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02期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学习没有兴趣,所以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老师讲课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学起来很枯燥乏味,这无疑使得学生更加提不起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3.3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主体者,要求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从当前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是采用的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单一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作用,从而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笔者给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4.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建学习小组
创建合作学习小组绝不是按学生个人喜好随意分配的。

英语教师在创建英语合作学习小组前要对班级内各个学生的英语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配,既要保障组与组之间的整体水平相当,又要保障小组内成员英语水平互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与进步。

可以说,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它对于学生合作学习中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4.2小组内学习成员要分工合理、权责明确
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要尽量保证每一组人员均等,组内人数不要太多或太少,控制在4到6人之间。

每一小组都要设定一位小组长,来进行组内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小组长要采用轮流制,即要保障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能当上小组长,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小组内成员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每位成员自身的责任感。

4.3各个小组采用记分制并对其进行排名与奖励
教师要充分发挥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模式,采取组内成员计成绩,小组之间计总分的考核形式来进行小组之间的排名。

对于小组内成员学习有进步的学生以及组间总分较高的小组给予一定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更好地合作与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

4.4教师要充分发挥统筹安排的引领作用
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主导者而是策划者与监督者。

教师要根据英语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统筹安排学习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带有主导性地将学生往教学目标上赶,使学生停留在知识结构的表面,被动地接受某一观点。

除此之外,教师要做好监控,对小组内成员的学习进行督促,并掌控其整个学习的过程与情况。

必要时,教师要对于需要帮助的小组进行有效地指导。

4.5学习内容安排要有针对性与合理性
教师一定要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授课内容都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就比如说对于知识点较为集中的内容就不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最合理的教学内容。

由此可知,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灵活多变,适当穿插一下集中授课,这样会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5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前国内外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其应用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造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倾听能力。

由此可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淑勤.基于小组合作的课前PPT 主题汇报——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和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164-165.
[2]印丽萍.浅谈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88-89.
[3]杜周军.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169-170.
[4]葛萍.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2):1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西安培华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思维导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概论》为例,项目编号:PHSZ1904。

收稿日期:2020年1月21日。

1
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提出的。

思维导图是以图文并重的方式表现的一种放射性的简单但却有效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把不同层次的关系用相互具有逻辑关系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形象色彩的联系建立起来,使学习者形成自己的数据库。

思维导图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美观大方、信息丰富、动态生成、彰显个性等。

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一是要有一个中心图像或关键词和主题相关,色彩鲜艳,最好三种颜色以上,第二是章节或结构归类清晰,不相互
交叉,第三是内容及关键词,逻辑层次清晰,关键词准确,第四是线条由粗到细,表达逻辑,然后用曲线,第五是加上有助于记忆的图像和丰富的色彩。

思维导图至创始之日起就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的500强企业也在学习思维导图。

后来主要被工商界(特别是企业培训领域)用来提升中高层管理者或骨干员工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及创新思维。

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思维导图改变着他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更多的人开始把思维导图作为驰骋职场的利器,这个被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的思维工具,可以用于安排策划、整理信息、计划项目、管理时间、解决问题、系统思考等多种工作场景。

思维导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朱娟丽
(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5)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涉及概念多、范畴广,理论性深,抽象性强,内容不易于学生识记和理解,而思维导图
的引入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中改革创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把概念、范畴串成一体,予以框架化、直观化,形成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马克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结构体系,以方便学生对众多知识点的全面把握和深化理解,提高课程学习实效,还有助于形成丰富的思维触发点,促使学生多视角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画中学,学中画,逐步培养起科学思维习惯。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校思政课教学;学习兴趣
160
2020年第02期
2思维导图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应用
在学科教学方面,新加坡教育部将思维导图列为小学必修科目。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

最初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

目前,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建构策略”已被全国五百多所课题实验学校引入应用。

在大、中、小学阶段的数学、地理、历史、生物、医学、英语、语文等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工具,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更方便学生的理解和简便地获取各种信息。

而思政课和思维导图的融合已经开始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2.1应用的可行性2.1.1
概念原理表述形象化
思维导图是将学科内容的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融入学科知识内容,建构学科策略并将思维视觉化表现出来的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以概念和原理来阐释世界观和方法论。

概念和原理的描述体现出抽象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却不易被学生理解和应用。

而思维导图能借助于颜色、符号、线条等要素恰如其分地梳理出某个抽象概念和原理的逻辑思路。

“好色”的大脑会对多彩的色泽所吸引,赋予含义的符号和粗细相间的线条会增强学生吸引力。

对原理表述便形象化和直观化。

晦涩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因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而被理解和记忆。

2.1.2
章节概括系统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章节之间,各节之间以及各章之间都有不同的逻辑关系,体现不同的层次和结构。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往往比较碎片化和单一化,对知识点的掌握比较零碎和散乱,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而通过整合思维、把相关知识点、相关章节、整本书的内容整合成一张张逻辑结构架图,或者整个知识内容的整体思维导图,使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突出逻辑性。

2.2
应用的有效性
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形式多样。

比如:有便于归类整合的树状式思维导图、表达逻辑顺序的流程式思维导图、表达知识点关联性或递进性关系的层级式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散式思维导图等等。

教师借助于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情况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把握程度。

2.2.1
树状式思维导图可以构建知识的整体性。

树状式思维导图也称为根系式思维导图。

树状式思维导图层次清晰,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整理思路来重现头脑中的记忆,便于学生课后构建知识的整体性,进而清晰判断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加强对知识点内在联系的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归纳整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2.2
流程式思维导图明晰勾勒逻辑顺序
流程式思维导图有助于于教师的备课和说课,也适合于学生课前课堂的学习环节。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借助于流程式的思维导图,能循序渐进地再现教学内容,学生也能直观明晰地掌握知识间的逻辑顺序。

2.2.3
层级式思维导图突出主题,排布层级关系清楚
层级式思维导图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层级关系清晰明了。

学生通过绘制层级式思维导图,能清晰而确切反映相关知识点的横向与纵向关系,帮助学生梳理逻辑思路,便于学生增强记忆和累积知识,掌握学习重点与方向。

2.2.4
发散式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发散思维拓展了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既可以解读教材、又可以联系实际,同时挖掘了教材深度,拓展了教材广度,适合学生个性和深度学习的需求。

发散式思维导图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增加发现新联系的可能性,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加紧密地联系理论和实际,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3
思维导图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维导图这种新兴的教学工具,无论对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意义。

3.1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3.1.1
理顺教材内容逻辑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囊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形成了逻辑严密而结构庞大的思想体系。

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逻辑体系,备课课时可以将各章教材内容绘制成一张张的思维导图,即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出教材内容呈现的结构和逻辑思路,找准教学的突破口,使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环环相扣,教材内容呈现由浅入深。

3.1.2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前,或者让学生绘制本章节框架逻辑结构思维导图。

教师依据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呈现出的知识盲点,作为上课过程中强调的侧重点和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或者教师提前绘制好思维导图,教学时予以展示讲解。

简洁的图形,清晰的思路,明了的重难点,使学生对知识点和逻辑关系一目了然,提升学生获得感和教学效果。

3.1.3
促进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间,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搭起学科之间相互合作的桥梁,使思维导图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工具,在不同学科实际教学中被灵活运用,从而促进思维导图在各学科之间的推广与延伸。

3.2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获得感3.2.1
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参与度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借助于色彩不一的笔标记出相应的对知识点内容理解掌握的层次和深度的标记。

这样,在课堂上便能集中精力,认真努力寻求疑惑和问题的解答。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3.2.2
激发想象力,增强获得感
思维导图构成要素丰富,图文并重、操作性强且逻辑结构清晰,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感,触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学结论中,在期末备考或实践反思中增强获得感。

因此,通过思维导图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3.2.3
加强知识巩固,培养概括归纳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着重加强思维导图绘制方面的引导,使思维导图变成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复习工具,便能提高学生思维导图绘制的技能与合作学习的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知识归纳组合能力。

将思维导图纳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视野,不仅具有应用的有效性,而且具有操作的可行性,不失为教学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和有益尝试。

然而,使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接受和绘制思维导图,实现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预期的良好效果,促进教学发展,依然需要固有教学观念的改变和长期的实践教学地尝试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李雁.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效用[J].教学动态,2019(34):94
[2]史要防.高校思政课大班额“学习共同体”视野下应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56-57
[3]徐璞.思维导图在思政微课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3):298-301
[4]王伟铭,孙梅芳.应用思维导图优化物理微课设计[J].物理通报,2017,(8):87-90
[5]肖金华.思维导图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思政教育,2019(10):87-90
[6]史要防.思维导图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的正向作用[J].福建茶叶,2019,(5):124-125
教育实践
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