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
课程:形势与政策
题目: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学期:2014——2015年下学期
专业班级:成型132
学生姓名:李宜东
任课教师:
2015年7月3 日
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
工程机械学院
成型132
组长:李宜东07
组员:孙启钊10 程森20 辛中凯21
吴淑源28 彭召昕晨30
指导老师:
一、前言
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的逐步严峻,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环境问题。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公民的环境意识是反映一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栋梁和明天的决策者,对我们的环境现状有着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全面深刻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调查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贯彻十八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个人与学校全面发展都具有
重要意义。

为此,针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意思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创建“绿色校园”,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特此开展这项调查。

三、调查对象
山东交通学院无影山校区在校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5年6月
四、调查方法
自编问卷,采用无记名的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共调查问卷100份。

五、调查结果
调查中“你认为生态环境重要吗?”有98%左右的同学认为生态环境重要,只有2%不到的同学对生态环境无所谓。

说明大学生较强有环境生态意识。

但是只有10%左右的人植过树,5%左右的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可见大学生有较强的生态环境意识但很少能够去付出行动。

80%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30%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会因考虑到环境问题而选择使用价高而环保的节能产品。

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六、调查体会
根据调查的大体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有环境生态意
识,但是在践行方面能做到的就很少了。

这说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只停留在意识方面,未能落实到行动上。

大学生了解生态环保知识的渠道最多的是通过网络电视媒体,其次是书本杂志报刊、学校的宣传活动,通过学术讲座报告或与同学、老师交流了解的只占了很小一部分。

由此说明面对学生群体,网络传媒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宣传手段,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

同时学校的宣传活动也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会环保活动,既体验乐趣,也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其增强环保意识,在生活中注意环保。

另外,学校应增加相关讲座,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当重视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科技建设,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不清楚“世界水日”具体是哪一天,当电视报纸中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的时候,只有约30%的同学会认真看,而做到经常向身边的人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同学只有约19%。

可见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较低,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仍然比较匮乏。

对于我校生态环境建设的满意度方面。

大多数学生表示基本满意,这说明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也有少部分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学校在此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校还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乱扔垃圾、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破坏花草、水电浪费等。

而大部分学生认为绿色消费方式就是
一种适度节制的消费,可见,当代大学生还没有做到绿色消费。

而且学校没有对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过度使用、水电浪费、乱扔垃圾等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奖惩措施,也没有进行具有影响力的宣传教育。

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约90%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参与生态环保社团组织感触或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

而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约92%的学生认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措施是提高个人意识自觉维护,其余都认为需要靠一些奖惩措施。

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外因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说明同学们都能够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关键。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阵地,承担着弘扬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因此,高校更加应该做好校内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和习惯,从而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对学校的建议
1、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
学校要创新生态文明课程授课方式,结合国际、国内实际,系统梳理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目标、绿色生活,力求理论与实际结合,保证课程质量,使其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
识。

2、多组织开展生态环保志愿者活动,优化志愿者活动结构
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志愿者队伍要加大对生态环保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的力度,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规模,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数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质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影响力,让每个有意愿、有热情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大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知识在志愿者活动中得到提升,进而改善校园的生态环境
3、进行多形式的宣传教育,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
学校校园内可以增加一些关于环保的标语提醒,校电视台、广播台多一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多开展些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竞赛等等。

学校可以进行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努力提升校内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用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进一步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对个人的建议
1、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学生要认真对待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认真听讲,勤做笔记,查漏补缺,加深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生态文明报告、讲座和研讨会等,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2、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实践,提高践行能力
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生态环保等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生态
文明意识和素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自身的一份力量。

3、不断强化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提高知行转化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在生态环保上做到知行合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参考文献:
[1]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242(8).
[2]孙立元.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J].东北师范大学,2006.
附录:
关于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非常感谢您对本次调查问卷的积极配合!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将会推进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调查工作的开展。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您的答案,谢谢!年级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1、你认为生态环境重要吗?()
A、重要
B、不重要
C、无所谓
2、“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A、党的16大
B、党的17大
C、党的18大
3、您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吗?()
A、5月28日
B、6月5日
C、6月28日
D、不知道
4、您对你们学校的生态环境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无所谓
5、您是否参加过植树等环保活动?()
A、参加过
B、没有
6、你在平常如了解生态环保知识的渠道?()
A、网络电视媒体
B、书本杂志报刊
C、学校的宣传活动
D、通过学术讲座报告
7、当您需要扔垃圾时,但周围却没有垃圾桶,您会?()
A、没人看见,就扔掉,有人在旁边就不扔
B、随手扔掉
C、等看到垃桶再扔
8、当电视报纸中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的时候你会认真看嘛?( )
A、会
B、不会
9、你会经常向身边的人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吗?( )
A、会
B、不会
10、您日常生活中会因考虑到环境问题而选择使用价高而环保的节能产品吗?( )
A、会
B、有时会
C、因节省钱而放弃
11、你对同学叫快餐怎么看待?()
A、很好,很方便
B、很不好,会造成白色污染
C、别人的事与我无关
D、节约了时间
12、你对食堂采用一次性筷子的看法()
A、赞成
B、不赞成
C、应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筷子
13、您认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乱扔垃圾很普遍
B、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
C、破坏花草树木很普遍
D、水电浪费现象很普遍
E、公共场所吸烟很普遍
F、其它_________________
14、您认为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最有效的举措是(多选)?()
A、提高个人意识和自觉维护
B、通过参与生态环保志愿者活动增强
C、通过多形式宣传教育
D、加大校园生态环保监管和奖惩力度
E、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
F、其它(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