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质量检测语文模拟密卷(三)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质量检测语文模拟密卷(三)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尚书》与《书》教传统
戴永新
《书》教伴随着《尚书》各篇的产生和传播即产生了,但“《书》教”概念的提出时间较晚,《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
”
《书》教的传统,首先表现为“允迪厥德”的稽古意识。
《尚书》的《尧典》和《皋陶谟》开篇即用“曰若稽古”,其实就明确地表明作者已经具有了鲜明的历史意识。
《虞书》开篇引出尧、舜、禹的言事,莫不反映出其恪尽职守、勤于朝政的崇高品德;《商书》追述了殷人祖先的事迹,《周书》既推崇成汤、文、武等伟大的历史人物,又推崇殷朝中宗、高宗、祖甲等历代贤王。
他们“面稽天若”,“吁俊尊上帝”,“畏天显”,“畏天命”,恪尽职守,勤于政事;选人谨慎。
《尚书》的“曰若稽古”,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其目的即实现皋陶所言的“允迪厥德”,实现“协和万邦”的目的。
又通过“曰若稽古”这种方法,来实现新思想、新观点的推广。
《书》教的传统也表现为“休兹知恤”的忧患意识。
休,美也。
恤,忧也。
虽然这是周公针对用人和理政而发出的感慨,但是“休兹知恤”,时时事事保持“敬”“慎”“恤”“钦”的忧患意识,则是《尚书》用以垂教后世的重要内容。
《尚书》中尧、舜、禹无不以夙夜忧勤的形象出现。
帝尧“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恭谨地立身行事,心忧民事,因此命羲和等人“敬授人时”,恭谨地对待日升日落的自然变化。
《尚书》的《虞夏书》中,为政惟艰的忧患意识已初露端倪。
《周书》中因为政艰难而产生的忧患意识,则表现得更加明显,并集中体现在诸诰辞中。
“有德惟刑”,因此司法、施刑务必敬慎。
要“敬明乃罚”,“庶狱庶慎”,“敬尔由狱……兹式有慎”,处理每一案件都应轻重适当,而且案情的审理,减刑、量刑、罚金等均要“其审克之”。
周人“监视古意”,夏、殷二朝的相继覆亡,使得他们难以释怀,因此,《周书》充满了“殷鉴”思想。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嗣王其监于兹”,“监于殷,丧大否”。
经过对夏、商二朝覆亡的反思,周人清醒地认识到“惟命不于常”,如何不重蹈夏、殷覆辙,是他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周人重视德治,因此,《书》教传统也是“以德配天”的传统。
《周书》中85次出现了“德”字,大部分出于周公之口,而且多围绕“皇自敬德”“祈天永命”的目的而展开的。
这其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崇拜的延续,同时也显示了周人开始注重人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顺天应民,以达到永固政权的目的。
《书》教之所以形成,应该有赖于史官对史料的选择。
因此,那些被史官认为重要的言行和事件载录以便后世“可覆视也”。
而在传世和不朽观念引导下,史官在保存档案文件时,更多关注那些“可覆视”的,具有垂范或垂教意义的史实,而正是由于此种原因,大量具有教化意义资料保存下来,为《书》教的形成,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摘编自《光明日报》(xx年05月26日07版)(有删改)1.下列关于“《书》教”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教的产生与《尚书》的传播与发展密切相关,《书》教里的一些意识最早在《尚书》当中便有体现
B.《书》教具有传世价值,《书》教当中所体现的用人为政精神,为《尚书》能够推及后世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教化内容
C.《书》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境况,不仅表现为古人对天的推崇,还表现出“顺天保民”的天人感应的思想
D.《书》教的形成,得益于史官的合理取舍与妥善管理,这不仅保证了其质量,还使大量具有教化功用的资料能流世于今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周书》相比于其他成书,更具有集成的特点,表现为不仅推崇伟岸的历史人物,又推崇历代贤王,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B.《尚书》所提倡的“曰若稽古”有双层作用,在实现“政通人和”目的时,又推扬用“曰若稽古”的方法提出新思想,新观点
C.《周书》中善于总结历代朝廷覆灭的原因,在综合因素后,清醒地通过思辨精神,去避免覆灭的危机,这便是周人“监视古意”的初衷
D.《周书》中蕴含着朴素的德治思想,这大体是尊重了古人对天的崇拜,以及出于永固政权的目的,故在社会上推行“皇自敬德”、“祈天永命”的愚民教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书》教概念提出的时间较晚,但《书》教的后世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历代古书,表现出“集成”、“思辨”的特点
B.《尚书》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周书》中也有强烈的体现,但相比之下,《尚书》中所表现出的帝王处理方式却缺乏《周书》“有德惟刑”的执行力
C.《书》教的传世意义形成过程历经艰辛,一是《尚书》的发展,二是统治者的统治目的的需要,三则是史官们的价值选择,这些都促进了《书》教的发展
D.无论是《尚书》还是《书》教传统,在现如今,拿出来漫谈,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稽古”、“忧患”意识的现今意义,“有德惟刑”、“以得配天”的社会建设的现今意蕴
雷膺,字彦正,浑源人。
父渊,金监察御史。
膺生七岁而孤,金末,母侯氏挈膺北归浑源,艰险备尝,织纴为业,课膺读书。
膺笃志于学,事母以孝闻。
太宗时,诏郡国设科选试,凡占儒籍者复其家,膺年甫
弱冠,得与其选,愈自砥砺,遂以文学称。
丞相史天泽镇真定,辟为万户府掌书记
...。
世祖即位,初置十路宣抚司,诏选耆旧使副子弟为僚属,授膺大名路宣抚司员外郎。
中统二年,斡林承旨王鹗、王磐荐膺为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五年,调陕西西蜀四川按察司参议。
至元二年,改陕西五路转运司
谘议。
四年,用兵于蜀,佩金符
..,参议左壁总帅府事,师还,升承务郎、同知恩州事。
宪府表荐其能,遂入拜监察御史,首以“正君心、正朝廷百官”为言,又斥聚敛之臣不宜作相。
十一年,加奉议大夫,佥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司事,以称职闻。
十四年,进朝列大夫、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
是时,江南新附,诸将市功,且利俘获,往往滥及无辜,或强籍新民以为奴隶。
膺出令,得还为民者以数千计。
十八年,转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以母老辞。
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二十二年,丁母忧,去官。
明年,起复,授中议大夫、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
时苏、湖多
雨伤稼,百姓艰食,膺请于朝,发廪米
..二十万石赈之。
江淮行省以发米太多,议存三之一,膺曰:“布宣皇泽,惠养困穷,行省臣职耳,岂可效有司出纳之吝耶!”行省不能夺,悉给之。
时年六十二,即致仕,归老于山阳。
二十九年,征拜集贤学士。
成宗即位,朝会上都,召诸故老,谘询国政,膺为称首,多所建
白。
一日,延见便殿,奏对称旨,赐白玉带环一。
明年,赐钞五千贯
...,进秩二品。
大德元年夏六月,以疾卒于京师,年七十三。
赠通奉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冯翊郡公,谥文穆。
摘编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B.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C.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D.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掌书记。
主要执掌府僚的文书等工作,地位仅次于节度副使,但北宋后期,掌书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金符。
有两类释义,一是君权受命于天的凭证,二是古代帝王授予大臣的信物。
C.廪米。
即指公家发放的粮食,又指官府按月向学员们发放粮食。
D.五千贯。
指旧时的数量单位,一贯为一千钱,通常30吊为一贯,五千贯,即150000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雷膺年少有为。
在艰苦环境下,雷膺刚满20岁,便通过自己的勤思进取,被丞相召至府中当掌书记。
B.雷膺不畏权贵。
在担任监察御史一职后,雷膺提出“正君心,正朝廷百官”的建议,打击了朝臣与丞相,因此与人结下仇怨。
C.雷膺惩恶保民。
元朝刚收回江南地区时,诸将竞相争功,不断残害百姓,雷膺见此状立马下令禁止。
D.雷膺为君重用。
成宗刚即位时,雷膺是第一位被召请的人,并且雷膺死后还被追封为冯翊群公,并赐其谥号。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是时,江南新附,诸将市功,且利俘获,往往滥及无辜,或强籍新民以为奴隶。
膺出令,得还为民者以数千计。
(2)布宣皇泽,惠养困穷,行省臣职耳,岂可效有司出纳之吝耶!”行省不能夺,悉给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8-9题。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宋曾几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8.某诗评家评论此诗道:“纯以气胜,意境亦阔。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5分)
9.全词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人与人相交往,一生很快便能度过。
”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期,天空明朗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姜夔在《扬州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道出了“十里长街”转瞬变为“满眼青麦”的叹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试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高手
中村
一条黄土小路时隐时现在荒山野岭之上。
那时是夏天,骄阳似火,蝉鸣阵阵。
灌木茅草疯长正盛,唯独不见人影。
此语自然夸张,说时就有两人沿着黄土小道走来。
一东一西,相向而行。
都是爬上了一面大坡,气喘吁吁,汗水涔涔。
于是,都不约而同地到一颗大树阴里歇息。
荒山野岭上仅有的两个行路人就这样相遇了。
向东去的一个看上去身材瘦小,挑着一副剃头挑子。
向西去的一个是彪形大汉,肩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
既在同一棵树下歇凉,就不能不说话。
大汉剜了剃头的几眼后,问道:“老兄,剃头的?”
剃头匠眯眼微微一笑:“这还用说吗?”
大汉语塞。
半响。
没话找话:“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
剃头匠依旧眯眼微微一笑:“我知道。
”
“干什么的?”
“你哪,”剃头匠道,“既不是做庄稼的,也不是当官的,更不是做生意的。
但你有钱,你挣钱不费力气,只是多半在半夜,更深人静,来去匆匆。
干你这行常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
“嗬,看不出你还真行!”
剃头匠坐在剃头挑子上依旧是眯眼微笑。
大汉摸摸自己丛生的头发胡子,里面藏着粒粒热汗。
“既然老兄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就请给我剃个头吧?”大汉拍拍屁股下的包裹说,“我照价付钱。
敢不敢?”
剃头匠站起来,依旧是那副笑模样:“剃头匠以剃头为天职,没有不敢剃的头,也没有头不敢剃。
”
“嗬,好!来吧。
”
“留发还是剃光?”
“剃光。
”大汉叫道,“剃光爽快!”
剃头匠到不远处的凹坑里汲了水,用石头支起锅把水烧热了。
将大汉的头摁入盆中洗净烫透,取出。
用毛巾揉吸了水分。
尔后,让大汉坐在用绳子网成的躺椅中。
围了白围布,把剃刀在那块被人油腻污垢漆得漆黑闪亮的刀布上啪啪的篦了几个来回,便正式给大汉剃头。
喳喳喳喳,大汉丛生的毛发像黑雪一样纷纷飘落。
剃完头,刮胡。
剃头匠将躺椅支开放平,让大汉全躺在躺椅上。
剃头匠刮得很仔细,从嘴边到腮旁,然后转到脖子上。
大汉感到剃头匠的刀在他的脖子上急速飞走,旋来绕去,嗖嗖生风。
刀刃轻触皮肤,若即若离地游走所产生的那种微痒,确实使他感到惬意。
他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许久,剃完了头,剃头匠拿出镜子给大汉照照,“咋样?”
大汉看到平时那个须发丛生的自己不见了,镜子里出现了一个连自己也不认识的亮光亮光的白葫芦。
“嗬嗬,”大汉摸摸自己舒服的光头,连赞,“不赖,不赖,看不出老兄手还真高,多少钱?”
“25块大洋。
”
“什么?”大汉惊了一跳,“25块大洋?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剃头匠仍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多吗?不多。
“
大汉叫道:“怎么不多?剃一个头最多两吊钱,就算我这头难剃,加倍,也不过四吊钱。
你敢要25块大洋?”
剃头匠仍然笑眯眯:“不多,真的不多。
”
“即使我给你十倍的价钱,也不过两块大洋,你敢要25块大洋,还说不多?”
剃头匠将手中的剃刀在空中像风轮一样呼呼转了半天,落下时又轻轻接着。
大汉看到了那刀刃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你仔细想想看多不多吧?老弟。
”剃头匠把玩着剃刀,仍然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看着大汉。
大汉猛然醒悟。
剃头匠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也知道了他包裹里是什么东西。
刚才剃头匠刮胡子时,刀锋在自己脖子上绕来绕去,如果剃头匠处心不良,只消在脖子上轻轻那么划拉一下,自己就会一命呜呼,那自己包裹里那几百块大洋还不全是他的?在这杳无人烟的荒山野岭之上,剃头匠杀他易如反掌。
大汉只觉得从脚底里冒出一股冷气,这冷气从脊梁骨直达脑门上。
大汉手脚冰凉。
25块大洋买一条生命?
大汉哆哆嗦嗦着嗫嚅道:“不多,是不多。
”
大汉从包袱里摸出25块大洋交给了剃头匠。
剃头匠收了钱,微微一笑:“老弟,好走。
”肩了剃头挑子向东走去。
走了一阵,忽听背后大汉在喊:“老兄,慢!”
剃头匠止步,扭转身。
见大汉气喘吁吁追来,到他跟前,扑通一声跪倒,磕了一个响头:“大哥,你是高手。
”
剃头匠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扭转身飞步而去,只留下一个铮亮铮亮的白瓢梦一样呆在荒山野岭之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一段的环境描写,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出了合理铺垫,即两人在荒山野岭里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B.文章行文以对话形式展开,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叙事节奏,又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C.大汉虽是一个劫匪,但为人还是善良的,放心的让剃头匠摆弄自己的头发以及胡须,体现出劫匪人性的一面
D.小说中多运用铺垫、对比、照应的手法在推动情节的发展,并且生动形象的使小说中人物特点更加立体鲜明
E.小说的情节安排,以及人物与人物间的关系问题,突出在强调小说“强中更有强中手”的主题,使得小说更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2)请结合全文,试分析“剃头匠”的形象特点(6分)
(3)试运用恰当的方式,分析文章标题“高手”的意蕴(6分)
(4)小说结尾处颇具玩味,请结合全文试分析大汉为何返回来跟剃头匠磕头,并说明这样安排情节的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杨绛:淡然走过百岁人生
吕莎
杨绛先生最早是以剧作家身份登上文坛的。
她在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戏剧《称心如意》《弄真成假》登上剧坛后,受到极大欢迎,被誉为“喜剧的双璧”。
杨绛一时间声名大噪,甚至钱锺书先生在公众场合都被介绍成“杨绛的先生”。
1949年以后,杨绛先生的创作重点转向小说与翻译。
她的几则短篇小说生动形象地勾勒了各种人物,长篇小说《洗澡》更是描摹了“三反”运动中惯见的“嘴脸”。
这些作品充满了机智幽默,又渗透着世情练达。
杨绛先生的翻译水平极佳,朱光潜先生曾称赞说,全中国“散文翻译杨绛最好”。
杨绛则说,翻译是件苦差事,译者“一仆二主”:一个洋主子是原文作品,原文的一句句、一字字都要求依顺,不容违拗,也不得敷衍了事。
另一主子就是译本的本国读者,他们既要求看到原作的本来面貌,却又得依顺他们的语文习惯。
值得敬佩的是,杨先生的西班牙文是年过六十才开始学习的,边自学边翻译。
其译作功不可没,为后来的西班牙文学翻译奠定了深厚基础。
杨绛先生的散文感情真挚、平淡馨香,丈夫钱锺书、女儿钱瑗去世后,她在散文《我们仨》中追忆了一家三口的点滴生活,读过的人无不动容。
与杨绛先生交往过的人,都对其高雅淡泊的性情赞叹不已。
杨绛先生的生活十分朴素,对于物质几乎没有什么要求。
先生家中至今仍然保持着钱锺书先生在世时的陈设,白墙、水泥地、老家具,没有装修,也没有封阳台。
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那是杨绛先生早年登高换灯泡时在湿墙壁上留下的印记。
客厅亦是书房,靠近门口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20卷《钱锺书手稿集》和一些外文工具书。
丈夫钱锺书、女儿钱瑗的照片摆放在书架正中最醒目的位置。
杨绛先生生活十分低调,近几年更是婉拒来访。
她一生热爱读书,年少时一星期不看书就感到“一周都白过”。
百岁以后,她仍天天都看书,身体好的时候还要伏案工作。
照顾杨绛先生多年的吴阿姨说,先生闲不下来,一有空就要写。
客厅里摆放着一张小书桌,就是在这里,杨绛先生以近90岁高龄翻译柏拉图《斐多》,96岁创作了《走到人生边上》,103岁为《洗澡》写下续篇《洗澡之后》;也是在这里,她笔耕不辍,投入大量精力整理钱锺书先生的遗著,让这些宝贵财富得以面世。
作为“娘家人”,陈众议可以算是在杨绛先生晚年与其交往最多的人之一。
他说:“这些年,大家都非常热心地关心杨绛先生,但是她总是怕打扰大家,也希望自己保持清醒淡泊的境界。
单位好多次提出给她装修房子,都被她婉拒了。
”
陈众议用“干净”二字评价杨绛先生,他说,与先生接触越多,了解就越真切深入。
杨绛先生的干净是由内而外的。
她并不是遁世,而是“能入世,亦能出世”,这一点最难能可贵。
在女儿钱瑗去世后,沈仪琳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信表示慰问。
杨先生在回信中写道,“仪琳同志:得信感谢。
钱瑗已于三月四日下午四五时去世,睡眠中去,很平安,无痛苦。
八日已火化。
你可来个电话……我一点儿不孤独,情况很好,放心。
——杨绛”
“声名利禄对于她不过是过眼烟云,她什么也不要,知道什么也带不走。
杨绛先生能坚持到现在,因为她心中有信念,有些话必须要说,有些事情必须做完,包括整理钱锺书先生的笔记,包括写下《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以便将心中的情感充分表达。
”陈众议说。
“杨绛先生的一生是追求尽美尽善的一生。
杨绛先生的著述,是她留给后学的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重读她的这些著述,可以将我们带到她所经历过的一个一个的历史场景、情景中来,与她一道阅世、阅人。
”党圣元说。
(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杨绛先生的人生轨迹呈现出逆发展趋势,她的成就反而集中在自己的中晚年时期
B.杨绛先生为人高雅淡泊,既能遁世,也能积极出世,这是她相比于别人最难能可贵的
C.杨绛先生为人毫不悲观,为人处事都追求尽善尽美,具有强大的执行力,说必须说的,做必须做的D.本文区别于一般的人物传记,少强调描绘人物的丰功伟绩,侧重在谈的则是其“伟绩”后的人性光辉E.本传记文采用的是穿插往复式的写法,旨在能全方位的对杨绛先生进行褒扬,结构灵活,更能彰显先生的伟岸
(2)为什么杨绛先生能被世人评价为“淡然走过百岁人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文本中提到杨绛先生家里的居室布局以及女儿去世自己给友人的回信,这些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杨绛先生给人们展示的是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超然的人生智慧。
请结合文本概括其性格中的闪光点,并就其一点,说明你得到的启示(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6月24日上午9时许,两英镇墙新村人黄某贵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便将______,把情况“添油加醋”的发至百度贴吧。
②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速仅为0.5%,创两年新低,但二季度有望反弹,这并非______
③听说明的方孝孺,就被永乐皇帝灭十族,其一是“师”,但也许是______,我没有考查过这事的真伪。
A.捕风捉影;道听途说;齐东野语B.道听途说;齐东野语;捕风捉影
C.道听途说;捕风捉影;齐东野语D.捕风捉影;齐东野语;道听途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6日报道,马来西亚一名15岁的男孩日前因腹痛被送往医院,经检查,医生惊讶地发现他的胃内竟然寄生着一个胎儿。
B.5月20日,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高三学生在教学楼前将废旧试卷和书页洒下,并大喊“高考加油”,这一现象在网上引发关注。
C.省地震局副局长李文利表示,“超级地震车”将全面提高我省应对各种灾害的快速响应和救援能力,并及时为地震现场指挥人员提供用于应急指挥基础数据和信息。
D.据《联合报》报道,对于520后陆委会与国台办的联系沟通是否中断的问题,张小月的回答如同邱垂正一样,不断强调秉持善意沟通,希望沟通管道持续畅通,两岸关系继续往前走。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站在十年后的位置上往回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无疑是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
其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促使“少数民族文学”向“多民族文学”进行范式转移:________________,更是少数民族文学对自身学科定位、知识体系和发展脉络的反思。
A.这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或一个前缀的变更B.这不仅仅反映的是文学形式的单纯变化C.这不单单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更迭D.这不单单反映的是文学史观的特点表现16.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貼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青春文学”其实是一种_________。
“青春文学”的偶像作家在粉丝那里是具有卡里斯玛性质的神圣人物,填补了信仰的真空。
偶像本身是一个_________,粉丝将自己的情感、欲望、想象投射进去,_________只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外壳和形象作为代言人。
这个特质决定了青春文学不可能在社会性的观照、深度的省察、精神的提升等方面有什么作为。
17.下图是xx南京溧水傅家边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赛的奖牌,请指出除文字以外该图的构图要素以及可能存在的设计理念。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