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究耳石复位法治疗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的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为对照组,单纯给予耳石复位法治疗,20例
为观察组,在耳石复位法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焦虑
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后其心理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
干预措施后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耳石复位
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
的心理,增加疾病治疗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耳石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性眩晕,为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病变[1]。
老化与退行性变是老年人发生BPPV的主要原因,另外外伤、炎症、血管源性、激素作用、内耳血管痉挛、钙代谢疾病、梅尼埃病、慢性甲状腺炎、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血脂等均可诱发BPPV。
临床上
对于此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耳石复位法。
本次通过
对40例进行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比不
同的护理措施引起的护理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的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20)有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80岁,平均(54.64.±5.66)岁;对照组(n=20)有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
20-80岁,平均(55.53±5.77)岁,对比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
行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耳石复位法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耳石复位法治疗的
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1)耳石复位法治疗前护理干预:①在进行复位治疗
前给予患者全面的评估,评估患者眩晕的诱因、发作时间、发作频率、有无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有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有无耳朵及头部外伤等,根据患
者的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
提供舒适的环境,准备好氧气、吸痰装置、纸巾、污物桶及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为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
②跟患者及
家属讲解耳石复位法的目的、治疗过程、配合要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
与处理,使患者有所了解,减少心理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提高复位的成功率。
(2)耳石复位法治疗中护理干预:①在整个治疗的过
程中,护士应始终陪伴在患者身旁,给予安慰与鼓励,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②
在复位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倾听患者的主诉,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等,若患者发生眩晕应给予安慰与耐心解释,若呕吐严重给予胃复安止吐。
(3)耳石复位法治疗后护理干预:①复位后48小时内指导患者采取高枕卧
位(头部抬高30度)或健侧卧位睡眠[2]。
②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复位后指导患
者头部避免剧烈运动,如跳绳、打球、仰卧起坐等。
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清
淡易消化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避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指导患者注意
保持心情舒畅,可适当运动,听音乐,看书读报,保持心态的平衡。
嘱患者按时
复诊,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评分(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软件计算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能明显减轻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n)
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观察组2035.24±4.3532.35±3.67
对照组2044.25±4.7543.25±3.97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如下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n)
效果
显著
效果
一般
无
效果
总体有
效率
观察组2012
6
290%
对照组209
6
575%
3 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被称为耳石症[3],是由椭圆囊囊斑上脱落的耳石(碳酸钙结晶)进入半规管对半规管感受器刺激造成头位与重力改变相关的短暂眩晕发作[4]。
耳石复位治疗法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机器复位更为精准,提高复位有效率[5]。
但是由于患者对机器的恐惧以及在治疗过程中会加重患者眩晕的症状,甚至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患者配合度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耳石复位治疗时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对治疗充满信心,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庄丽萍.护理干预对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焦虑抑郁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11(12):368-369.
[2]袁敏.多次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0例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21,12(19)731-732.
[3]原红艳.药物与耳石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J].当代护理,2018,17(22):187-188.
[4]李向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19(23):417-418.
[5]李佳悦.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20,15(21):61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