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地理》海岸地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滦河口外的离岸沙堤很不稳定,分析其 原因。
离岸沙堤随陆源沉积物补给情况而消长; 河流入海泥沙多,离岸沙堤向海移动; 当泥沙补给少,海洋因素起控制作用, 沙堤则向陆迁移。
沙嘴
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 滩。一端连陆地、一端突出水中 的带状沙滩。常见于低海岸和河 口附近。
海蚀地貌 海 岸 地 貌
海积地貌
海岬两侧海蚀洞连通,形成海蚀拱桥 进一步侵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海 蚀柱
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第四纪火山岛,受多期次海进、海退及波浪和构造作用 的共同影响。基岩和生物海岸在海浪长期侵蚀的作用下,海蚀地貌异常发育。下图 分别为涠洲岛滴水村附近的海蚀崖和海蚀穴(图1)和一般海蚀崖形成示意图(图2)。
波浪还可以对沉积物发生分选作用。大小混杂的碎屑物质在波浪分选作用下,粗 粒物质上移,细粒物质下移。这是因为相当深的地方,底流的力量不足以推动砾 石离开原地,而波浪只能掀起细沙。被掀起的细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浅水 处波浪作用较强,沙砾被搅混并向上移动;拍岸浪进流还挟带着砾石使之沿斜坡 向上运动。沉积物经分选,形成由粗粒物质构成的滨岸堤和细粒物质构成的水下 堆积台。
问题01 海岸环境分带
海洋的环境系统从海岸线到深海,由于水深的变化和离陆地越来越远,其环境特 点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水深和环境特征,从陆地向海洋方向依次分为滨海、浅海、 半深海和深海,海底地貌单元相应称为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海盆、 大洋中脊。
(2015年新课标I卷,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 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海岸岸坡的变化也使波浪推动力和重力分力随之发生变化。中立带不断向下和向 上扩大,最后使岸坡发育成为一条凹形曲线。该曲线上每一点的物质在每次波浪 运动中,前进速度与回返速度的差值正好为重力所抵消,结果只在原地作来回运 动。当海岸剖面成为凹形曲线时,即称为平衡剖面。
海滩是断续由水下岸坡沉积物组成的。每当暴风浪作用时,沉积物可在海滩外缘 形成一条条垄岗状堤,称为滨海堤或沿岸堤。滨岸堤的组成物质一般较粗,可以 是沙质或砾质的,也可以是贝壳堤。
在波浪作用下,原剖面坡度发生变化。中立带以下的下部侵蚀带由于物质不断 向海搬运而形成侵蚀凹地,使该处岸坡变陡。从侵蚀凹地下移的物质在岸坡更 下部波浪作用微弱的海底堆积,形成水下堆积台,使岸坡下部海底变浅、变缓。 中立带以上的上部侵蚀带由于物质不断向岸搬运,也形成侵蚀凹地,使该处岸 坡变缓。从侵蚀凹地上移的物质堆积在岸边形成沿岸海滩。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 如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核心主干
简述海岸线退缩的主要原因
海岸线向陆地方向移动
(1)海平面上升,如气候变暖;
(2)地壳下降运动或者地面沉降(如过度抽取地下水);
(3)海岸线破坏:自然方面,如海浪侵蚀;人为方面,如滩途围垦,开采海 滩沙、珊瑚礁,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
(4)河流携带泥沙减少,如河流沙源减少(植被保护好等)、水量减少、流 速减慢、修建大坝等;
(5)在与海岸线垂直方向延长河堤,阻碍洋流输沙,影响海岸沉积,从而引 起海岸线退缩。
科罗拉多河每年春末夏初,洪水裹携近亿吨泥沙流入加利福尼亚湾,在河口堆 积形成巨大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了近百 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并促进了西部城市和农业的发展。但也产生了多方面 的负面影响,河口附近的海岸线发生退缩。
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 海蚀洞、海蚀拱挢、海蚀柱
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
海积地貌可以归纳为四类:
毗岸地貌如海滩(包括泥滩)等;接岸地貌如各种沙嘴等;封岸地貌如拦湾 坝、连岛坝等;离岸地貌如离岸坝等。
加拿大西南海岸具有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峡湾的特征。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多地年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形成独特的温带雨林景观,受其包围的温哥华城 是加拿大最宜居的大都市。
砾 石 海 滩
当沉积物来自悬崖或附近的沿岸山脉时,海滩主要由这些岩石矿物颗粒 组成,粒度相对较大,多为砾石。
沙 质 海 滩
当沉积物来自河流远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 沙质海滩常由干燥的沙子组成,是进行阳光浴、沙滩排球、烧在向岸盛行风的作用下,在远离海岸的地带堆积 形成海岸沙丘。如海滩周围有小山丘陵,这些沙还可顺坡向上堆积。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保留有多处代表性的海蚀平台,地质学家在西冲湾观测到有四级 海蚀平台,据海洋学家勘测认定这四级平台形成于不同时期。下左图为海蚀平台示 意图,下右图为珠江河口西冲湾内四级海蚀平台景观图(图中数据为海拔高度)。 说明图中1级海蚀平台形成的地质过程。
位于海岸带,岩壁下部受到海浪侵蚀,形成海蚀穴;上部岩体坍塌,形成海蚀崖; 海浪不断继续侵蚀,海蚀崖不断后退,在海蚀崖前出现平台状地形;之后陆地地 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该平台被海水淹没。
问题02 海岸类型
按成因和形态分类
4.堤障沙岛海岸 是由障壁岛或离岸沙坝构成的沙质海岸,多分布在海平面下降区,沿岸有大量 的潟湖发育,海岸平缓,多为泥沙质。 5.三角洲海岸 就是三角洲地区的海岸,海岸平坦,泥滩发育,海岸线多曲折,海岸平缓,多 为泥沙质。 6.火山海岸 是由火山岩构成的海岸,沿岸有大量的火山锥分布,在太平洋的西海岸和加勒 比海较发育。
1.根据侵蚀程度,海蚀地貌的形
成的先后次序是
D
A.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
B.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崖
C.海蚀平台—海蚀崖—海蚀穴
D.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
2.推测涠洲岛滴水村附近的海
蚀崖经历了几次地壳抬升
C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海蚀穴:海平面附近海水侵蚀形成的; 每一个海蚀穴均对应一个海平面。
波浪侵蚀 海
蚀
作
用
海水溶蚀
海蚀地貌
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 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
海蚀洞
海蚀窗
海蚀崖
海蚀拱桥
海蚀平台
海岸位置低处由波浪侵蚀形成的凹槽。其中宽度大于深度的称穴,反之为洞 。 海蚀穴(洞):常沿节理和抗蚀力较弱的部位发育。 海蚀窗:海蚀洞顶崩塌形成与海蚀崖上部沟通的海蚀穴(洞)。
淤泥质海滩
多分布在河口三角洲附近、港湾、泻湖 内,也可分布在面向开阔海,而坡度比 较平缓的地区。沉积物主要是粉沙、泥 质碎屑等。
问题03 海岸地貌——海蚀地貌
海岸地貌: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 形成的地表形态。
海蚀地貌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海岸叫侵蚀海岸。由于海岸大多是基岩出露,因 此也叫基岩海岸。
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分类 1.基岩海岸 是指由未经移动的岩石组成的海岸,这种海岸一般有陡峭的岩壁,或凹凸的海岬 和海湾,海底坡度大,海浪作用强烈,如里亚式海岸、峡湾式海岸和断层海岸。 2.沙质海岸 是由沙粒构成的海岸,海岸平缓和松软,发育沙滩,如堤障沙岛海岸。 3.泥质海岸 主要由泥质构成的海岸,地形非常平坦,有大量的泥滩发育,海岸松软,在三 角洲地区常有这种海岸发育。 4.生物海岸 有生物生长的海岸,如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
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附近的海岸线发生 退缩的原因。
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大量水库和大型 引水工程后,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入 海的泥沙和水量大大减少,破坏了河口 附近原有的蚀淤平衡,使海浪的侵蚀大 于河流的沉积,海岸线发生退缩。
问题02 海岸类型
按成因和形态分类
1.里亚式海岸(下沉海岸) 发育在新构造运动的下降区,由沉没的山谷和山脊组成交错分布的海湾和海岬, 海岸线曲折,海岸坡度较陡,基岩裸露。如山东半岛荣成湾一带海岸。 2.峡湾式海岸 是分布在高纬地区,海水淹没山地古冰川U形谷,形成峡湾海岸,海岸线曲折, 海岸坡度陡,基岩裸露。如挪威西海岸。 3.断层海岸 是由断层上升盘构成的海岸,此海岸陡峭,海岸线多平直,海水深。如台湾东 岸。
问题02 海岸类型
按成因和形态分类 7.珊瑚礁海岸 分布在热带水域,由珊瑚礁构成,如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海岸。 8.红树林海岸 分布在热带海域,沿岸生长大量的红树林或发育红树林沼泽。
简述生物海岸所具有的功能。
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抵御风暴潮、海啸的侵袭) 净化海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海岸
问题02 海岸类型
问题04 海岸地貌——海积地貌
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如波浪侵袭陆地造成的海蚀产物,河流冲积物,海生物的 贝壳、残骸等,在波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并进一步被研磨和分选,便形 成海滨沉积物。由于地形、气候等影响而使波浪力量减弱,海滨沉积物就堆积 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横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波浪使岸坡上部物质不断向岸移动,重力作用使岸坡下部物质不断向海移动,形 成上下两条侵蚀带。两条侵蚀带之间为一过渡带。沉积物在每次波浪周期运动中, 向岸运动的距离等于向海运动的距离,结果沉积物不发生位移,这一带就称为中 立带。
海岸线与海岸带
1.海岸线:海水面与陆地的交线。由于潮汐作用海岸线会随海面波动而变动。
思考:海岸线曲折有什么优势?
(1)漫长,大陆架宽广,资源丰富; (2)多海湾,避风浪,多优良港口; (3)海滩面积大,可建海滨浴场; (4)距海近,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
2.海岸带: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通常又称海滨。分为现代 海岸带和古代海岸带。海岸带包括部分的陆地、滩涂、湿地、河口、海湾、岛 屿及大片的海域。
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已发现的有石油、煤、天然气、铜、铁等20多 种矿产;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整个地球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
大陆架是地壳运动或海浪冲刷的结果。地壳的升降运动使陆地下沉,淹没在水下, 形成大陆架;海水冲击海岸,产生海蚀平台,淹没在水下,也能形成大陆架。
图瓦卢的位置
富纳富提环礁的海岸线
起始点
●
L
D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B
D.先淤积、后侵蚀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大陆架
大陆架是指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在过去 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陆桥;在间冰期 (冰川消退,如现在),则被上升的海水淹没,成为浅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海坛岛③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A.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和海浪沉积
A
C.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
D.海浪侵蚀和风力沉积
海蚀地貌形成和发展模式
由于岩性、构造差异,海浪侵蚀形成 不规则海岸 海蚀穴(波浪冲淘作用)
海蚀崖(海蚀穴扩大,顶部基岩崩塌)
海蚀穴加深,成为海蚀洞
海蚀崖: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 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洞
海蚀窗
海蚀崖
海蚀拱桥
海蚀平台
海蚀拱桥:突出的海岬(指深入海中的尖形陆地)两侧,如果发育相向的海蚀 洞被蚀穿而相互贯通而形成拱桥状的海蚀地貌 。
海蚀平台是向海微倾斜的平坦台地,它随着海蚀崖的后退而变宽。由于构造和 岩性差异,在海蚀平台上可出现海蚀沟、洼地等,还可覆盖一些沙、砾石。
恐龙探海景观(左图)位于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的海岸线具有独特的 山形地貌、奇绝的礁石形态、丰富的岩层古生物化石。右图为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剖面 图,③地分布有较多沙丘。
1.左图中示意“恐龙探海”景观进一步演
化,向陆一侧可能演变为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A
2.目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地貌有 D
水下沙坝:未出露海面的狭长堆积地貌。
水下堤和离岸坝是物质横向移 动形成的另一类海积地貌。波 浪越接近岸边时,由于海底变 浅,摩擦加强,发生沉积。
河流
海滩 沙嘴
海滩
离岸堤
沿岸流
潮流携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 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 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就是离岸堤。
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罕见的沙质海岸。黄金海岸是近2000~ 3000年形成的。由海滩、多道沙堤、沙丘组成的砂质岸。滦河口外,断续分布的离 岸沙堤,很不稳定。下图示意昌黎黄金海岸地貌。
离岸沙堤随陆源沉积物补给情况而消长; 河流入海泥沙多,离岸沙堤向海移动; 当泥沙补给少,海洋因素起控制作用, 沙堤则向陆迁移。
沙嘴
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 滩。一端连陆地、一端突出水中 的带状沙滩。常见于低海岸和河 口附近。
海蚀地貌 海 岸 地 貌
海积地貌
海岬两侧海蚀洞连通,形成海蚀拱桥 进一步侵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海 蚀柱
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第四纪火山岛,受多期次海进、海退及波浪和构造作用 的共同影响。基岩和生物海岸在海浪长期侵蚀的作用下,海蚀地貌异常发育。下图 分别为涠洲岛滴水村附近的海蚀崖和海蚀穴(图1)和一般海蚀崖形成示意图(图2)。
波浪还可以对沉积物发生分选作用。大小混杂的碎屑物质在波浪分选作用下,粗 粒物质上移,细粒物质下移。这是因为相当深的地方,底流的力量不足以推动砾 石离开原地,而波浪只能掀起细沙。被掀起的细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浅水 处波浪作用较强,沙砾被搅混并向上移动;拍岸浪进流还挟带着砾石使之沿斜坡 向上运动。沉积物经分选,形成由粗粒物质构成的滨岸堤和细粒物质构成的水下 堆积台。
问题01 海岸环境分带
海洋的环境系统从海岸线到深海,由于水深的变化和离陆地越来越远,其环境特 点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水深和环境特征,从陆地向海洋方向依次分为滨海、浅海、 半深海和深海,海底地貌单元相应称为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海盆、 大洋中脊。
(2015年新课标I卷,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 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海岸岸坡的变化也使波浪推动力和重力分力随之发生变化。中立带不断向下和向 上扩大,最后使岸坡发育成为一条凹形曲线。该曲线上每一点的物质在每次波浪 运动中,前进速度与回返速度的差值正好为重力所抵消,结果只在原地作来回运 动。当海岸剖面成为凹形曲线时,即称为平衡剖面。
海滩是断续由水下岸坡沉积物组成的。每当暴风浪作用时,沉积物可在海滩外缘 形成一条条垄岗状堤,称为滨海堤或沿岸堤。滨岸堤的组成物质一般较粗,可以 是沙质或砾质的,也可以是贝壳堤。
在波浪作用下,原剖面坡度发生变化。中立带以下的下部侵蚀带由于物质不断 向海搬运而形成侵蚀凹地,使该处岸坡变陡。从侵蚀凹地下移的物质在岸坡更 下部波浪作用微弱的海底堆积,形成水下堆积台,使岸坡下部海底变浅、变缓。 中立带以上的上部侵蚀带由于物质不断向岸搬运,也形成侵蚀凹地,使该处岸 坡变缓。从侵蚀凹地上移的物质堆积在岸边形成沿岸海滩。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 如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核心主干
简述海岸线退缩的主要原因
海岸线向陆地方向移动
(1)海平面上升,如气候变暖;
(2)地壳下降运动或者地面沉降(如过度抽取地下水);
(3)海岸线破坏:自然方面,如海浪侵蚀;人为方面,如滩途围垦,开采海 滩沙、珊瑚礁,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
(4)河流携带泥沙减少,如河流沙源减少(植被保护好等)、水量减少、流 速减慢、修建大坝等;
(5)在与海岸线垂直方向延长河堤,阻碍洋流输沙,影响海岸沉积,从而引 起海岸线退缩。
科罗拉多河每年春末夏初,洪水裹携近亿吨泥沙流入加利福尼亚湾,在河口堆 积形成巨大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了近百 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并促进了西部城市和农业的发展。但也产生了多方面 的负面影响,河口附近的海岸线发生退缩。
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 海蚀洞、海蚀拱挢、海蚀柱
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
海积地貌可以归纳为四类:
毗岸地貌如海滩(包括泥滩)等;接岸地貌如各种沙嘴等;封岸地貌如拦湾 坝、连岛坝等;离岸地貌如离岸坝等。
加拿大西南海岸具有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峡湾的特征。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多地年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形成独特的温带雨林景观,受其包围的温哥华城 是加拿大最宜居的大都市。
砾 石 海 滩
当沉积物来自悬崖或附近的沿岸山脉时,海滩主要由这些岩石矿物颗粒 组成,粒度相对较大,多为砾石。
沙 质 海 滩
当沉积物来自河流远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 沙质海滩常由干燥的沙子组成,是进行阳光浴、沙滩排球、烧在向岸盛行风的作用下,在远离海岸的地带堆积 形成海岸沙丘。如海滩周围有小山丘陵,这些沙还可顺坡向上堆积。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保留有多处代表性的海蚀平台,地质学家在西冲湾观测到有四级 海蚀平台,据海洋学家勘测认定这四级平台形成于不同时期。下左图为海蚀平台示 意图,下右图为珠江河口西冲湾内四级海蚀平台景观图(图中数据为海拔高度)。 说明图中1级海蚀平台形成的地质过程。
位于海岸带,岩壁下部受到海浪侵蚀,形成海蚀穴;上部岩体坍塌,形成海蚀崖; 海浪不断继续侵蚀,海蚀崖不断后退,在海蚀崖前出现平台状地形;之后陆地地 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该平台被海水淹没。
问题02 海岸类型
按成因和形态分类
4.堤障沙岛海岸 是由障壁岛或离岸沙坝构成的沙质海岸,多分布在海平面下降区,沿岸有大量 的潟湖发育,海岸平缓,多为泥沙质。 5.三角洲海岸 就是三角洲地区的海岸,海岸平坦,泥滩发育,海岸线多曲折,海岸平缓,多 为泥沙质。 6.火山海岸 是由火山岩构成的海岸,沿岸有大量的火山锥分布,在太平洋的西海岸和加勒 比海较发育。
1.根据侵蚀程度,海蚀地貌的形
成的先后次序是
D
A.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
B.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崖
C.海蚀平台—海蚀崖—海蚀穴
D.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
2.推测涠洲岛滴水村附近的海
蚀崖经历了几次地壳抬升
C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海蚀穴:海平面附近海水侵蚀形成的; 每一个海蚀穴均对应一个海平面。
波浪侵蚀 海
蚀
作
用
海水溶蚀
海蚀地貌
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 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
海蚀洞
海蚀窗
海蚀崖
海蚀拱桥
海蚀平台
海岸位置低处由波浪侵蚀形成的凹槽。其中宽度大于深度的称穴,反之为洞 。 海蚀穴(洞):常沿节理和抗蚀力较弱的部位发育。 海蚀窗:海蚀洞顶崩塌形成与海蚀崖上部沟通的海蚀穴(洞)。
淤泥质海滩
多分布在河口三角洲附近、港湾、泻湖 内,也可分布在面向开阔海,而坡度比 较平缓的地区。沉积物主要是粉沙、泥 质碎屑等。
问题03 海岸地貌——海蚀地貌
海岸地貌: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 形成的地表形态。
海蚀地貌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海岸叫侵蚀海岸。由于海岸大多是基岩出露,因 此也叫基岩海岸。
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分类 1.基岩海岸 是指由未经移动的岩石组成的海岸,这种海岸一般有陡峭的岩壁,或凹凸的海岬 和海湾,海底坡度大,海浪作用强烈,如里亚式海岸、峡湾式海岸和断层海岸。 2.沙质海岸 是由沙粒构成的海岸,海岸平缓和松软,发育沙滩,如堤障沙岛海岸。 3.泥质海岸 主要由泥质构成的海岸,地形非常平坦,有大量的泥滩发育,海岸松软,在三 角洲地区常有这种海岸发育。 4.生物海岸 有生物生长的海岸,如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
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附近的海岸线发生 退缩的原因。
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大量水库和大型 引水工程后,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入 海的泥沙和水量大大减少,破坏了河口 附近原有的蚀淤平衡,使海浪的侵蚀大 于河流的沉积,海岸线发生退缩。
问题02 海岸类型
按成因和形态分类
1.里亚式海岸(下沉海岸) 发育在新构造运动的下降区,由沉没的山谷和山脊组成交错分布的海湾和海岬, 海岸线曲折,海岸坡度较陡,基岩裸露。如山东半岛荣成湾一带海岸。 2.峡湾式海岸 是分布在高纬地区,海水淹没山地古冰川U形谷,形成峡湾海岸,海岸线曲折, 海岸坡度陡,基岩裸露。如挪威西海岸。 3.断层海岸 是由断层上升盘构成的海岸,此海岸陡峭,海岸线多平直,海水深。如台湾东 岸。
问题02 海岸类型
按成因和形态分类 7.珊瑚礁海岸 分布在热带水域,由珊瑚礁构成,如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海岸。 8.红树林海岸 分布在热带海域,沿岸生长大量的红树林或发育红树林沼泽。
简述生物海岸所具有的功能。
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抵御风暴潮、海啸的侵袭) 净化海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海岸
问题02 海岸类型
问题04 海岸地貌——海积地貌
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如波浪侵袭陆地造成的海蚀产物,河流冲积物,海生物的 贝壳、残骸等,在波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并进一步被研磨和分选,便形 成海滨沉积物。由于地形、气候等影响而使波浪力量减弱,海滨沉积物就堆积 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横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波浪使岸坡上部物质不断向岸移动,重力作用使岸坡下部物质不断向海移动,形 成上下两条侵蚀带。两条侵蚀带之间为一过渡带。沉积物在每次波浪周期运动中, 向岸运动的距离等于向海运动的距离,结果沉积物不发生位移,这一带就称为中 立带。
海岸线与海岸带
1.海岸线:海水面与陆地的交线。由于潮汐作用海岸线会随海面波动而变动。
思考:海岸线曲折有什么优势?
(1)漫长,大陆架宽广,资源丰富; (2)多海湾,避风浪,多优良港口; (3)海滩面积大,可建海滨浴场; (4)距海近,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
2.海岸带: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通常又称海滨。分为现代 海岸带和古代海岸带。海岸带包括部分的陆地、滩涂、湿地、河口、海湾、岛 屿及大片的海域。
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已发现的有石油、煤、天然气、铜、铁等20多 种矿产;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整个地球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
大陆架是地壳运动或海浪冲刷的结果。地壳的升降运动使陆地下沉,淹没在水下, 形成大陆架;海水冲击海岸,产生海蚀平台,淹没在水下,也能形成大陆架。
图瓦卢的位置
富纳富提环礁的海岸线
起始点
●
L
D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B
D.先淤积、后侵蚀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大陆架
大陆架是指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在过去 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陆桥;在间冰期 (冰川消退,如现在),则被上升的海水淹没,成为浅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海坛岛③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A.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和海浪沉积
A
C.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
D.海浪侵蚀和风力沉积
海蚀地貌形成和发展模式
由于岩性、构造差异,海浪侵蚀形成 不规则海岸 海蚀穴(波浪冲淘作用)
海蚀崖(海蚀穴扩大,顶部基岩崩塌)
海蚀穴加深,成为海蚀洞
海蚀崖: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 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洞
海蚀窗
海蚀崖
海蚀拱桥
海蚀平台
海蚀拱桥:突出的海岬(指深入海中的尖形陆地)两侧,如果发育相向的海蚀 洞被蚀穿而相互贯通而形成拱桥状的海蚀地貌 。
海蚀平台是向海微倾斜的平坦台地,它随着海蚀崖的后退而变宽。由于构造和 岩性差异,在海蚀平台上可出现海蚀沟、洼地等,还可覆盖一些沙、砾石。
恐龙探海景观(左图)位于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的海岸线具有独特的 山形地貌、奇绝的礁石形态、丰富的岩层古生物化石。右图为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剖面 图,③地分布有较多沙丘。
1.左图中示意“恐龙探海”景观进一步演
化,向陆一侧可能演变为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A
2.目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地貌有 D
水下沙坝:未出露海面的狭长堆积地貌。
水下堤和离岸坝是物质横向移 动形成的另一类海积地貌。波 浪越接近岸边时,由于海底变 浅,摩擦加强,发生沉积。
河流
海滩 沙嘴
海滩
离岸堤
沿岸流
潮流携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 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 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就是离岸堤。
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罕见的沙质海岸。黄金海岸是近2000~ 3000年形成的。由海滩、多道沙堤、沙丘组成的砂质岸。滦河口外,断续分布的离 岸沙堤,很不稳定。下图示意昌黎黄金海岸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