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的五项任务与排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改革的五项任务与排序
摘要:中国金融改革重点问题主要体现在:“大而不倒”的银行带来的效率损失和不必要的系统风险、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并非解决经常账户不平衡的关键、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规定造成市场扭曲与效率损失、资本账户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人民币还未达到自由兑换的程度。
文章认为对这五项重点问题的改革顺序应该进行统畴安排,理论上的最佳顺序首先是进行国内的金融改革,其中包括要解决银行的治理问题,推动汇率的改革和利率的改革。
相对要推迟的应该是资本账户的改革和人民币的国际化。
改革的顺序依次是:“大而不倒”的银行改革、汇率改革、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的改革、放开资本账户的管制改革与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
结论是先治理银行业再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
关键词:国有银行改革;汇率改革;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管制;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的金融体系都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大跃进”。
过去30年的表现是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在此过程中,中国的金融行业也有长足的进步。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金融行业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继续推进,还存在改革的空间。
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宏观政策有诸多论述,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金融改革的五项任务及其改革的排序问题。
一、中国金融改革的五项任务及改革排序
中国金融改革的未来至少有五个重点需要思考。
一是中国有“大而不倒”的银行;二是中国的汇率改革(政府几次表述中国的最终目标是走向灵活性的市场决定的汇率);三是利率进一步的市场化;四是放开资本账户的管制;五是人民币国际化。
如果从经济效率极大化和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这五项改革的顺序需要做统畴安排。
因为这五项改革之间有必然联系,某种做法或许短期内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从长远目标与增加金融稳定的全局来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
从效率和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最佳的改革顺序首先是进行国内的金融改革,其中包括要解决银行的治理问题,推动汇率的改革和利率的改革。
相对要推迟的应该是资本账户的改革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
(见表1)
二、改革顺序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分析
政策选择往往受到非经济的因素的影响,一个值得担心的趋势是非经济因素有可能导致改革顺序。
中国目前正积极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要大幅度放开资本账户的限制;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上,观点不一致,处在观望阶段;而银行的内部的治理问题还未排在日程上。
由此,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最佳改革顺序与实际的改革顺序之间可能会存在矛盾。
(一)商业银行过大带来的效率损失和不必要的系统风险
为什么说中国的银行过大带来了效率损失和不必要的系统风险?原因大体有五点。
第一,商业银行规模大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规模经济,但大于有效规模就等于无效。
从最近全世界的商业银行排名来看,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是中国的商业银行,排名第二的也是中国的商业银行。
规模经济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也存在最佳规模之说,如果超过规模反而会带来效率的降低。
第二,“大而不倒”是一种系统性风险。
比效率下降更可怕的事情是金融机构
“大而不倒”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如果金融机构比较小,处理不好出现问题是银行自己的事情。
如果很大,处理不好出现问题就是国家的事情、社会的事情,国家和社会将迫于形势来挽救经营不善的银行,这将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带来国家与社会的损失。
第三,“大而不倒”的银行加深了国有非金融企业的原有问题。
在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尽管中国有近200家商业金融机构,但四大国有银行储蓄市场占有率约为50%左右。
国有银行在进行贷款时更加偏向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向国有银行贷款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在国有银行“大而不倒”的格局下,国有银行偏向国有企业的情况使国有金融企业内部本来就存在的治理问题加剧了。
第四,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背景下,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问题可能会加剧。
中国的储蓄量很大,而金融体系相对缺乏效率,在分配资源时照顾某一类企业相对忽视民营企业。
如果一旦允许海外资金进入,通过同样的有问题的金融机构,会把本来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大。
在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一旦国际资本可以双向流动,经济危机情况将导致资本的更快速流出,造成金融危机。
不仅是外国资本可以外流,而且储蓄资本也可以外流。
第五,中国的资本管制只是暂时提供了救命稻草,使得金融资本的扭曲没有被扩大。
所以,中国金融改革第一个需要改革的问题是商业银行的“大而不倒”,“大而不倒”的商业银行具有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并非解决经常账户不平衡的关键
中国的名义汇率制度不是由市场决定的。
有学者认为,这是造成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笔者不同意该观点。
中国的名义汇率制度对中国顺差的贡献非常小,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也不大。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中国经常账户的顺差是其他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包括性别比例的失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金融体系不健全等。
储蓄-投资不平衡是经常账户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对维持国内物价稳定至关重要,是维持中国物价稳定的重要工具。
物价的稳定是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据目前情况分析,美国中央银行滥发货币,欧洲中央银行也在实行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
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相对缺乏灵活性,就有可能需要被迫进口外国的货币政策。
外国的货币政策宽松,本国的货币政策也宽松。
如果外国的货币政策与本国的政策相对吻合,这没问题。
如果不吻合,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假设中国需要治理通货膨胀,但由于外国中央银行还是滥发货币,同时又缺乏相对灵活的货币政策,需要被迫进口货币政策,那将会对物价稳定带来风险。
为什么说物价稳定与和谐社会有非常紧密的关系?通货膨胀实质上是加剧财富分配不平衡的重要途径。
富人的非消费类收入可以利用多种投资工具,这些投资工具不会受到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
相对来说,穷人资产投资的渠道比较少,大多数中低收入者将资金放在银行,受制于银行的利率。
一旦银行利率很低,一旦发生通货膨胀,实际利率会更低,甚至是负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货膨胀会进一步加大财富分配不平衡,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当汇率制度缺乏灵活性的时,本国的货币政策会受制于国外的货币政策。
有时候国外的货币政策可能对本国不合适,被迫引进的货币政策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使财富分配进一步不平衡。
(三)导师制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
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
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结论
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于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导师制指导内容不够规范。
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导师难于做到尽职尽责。
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且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指导
指导方式应结合我院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等实际,选择不同类型。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分为综合导师制、年级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等不同类型。
由于我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的存在,与综合导师制必然产生职能上的重复,难于协调两种制度的职能,加之生师比问题突出,因而不适宜采用。
而英才导师制由于其覆盖面过小,闲置和浪费了导师资源,因而也不适宜采用。
相对而言,年级导师制由于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学习方法、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克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加之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就不再需要配备导师了,因而比较适宜。
同时,为求得导师制的良好效果,应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如利用电话相互联系或网上交流、导师经常下寝室、学生经常登门请教等加强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与了解,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制订并实施具体计划,通过导师论坛、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采取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指导要求上,既要倡导导师找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以增强指导实效。
(二)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
在进行导师筛选的过程中,挑选专业业务好、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担当本科生的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几年,随着
我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对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本科生导师的数量不能适应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要求。
为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学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稳定导师队伍,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适当招收部分在读研究生来充实导师队伍,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
此外,应明确导师职责,这既是加强导师工作管理的必要手段。
也是衡量和考评导师工作的客观依据。
具体而言,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大概分为以下几项: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计划,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选课过程给予指导。
二是定期组织学习讨论,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三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充分地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
一是学院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提供有关信息,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
如为保证导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导师集中学习学分制的有关管理规定,使导师了解学分制的管理模式、选课过程的操作;学院和各系可组织导师学习,使其了解本专业培养计划,熟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的安排情况;学院可为导师提供所指导学生的有关信息,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学工部门应向导师发布毕业生就业行情及市场信息,以方便导师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
二是完善导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具体考评办法,对导师在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定期进行考核并记入档案,对导师的考核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奖酬金结合起来。
学校可设立本科生导师奖励基金,对工作突出的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加强教育管理,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
三是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如在学工或教科办设立意见箱,向广大学生做定期导师成果调查,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加强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保障言路畅通等。
[参考文献]
[1]李达轩,曾凡东.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3-06-06.
[2]周萍,樊如放.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