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的旧事已成追忆,故人已渐凋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联大”的旧事已成追忆,故人已渐凋零。

今天,尤其令人感喟不已的是千叟一心的壮举,其中饱含着愚公之志的和愚公之智。

——《中华儿女》(海外版)1997年第2期
希望之星(续篇)
西南联大校友捐建希望小学的活动已不仅仅限于“联大”老人,它已牵动了社会上许多善良人们的心了。

一对曾在大陆工作,后转回香港经商的港胞夫妇,看了四所小学的彩照和报道后,非常感动,认为联大老人的行动是令人感叹的,确信捐款是有结果和成效的,便慷慨向联大助学基金捐款人民币50,000元。

一位华南工学院毕业,后在深圳工作的中年工程师来信说:“我原来只认为许多人献爱心是在他们完全有这个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

对你们如此高尚的举动,我真是深受感动,……,寄上1000元给你们希望工程之用,对这种神圣事
业尽点力。

”《北京青年周刊》记者来采访关英,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后她热情地拿出400元说:“数目不大,表示我的心意,也表示我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敬佩。

”为处理捐款,关英经常跑银行。

一天,办好存款出门时,一位年轻业务员尾随出来:“你们办的是一件大好事,我的奶奶也是联大校友,可惜她已不在了,如果她还在,一定会捐款的。

我现在替她捐,可以吗?”随后取出1000元人民币。

原来她是已故校友徐静贞的孙子。

北京城市合作银行清华园支行见关英存取款频繁且数目较大,还以为这老太太办公司,关英闻之哑然失笑,只好实告。

以后再去该行,其部门经理说:“你们的行动真太感动人了,你这么大年纪,带这么多钱去交道口(青基会)太不安全,今后你就交给我们吧,虽然我们没有这种业务,但一定免费设法当天把钱划过去。

”数年前关英认识一位在北大学习的美国留学生,今年夏天,她又来华,并抽空来看关英,见到挂着的四所小学彩照,问明来由后,即拿出600元人民币,用流利的汉语说:“我爱中国,也爱你们,你们做的事,一定是有意义的,我也要参加。

只是现在我身上只带这点钱,以后我再捐点。

”果然她第二次再来时,又向清华希望小学联络组捐了400元。

至于联大校友,也没有理会捐献活动结束的劝告,仍不断寄来捐款。

当他们了解到各小学的简陋情况,在捐款时,指定专款专用。

朱德熙校友7月15日回国旅游时,带来他和叶士魁校友共捐的2500美元,希望用于学校建设方面。

而陈丽芳和邝仪真的捐款则指定购买图书。

曹锡光在知道联络组的办公费不足,很难继续向校友们寄发报道时,又汇来1000港元,作印刷邮寄用。

曾荣森把在大陆用剩的30元人民币汇回作邮资用……。

总之,就是在社会人士的支持和校友的奉献下,截至1997年8月止,联大校友捐款已积至114万多元了。

联大人的捐献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子强烈的反响:1996年,清华大学50—52届校友在河北易县,联大校友曾荣森夫妇在云南路南,各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曹锡光校友曾在家乡浙江独资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后又决定从1997年起每年向祖国捐献一所,97年的第一所已选定建在云南省镇康县。

曾在陕西工作多年现定居美国、素昧平生的严老先生,从友人处看到联大人捐款的报道,就委托关英在陕西铜川捐建希望小学,20万捐款已经到位。

还有一位定居美国的余姓老华侨,9岁就出国谋生,艰苦奋斗,半工半读,当上了工程师。

他感慨自己的经历,几十年不忘祖国,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尽点力,但苦于无渠道,后来知道可以捐建希望小学,就委托关英夫妇选址,在河南兴建了第一所希望小学,已于今年十月竣工,这所学校蕴含了余老先生多少辛酸苦辣!近几个月,他又先后两次汇来25750美元,这是他发动他的兄弟姐妹和友人捐献的,准备再建两所学校。

从1995年2月联大人开始捐款建造希望小学以来,仅三年时间,除校友捐建的四所外,在其影响下,已有近十所希望小学,有的已经落成,有的捐款已经到位,有的开始筹建。

在祖国的大地上,将有十余所希望小学拔地而起,其中六所建在联大人的第二故乡——云南。

虽然还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壮观,但毕竟已经激起了浪花。

一浪推一浪,谁能说后面不会有更高的浪花?
(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