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_绿水长流——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依旧 绿水长流
——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果
■ 李美玉
049从怀集县洽水镇远眺大稠顶 ▲
雷鸣般的击水声震耳欲聋。

走近仰望,可以看到瀑布从高山悬崖茂密的树林处冲出来,有几十米的落差,飞溅的水珠形成雾气缭绕四周,那壮观的景象,震撼人心。

在大稠顶自然保护区登高远眺,只见青山绵延起伏,林海翠绿浩瀚,重峦叠嶂中,沟壑纵横,瀑布飞泻,溪水淙淙。

很难想象,在面积这么广阔的区域,5名管理人员,15 名护林员,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保护区成立以来,从不发生乱砍滥伐、偷挖、偷猎等重大案件和森林火灾事故的。

自大稠顶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管理人员坚持把资源保护作为保护区内的重点工作,制定保护区的管理制度,提高自身执行政策的能力与管理水平。

在人员少、管理面积大的情况下,全体员工人人都是大山的守护者,个个都是大山的护林员,年复一年地坚守在大山里。

一直以来,在保护区附近的村庄,村民有上山打猎、砍柴、种茶的习惯。

管理人员经常向村民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林业法律、法规的至关重要性,这样的宣传可以有效扼制乱砍滥伐和毁坏林木、乱占林地、毁坏开垦、毁坏珍贵树木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除此以外,他们还要定期巡查保护区内森林是否有病虫灾害的情况,实时掌握保护区情况。

虽然保护区内山高、林秀、石奇、泉甘、花艳、茶香,风光无限,春夏秋冬四季都有美不胜收的景色,但山高路远,人烟稀少,时间久了人免不了感到孤独、寂寞。

每天,护林员拿着除草镰刀,带着干粮上山,累了,坐在树下歇歇,渴了,喝口山泉水。

上山下山的路艰险难行,人稍不留神便会摔倒。

深山老林里,天气时晴时雨,变幻莫测。

一时还是阳光明媚,瞬间就会风雨交加,让你领教老天爷瞬间万变的脾性和感受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冬季,大山的气温常在0℃以下,寒风刺骨。

保护区的守护者十几年如一日,顶着寒风冷雨,凭着双脚跋山涉水,走遍保护区的一沟一壑。

在风风雨雨中,他们始终守护着大稠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保护区管理人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在风高物燥的时节,还要放弃节假日,值守在大大小小的入山路口,宣传防火安全知识。

特别是在清明节、重阳节前后,他们更得加强巡护,确保安全。

近二十年了,不论是新老干部,还是员工,都在用心、用情,用智慧和汗水去守护这片热土。

一些在深山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同志光荣退休了,新一代年轻干部和员工继续发扬传统,坚守大山。

经过他们近二十年的持续辛勤守护,大稠顶保护区才有今天的万山秀美。

他们的努力换来了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筑牢了粤北生态安全屏障。

跟随着保护区负责人宋玉龙,我们来到了一大片林子里,这里生长着曾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喜树。

和二十年前相比,这里的喜树更多了,更粗壮了,更茂密了。

宋玉龙介绍说,保护区的喜树自成天然群落分布,大的喜树树龄普遍在35—45年之间,最大喜树的胸径77.6厘米,高17米,树龄约80年,天然群落稳定、面积大。

喜树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之高,在广东省内都是罕见的。

在保护区内,由北向南倾斜的复杂地形形成了黄京坑、茅坪大坑和汾江三条大溪流,每条溪流都溪水丰盈、流水清澈,布满大石。

山里小溪、沟潭更是数不胜数,随处泉水叮咚响。

优质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存了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放眼大稠顶,处处生机勃勃,满目郁郁葱葱,是名副其实的原始次生林。

在保护区的林海风光中,杉林是最有代
表性的。

历史上,怀集一直以杉木扬名于海内外。

大稠顶自然保护区杉树所占的比例非常大,有一片5000多亩的杉林,高达三十多米、直径七十公分的大杉,在保护区内举目皆是。

百年大杉尤以大坑边的最为著名,那里的大杉棵棵粗壮笔直,参天入云。

大稠顶自然保护区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多年守护,森
林资源量显著增加。

保护区年平均气温为21.5℃,年平均降雨量1829.4毫米,相对湿度年均为80%,植被为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内林木品种大面积的结构完整、林冠连续,终年常绿次生常绿阔叶林,占总面积的53.6%;至2020年底,森林覆盖率由建立保护区初的93.9%升至98.6%,比全省平均数多40多个百分点,森林蓄
积量由建立保护区初的33.4万立方米增至66.5万立方米,亩蓄积量达11.8立方米,比全省平均数多7.85立方米。

大稠顶自然保护区守护人 ▲
051大稠顶自然保护区云山雾海 ▲保护区优质的环境,也使生物的多样性日益丰富。

随着我们的深入采访,了解到保护区在珍稀濒危动植物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上取得显著成效,新的物种接连被发现。

在2021年大稠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中,区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177科678属1508种,与保护区建立之初相比,增加了40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昆明石杉、华南马尾杉、桫椤、穗花杉、金耳环、金线兰、八角莲金等27种,建议当地保护珍稀植物有37种;陆生脊椎动物85科284种,与保护区建立之初相比增加了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穿山甲、小灵猫、黄腹角雉、藏酋猴、猕猴、豹猫、赤腹鹰、蟒蛇等51种,包括一级保护3种、二级保护48种,国家“三有”保护163种,中国特有19种。

在保护区内,还意外发现生长着“西南齿唇兰”和“日本对叶兰”两种兰科植物。

据专业考察显示,“西南齿唇兰”弥补了闽桂的空缺,形成了自云南至台湾连续分布区。

“日本对叶兰”从湘、浙、桂、赣、闽相继发现到本次发现,填补了中间的分布空缺,分布区域扩大至我国南部。

这两种兰科植物的发现,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多家市级以上的媒体竞相报道。

我们在大稠顶科普馆里,看到了藏酋猴、猕猴族群在林间休憩,族群三代相处嬉戏,数量颇多,可见它们在保护区内正常生长繁育,种群结构健康,也进一步说明了保护区优质的生态环境,吸引着更多的动物迁徙此地。

宋玉龙高兴地告诉我们,近年来,保护区围绕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目前,他们与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建立“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合作,利用红外相机、设立野生动物监测样线连续性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进行调查监测,科研监测能力与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新的提高。

这些藏酋猴、猕猴族群的影像,就是被保护区多个红外相机监测点位首次拍摄到的。

中央电视台“秘境之眼”栏目也向全世界观众宣传了大稠顶的藏酋猴、猕猴族群生活环境、生长情况。

时代在进步,深山管理也利用了科技的发展。

这些年,保护区通过“林业高新技术公司”开展并完成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综合科学考察、勘界立标、整合优化工作,编写了大稠顶保护区动植物图鉴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调查报告。

目前,保护区建设有1公顷固定样地,30多条动植物调查样线,布设了90多台红外相机。

保护区工作人员十分注重自然资源的管理研究,善于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总结多年来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

近年,他们有10多篇自然资源管理的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获得了自然资源与科研水平双晋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良好的社会形态,建设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共同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更多的民众开始渴望回归自然,亲近生命的本源,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康环境对人类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对此,保护区工作人员积极探索自然资源保护成效与社会共享的有效机制,深入开展自然
教育,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保护理念,不断提高保护区“自然资源品牌”影响力。

这些年,大稠顶自然保护区优质的自然资源、优美的
景色,就像一本内容丰富的科普书,吸引了众多的群众去认识、欣赏、爱护自然和环境。

保护区的全体工作人员不忘初心,致力于推动生态环保的理念。

截至2022年,仅通过“粤省事”预约平台,保护区每年接待访客就有1500人次以上,学校或社会团体组织到保护区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年均在10次以上。

这让更多的人通过感受大稠顶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坚信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激发
全社会共同保护自然与环境。

这也充
分体现了大稠顶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
员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责任与
担当。

人有情,山有魂。

作为对守护者
多年的回报,大稠顶保护区林海茫茫,
鸟语满林,自然资源硕果累累。

保护
区内的自然万物生生不息,以其神秘、
独特的魅力,展现生态和环境之美,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水源,造
福社会,造福百姓。

大稠顶自然保护区每前进一步,
守护者们都感到无比的自豪。

他们说,
只有保护好大稠顶区域里的一切,才
会不负青山,不负人民。

责任编辑/赵吉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