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代遗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价值
研究价值
郑州商代遗址城墙郑州商代遗址三重城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三座窖藏坑内出 土的大批王室青铜礼器为郑州商城使用的下限年代、商王室的祭祀礼制、青铜重器的铸造工艺和装饰艺术等提供 了重要的学术研究资料,遗址的发现对认识商代前期历史、对商文化研究和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研究以及中国古代 城市的形成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1961年3月4日,郑州商代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发掘现场 郑州商代遗址为商代早期(前16世纪—前13世纪)都城遗址 。 1950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现了郑州商代遗址 。 1952年10月至1953年,中国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和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商代遗址的,并命名为商代二里岗期文化 。 1955年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郑州商代遗址中部的白家庄,发现商代夯土层 。
郑州商代遗址
中国郑州市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 历史沿革
03 文物遗存 05 保护措施
目录
02 遗址特点 04 研究价值 06 历史文化
基本信息
郑州商代遗址,位于中国郑州市,为商代早期(前16世纪—前13世纪)都城遗址,面积约25平方千米,包括 三重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居住聚落遗址、墓葬区、手工作坊遗址、窖藏坑等遗迹类型,出土了大量石器、陶 器、铜器、玉器、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以周长约7千米的(内城)城垣遗址和分布范围巨大的宫殿区 遗址保留最为完整,也最具历史文化价值。
遗址特点
遗址特点
郑州商代遗址复原沙盘模型郑州商代遗址城垣为夯土板筑,平面为长方形,横断面呈梯形,北城墙长约1692 米,西城墙长约1700米,南城墙和东城墙均为1870米,城墙周长近7000米,西城墙和北城墙西段破坏较严重,残 墙大部分被埋在地面以下,东城墙和南城墙的大部分还保留在地面上,城墙底宽20米—30米,顶宽5米多,高约 10米;在城垣外有数段夯土外城墙,城市带有外城。郑州商代遗址宫城内,分布着20多处宫殿基址。郑州商代遗 址宫殿属框架结构建筑 。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商贾之源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用牧野之战结束了商王朝的最后时刻。武王立国以后,为了加强对商代遗民的管理, 就把弟弟管叔鲜分封在郑州一带。商人主要活动在北至安阳,东至商丘,西至偃师的区域内,而位于中心的郑州 正是监管商代遗民的最佳地点。在周人眼中,做生意的就是商代的遗民,所以习惯上就把他们叫做“商人”或者 “商贾”。如此说来,“商人”的说法,就是从郑州叫起的。“商人”一词源于《左传》上所记载的“郑商人弦 高” 。
谢谢观看
文物遗存
文物遗存
杜岭方鼎郑州商代遗址发现有城墙、宫殿夯土基址、手工作坊、墓葬、青铜器窖藏、祭祀遗址等一大批遗迹, 出土了青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习刻字骨等大量遗物。出土有成群青铜器200余 件,最高者达1米。杜岭方鼎,鼎的口部和腹部略呈长方形,口沿外折,在口沿上有两个对称的圆拱型竖耳,鼎腹 呈斗形,深46厘米,底部由四个上粗下细的柱型足承托器身,鼎身装饰有饕餮纹和乳钉纹。铜鼎形体硕大,是商 代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商代早期较大的一件青铜器 。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保护碑刻1961年3月4日,郑州商代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4年,成立郑州商代遗址保护管理所 。 1995年9月,由郑州市人民政府编制《郑州商代遗址保护规划》对郑州商代遗址进行保护 。 201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商城遗址保护项目博物院片区土地收储实施计划》,郑州商城遗 址保护项目核心区总体规划为1.5平方公里,范围包括:东西大街以南、城东路以西、熊儿河以北、南顺城街以 东区域;博物院片区土地收储实施范围为南至城南路、东至城东路、北至东大街、西至紫荆山路。 2015年5月,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在郑州商代遗址古城墙外部加盖保护壳 。 2020年8月,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城市设计通过郑州市规划委员会审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