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最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鲁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三、学习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注音衰微( ) 赫然 ( ) 迭起( ) 典籍( )弥高( ) 卓越 ( ) 校补( ) 函寄( )2.释词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
淋漓气冲斗牛目不窥园3.了解闻一多和臧克家二、课堂展
示(一)预习检测(二)小组探究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他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这两方面矛盾吗?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当堂检测“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写闻一多挑灯夜读的情景。

第二课时一、预习搜集一篇闻一多先生的演讲稿,并背诵其中一个段落。

二、课堂展示(一)预习展示,学生演讲比赛。

(二)小组探究1.复习拓展细读全文,画出精碎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读文—复述—谈变化)明确: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时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单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2.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通过读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

它有两
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

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3.这篇课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能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明确: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

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三、当堂检测用铿锵有力的短句为闻一多先生写一段短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教学实录导入同学们,邹韬奋同志在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做了一个最简短的悼词说:“许多人是不战而屈,而先生是战而不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又一位“战而不屈”的人物。

下面首先让我们听一段关于这位“战而不屈”的人物呐喊声,听完之后请部分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感受!放录音《最后一次讲演》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你现在的感受如何呢?对录音中主人的慷慨激昂的讲演,有什么感想呢?自强,如果你在现场,你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你的心,你的血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鼓人心,壮斗志……那么大家知道是谁
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对,闻一多——一位面对国民党的手枪宁愿倒下,也不屈服的民主斗士!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他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也许我们课前都预习过了吧,谁来告诉老师作者是谁?好,婉萍,你来!臧克家,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非常好,刚才我们所听的是闻一多先生生命的最后一次讲演的节选内容,也是他最后的呐喊,人生的绝唱。

谁知道当时演讲的历史背景?晓栋,相信你回去一定找过资料,你来告诉我们。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

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义正辞严的讲演。

三个小时后,他却被暗杀了。

讲得非常好,掌声鼓励!我们知道,闻一多先生他为了祖国,为了民主而斗争下去,横眉怒对着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愿屈服,因此他是一名伟大的民主战士。

(板书)但是,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民主战士,而且还是卓越的学者(板书)和热情澎湃的诗人(板书)第一部分好,我们现在翻开书本89页,我们来找一找,哪一些文段是写他在学者和
诗人方面,哪一些文段是写他在民主战士方面的?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找到的同学请举手!第1段~第7段是写他在学者和诗人方面,第8到20段是写他在民主战士方面。

我们先看看作为卓越的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先生卓越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围绕课文题目,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和怎样做呢?学生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学生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围绕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虽然现在我们不可以象闻先生那样成为卓越的学者,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那么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从闻一多先生身上学到什么呢?课文中哪些赐予我们可以应用到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来?我们要象闻先生那样“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还有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惜寸阴、分阴。

要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等等。

非常好,我们能不能做到呢?正所谓“勤能补拙”,如果做到以上的几点,我们相信学习成绩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第二部分当然我们是不能够单靠讲的,因为我们有时候“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

其实,面对生活学习,我们不但“说到”,而且还要“做到”。

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的学者的言行是这样,那么身为大勇的革命烈士时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看看课文的第二部分。

作为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他的言与行跟他之前的相同吗?不同不但“情况迥乎
不同,而且一反既往”,怎样“一反既往”呢?刚才一上课所听的就是大会演讲的部分内容。

闻先生为了这个演讲,为了他的言行付出了什么代价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他这颗滚烫而跳动不居的心灵吧,我提议我们一起朗读16、17、18的排比段,既然是排比段,那么我们读起来的语气应该越来越怎样?强烈!怎样才能言有尽而意未尽呢?我们先一起来试一试。

作为大勇的革命烈士,闻先生不但说了就做,还敢说敢做,而且敢作敢当,这才是大丈夫,好女子的行为。

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又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呢?让我来问问一些同学,柏利,你平常有没有说了就做的,或者有时说了就不想做,拖拖拉拉的呢?对于那些说到却做不到,敢做不敢当的行为我们会有什么想法?这些人会不会受欢迎?我们要不要做这些人?好,现在我们引用课文最后一段,把第三人称“他”改动后变成第一人称“我”,用来鞭策自己,好,一起高声朗读。

小结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引起了我们很多的联想和启发。

1探究了闻一多先生这位英雄之后,我们还会想到哪些伟人的言行呢?他们的说和做带给我们怎么样的启示呢?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怎样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学习生活与人生呢?我们现在就拿出堂上练习本,把我们现在的感受、感想、感触,整理成一篇小短文。

2远如“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近的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

“甘愿作一枚螺丝钉”的雷锋,
乃至今时刻都呵护着我们成长的父母、亲人、朋友、老师等等,闻先生虽然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诗中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一样,闻先生的英魂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着这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下面让我们为这位勇士唱一首英雄的赞歌——《七子之歌》。

结束语感谢同学们积极认真的投入与参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领导的光临。

好,下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是以名人为主题的教学单元,这些名人,有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孙权等等,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教材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前文,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的演说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两部分互
为补充,使得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而闻一多这个卓越的学者、大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一生,只用了六件事就表现出来,足见其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谨。

学生分析青少年学生非常活跃,他们肯动脑、有思想,对新科技在行,对新信息敏感,但初一的学生,即便他们内心激情澎湃,表面上却非常矜持,不熟悉的不说,拿不准的不谈;同时,他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广阔的视野,但怕讲错了被同学取笑而不愿抬头说话;虽然其中不乏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但毕竟传统的课堂事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所以他们不爱发言、争论,而这将势必影响课堂学习氛围。

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只有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的大脑才能兴奋起来,思维才能动起来,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思,课堂也才能活起来。

教学目标根据时代的需要,大纲的要求,教材的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倾向,我确立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讨论研讨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法分析“自主、“合作”、“探究”是这一节课的指导思想。

我采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
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教学新理念,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点拨,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积极地钻研课文,故我打算采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故我将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1、采用《最后一次讲演》录音片断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所需的特定氛围。

从理性到感性让学生身同感受中碰撞出思想火发和想象空间。

2、紧扣主题,走入文本,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

通过设疑、讨论、朗读、理解,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感悟。

3、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实践运用,渗透了对学生的人文思想的教育,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4、课堂练笔上,一方面间接总结整理主题思想,起升华主题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写即是自主,后互相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又启发了思考,本身又是一种探究。

教学过程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