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摘要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植物病毒引起的毁灭性病害。
从粗缩病的危害、发病症状、病原、寄主与流行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介绍其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粗缩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发生;防治;研究进展
粗缩病是由植物病毒引起的世界性玉米病害。
1949年在意大利种植的美国材料中首次被发现,之后以色列也有相关报道。
随后,其他欧洲国家和南美洲国家也相继发现流行该病[1]。
我国是在1954年于新疆南部和甘肃西部地区首次发现该病。
20世纪60年代曾在夏玉米区发生流行,70年代和90年代以来,玉米粗缩病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流行成灾[2]。
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我国玉米粗缩病发病田达到233万hm2,绝产损失4万hm2 [3]。
2007年,玉米粗缩病在山东省发生面积约22.67万hm2,部分地块绝产。
2008年,河南东部、河北鹿泉、安徽宿州等地区,粗缩病也比较严重[4]。
从2008—2011年4年间,粗缩病在我国的发病面积每年均超过300万hm2,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玉米生产,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症状
粗缩病在玉米各生育期均可感病,以苗期受害最为严重。
感病初期,幼叶中脉两侧细脉及正面基部出现透明褪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小点渐渐增多,逐渐扩展到整片叶子。
病株在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出现长短不一的蜡白色突起,叶片僵直、肥厚,常伴有褶皱出现,叶色浓绿,顶叶簇生,节间缩短,植株矮缩。
发病重者不能抽出雄穗或抽出雄穗却没有花粉,雌穗畸形不结实或结实不良;发病轻者,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影响结实[5]。
2 病原
引起粗缩病的病原有3种:玉米粗缩病毒(MR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Mal de Rio Cuarto virus(MRCV),均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
三者在病毒粒子形态、寄主范围、传毒介体等方面都很相似[6]。
其中,RBSDV 为我国玉米粗缩病病原[7],MRCV和MRDV分别为南美洲和欧洲粗缩病病原。
RBSDV在日本首次被发现,2003年中国学者王朝辉[8]完成了RBSDV湖北玉米分离物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以及功能预测分析工作,进一步证明了我国玉米粗缩病的病原为RBSDV,病毒全基因组10个dsRNA片段,共由29 142个碱基对组成,且每个片段末端都包含一段该种属特性的相同保守序列。
3 寄主及流行规律
玉米粗缩病寄主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玉米、水稻、谷子、小麦等作物,以及马唐、稗草、画眉草等杂草。
杨本荣等[9]通过接种试验测试了36属70种
禾本科植物和9种双子叶植物,结果表明:57种禾本科植物均被感染,而双子叶植物均未被感染。
在我国,RBSDV主要由同翅目昆虫灰飞虱、白脊飞虱、白带飞虱传播。
但白脊飞虱和白带飞虱的传播效率比较低,因此两者在病害流行中的作用很小。
玉米虽然是RBSDV最敏感的寄主,但不是灰飞虱的适生寄主。
因此,可以见到成虫在玉米上有探食活动,却很少见到成虫在玉米上有产卵和孵化的行为[10]。
具体侵染方式是:灰飞虱在禾本科杂草和麦类作物等寄主上越冬。
春天第1代灰飞虱把病毒传播到返青小麦上,成为侵染玉米的主要病源,在小麦收获期形成迁飞高峰,其出现后21 d玉米粗缩病达到发病高峰期。
第2~4代灰飞虱迁移到田边杂草传毒越夏,待秋季冬小麦出苗后,灰飞虱迁移到杂草和麦田上,传毒越冬。
育种家多年研究发现,RBSDV不经花粉、枝叶摩擦、种子、嫁接以及土壤传播[11-13]。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选择种植抗病、耐病的品种,适时播种,避免晚春播和套播,错开灰飞虱发生的高峰期,铲除杂草并及时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毒源。
4.2 种子处理
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 g或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10~20 g拌种10 kg,任选其中1种加20%病毒A 20 g,对水500 mL。
4.3 化学防治
在玉米播种后定苗前,主要防治昆虫灰飞虱的传毒。
可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1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10%氯氢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任选1种,与3.8%三氮唑核苷·铜·锌水乳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合,在田间和周边杂草上一起喷雾。
5 展望
我国玉米粗缩病的研究虽然在病原、流行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基础性研究仍亟待提高[14-15]。
从根治玉米粗缩病的角度出发,加强抗病遗传规律研究、筛选抗病种质、培育抗病品种等意义重大,通过分子标记的方法,找到抗病基因,选育抗病品种,保证我国玉米的高产稳产。
6 参考文献
[1] HARPAZ I,MINZ G,NITZANI F.Dwarf disease of maize[J].FAO Plant p-rotect Bull,1958(7):43.
[2] 李常宝,宋建成,姜丽君.玉米粗缩病及其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1999,25(5):34-37.
[3] CHEN S X,ZHANG Q Y.Advance in research o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and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in China[J]. J Plant Prot,2005(32):97-103.
[4] 李斌.玉米粗缩病7号染色体抗病位点的精细定位[D].济南:山东大学,2008.
[5] 董志平,姜京宇,董金皋.玉米病虫草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6] MCMAHON J A,DALE J L,HARDING R M.Taxonomic implications for Fijiviruses based on the terminal sequences of Fiji disease fijivirus[J].Archives of Virology,1999(144):2259-2263.
[7] 张恒木,雷娟丽,陈剑平,等.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引起的[J].中国病毒学,2001,16(3):246-251.
[8] 王朝辉.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玉米分离物的分子特性及其侵染体系[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9] 杨本荣,马巧日.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寄主范围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3,13(3):1-8.
[10] 蔡邦华,黄复生,冯维熊,等.华北稻区灰飞虱的研究[J].昆虫学报,1981,24(3):283-289.
[11] 张成华,高新学,刘铁山,等.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及抗病育种研究现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92-94.
[12] 陈建军,李波,吴雯雯.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83-85.
[13] 陈长青,孙甲,白石,等.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8(4):38-40.
[14] 王桂香,庄克章,李龙,等.玉米粗缩病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8,16(3):123-125.
[15] 陈艳萍,张彦兵,孟庆长,等.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06(6):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