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蒙昧藏污纳垢.(hòu)和言悦色
B.挟.带(jiá)躁热正襟.危坐(jīn)筋疲力尽
C.绯.闻(fēi)镌刻殚.精竭虑(dān)锐不可当
D.粗糙.(zào)荧光杳.无消息(yǎo)油光可见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
....,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B.为了确保防城港市群众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市各级干部处心积虑
....地制定着各种计划。

C.惊闻华节留守儿童的悲剧,我不能自己
....,留下了痛惜的眼泪。

D.南宁人对壮锦情有独钟
....。

壮锦以棉纱为经,五色线为纬,图案别致,结实耐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之路。

B.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

C.为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再次发生,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启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D.《厉害了,我的国》这部记录电影,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绿色中国等角度,宣传了我国的大国风采。

5、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攀登高峰金色秋天获得甜果健康长寿
解说: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哪里是山?哪里是树?哪里是房屋?他终于分辨出来了。

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学习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解说:其中“学习”属于名词;“简单”属于形容词;“事情”属于名词。

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鲁迅先生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如果不是读书写作,走到街上可能是没有多高的回头率的。

②这种力量不是来自权势,不是来自金钱,而是来自他的人格魅力。

③读书,的确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平凡的人物变得崇高伟大。

④归根到底是来自他的阅读、思考和写作。

⑤这个“小老头”太崇高太伟大了,身上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

⑥但是,每当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就好像来到巍峨的山峰之下,总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A.①⑥③⑤②④B.③①⑥⑤②④C.①⑥⑤②④③D.③②①⑥⑤④7、用诗文原句填空。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冰霜正惨凄,________。

(刘桢《赠从弟》)
(4)________,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5)东皋薄暮望,________。

(王绩《野望》)
(6)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7)征蓬出汉塞,________。

(王维《____》)
(8)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9)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____)《钱塘湖春行》)
(10)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晓雾将歇.歇:______ (2)夕日欲颓.颓:______
(3)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 (4)盖.竹柏影也盖: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甲文)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这里相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______的人,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猿鸟乱鸣”和“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1.(甲文)和(乙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

(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______等微妙复杂的情感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句中。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冰湖
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打网漂子,扔到船上。

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

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

“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

”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

“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

”“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

他忙招呼儿子起网。

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

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

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

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

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

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

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

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

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

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

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

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

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

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

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

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

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

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

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

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

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

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

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

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

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⑪“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

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⑫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

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文章情节。

溜网打鱼→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看到希望
2.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请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

4.文中的爹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

5.读完本文,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想对爹说些什么?
2、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

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

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

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

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

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

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

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

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睛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就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

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

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

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这篇文章章采用了______顺序,主要说明了______和放线菌的作用。

2.文章第2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芸芸众生,我是最独特的存在。

给自己一份礼物,一份最好的礼物,伴我在茫茫尘世奋力前行,努力奔跑。

请以“给自己的最好礼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3)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C
B
B
D
B
(1)绿叶发华滋(2)老骥伏枥(3)终岁常端正(4)柴门何萧条(5)徙倚欲何依(6)日暮乡关何处是(7)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8)月下飞天镜(9)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10)经纶世务者二
1.⑴消散⑵坠落⑶考虑,想到(4)大概是
2.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高雅情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1.①遭遇风雨②砸冰行动③扒冰拖船(语言简洁,意思对即可)2.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关爱儿子的成长以及对儿子的真挚的爱。

3.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的恶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封湖,进而父亲砸冰、扒冰作铺垫。

4.技艺娴熟,经验丰富;机智勇敢,顽强不屈;关心孩子成长;爱孩子,为了孩子而自我牺牲。

5.爹,您快上来啊!我们一起回家,明天我就去上学,好好读书,以后再也不会让您操心了。

(围绕“要上学”等相关词语叙述,语言通畅即可)
1.逻辑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
2.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放线菌菌丝丝状的特点。

3.(1)散发清香(2)生产抗生素(3)制造味精(4)是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4.C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