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磨床试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心磨床试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李冀辉
(浙江天通吉成机器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海宁 314400)
摘 要:简要介绍了无心磨床磨削的工作原理和磨削方法,对试磨前的整备及注意事项、试磨时的调整方法、试磨时工件的不良现象及其解
决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无心磨床试磨操作者和初学者参考。
关键词:无心磨床;试磨;注意事项;调整方法;解决方法
磨削完成尺寸。
将工件送入,进刀磨削,退刀排出工件为间歇作业, 工作效率差。
但特别安装自动进刀、退刀的循环设备,可提高工作 效率。
(3)末端进给法。
用此方法主要磨削锥形工件,有些工件可结 合通过进给法与定位进给法进行磨削。
砂轮、导轮一者或二者须修 整为所需锥形。
砂轮、导轮、托板间安装大体上与通过进给法装置 相类似的固定装置。
从进料口将工件推入砂轮与导轮之间,至固定 的末端碰头为止。
3 无心磨床试磨前的整备及注意事项
(1)开机前检查机床周边状况,机台上不得摆放物品,机床内 不得有杂物。
(2)开机前检查砂轮、导轮、托架(包括托板、导板)的间 隙是否正常。
(3)开机前检查砂轮修整器装置、导轮修整器装置的所 在位置是否合理。
(4)开机前检查冷却液箱泊位是否合理,冷却液是 否正常。
(5)开机前检查液压系统、润滑系统是否正常。
(6)开机前 检查各种开关是否可靠。
(7)开机前检查防护罩安全保护是否有效、 可靠。
(8)开机前必须保证砂轮、导轮无裂纹、无破损,并经静平衡检 测。
(9)砂轮、导轮、金刚石必须安装到位并紧固。
(10)砂轮粗修整后 从机床上取下,再次进行静平衡检测,重新装到机床,再次修整后 才能进行试磨。
(11)砂轮、导轮运转正常后,再开启冷却液泵,调到 合理水量。
4 无心磨床试磨时的调整
4.1 工件中心高 H 选择 1 无心磨床磨削的工作原理
无心磨床磨削法是不需要顶住工件中心孔而进行磨削的方 法。
它是由砂轮、导轮、托板 3 要素构成。
砂轮的作用是磨削掉工件 需要除去的表面且产生所需要的光洁度。
导轮的作用是控制工件 的转动和移动速度。
托板是在磨削时支撑工件。
工件被托板托住, 由导轮向托板方向圆周运动而带动工件旋转,由砂轮磨削。
经无心 磨床磨削的工件,表面质量高,精度高。
无心磨床磨削工件时,工件 的中心高于砂轮与导轮的中心连线,工件才能磨圆。
假设托板顶面 支撑的工件的中心与砂轮及导轮的中心连线处于同一高度,当工 件上有一凸点与导轮相接触时,则凸点对面就被磨成一个凹点,其 深度等于凸点;当工件再回转 180°后,凸点转到与砂轮相接触,此 时凹点正好与导轮相接触,工件被推向导轮,凸点无法被磨去,此 时,虽然磨出的工件在各个方向的直径都相等,但工件表面不是圆 形,而是等直径的棱圆。
2 无心磨床的磨削方法
无心磨床的磨削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进给法、定位进给法、末
端进给法等。
(1)通过进给法。
用此方法主要磨削直圆筒状的工件。
磨削作 业中砂轮、导轮、托板的位置均被固定,经导轮轴向输入作用,把工 件连续送入砂轮磨削。
此种方法为方便作业可装配 V 型槽与导板
或自动送料装置,这样可连续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2)定位进给法。
用此方法主要磨削带头或多段尺寸的成型工 件。
因工件无轴向前进,磨削的长度限定于比砂轮短。
工件进刀是 带有导轮装置的工作台向砂轮移动而成,此移动停止位置,即工件
π×τ×(d s +d w )
×(d r +d w ) H = 360×(d +d )+360×(d +d )
s w r w 高频电流互感器来监测局部放电。
电流传感器后接前置放大器,再 连至主监测系统,由微机对局部放电数据进行处理,可取得丰富的 局部放电信息。
4 电力电缆在线监测故障诊断
在线监测故障诊断是对电缆进行绝缘监督的主要手段,以往
一直定期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即定期在停电状态下进行绝缘性 能的检查性试验。
从经济角度看,定期试验需停电,不仅会造成很 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工作安排的难度。
从技术 角度分析,离线的定期预防性试验有局限性。
首先,多数项目是在 低电压下进行检查;其次,绝缘劣化具有一定的潜伏和发展时间, 而预试是定期进行的,经常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故障。
因此,为了 降低停电和维修费用,避免预试的局限性,利用具有较强抗干扰能 力,具有合理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能自动连续进行监测、数据处理 和存储的在线检测技术诊断电缆的故障显得尤为重要,其也将是 电缆故障诊断的发展趋势。
5 结语
随着电网的发展和扩大,电缆在供电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 用。
但是,电缆绝缘结构相对复杂,容易受损,为了保证电缆线路安
全运行,需要对电缆进行故障分析、监测及预防工作,以保证人们 井然有序的生活及正常用电。
[参考文献]
[1] 张艳明.浅议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J ].电气世界,2007(7) [2] 毕国轩.电力电缆故障原因分析及探测方法探讨[J ].山西电力,
2005(2) [3] 陈宝怡.浅谈电缆线路的故障原因与提高电缆运行可靠性的途径
[J ].制造业自动化,2010(9) [4] 郑秀玉,李晓明,丁坚勇.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综述[J ].电气应用,
2009(22) [5] 李建明,朱康.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社,2001 [6] 谈克雄,吕乔青.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的在线诊断技术[J ].高电
压技术,1993,19(3)
收稿日期:2011-11-15
作者简介:王培英(1980—),女,河北唐山人,工程师,研究方向: 高电压试验。
机电信息 2012 年第 3 期总第 321 期 75
h e b e i g u a n li yu G a i z a o
式中,τ为工件与砂轮、导轮接触点的切线角度值(°),一般取5°~11°;
ds为砂轮直径(m m);d r为导轮直径(m m);d w为工件直径(m m);π
为圆周率。
H值为参考值,也可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选择。
薄壁工件的H值
取大些,细长工件的H值取小些。
毛坯原始椭圆度大,H值取小些;
毛坯原始棱圆度大,H值取大一些。
当毛坯原始椭圆度和棱圆度都
较大时,先取较大H值消除棱圆度,再取较小H值消除椭圆度。
4.2 导轮倾角θ的选择
导轮倾角θ增大时,工件轴向移动速度增大,工作效率提高,但
加工后的工件表面粗糙。
通过进给法磨削时,粗磨取θ=2°~6°,
精磨取θ=1°~2°;定位进给法磨削时,θ=0°~0.5°。
4.3 导轮工作速度V r 的选择
大而重的工件,导轮工作速度V r选低一些;小而轻的工件,导
轮工作速度V r选高一些。
通过进给法磨削比定位进给法磨削的导
轮工作速度V r要高一些。
当工件的圆度较差时,可适当提高导轮
工作速度V r。
4.4 导轮修整角θ′和金刚石位移量h′的计算
造成工件振动,产生振纹。
可根据不同的原因,釆取相应的措施,消
除工件表面振纹。
5.5 工件产生多角形
工件产生多角形是工件中心高不够,导轮倾角过大,导轮运转
不良,工件毛坯圆度太差等原因使工件旋转不良而造成的。
可根据
不同的原因,釆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工件多角形。
5.6 工件磨掉一小块
前导板突出于导轮的表面,使工件前端磨去一块,需要使前导
板向后放松一些;后导板突出于导轮的表面,使工件后端表面磨去
一块,需要使后导板向后放松一些。
5.7 工件表面粗糙
砂轮修整速度太快,砂轮砂粒太粗,磨削区火花分布不正常,
工件通过速度太快,磨削量太大,冷却液不清洁,冷却液性能差,金
刚石不锋利等原因造成工件表面粗糙。
可根据不同的原因,釆取相
应的措施,使工件表面光洁。
5.8 工件圆度差
工件中心高度不合理是圆度差的主要原因,可调整工件中心
高度,提高圆度。
另外,砂轮太钝,砂轮不平衡,砂轮砂粒硬度高,导
轮不平衡,通过定位进给法磨削时导轮转速太低,磨削区火花不正
常,毛坯精度太差也会影响工件圆度。
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釆取相
应的措施,提高工件圆度。
5.9 工件圆柱度差
通过进给法磨削时前后导板位置不正确,定位进给法磨削时
磨削区火花不够正常,送料辊接触位置不合理,工件端面不平,砂
轮太软,金刚石不锋利,毛坏精度太差等原因使工件圆柱度差。
可
根据不同的情况,釆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工件圆柱度。
5.10 工件有锥度
前导板表面与导轮母线过低或前导板向导轮方向倾斜引起工
件前部小,后导板表面与导轮母线过低或后导板向导轮方向倾斜
引起工件后部小,砂轮修整不正确有锥度,托板顶面不直,砂轮和
导轮表面磨损等原因使工件有锥度。
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釆取相应
的措施,消除工件锥度。
6 结语
无心磨床因其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经其加工过的工件表面
质量高和精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轴承加工、装
备制造等行业中。
无心磨床生产商在机床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是试磨,以测试每一台机床的综合性能,并记录在案;无心磨床使
用商在每一批工件磨削加工前,需对少量工件进行试磨,工件达到
图纸要求后,才能对工件进行批量磨削加工。
本文主要针对无心磨
床试磨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无心磨床试
磨操作者和初学者参考借鉴。
θ′=θ×D o+d w/2;h′=H×D o+d w/2
D o+d w D o+d w
式中,d w为工件直径(m m);θ为导轮倾角(°);H为工件中心高(m m);
h′为金刚石位移量(mm);θ′为导轮修整角(°);D o为导轮喉
径(mm)。
4.5 导板的调整
通过进给法磨削所用导板,应相互平行,而且导轮侧的导板,
应与导轮边成一直线,其测试的方法是将磨削好的工件,自进料口
通至出料口,再从出料口通至进料口,确认是否圆滑通过,是否在
同一直线上。
4.6通过进给法磨削区火花的调整
磨削正常时火花应集中在砂轮前部(送料口),为砂轮全宽的
2/3 处,逐步减少至无火花。
当发现磨削区火花不正常时,可按下
列原则补充调整:加大θ或减小θ′使磨削区火花向中间移动,后端
火花减小较多;加大H或减小h′使磨削区火花向前端增多;当θ′或
h′改变后,需重新修整导轮;磨削区火花由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增
加时,可调整导轮架水平回转板纠正。
5 无心磨床试磨时工件不良现象及其解决方法
5.1工件表面有条纹伤痕
工件条纹伤痕分径向条纹伤痕和圆周螺旋状条纹伤痕。
径向
条纹伤痕是属于工件本身的缺陷,硬度不同的部分,经磨削而露出
伤痕且色泽与其他部分不同。
圆周螺旋状条纹伤痕是因为粗砂粒
混于砂轮表面、砂粒或磨屑附着在托板顶面上、托板顶面损伤、通
过进给法磨削时导轮调整水平角度或导板调整不当等原因造成,
可根据工件圆周螺旋状条纹伤痕产生的不同原因,消除工件圆周
螺旋状条纹伤痕。
5.2 工件表面不规则的擦伤
工件表面不规则的擦伤主要是冷却液不干净、冷却液性能不
好导致砂粒和磨屑滞留在磨削区擦伤工件。
需要过滤和清洁冷却
液或更换润滑性能好、清洁性能好的冷却液。
5.3 工件表面烧伤
工件表面烧伤的主要原因是磨削量大,切入速度过快,砂轮硬
度太高,砂轮太钝,冷却不够。
解决的方法为减小磨削量,降低切入
速度,更换或修整砂轮,改进冷却装置,加大冷却液量。
5.4 工件表面有振纹
工件中心太高,其他机器和车辆使振动传至机床,砂轮不平
衡,砂轮安装不到位,电动机有振动,传动三角带长短不一等原因
[参考文献]
[1]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编.机械工程手册(第8卷).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1982
收稿日期:2011-11-08
作者简介:李冀辉(1971—),男,浙江海宁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
向:机械制造与机械调试。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