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绥化市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

——(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答案】(1)C
(2)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解析】【分析】(1)ABD都表达思乡之情,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王维的《竹里馆》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此题要求编写谜面,可从所积累的陆游的诗句中概括答题,注意要和例句字数相符。

如: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给新闻拟写标题,可从导语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组合成标题即可。

这个消息的导语是第一句话,关键句是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是:我班、古诗词朗读比赛。

据此拟写新闻标题。

故答案为:⑴ C
⑵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⑶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⑵本题考查制作谜面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对陆游诗歌的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模仿例句制作谜面即可。

⑶本题考查提炼新闻标题的能力。

新闻标题的提炼主要方法是:第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第二,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第三,省略消息来源;第四,省略不必要的议论;第五,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如时间、地点、具体名称等。

2.9月3日,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的金砖五国会议在厦门举行,今年十岁的金砖还是个生机勃勃的少年,金砖机制下的五国如同紧紧握起的拳头,彼此传递力量。

值此盛会,学校举办了“我看金砖会议”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下图是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量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结合下图,说说金砖五国碳排放量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下图是2017金砖五国会议会标,请简要描述并概括其寓意。

(3)你的好朋友明明不想参加这次活动,他说:“这些都是政府操心的事,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不用理会。

”你会怎样劝说他参与活动呢?
【答案】(1)生产排放量大于消费排放量。

(2)主图标既是鼓满的风帆,也是旋转的地球,五个图形代表着金砖五国,图案下方嵌入金砖国家英文名称“BRICS”、年份“2017”、中国英文名称“CHINA”和中国印。

会标图形既同“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会晤主题相呼应,也体现了举办地厦门的海洋文化特色。

(3)明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金砖五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关注,更何况,本次会议在我国举行,所以,你一定要参加活动啊!
【解析】【分析】(1)结合图表的标题,分析金砖五国的柱状图,不难发现,各国生产的碳排放量都高于消费的碳排放量,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

(2)解答本题,应将图标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可结合着题干中的活动主题,联系社会现实,从图标创作意图角度答出其寓意即可。

作答时围绕风帆的形状以及象征意义,文字部分和中国印三个角度来分析会标的寓意,语言要流畅。

(3)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作答时首先要有称呼,
然后指出关心国家大事的意义,这也是爱国思想的体现,最后用委婉的语言请其参加活动。

故答案为:⑴生产排放量大于消费排放量。

⑵主图标既是鼓满的风帆,也是旋转的地球,五个图形代表着金砖五国,图案下方嵌入金砖国家英文名称“BRICS”、年份“2017”、中国英文名称“CHINA”和中国印。

会标图形既同“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会晤主题相呼应,也体现了举办地厦门的海洋文化特色。

⑶明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金砖五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关注,更何况,本次会议在我国举行,所以,你一定要参加活动啊!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图表的观察,结合题意进行归纳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观察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结合题干活动主题,联系社会现实,从图标创作意图角度进行回答。

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的内容,紧扣题意,进行阐述。

注意语言的表达要得体。

3.陈奶奶的女儿从外地给她寄了药,但她不识字无法看说明书。

下面是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陈奶奶,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

【规格】5mg/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 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

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答案】陈奶奶,这是吃高血压的药,每天早上服用两片。

【解析】【分析】阅读【用法用量】与【规格】可知,陈奶奶每次最好吃两片药,服药时间为每天早上,次数为每天一次。

故答案为:陈奶奶,这是吃高血压的药,每天早上服用两片。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从所给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知识信息,看说明书中对成人用药剂量、服药时间、注意事项是怎么推荐介绍的,然后用自己觉得有礼貌的话对陈奶奶说明即可。

4.最近,上海某校举办了“孝文化节”。

在盛大的仪式上,800多名学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永作留念。

对这种做法众说纷纭,你怎么看?并请说明理由。

(40字左右)。

【答案】支持观点。

学校通过盛大的仪式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使学生印象深刻,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解析】【分析】“孝文化节”盛大的仪式上,800多名学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永作留念。

这次活动能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大力推行“孝文化”,
应该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好机会。

应该是支持的态度,说出留有即可。

故答案为:支持观点。

学校通过盛大的仪式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使学生印象深刻,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5.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

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答案】我觉得不妥当。

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

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

本题除了要表明自己对“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态度外,还要说明自己所持观点的理由。

例:我觉得合理。

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

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

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

再例: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

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

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词语。

故答案为:我觉得不妥当。

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

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点评】考生对于此类发表观点的题型,要注意自己的观点既要符合现实时代的潮流,也要兼顾传统的思想,要权衡利弊,在阐述时也要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6.简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案】示例:讽刺了一些人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析】【分析】在本题的漫画中,可以看到一个妈妈有五个孩子,但是她只给名字为“分”的孩子喂奶,名字分别为“德”、“体”、“美”、“劳”的四个孩子放任不管,任他们哭得死去活来。

我们知道德、智、体、美、劳是学校用来评价学生的标准,漫画中的“妈妈”代表
着只注重学生分数的一类人,这样一分析,题目就很简单了。

故答案为:示例:讽刺了一些人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道漫画题。

做此类题,考生要注意观察漫画,了解图画部分和文字部分的内容,要分析各部分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出漫画的语意。

在表达时要准确反映主题,语言要简洁。

7.2018年7月,某大学城图书馆出台新规:谢绝14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入馆。

有人认为此举保障了成人阅读不被干扰,营造了更好的阅读氛围;也有人认为此举将少年儿童拒之门外并不可取。

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参考答案:
图书馆谢绝儿童入内,这样的规定看似不合理,但是却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举措不仅是对儿童的另一种关爱,也是对成人阅读质量的一种维护,对于这种措施,不能简单地质疑和反对,应该给予更深层次的解读。

首先,这家图书馆不是普通的图书馆,而是一家大学城图书馆,也就是说,这家图书馆的职能是为大学城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只适合成年人阅读,这样的定位显然是不适合未成年人入内的。

其次,由于图书馆定位为科研,读者又是以成年人为主,因此,图书馆内的书籍和设施,全部都是按照成年人设置的,这样的情形下,如果一些未成年人,尤其是一些低龄儿童进入其中,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将儿童拒之门外看似不近人情,不符合图书馆的定义,实际上却是对孩子安全的一种保护,凸显出一种管理温情和人性理念。

再者,阅读一个安静的环境,科研阅读更是如此,如果儿童混迹其中,难免会对阅读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暑假期间,一些家长将图书馆当成托儿所,将孩子往图书馆一放就是一整天,缺乏监管,一些孩子则将图书馆当成了游乐场,在馆内追逐打闹,高声喧哗,或者做出其他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损毁书籍,破坏设施等,这些都扰乱着其他人的阅读质量,损害着图书馆的秩序,也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巨大的负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见解。

完成此题要全面把握所给材料,针对材料中的事件发表看法,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任何一种公共设施,开放程度越高,对管理水平提出的要求也同步提高。

毕竟,公共设施的开放,不能以降低其使用价值为代价。

现实中,低龄儿童确实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图书馆使用价值的威胁。

儿童自制能力尚不成熟,难免在图书馆喧哗吵闹,甚至破坏开架阅览的图书,从而加大管理压力。

一些家长也确实把图书馆当成“托儿所”,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图书馆。

一些图书馆不光要引导和教育低龄儿童合理地使用借阅功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动承担起监护责任。

其实,国内图书馆限制对低龄儿童的开放,并非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首创,北京、上海等地的省级图书馆均对儿童采取了有区别的管理措施。

为了缓解图书馆管理与儿童使用权的矛盾,国内很多公共图书馆采取了分区开放、分别管理的办法。

稍微大一点的公共图书馆均建有专门的儿童阅览区,并安排专人维护阅读秩序。

如此做法,既保证了整体阅览秩序,也有利于儿童读到适合自己年龄阶段阅读的书。

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故答案为:参考答案。

图书馆谢绝儿童入内,这样的规定看似不合理,但是却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举措不仅是对儿童的另一种关爱,也是对成人阅读质量的一种维护,对于这种措施,不能简单地质疑和反对,应该给予更深层次的解读。

首先,这家图书馆不是普通的图书馆,而是一家大学城图书馆,也就是说,这家图书馆的职能是为大学城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只适合成年人阅读,这样的定位显然是不适合未成年人入内的。

其次,由于图书馆定位为科研,读者又是以成年人为主,因此,图书馆内的书籍和设施,全部都是按照成年人设置的,这样的情形下,如果一些未成年人,尤其是一些低龄儿童进入其中,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将儿童拒之门外看似不近人情,不符合图书馆的定义,实际上却是对孩子安全的一种保护,凸显出一种管理温情和人性理念。

再者,阅读一个安静的环境,科研阅读更是如此,如果儿童混迹其中,难免会对阅读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暑假期间,一些家长将图书馆当成托儿所,将孩子往图书馆一放就是一整天,缺乏监管,一些孩子则将图书馆当成了游乐场,在馆内追逐打闹,高声喧哗,或者做出其他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损毁书籍,破坏设施等,这些都扰乱着其他人的阅读质量,损害着图书馆的秩序,也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巨大的负担。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可以持赞成的意见、也可以持反对的意见。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都要能阐明理由。

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得体。

如持赞成意见,可以从“良好的阅读氛围”方面进行阐述,如持反对意见,可以从儿童的权利方面进行阐述。

8.阅读下面的新闻链接,针对两男孩的情况,写一段 150 字左右的话,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新闻链接】
《带着10包榨菜20个慢头,衢州两男生要“寻找自由”》:“我要去寻找自由,开始新生活!”2018 年12月23日晚,衢州江山市坛石镇14岁男孩小博和小飞从学校翻墙出走,留下了这样一张字条。

12月24日早上,两名男孩在附近的山上被找到。

而两个熊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让人唏嘘:打游戏被拒,觉得学校家长管得太严。

(摘自《钱江晚报》2018 年 12 月 26 日)
【答案】【示例1】我觉得两个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首先不跟家长打招呼擅自离开,存在安全隐患,让学校和家长为他们安全担忧。

新闻媒体经常报道由于擅自离开造成的严重后果。

更严重的是,离家出走的原因是打游戏被拒,觉得学校家长管得太严。

要知道在最好的读书年华
里,如果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游戏上会让学业荒废,视力下降。

这个年龄正是需要学校和家长管教的关键时刻,不能太任性。

所以要理性对待,切不可随意而为。

【示例2】我觉得家长是否值得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大多数离家出走
的孩子都与家长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更有部分的孩子出走是由于跟家里发生了直接的矛盾冲突。

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一些家长平时不注意何孩子的沟通方式方法,非骂即打,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何生活的快乐。

所以家长首先得反思自己,平时
注意加强跟孩子沟通,多些耐心,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解析】【分析】结合材料内容并联系实际表达观点并阐述理由,可以针对两个孩子的做法表达观点和理由,可以针对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角度阐述观点和理由,还可以从社会大环境这个角度阐述观点和理由。

本题虽然答案不唯一,但是也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观点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由要充分,要让人信服,要符合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示例1】我觉得两个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首先不跟家长打招呼擅自离开,存在安全隐患,让学校和家长为他们安全担忧。

新闻媒体经常报道由于擅自离开造成的严重后果。

更严重的是,离家出走的原因是打游戏被拒,觉得学校家长管得太严。

要知道在最好的读书年华里,如果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游戏上会让学业荒废,视力下降。

这个年龄正是需要学校和家长管教的关键时刻,不能太任性。

所以要理性对待,切不可随意而为。

【示例2】我觉得家长是否值得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大多数离家出走的孩子都与家长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更有部分的孩子出走是由于跟家里发生了直接的矛盾冲突。

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一些家长平时不注意何孩子的沟通方式方法,非骂即打,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何生活的快乐。

所以家长首先得反思自己,平时注意加强跟孩子沟通,多些耐心,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点评】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

答这样的题首先要理解材料内容,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注意观点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理由要充分,语言要连贯。

9.九(1)班开展以“学会倾听,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2)活动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
下联: ________
(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生A说: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
B说:感恩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传给我们温暖;
C说:感恩挫折,________,________。

班长总结说:“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人生充满信心,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感激。


①根据语境要求,给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应该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4)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班委会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时光老师来作专题报告。

某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邀请函中内容与格式有四处错
误,请指出并修改。

【答案】(1)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示例: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④一片丹心付杏坛(共2分。

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3)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
(4)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解析】【分析】(1)小题属于探究表格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我们在探究时,既要横排看,也要竖排看。

横排看,是不同年龄段的人数比例;竖排看,是“喜欢倾听”和“感恩父母”这两个类别。

再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类别的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2)小题补对联,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

本题只要符合对联的要求,符合老师的身份即可。

(3)小题仿写,只要和上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写出“挫折”的意义即可。

改语病比较简单,就是关联词不当,“只有……才……”“只要……就……”是固定搭配。

(4)小题考查的是应用文中的邀请函。

邀请函在格式上和大多数应用文是一致的:题目“邀请函”三个字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定格,落款部分“单位”在上,“日期”在下。

邀请函在内容上语言要得体,要告诉对方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

故答案为:⑴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⑵示例: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④一片丹心付杏坛
⑶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
⑷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运用对图表信息的把握能力,注意从中总结归纳共同点,在平时要学会自我方法,运用平时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注意对上联的理解,内容上要有关联,符合主题。

⑶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运用,要求语句的连贯、衔接仿写能力和病句的修改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结合上下文的特点进行作答,掌握基本的病句修改的方法。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应用文的修改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常用应用文的格式,注意对例文的阅读和审视,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例文进行辨析和修改。

10.参观数博会时,学校小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员。

请根据下面内容,推断小记者提出的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