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赋 (宋)吕蒙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窑赋》原文及翻译!
《破窑赋》,又名《寒窑赋》、《劝世章》,也叫劝世文,是一篇警世之文。
是北宋贤宰相吕蒙正的作品,吕蒙正曾任当时太子(即位后为宋真宗)的太子太傅,这篇文章吕蒙正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
吕蒙正一生看淡名利,于真宗景德二年辞归洛阳,在伊水上流建宅,木茂竹盛,后世称吕文穆园。
吕蒙正的《寒窑赋》可谓名篇,传播最广,共有三版本,篇中稍有差别,如此经典名篇在《宋史》和《古文观止》中都无收录记录,令人费解,是编撰者们疏漏或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遗憾。
下为正文: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寒窑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寒窑赋》原文(宋)吕蒙正
盖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雄鸡两翼,飞不如鸦。
马有千里之能,非人力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时运不能自通。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菜;武略超群,姜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原非凶恶之徒;盗跖延年,岂是善良之辈?
尧舜圣明,却生不肖之子;瞽鲧愚顽,反有大孝之男。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晏子无五尺之躯,封为齐国宰相;孔明无缚鸡之力,拜作蜀汉军师。
霸王英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柔弱,竟有江山万里。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乞食瓢母,受辱跨下,及至运通,腰系三齐之印;
白起受命,统兵百万,坑灭赵卒,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是故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经纶,皓首仍居深山。
青楼女子,时来配作夫人;深闺娇娥,运退反为娼妓。
窈窕淑女,却招愚莽之夫;俊秀才郎,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无雨,潜身鱼鳖之中;君子失时,拱手小人之下。
衣敝缊袍,常存礼仪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已成天然骨格;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昔居洛阳,日乞僧食,夜宿寒窑。
思衣则不能遮其体,思食则不能饱其饥。
夏日求瓜,失足矮墙之下;冬日取暖,废襟炉火之中。
上人憎,下人厌,人道吾贱也。
非吾贱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今在朝堂,官至极品,位居三公。
鞠躬一人之下,列职万人之上。
拥挞百僚之杖,握斩鄙吝之剑。
思衣则有绫罗绸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
出则有虎将相随,入则有佳人临侧。
上人趋,下人羡,人道吾贵也。
非吾贵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恃,贫贱不可尽欺。
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寒窑赋》翻译:
尧舜为古代明君。
相传尧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均为不肖之子。
这样,尧将帝位传给了以孝著称的舜,而舜也将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相传瞽之子为舜,瞽是个盲人,舜的母亲去世后,瞽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表现出的非凡品德受到了众人的称颂。
相传鲧之子为禹,尧时,洪水为害,尧命鲧去治水。
鲧用堵塞的办法治水,结果导致洪水泛滥,被杀。
禹汲取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终于制服了洪水。
治水期间,还三过家门而不入,受到百姓拥戴。
禹后传位给子启,开启了我国“家天下”的历史。
北宋宰相吕蒙正,洛阳人,幼年贫苦,孜孜好学。
宋太宗、真宗两朝,他曾三居相位,封昭文馆大学士、太子太师、蔡国公。
真宗景德二年辞归洛阳,在伊水上流建宅,木茂竹盛,后世称吕文穆园。
吕蒙正年少丧家,尊先父遗嘱变卖家产,寄于尼姑庵中学习佛家经典。
久而久之,尼庵寺的住持开始嫌恶吕蒙正,吕蒙正只好流落街头,以乞食为生。
夜晚就在洛阳城外的破窑内休息睡觉。
传说有一天太白金星给他托梦说:当年相爷之女刘月娥正在城中奉旨搭建彩楼招亲,他们有前世因缘,让他前去领亲。
吕蒙正醒后,想知道事情真相就前去观看。
果然刘府有人在绣楼之上欲抛绣球,以定终身。
刘月娥因是奉旨出嫁,又没在绣楼之下发现自已的.意中人,就故意将绣球投向台下的一个乞丐,想给些银子打发此人后,解决奉旨出嫁一事。
而此人正是吕蒙正。
吕蒙正前去认亲,相爷见到他的模样,十分生气,就吩咐下人给他一百两银子打发他走,否则就打断他的双腿。
吕蒙正不答应。
此时刘月娥也到堂前观看热闹,看出吕蒙正举手投足之间有股才气,将来必成大器,于是不顾家人反对与吕蒙正一同寄宿破窑。
吕蒙正不忍千金小姐与他一同受苦,而小姐却劝他多读诗书以便日后能有一番作为。
一日,吕蒙正讨得一条黄瓜,在桥头之上欲切成两半,一半已用一半分与夫人,却失手掉于水于。
吕对天长叹:天欲诛我,我何能生?万念俱灰,跳入河中。
但却没有被淹死。
在岸边晕迷之际,隐约听得有人告诉他说:你已苦尽甘来,即日可进京赶考必中头名。
吕蒙正因年少于僧院长大,熟读各部经书,深得佛学精髓。
唯他试卷与众不同,没有长篇大论,却抓住佛学悟“空”受“苦”的道理,看淡一切名利。
他的言论受到大学士的赏识,果然金榜题名,位列三公。
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传。
在《宋。
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公认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
吕当初以此文教化太子,传说中太子(真宗)年少时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
而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此后常虚心向他人请教,最终成为真宗皇帝。
文中列举了自古以来诸多名人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十分巧妙地把太子这种傲慢的态度将要造成的后果引喻出来。
可以这么说,吕蒙正不仅是太子的老师,也是天下学子的老师啊。
吕蒙正,宋朝宰相,幼时被父遗弃,受尽人间贫寒冷眼,曾与母同住寒窑,以乞讨为生。
后发奋读书,最终官至极品。
从被人鄙视到被人高眼,深感天道无常、人情冷暖,故
作“破窑赋”。
文章中尽管有过分认命的观点,但确有不少醒世恒言。
劝君常读破窑赋,从此莫要看人低。
创作背景
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
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
所以他写了一段《破窑赋》。
《破窑赋》系吕蒙正之《劝世章》,又称《寒窑赋》。
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作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
相传当初是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
吕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师。
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
吕蒙正决定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
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
这篇文章,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包含了无穷智慧,聪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
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作者简介:
吕蒙正(944或946—1011),北宋大臣。
字圣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科状元。
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再著作郎,入值史馆。
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
后任参知政事。
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拜为宰相。
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
每论时政,有
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
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贬为吏部尚书。
两年后复以本官入相。
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再度罢相。
真宗即位,任命吕蒙正为左仆射。
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
后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
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
卒谥文穆,赠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