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反问句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二年级反问句教学初探
摘要:反问句作为低学龄段的一个教学难点,深受学生的困惑。

很多学生不理解反问句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这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学习盲点。

如何帮助低学龄段学生(一二年级)理解反问句并正确区分反问句与疑问句成为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将会从反问句的概念、人教版教科书(一二年级)中的反问句、地学龄段反问句题型分析和反问句教学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反问句低学龄段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一、反问句的概念
反问句不像比喻和拟人这类修辞在低学龄段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却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对于反问句的概念,苏魁元(2014)认为反问句是指明知故问(心里清楚而反过来发问)的句子。

朱文献(1986)认为反问句(也叫反话句、诘问句)运用疑问的形式和语气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反问之中,能起到强调的作用。

黄伯荣、廖序东(2002)编撰的《现代汉语》一书中认为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笔者认为,反问句就是在说话时为了加强语气而使用的一种无需回答的反向问句。

二、人教版教科书(一二年级)中的反问句
反问句在《大纲》(2011)中并不是一二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点,却在一年级下册出现,并有习题进行练习。

可见,反问句虽然不是必须掌握的教学语言点,却是低学龄段学生必须要会用的语言点。

笔者将一二年级教材中课文内出现的反问句总结如下:
1、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2、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3、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一年级下册《11彩虹》
4、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
5、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
6、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7、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
8、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
9、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
综上所述,一二年级课文中的反问句相对较少,且不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而是作为难点让学生懂得运用。

反问句一般出现在故事性的课文当中,且多数在对话中出现,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其中在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虽然是感叹号,却是用感叹号加强反问句语气。

在1995年出版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表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感叹号。

三、低学龄段反问句题型分析
1、用加点的字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用加点的字“不就”仿写句子。

这种题型一般不会明说这是反问句,而是用加点的字造句的形式,让学生模
仿写反问句,从而练习说话。

这种题型弱化了反问句的概念,加强了语言的练习,在模仿中掌握反问句的句型,达到会用的状态。

2、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在低学龄段的反问句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形式就是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大致有两类题型:一类是选择题的形式,一类是改写句子的形式。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的意思是( B )
A叶子上的虫要治。

B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C问叶子上的虫要不要治?
这种题型也在弱化反问句的概念,让学生知道这个问句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能够选择出来就可以,不用纠结是否是反问句。

例:将“那不就我在下雨吗?”改为陈述句。

这道题仍然没有涉及反问句的概念,而是用改写句子的方式,将反问句进行
改写,让学生理解反问句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3、反问句与疑问句的辨析
反问句与疑问句都是问句,这在低年龄段学生的思维中就形成一种混淆,他
们认为反问句也是疑问句,疑问句也是疑问句。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反问
句的概念进行清楚地说明,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观点,答案就在问
句中,而疑问句中是没有答案的。

如:要是我也喝醉了,岂不是能灵感大发,文章挥笔而出?
这是一个( C )
A设问句 B疑问句 C反问句
在这道题中,第一次涉及到反问句与疑问句的区别,也就是对反问句的概念
要有一点认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反问句的答案在问句中能找到,而疑问
句不可以。

四、反问句教学方法
低学龄段的学生在学习反问句时,对反问句的概念不用过多的进行解释,在
句型的转换中去运用,只要能够区分反问句和疑问句,能够将反问句与陈述句进
行转化就可以了。

到了二年级下册,需要对反问句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要能区
分反问句和疑问句。

但是不管是哪种题型,对于反问句的掌握注重实用而不是理
论知识的辨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理解反问句。

1、情境法
根据统编版一二年级语文课文中出现的反问句总结,反问句一般出现在故事
类的文章当中,且大多存在于人物对话中,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
也可以创设语言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反问句真正的意思。

情境一:当有事请求别人帮助时,做主观意愿强调。

——某某同学,你能帮老师拿下那本书吗?
——怎么不能?
情境二:当出现怀疑时,做事实类强调。

——这个是某某同学的铅笔吗?不是吧!
——这不就是某某同学的铅笔吗?
情境三:用反问句表示对客观事实的怀疑。

——天气这么晴,你还带伞干什么?
2、比较法
可以将反问句与疑问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弱化反问句概念的讲解。

例:在这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在这画点什么,这样好吗?
这两句都是疑问句的形式,但是用“不是……吗?”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在这画点什么很好,不需要真正的回答,意思在问句中就表现得很明确,所以是
反问句。

而却是疑问句,“在这画点什么,这样好吗?”答案可以是好,也可以是
不好。

所以区分反问句和疑问句的方法可以是一、看看问句中是否包含答案;二
看看这个问句需不需要回答。

综上所述,低学龄段的反问句教学注重语言的训练,轻语法的讲解,甚至不
包括语法的讲解。

这对于新手教师来说,要把握好反问句教学的度。

其次反问句
一般会出现在故事性的文章中,而且大多用在人物对话当中,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再次,反问句与疑问句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问句中是否有答案,有答案的为
反问句,没有答案的为其他问句。

参考文献:
[1] 苏魁元.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探析[J],学习策略,2014年,(8):57.
[2] 朱文献.反问后续句的作用[J],小学教学研究,1986年(11):2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6]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资源编辑室、北京紫峰文化发展公司,阳光课堂金牌练习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点符号用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