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练习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重申并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他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需要各国坚定不移地共同抗疫;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应对;
军事冲突、饥饿、贫困以及恐怖主义等问题也需要全人类携手解决。
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表明,中国与某些拉帮结派、挑起争端的势力划清界限。
2017年1月,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
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回顾了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贡献: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发展倡议。
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这一倡议,以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强调这一团结合作的理念,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赞许。
(摘编自中国网《读解二十大报告》) 材料二:
2022年10月16日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全球多地粮食供应短缺、粮价上涨。
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挑战增多的背景下,中国一如既往地切实积极行动,为全球消除饥饿与贫困贡献重要力量,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约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说,中国在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方面为世界树立了一个非凡榜样。
中国维护粮食安全之路为世界提供借鉴和启迪。
中国政府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头等大事”,主张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近十年来,中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21年的超过61%。
美国《世界谷物》杂志今年1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文章说,所有国家都誓言要把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但是近年来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加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
正如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中的“不让任何人掉队”,中国在端牢自己饭碗的同时,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助力。
中国多次克服困难、雪中送炭,为最需要的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
今年以来,中国已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3万多吨紧急人道主义粮援。
中国授人以渔,切实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自身保障能力。
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超过150万户小农从中受益。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和适用技术,务实地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中国还积极参与粮食安全国际发展合作及全球治理。
从把粮食安全列入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到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推动粮食减损国际合作,再到呼吁各国保持粮食贸易开放、畅通国际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中国不断汇聚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全球合力,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得更加公正合理。
民以食为天。
粮食安全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有着民胞物与的情怀和自立立人传统的中国,将继续同世界各国通力协作、互帮互助,为建设一个“零饥饿”的世界共同努力。
(摘编自新华社《中国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世界多变,人类社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军事冲突、饥饿贫困等挑战,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携手解决。
B.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并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政治理念,反对拉帮结派、挑起争端、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等做法。
C.近十年来,中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既严守耕地红线,又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能力,为世界提供借鉴和启迪。
D.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中国认为重点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生动地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B.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因此已不再需要进口粮食。
C.中国倡议国际粮食安全、粮食减损合作,呼吁粮食贸易开放,体现出大国担当。
D.“民胞物与”的思想与自立立人的传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来源。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董仲舒)
C.“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魏源《默觚•治篇八》)
D.“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李斯《谏逐客书》)
(4)《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之一。
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思想加以分析。
(5)中国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人生不苦旅
陈舞雩
老人驾着马车驶去,驶过暮色苍白,一颠一颠,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落魄的身影,沧桑的眼眸,凌乱的头发,缓慢的步伐。
前途未卜,没人知道这条路的尽头是盛大还是荒芜。
又或者,根本就没有尽头……
可老人还是义无反顾地上了路,留给历史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他并不是一个人。
在他的身后,有一群年轻人,那是老人的学生们。
这一幕逐渐泛黄,就此定格,伴随着那破旧的羊皮纸卷,成为最久远的记忆。
老人的名字叫孔丘,我们叫他孔子。
那年,他五十五岁。
那是个“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郁郁乎文哉”的西周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列国的诸侯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处都是乱臣贼子,各地都是兵荒马乱。
残酷的现实在肆无忌惮地喧嚣,未来躲进了厚实的乌云里。
他选择周游列国,这注定是一段无处停摆的旅程,途中尽是颠簸坎坷。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向各国的君王们宣扬自己的理念,希望他们克己复礼、仁者爱人。
他的第一站,是卫国。
卫灵公迫不及待地问:“能不能给我讲讲打仗的事?”“打仗的事我不知道,礼仪的事倒是懂一些,”卫灵公原本热切的目光谈了下去,他看向天边的大雁。
他继续赶着他的马车,在楚国方城山外的叶邑,他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叶公沈诸梁,叶公将他推荐给了楚昭王。
楚昭王对他的声名早有耳闻,有心招揽,亲自出城迎接,打算封疆七百里以待之。
可惜,在楚国令尹子西的阻挠下,他再一次错失了机会。
他的头发渐渐地花白,锐利的目光也慢慢趋于浑浊,原本挺拔的腰也驼了下去,不得不拄起拐杖,蹒跚而行。
在黄河边,他听到了窦犨鸣犊和舜华两位贤人在晋国被杀的消息。
他独立于川上,看匆匆流水,不禁悲从中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周游的历程不仅有被拒绝的苦涩,更有危及生命的险境。
他打算去陈国,途经宋国,在一棵大树下一边乘凉,一边演礼。
蒸笼般的夏日,没有摧垮他们的意志,他的学生们满怀信心,齐声歌唱,引来周边的围观百姓越来越多。
宋国是殷商后裔,对周礼向来深恶痛绝,所以宋国的司马桓魋听说之后,叫人砍了那棵大树,要赶他们走。
乘凉的大树被砍,面对傲慢的宋国官吏,他安抚住学生。
然而,宋国与陈国关系一向恶劣,桓魋知道他们一行人要去陈国后,扬言要杀了孔子。
当孔子一行人奔波于河边,找不到渡口的时候,看到了田野里有两个人在耕作,一个叫长沮,一个叫桀溺。
孔子让子路去问路。
子路跑过去,还没来得及问,高个子先开口了:“那个拿缰绳驾车的人是谁?”子路一愣,回头看了一眼,回答说:“是孔丘。
”
高个子轻蔑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那他早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
大块头若有所思地说:“天下无道,举世皆然,有谁能拯救?你与其跟着孔丘在这黑暗的世道里奔走,不如跟我们避世隐居,一起逍遥山水间!”
子路既生气,也感到迷惘。
他向孔子做了汇报,希望听到老师的答案。
孔子对二人的话也不感到意外。
“天下无道?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需要我们去承担这份责任!假如天下有道,还需要我们吗?”
他当然也迷惘过。
在陈蔡之间,他们被一场战争围困在了山坳里,断粮好几天,上苍给了他们最残酷的考验。
他们流浪十年,不见曙光,这纷乱人世、异国他乡,纵然决然如他,也失了方向。
他问弟子子贡、颜回,“为什么我们会沦落到这种地步,是我错了吗?”
子贡回答:“会不会是因为您的思想太伟大了,天下人才没办法接受您。
所以,咱们要不要改变一下?”
孔子摇了摇头:“既然我们没有错,为什么要去改变?君子研究学说,是为了造福世人,而不是为了迎合世人……”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老师,那是因为您的思想太伟大了,所以天下人才没办法接受您……”
颜回的回答竟然和子贡一样?孔子的一颗心悬了起来。
“可是,您还是致力于宣传它、实践它,天下没有人接受您,那是他们的损失,该忧虑的人应该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啊……”
孔子听罢,既想大笑,又想大哭。
孔子老了,老到无法再继续他的旅行。
孔子回到了鲁国,十四年了……当初离开时精力充沛、威武雄壮,如今却老眼昏
花、两鬓斑白。
他开始着手整理经典,决心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的方式留在书籍里。
他编纂《诗》,让我们祖先的浪漫情怀可以流传下来,成为诗歌王国里最美的风景。
他编纂《书》,保留了中华民族最早的一部史料典籍,记录了华夏先民的艰苦奋斗。
他编纂《礼》,教导后世炎黄子孙们要格守礼义廉耻,打造一个东方的礼仪之邦。
他编纂《易》,注解了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卜筮文化,给华夏赋予了一层神秘色彩。
他编纂《春秋》,让一个熙熙攘壤的大时代,以之而命名。
七十三岁时,孔子离开了这个肮脏的世界,手边的那本《周礼》,落满了尘埃。
故事的句点画在了这里。
这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
然而,这个故事的续集,今天仍在继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段作者运用肖像、动作描写,写出孔子憔悴的形象和沉重的心情,同时展现了他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的无怨无悔。
B.“看向天边的大雁”是细节描写,写出卫灵公对孔子学说不感兴趣的蔑视心理,并以点带面揭示春秋时君王的昏庸无道。
C.混乱、动荡的社会使孔子憧憬的仁的思想难以被接受或施行,他看到日夜奔流的黄河水感到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悲伤。
D.周游列国十四年后,孔子回到家乡,专心编纂书籍,想让自己的思想通过这些书卷被后人理解接纳,并继承发扬光大。
(2)关于文中孔子与子贡、颜回对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游到陈蔡之间时,孔子落魄狼狈,忍饥挨饿,这种处境曾让他感到困惑彷徨。
B.子贡认清现实的无奈之后懂得了变通,劝说孔子改变执着的追求,以迎合世俗。
C.颜回意识到孔子的内心期待,迎合老师的心思做了巧妙的回答,孔子感到欣慰。
D.“既想大笑,又想大哭”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孔子内心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3)文中画线处两个“渡口”分别是什么意思?高个子为什么说“他早知道渡口的位置了”?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处先说“这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后又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不下。
齐田单以即墨破燕,杀骑劫。
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遣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
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
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
今楚、魏交退,燕救不至,齐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即臣见公之不能得也。
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
彼燕国大乱,君臣过计,上下迷惑,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公闻之乎?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
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
能以见于天下矣。
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
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
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
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
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此亦一计也。
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一也。
”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B.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C.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D.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土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威不信于齐”中的“信”与《过秦论》中“信臣精卒”的“信”含义相同。
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
本文中指向南进攻。
C.万乘,周制,天子能出兵车万辆,故以万乘称天子。
战国时大诸侯国也称万乘。
D.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王侯自称孤、寡、不毅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国攻打齐国,占领七十多座城池,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攻下。
齐将田单以即墨为据点反攻,大败燕军,燕将乐英因不敢返回燕国而死守聊城。
B.齐燕僵持之际,鲁仲连写信给燕将乐英,他站在乐英的角度,从智者、勇者、忠者三方面劝说乐英不要因一时之愤而改变计策,与世俗同伍。
C.齐国本就决心攻取聊城,现在楚、魏退兵,齐国已无外患,而燕国的救兵又不到,燕将不能取胜。
鲁仲连为燕将分析时局,以打消其侥幸心理。
D.燕将乐英固守聊城,虽然粮草殆尽,士卒们也没有反叛之心。
鲁仲连投其所好,夸奖他才能出众,为天下人所知,让他心生欣慰、踌躇满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臣过计,上下迷惑,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
②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5)鲁仲连最后献给燕将哪两条计策?请简要概括。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贾讷倅眉①
苏轼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②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注】:①倅,副职。
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苏轼被召入京,而他的同僚贾讷将赴眉州任副知州,苏轼作诗相送。
②甘棠,《诗经》中有《甘棠》诗,记周代召伯出游,曾在一棵棠树下憩息,后这棵树被当地百姓保存、爱护,以示纪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写父母、妻子的坟基在老翁山,那里有清澈的泉流环绕,托贾讷看顾。
B.“三万栽”指二十年前诗人安葬亡妻所种的松树,三万虽是虚指,但寄托深情。
C.中间两联实写家乡的父老开门迎接贾讷的情景和老翁山周围松树盘曲苍劲的景象。
D.尾联用典,把贾讷比作周代召伯,称誉他为官一任,也会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2)此诗颈联与苏轼《江城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在表达技巧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焚书坑儒”是秦始皇采取的“愚民”政策的集中表现。
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揭露了这一做法。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两句高度评价《离骚》具有言浅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
(3)“樽”是中国古代盛酒的器具,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比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延安城西北的一个山坳坳里,坐落着中共中央驻地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
党的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这里召开。
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在这里开展。
著名的“窑洞对”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距离杨家岭革命旧址不远,是延安革命纪念馆。
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领导人民一起① ,铸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要代代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延安和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永远铭记。
”
昔日,老一辈革命家② ,披荆斩棘,从延安到北京。
跨越70多年后的今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北京来到延安,重温党中央在延安的③ 。
总书记说,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喝碳酸饮料,甚至经常用它代替饮用水,那么长期喝碳酸饮料会不会危害身体健康?会导致痛风吗?
医生提醒,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确会引发痛风,它们之间有相关性,主要不是因为饮料里的碳酸,而是其中的糖分,
①。
大量摄入果糖以后,我们身体里会合成嘌呤,其代谢后引起尿酸的升高,从而诱发痛风。
如今市面的新饮料层出不穷,有一些上面标注着零糖零卡,喝这种饮料会导致痛风吗?医生介绍说,无糖饮料的甜味主要来自甜味剂,基本上不被人体所吸收, ②。
要预防痛风,除了少喝含糖饮料,还有哪些生活习惯需要注意呢?首先,少饮酒,酒精会使身体产生更多嘌呤,少喝或者不喝为宜。
其次,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涮火锅、海鲜等。
第三, ③。
入秋冬以后,天高气爽,气候干操,从体表
蒸发的水分增加,血液里的尿酸浓度也会升高,引发痛风。
第四,注意运动。
如果久坐不活动,就会使得身体代谢尿酸的能力下降,从而诱发痛风。
(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我们的生活,这个思路没有问题。
B.我们来到谷底,天空越来越小,四周的群山围拢过来。
C.她学习优异又能歌善舞,在我们学校都是首屈一指。
D.你和我都没有错,只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元末明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基在《苦斋记》一文中写道:“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说:“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复兴中学高二年级近期要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活动,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读书交流会”发言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