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宣传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时间:2010年6月9日晚上7:00
活动地点:东6和东7研究生一年级男女生寝室
参加人员:主席团成员、调研生活部成员和研究生一年级的生活委员组成宣传小组
活动目的:配合学校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建议”,对本学院寝室进行宣传,防止疾病扩散,保证寝室卫生。
宣传资料:
一、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等为主要特征。
2、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多严重?
本病具有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的特点。
主要疫区分布在亚欧大陆,并且不断有新的疫区出现。
我国年报告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告病例总数的90%以上,是本病的高发区。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肾综合征出血热已成为我
国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是什么?
本病多以感染病毒的鼠为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出血热病毒可直接从鼠传播至人。
同时,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也是潜在的感染来源,因此人也可能通过接触到被出血热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被感染。
4、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潜伏期为4-46天,平均1-2周。
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
该病典型表现为: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腹痛
腹泻、全身关节痛、皮肤黏膜三红(脸、颈、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
酒醉貌。
5、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途径是什么?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为五种:
①呼吸道传播:鼠排泄物若含出血热病毒,可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颗粒,经呼
吸道引起人的感染。
②消化道传播:鼠排泄物若含出血热病毒,可污染食物、水,被人误食后可感染
此病;
③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者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可感染此病。
④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亦可引起传播;
⑤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6、哪些途径不会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感染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人群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7、哪些人容易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
人群普遍对该病易感,其中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农村多于城市。
8、肾综合征出血热可以预防和治疗吗?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可防、可治的疾病。
但是如果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
因此,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9、为防止自己患病可采取何种措施?
日常行为能够帮助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生。
请采取如下日常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健康:
①灭鼠和防鼠: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
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
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进行灭鼠。
春季应着重灭家鼠。
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②清洁环境: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居室干燥和通风、床下不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灭螨、防螨。
③搞好食品卫生: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杜绝病从口入;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容器内,并加盖以防鼠污染,切勿暴露堆放,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④做好消毒工作: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⑤注意个人防护: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老鼠及其排泄物;经常接触可能有老鼠活动的土壤和植被的园林或清洁工人应加强个人防护,带手套;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10、一旦患病,该采取何种措施及时治疗?
如果您出现包括发热、头痛、腰痛、咽痛、眼眶痛、咳嗽、流涕、恶心、呕吐或腹泻在内的类流感症状,或者您怀疑自己有上述倾向,我们建议您到就近医院就诊。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通俗提法,系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人普遍易感,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
部分病例病情重、预后较差。
我国年报告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告病例总数的90%以上,是本病的高发区。
为防范流行性出血热可能的疫情播散与蔓延,维护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环境,特提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控建议如下:
1、对同学的宿舍使用0.2%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消毒,发放含氯消毒片对室内物品表面进行湿式消毒。
2、督促同学立即进行室内清洁卫生,消除卫生死角。
3、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卫生清理工作,室内包括教室、寝室、食堂的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消;室外及时清除杂草、积存垃圾;消除卫生死角、减少鼠类孳生场所。
4、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有效的灭鼠、防鼠工作,消灭绿地、宿舍内外、及外周的鼠类,建议在灭鼠前后进行鼠密度监测,保证灭鼠效果。
5、在全校范围内对校舍、教室、食堂等进行日常预防性消毒。
建议在5-7月(发病高峰期,需结合疫情与鼠密度等具体情况)使用0.2%过氧乙酸对地板与墙壁进行环境喷洒消毒、使用含氯制剂的消毒片对物体表面进行湿式擦拭消毒,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
6、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的健康教育宣传。
校医院于近期完成对医护人员流行性出血热诊疗、防控知识的培训与测试;建议各院系师生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学习、了解出血热的相关知识(校医院可提供出血热的健教资料样本)。
7、校医院进一步加强发热患者的预检分诊与监测、加强院感控制工作。
8、校医院做好随时启动流行性出血热应急预案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