群作业塔机安全监控系统研究赵延明,陈建勋,孙昌跃(4-47)…………………………………………基于脉冲反射式的超声测厚系统的设计李福进,费冬妹(4-50)……………………………………………………………高压带电体温度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张振国,胡彧(4-53)………………………………………………………………基于CAN 总线的分布式测试系统节点设计吴志玲,靳鸿,武耀艳(4-56)………………………………………………甲烷多通道远程无源光纤传感检测系统谭玖,王洪海(4-59)……………………………………………………………基于ATmega16和AD7709的路基温度采集系统庞斌,张奕,叶敏,等(5-42)……………………………………基于RFID 的无线多目标温湿度监控系统江昌旭,王磊,李桂香,等(5-45)……………………………………………基于AD590的污水源热泵远程恒温群控系统陈明方,王强(5-48)………………………………………………………精密谐波齿轮减速器传动误差分析万庆祝,陆志刚,王科,等(5-51)……………………………………………………基于MC9S08AW32的PCB 功能测试系统李月,陈天华(5-55)…………………………………………………………基于DSP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潘翔,鲍远慧,朱春(5-57)…………………………………………………基于以太环网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与应用郭勇,黄巍巍,王伟朋(5-60)…………………………………………………PLC 在锅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丁晓军,虎恩典,赵涛(5-62)……………………………………………………基于交变漏磁的裂纹检测系统史洪源,任尚坤,陈金贵,等(5-65)…………………………………………………………非接触式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温度动态监测系统张磊,程德福,罗冰,等(5-67)……………………………………利用TDLAS 技术检测SF 6高压开关中的HF 气体姚强,袁子茹,李新田,等(5-70)……………………………………基于单片机和CPLD 的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王文博,张涛,蒯多杰(6-46)…………………………………………………基于PLC 的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屠袁飞,黄璐(6-49)…存储容量可扩展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詹玲玲,张斌珍,马游春,季长红(6-51)……………………………………………基于组态王和PLC 的货物自动识别系统刘延霞,陆倩,任子晖(6-55)……………………………………………………基于双极性PID 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李定珍(6-59)………基于Qt /ARM 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李麟,叶春生(6-62)…………………………………………………………………基于物联网监测的起重机安全预警杨斌,张卫,陆宝春,冯月贵,王会方(6-66)………………………………………基于LabVIEW 和摄像头的远程可视化过程控制房泽平,范福玲,娄坤(6-69)…………………………………………基于LabVIEW 的风电变流器智能监测系统郭抒,陈昭宇,王晗,张建文,李征(6-72)……………………………井场硫化氢气体无线监测系统焦斌亮,刘少波,李建业,杨洋(6-76)……………………………………………………基于EtherCAT 总线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系统李哲,李文威,徐石明,丁孝华(6-79)……………………………………基于ZigBee 技术的新型液化气灌装系统万军,蒋燕蓉,王洪元,史志锋(6-82)…………………………………………基于FPGA 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孔明,侯蕊,赵军(6-86)………………………………………………………………基于无损检测的高分辨率PCB 板焊点缺陷检测系统武锦辉,闫晓燕,王高(6-90)………………………………………基于组合传感器阵列的广谱火焰高度检测张学颖,杨遂军,傅琳,叶树亮(6-93)………………………………………基于FPGA 的低功耗等效数据采样装置余慧敏(6-96)……高精度超声波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卢伟,王杨,赵红东,渠建兵,夏克文(7-46)………………………………脉冲强磁场测量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施江涛,黄澜涛,谢剑锋,韩小涛(7-49)…………………………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在线监测系插页4统安国庆,靳彦虎,付超,郭立炜(7-52)……………………基于FPGA 的汽车衡称重数据远程采集系统设计曾飞(7-55)……………………………………………………………基于ZigBee 的有源RFID 在智能仓储中的应用李新春,张蕾,许驰,于永鑫(7-58)…………………………………消除水分对化学发光测量氮氧化物干扰的方法刘志辉,宋丽梅,李德宽(7-62)……………………………………………基于USB 接口的在线pH 值监测系统张坤,薛文玲,李志林,王振朝(7-64)……………………………………………基于PCI 的多缸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张凯,吴爱国(7-67)…………………………………………………………基于PLC 的锅炉清灰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卜英勇,姚秀超,李变红(7-71)………………………………………………单神经元PID 控制在炼油装置塔顶pH 控制中的应用徐朝阳,陈江,黄善祥(7-74)……………………………………基于嵌入式双服务器的机械振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洪刚,汤宝平(7-77)…………………………………………基于PID 算法的快速诊断试纸切割机的研制陈曦,郭勇,赵玉玲(7-80)………………………………………………基于电动驱动的中心切割二维分离检测系统张效伟(7-83)…………………………………………………………………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应用李建业,常丹华(8-38)…………………………………………………………………基于VB6.0的在线温度检测系统刘银,盖书超,余楠,陈绪继,耿恒宝(8-41)…………………………………………Arduino 高精度静压液位测量与控制系统王家兵,杨志刚,吴洪明(8-44)…………………………………………………高精度宽频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任海东,魏晋宏(8-47)…………………………………………………………………基于PLC 活性炭混捏成型控制系统改造赵霞,丁晓军,赵涛(8-50)……………………………………………………基于DCS 的中央空调制冷机组控制系统李树江,倪莎(8-54)……………………………………………………………基于PLC 和InTouch 模块化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陈炜,杨秀萍,刘军,孙启湲,贾云伟(8-57)………………液位自动巡检系统设计于雷,刘薇娜,许文博(8-60)……包钢热轧平整机组延伸率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冯贵斌,张超逸,刘明(8-62)……………………………………………基于电渗驱动电磁阀切换恒电位检测的微全分析系统张效伟(8-65)………………………………………………………嵌入式网络控制器及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张虹(8-69)…基于Zigbee 的多路温度数据无线采集系统设计丁凡,周永明(8-72)……………………………………………………多通道超声测距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设计王荣扬,殷勇辉(8-74)………………………………………………………空压机组监控系统研制包建华,刘海宽,张兴奎,宋博(9-49)……………………………………………………………基于MSP430G2553的光纤传感高温测量系统张晓颖,段中华,李向昭,孟兆坤,孙元平(9-52)…………………………电车蓄电池充放电参数实时检测系统吴志勇,李盘靖,鞠传香(9-55)………………………………………………………基于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机械手柔性控制马宁强,张琦(9-58)……………………………………………………………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测量功能检测系统徐伟,王佳佳,谢启,徐惠钢(9-61)…………………………………………基于虚拟仪器和PCI -6014的液位过程控制常静,房泽平,杨益(9-65)………………………………………………基于STM32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张晞,曾迪晖,王永立(9-68)………………………………………………………基于TMS320F2812的机载智能二次电源监控系统王小朋,于平,齐心达,李先峰,王严(9-70)………………………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井瓦斯监测系统李金凤,刘沁,张治国,曹顺(9-73)………………………………………基于MC55的远程气体监测系统陆桂明,王起龙,张泽坤,洪双喜(9-77)…………………………………………………基于LabVIEW 的多路温度测控系统设计及其在管道热处理中的应用张磊,龚成龙,郭凤雨(9-79)………………………基于STC 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李性珂,王辉(9-82)……基于TDC 的电缆长度测试系统徐锦,何斌,廖玲,潘光斌(9-84)……………………………………………………多通道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侯明波,黄伟志,郝岩(10-47)…………………………………………………………………机械设备振动状态无线监测与故障分析系统郝建亮,宋文爱,杨录(10-50)……………………………………………基于双端RAM 的矿用监控系统信息传输接口李长青,李迎杰,安葳鹏(10-53)…………………………………………基于虚拟仪器的零件疲劳力学性能测试刘正平,陈朝晖,何伯林(10-56)…………………………………………………基于LabVIEW 的发动机活门性能试验测试系统郭旭,柏松,王宏娟,宋佳(10-59)………………………………基于C8051F 单片机的无电池式胎压监测系统黎步银,唐燕(10-61)……………………………………………………基于ARM 的高精度PID 温度控制器张军(10-65)………基于STM32的矿井微震数据采集监测分站彭红星,郭威(10-67)…………………………………………………………基于LabVIEW 与气体特征吸收光谱的甲烷浓度检测系统乔记平,秦建敏,闫晓燕,张朝霞(10-70)……………………基于LabVIEW 的海洋环境弱信号检测系统宗荣芳,田锦明(11-35)………………………………………………………基于ARM 的嵌入式红外图像监控系统宋悦,周玉国,李清慧,刘子飞(11-38)…………………………………………基于NI 机器视觉的胶带纵向撕裂检测系统胡明明,乔铁柱,郑补祥(11-41)……………………………………………集成电路RFID 芯片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孙克辉,熊迁(11-44)…………………………………………………………基于核酸适体ATP 测试的电化学测试系统设计姜利英,张艳,王芬芬,胡杰,闫艳霞,崔光照(11-47)………………便携式无线传感网络测试系统研究黄雪兵,孔令成,张志华,孙庆元(11-50)………………………………………………高精密实验室的振动测试系统丁玲,丁同超,杨洪波,贾宏光(11-52)……………………………………………………基于多CPU 和PCI 的高速海量温湿度测量系统设计王晓飞,张伏江,梁福平(11-56)……………………………………基于RFID 的近场数据回收系统设计与应用毛博,陶波,朱继轩,孙虎(11-59)……………………………………输煤集控系统的通用设计方法韩华超,王海(11-62)……基于无线IAP 的工业嵌入式系统升级技术应用彭亮,沈安文,张宁,周立峰(12-36)…………………………………大块物料的色选系统设计江卓,李明伟,丛培超,徐舒宇(12-39)…………………………………………………………插页5基于ARM 嵌入式的联合站脱水控制系统设计刘子飞,周玉国,宋悦,李清慧(12-43)…………………………………基于WSN 的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李正明,张钰,王政(12-46)………………………………………………基于FPGA 的高频电源模拟信号采集系统的实现张颖超,陈兆明,张鹏宙(12-49)………………………………………工业热电阻温度计远程校准系统楼导,邵一轶,单纯利,富雅琼,李鹏,陈乐(12-52)………………………………PLC 在金属镁球团压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刘勇,虎恩典,胡时高,赵霞(12-56)………………………………………基于WinCC 和串口通讯的炉温监控系统设计张新良,杜韶(12-5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何方,郑浩,………………………………………………………张永江,韩华超,张国富,李海燕,申安安,刘丽红(12-61)基于CAN 总线和ZigBee 的煤矿瓦斯监测系统设计何凯,吴健,黄友锐,丁建群(12-64)……………………………基于WVD 的电缆测试系统研究与设计郑恭明,陈永军(12-67)……………………………………………………………·研究与开发·矿井主通风机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李曼,司颉,张锋军(1-62)……………………………………………………基于嵌入式的起重机监控系统何祖恩(1-64)………………基于梯度自适应窗宽在变速机械阶比分析中的应用李修文,徐金梧,阳建宏,等(1-68)…………………………………基于ARM 的激光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控制系统陈根余,贾天阳,卜纯,等(1-72)………………………………………ACFM 检测系统的信号调理电路李兵,任尚坤,周瑞琪(1-74)……………………………………………………………基于多尺度效应的坯布缺陷边缘检测算法尚会超,崔陆军,李勇(1-79)…………………………………………………提高光栅莫尔条纹CCD 采集质量的噪声处理常丽,孙明杰,许会,等(1-82)………………………………………基于MEMS 传感器的旋转永磁体定位技术刘涛,王伯雄,罗秀芝(1-86)…………………………………………………实时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张春元(1-89)……………单吸收罩发射率测量补偿方法张洪,叶雪军(1-92)………基于小波变换的三轴漏磁信号去噪研究严园园,张海燕,方晓艳(1-95)……………………………………………………基于CCD 的多浊度快速检测技术王清泉,李旭宇,张茂林(97)……………………………………………………………基于FPGA 的Sobel 算子图像边缘检测算法杨新华,寇为刚(1-102)………………………………………………………利用非线性跟踪微分器测速测加速度的研究乔冠宇,高慧斌(1-105)………………………………………………………基于CAN 总线电动车混合制动系统王大力(1-108)………传感器测试系统中UDP 数据传输的研究刘忠献,徐晶(2-76)…………………………………………………………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电磁超声接收信号特征提取蔡强富,陈鹏,韩德来(2-79)……………………………………………毛细管电泳芯片高压电源系统杨晓博,闫卫平,杨飞,等(2-83)…………………………………………………………智能计算在智能氧量仪控温中的应用尹星,焦嵩鸣,王东风(2-87)………………………………………………………柔性激励ECT 数据获取系统张佩宇,姚金杰,刘琪芳,等(2-91)……………………………………………………………工业以太网性能分析与建模周桂平,王宏(2-95)…………稀疏分解在动态测试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张跃飞,陈保立,马铁华(2-98)……………………………………………………稠油出砂实时监测系统试验研究谢雁,张维娜,高国旺,等(2-101)………………………………………………………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预富集器加热解吸方式的影响崔前达,高晓光,贾建,等(2-103)………………………………基于FPGA 和以太网接口的光栅解调应用马游春,王军辉,李锦明(2-107)………………………………………………一种基于FPGA 的Modbus 通信协议的接口设计与应用曹建锋,陈星,王明智(3-79)…………………………………一种基于分簇式双门限合作频谱检测算法程晖,肖除病,朱星宇(3-81)…………………………………………………基于模糊控制的SVC 水冷却系统仿真研究徐深,徐群,朱英魁,等(3-85)……………………………………………基于ARM11和WinCE 的温室大棚嵌入式监控系统设计许明,闫旻(3-88)…………………………………………基于DM6437的接插件产品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唐杰,孙坚,钟绍俊,等(3-91)……………………………………含Pt 保护层对氧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彭梓,谢光远,石亮,等(3-93)……………………………………………基于4 20mA 电流环的井下供电与信号传输方案研究沈利荣,孙广,宋楠(3-96)………………………………基于虚拟数字锁相放大的微弱电阻测量车开森,黄澜涛(3-99)……………………………………………………………CAN 总线在多通道批量控制器中的应用万文略,陈绘宇,崔冰波(3-102)…………………………………………………基于System Generator 直流力矩电机模型及控制系统仿真李宝荣,李先峰,颜昌翔,等(3-105)…………………………汽车用硅基压力传感器环境试验方法分析郑浩,李延夫,李明兴,等(3-108)……………………………………………便携式温度仪表校验仪孙立红,成泰民(4-62)………………双信道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频率切换算法王旭,曾鹏,汪扬(4-64)………………………………………………锅炉水总碱度的软测量方法吉训生,郁燕东,袁彪,等(4-68)……………………………………………………………基于蜂窝网络区域划分的节点定位算法薛丽莹,王健(4-74)……………………………………………………………新型Buck-Boost 矩阵变换器的自抗扰控制策略梁鼎,张小平(4-77)……………………………………………………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焊接缺陷分类陈渊,马宏伟(4-81)………………………………………………………基于PWM 的直流模拟量隔离传输电路吴正阳,徐惠钢(4-84)……………………………………………………………基于数字滤波的火焰强度检测陆旭明,夏建春,唐武强(4-87)………………………………………………………………基于三步簇头竞争机制的分簇算法研究王燕,张锐,王以忠(4-90)……………………………………………………交流电磁场检测激励探头的试验研究杨耀(4-94)………基于ARM 的数字峰值电流控制BUCK 变换器研究胡志强,程琴,杨根喜,等(4-97)…………………………………基于可调谐F -P 滤波器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寻峰算法对比分析蔡能宏,闫连山,陈娟子,等(4-100)…………………基于BP 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变耦合系数型时栅结构优化彭东林,蒋艳云,汤其富,等(4-103)………………………插页6。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征稿启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征稿启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征稿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6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

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英国INSPEC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本刊国内刊号为CN21—1154/TH,国际刊号为ISSN1002—1841,邮政代号为8—69,定价为6.00元/册,全年72.00元。

【总页数】1页(P后插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征稿启事
2.《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征稿启事
3.《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征稿启事
4.《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主要栏目介绍
5.《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征稿启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第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第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8年 第4期仪表技术与传感器I nstru ment Technique and Sens or 2008 No 14 基⾦项⽬:国家⾃然科学基⾦资助项⽬(50477001)收稿⽇期:2007-05-22 收修改稿⽇期:2008-01-15渐逝场型光纤钯膜氢⽓传感器的研制严启发,刘永智,赵⽻(电⼦科技⼤学光电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54)摘要:⽂中论述了渐逝场型光纤氢⽓传感器的传感结构和⼯作原理,并对传感头镀膜技术进⾏了仔细分析,由此确定出钯膜的最佳厚度以及膜厚控制⽅法。

在此理论指导下,研制出渐逝场型光纤钯膜氢⽓传感器。

经过⽓体浓度测试表明,氢⽓传感器输出的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较好,试验结果准确揭⽰了钯膜氢敏特性与膜厚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光纤氢⽓传感器;渐逝场;钯膜;测试中图分类号:TP212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2-1841(2008)04-0005-03Study of Evanescen t 2f i eld Hydrogen Ga s Sen sorBa sed on Pa ll ad i u m 2coa ted F i berY AN Q i 2fa,L I U Yong 2zhi,Z HAO Yu(School of O pto 2electron i c I nfor ma ti on,Un i versity of Electron i c Sc i 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 i n a,Chengdu 610054,Ch i n a)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figurati on and theory of the fiber 2op tic evanescent 2field hydr ogen gas sens or;and an 2alyzed the p lating 2technol ogy of sens or organ;then got the op ti m u m thickness of the pd 2fil m and the way of thickness 2contr ol of the pd 2fil m .Based on this theory,many hydr ogen gas sens ors were made .I n the experi m ents,the sens ors give a figure which has the sa me change current with the theory figure;at the sa me ti m e,the data of the experi m ents post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thickness of the pd 2fil m in hydr ogen at m os phere exactly .Key words:fiber 2op tic hydr ogen gas sens or;evanescent 2field;Pd 2fil m ;test1 渐逝场型光纤氢⽓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纤氢⽓传感技术通过光纤技术测量钯薄膜的透射率、折射率等物理性质的变化来监测氢⽓浓度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朝, 余岳辉 , 俞
挺( 8 4— )

新, 陈育荣 , 王生 怀( 0—1 1 )
喷水织机主轴位置 多路输 出集 成式磁编码器原理与应用 ……
… … … … … … … … … … …
还原再氧化工艺下 B TO ai 基 P C T R元件 的密度与其 电性能
… … … … … … … … … …
微型热敏剪应力传感器 的温度补偿 …………………………… 杨少华 , 马炳和 ( 9 9— ) 压 电阵列式模态传感器 的实验研究 … …… … 毛崎 波( 9—1 ) 2 锑化铟磁 阻式接近开关特性分析 …… …… … 秦玉伟 ( 9—1 ) 5 溶解热解前驱体 的处理对 SO 气敏性质 的影响 …………… n:
… … … … … … … … …
庞士信 , 王
超( 5—1 )
羽, 周
全 , 1 7 等( 0— )
勇 (0—1 ) 1 0
光纤位移传感器信号处理 电路 设计 ……………………………
… … … … … … … … … …
利用软磁合金实现动态扭矩非接触测量新方法 ………………
… … … … … … … … …
潘 国峰 , 何

平, 王其 民, 4—1 等( )
基于驻波调制方法 的新 型时栅 位移传感器 ……………………
… … … … … … … … … …
亮 , 东林 , 彭 陈锡侯 , 4— ) 等( 4
掺 杂 对 纳 米 SO n 甲醛 敏 感 性 能 的 影 响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 B P算法 的传感器单气体定量识别 ………………………
… ・ … … … … … … … …

野, 潘国峰 , 杨瑞霞 ( 3—1 ) 1
弹性元件 国内外理论发展概况 ……… 刘人怀 , 袁
… … … … … … … … … … … … … …
具有无线传输功 能的智能丙酮气敏传感器 ……………………
新型栅状 电容式 液位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 … … … … … … … … … … … … …
气体传感器叉指 电极结构设计及 电极 间分 布电阻计 算 …… …
… … … … … … … … …

… ”
A 1 掺杂 Z O纳米粉体 的制备及气 敏特性研 究 …………… O n
热 电偶冷端补偿改进研究 … 张海涛 , 罗
・ … … … … … … … … … … ・・
复合量程微 加速度计封装热应力 的研究 ………………………
… … … … … … … … … …
微压力传感器参数设计及灵敏度分析 ……………………… …
郑玮玮 , 刘学观 , 赵光霞( 7一l ) 5 磊, 焦继伟 , 葛道晗 , ( 等 8—1 )
… … … … … … … … …
傅邱云 , 张
… …
波, 赵程程 , ( 等 3—1 )
基于 A M 的三端式磁通门传感器 …………………………… R
… … … … … … … … …











姚 振宁 , 刘胜道 , 杨明明 ( 3 3— )

虎, 杨道业 , 程明霄 ( 7 8— )
杨秋 虎 , 张
冈, 陈幼平 , 5—3 等( )
石延平 , 臧
基于磁场传感器 的磁 电层状复合材 料逆磁电效应研究 ………
… … … … … … … … … …
十字型 C O M S集成霍尔传感器 的简化仿真模型 ………………
… … … … … … … … … …
张 纳, 黄文美 , 李淑英 , 5—6 等( )
… … … … … … … … … … … … … …

静 , 文鹤 ( 田 1—1 ) 1
吕迎 春 , 福 昌 ( 8 马 6— )
纳米催化传感器 的性能分析与改进 ……………………………
… … … … … … … … … … … … … …
利用 高分子压 电薄膜设计位移传感器 ……… 毛崎 波( 6—1 ) 2
径 向间距对锑化铟磁 阻式接近 开关性 能的影响 ………………
… … … 一 … … … … …
代 东林 , 马轶男 , 沈志熙 ( 3 ) 3— 4
… … 一
秦玉伟 (2—1 1 )
基于输 出电流测量 电压 的太 阳电池 测试 仪 ……… ……………
… … ・ … … … … … … … … …
… … …
向 婷, 郭
涛, 林大 为 , ( 9 等 2— )
… … … … … … … … … …
贵金属修饰 纳米 I: ,的制备及应用 ………………………… nO
… … … … … … … … …
新 型 M MS E 质量传感器 的研究 ………………………… …… … 熊
… …
桂 阳海 , 崔瑞立 , 方灿祥 , 2—1 ) 等( 2
… … … … … … … … …
蔡春丽 , 付志豪 , 任
… … … … …
昆 , ( 8 等 1— )

庆 , 年春 , 邓 张
川 ( 6 6— )
压力传感器 信号调理模块 的设计与实现 ………………………
… … … … … … … … …
固体支撑双层类脂膜 电极 的稳态 特性分 析 ………………… …

超磁致伸缩力传感器及其实验研究 ………………………… …
… … … … … … … … …








葛春 亚 , 贾振元 , 王福 吉 , ( 3 等 6— )
… …
高精干湿球 湿度传感器的设计 …………………………………
… … … … … … … … … …
液压测力传感器研制与性能试验研究 ……………………… …
田文杰 , 周文祥 , 彭 艳( 2) 3— 8
光合成 普鲁士蓝/ 聚苯 乙烯微球核壳复合材料及其 电催化研究
… … … … … … … … … …
针对风场测风仪器 的设计分析 …… …… …… …………………
… … … … … … … … … … …

剑 ( 1 1 1 —1 )
小 型振动电容式静 电传感器 的设计 ……… …… ………………

翔, 陈德勇 , 王军波 ( 2—1 )
电势 型固体 电解质 氧传感器 电极制备及 响应性 能 ………… …
… … … … … … … … … …

种新 型无 酶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
… … … … … … … … … …
夏朝 阳 , 卢旭晨 , 闫

丞, 熊兆贤 , 薛
一 … … … … … … … … … …
注氧 隔离技术 S I O 晶圆材料高温压阻效应 ………………… …
… … … … … 一 … … … … … … … …
张春娟 , 骆
英 , 李
红( 1—1 )


新, 刘
沁( 6—1 )
基于磁 弹性 效应 的电动转 向轴用新型扭矩传感器 …………… …………- …- - - - .文西芹 , 李纪明 ( 5 1— )
… … … … … … … … … …
娄 向东 , 张文瑞 , 史晓妮 , 4— ) 等( 6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非制冷红外传感器 的灵敏 度改进设计 …………………………
… … … … … … … … …
彭传 云 , 吴春来 , 娄向东( 9—1 ) 7 基于衍射光栅计量 系统 的非接触轮廓测量位移传感器 ………
《 表技 术与传感器} 0 年 总 目次 仪 21 1
( 一页 ) 期

压磁 电感式汽 车电喷发 动机进气压力传感 器的研究 ……… …
… … … … … … … … … … … … … …
传 感器 技 术 ・
石 延 平 , 庆 贵 ( 9 周 5— )

压 电微悬臂 梁传 感器性能 的数值模拟研究 ……………………
… … … … … … … … …
黄正丹 , 刘和平 ( 4—1 ) 0

胡云香 , 赵程程 , 傅邱云 , 1 4 等( 0— ) 周爱国 , 陈
… … … … …
基于 C N 2 A 4 4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测 量电路设 计 ……………
… … … … … … … … … … … … …
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 的流场分析及安装位置优化 ……………
何秋 阳, 徐
跃, 赵菲菲 (0一l ) 1 3
插 页1
基 于 SO n :一C O掺杂的 C : u O 气体敏感特性研究
… … … … … … … … … … … … … …
……………
基于拉压力检测 的新 型风 速风 向仪 …… ………………………
… … … … … … … … …
张正勇 , 赵雪 宇( 0—1 ) 1 6 静, 赵 湛, 刘泳宏 ( 1 ) 1 —1
… … … … … … … … …

基 于表面微机械技术 的压 阻式加 速度传感器 …………………
… … … … … … … … … … …
海水 中典型污染物现场检测仪 及其 控制软件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