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事务工作简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事、港澳台事务工作简报
(2008年第2期,总第15期)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2008年4月1日
韩国东国大学师生代表团访问我校
奥斯特大学中国事务部主任Tomita Jiemin女士来访
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处长肖大卫先生(David Shaw)等2人来访我校
吕锐副校长赴澳大利亚参加“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
台湾世新大学师生前来我校参访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来我校访问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等人来访
胡正荣副校长率代表团出访加拿大
我校与加拿大埃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公立教育局合办孔子学院成立
我校教师赴孟加拉参加教育展
苏志武校长会见到访的欧洲文化电视台联席台长
欧洲文化电视台联席台长来我校演讲
高福安副校长会见日本京都精华大学代表团
丹麦Christian Have 教授来我校讲座
挪威奥斯陆大学师生来我校交流学习
韩国东国大学师生代表团访问我校
2月19日下午,我校接待了韩国东国大学映像学系师生代表团30余人,他们主要来自广告、电视、动画、数字媒体等专业。
在交流中,代表团对我校相关专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两校在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换等项目的合作。
1997年,我校与东国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东国大学成立于1906年,是韩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该校现有7个研究生院和11个大学生院,在首尔(汉城)、庆州两大校区共有两万多名学生。
其艺术类在韩国享有较高声誉。
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奥斯特大学中国事务部主任Tomita Jiemin女士来访
2月29日下午,英国奥斯特大学中国事务部主任Tomita Jiemin女士到访我校,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就两校新闻艺术类学生3+1项目、学生交换、教师交流等多种项目实施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处长肖大卫先生(David Shaw)等2人来访我校3月4日上午,胡正荣副校长会见了到访的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处长、一等秘书肖大卫(David Shaw)先生及电视广播媒体新闻官程惠勤女士。
此次是肖大卫先生第二次来访我校,主要与我校探讨合作召开纪录片双边研讨会事宜。
在会谈中,肖先生指出通过与我校的接触性访问,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表示高度地认同,因此希望今后加强英方高校及传媒机构与我校的交流合作。
胡校长也谈到,非常高兴通过举办该研讨会,为业界和学术界,英方与中方之间搭建起一座学术的桥梁。
参加会谈的还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张根兴副院长、院培训部海溪主任、电视与新闻学院曾祥敏老师等。
吕锐副校长赴澳大利亚参加“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
3月8日—3月13日,吕锐副校长赴澳大利亚参加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
本次培训的主题为大学科研与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质量、特色、创新。
台湾世新大学师生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3月9日—3月15日,台湾世新大学附设单位总管理处执行长文念萱,数位多媒体学系系主任徐道义,率领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设置的“KT科艺奖”得主曾炜杰、赖彦谷、陈萲溦等一行5人,前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其间,他们还相继参访了中央美院、石景山数位美术中心、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盛大
游戏公司等单位。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来我校访问
3月10日,美国著名新闻学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伦凯特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Andrew Arthur Leckey (前CNBC 电视台主播,Donald W. Reynolds国家商业新闻中心主任)、Daniel Gillmor(世界知名的新媒体研究专家,前《圣何塞信使报》专栏作家)、Xu Wu(策划与公共关系专家)访问我校并开展学术交流。
访问期间,胡正荣副校长会见了三位学者,双方洽谈了各层次学术合作的可能性。
美国专家与我校相关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就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学术探讨。
三位教授还在动画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新闻报道》、《市民新闻与新媒体》和《奥运公关与危机传播》的主题讲座,并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信息来源:研究生院)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等人来访
3月17日,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克里教授及国际项目主管苏女士来访,与电视与新闻学院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学术交流、教师交流和学术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胡正荣副校长率代表团出访加拿大
3月17日—4月1日,胡正荣副校长率团赴加拿大访问。
访问期间,胡正荣副校长代表中国传媒大学与埃德蒙顿市公立教育局签署了合办孔子学院协议,并与加方就孔子学院成立后双方的合作内容、方式、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文学院党委书记白岚玲、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逄增玉、副院长彭军、刘新鑫随团访问。
我校与加拿大埃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公立教育局合办孔子学院成立
3月17日,胡正荣副校长率领由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逄增玉、副院长彭军、文学院副院长白岚玲等人组成的工作代表团,赴加拿大埃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
加方教育局长、孔子学院负责人和其他官员出席了签字仪式。
胡正荣副校长向对方赠送了图书、礼物和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颁发的孔子学院牌匾。
协议签署后双方就孔子学院成立后双方的合作内容、方式、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根据各自具备的条件,双方拟订了第一阶段双方合作的项目,即:共同开发面向海外特别是北美地区青少年学习汉语的口语测试标准(包含教材、课程方案和多媒体课件);组织和安排教育局所属院校汉语教师、理科教师到我校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和其它学院进修与培训;安排双方教师的交流;安排加
方学生到我校学习和参观考察。
随后,加方安排我校代表团到教育局所属的中小学,参观和考察汉语教育情况。
埃尔伯塔省及埃德蒙顿市在公立学校开设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汉语课程和教学,已经有多年历史,迄今在埃德蒙顿市公立教育局下属的学校中,已经有十余所开设了汉语课程,有三千八百多名学生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学习汉语的人数、教学规模、教学效果和成就,在加拿大和整个北美地区均属上乘。
我校代表团在三天的访问中,走访了六所学校,与校长、中文教师和课堂的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实际考察了中文教学的环境、课程、教学安排、教材与学生的程度,以及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和其他教学设施,真切感受到这里中文教学环境与设施的优良、汉语学习氛围的浓厚与课堂教学的丰富有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考察结束后,教育局安排了一天的学术活动,由胡正荣教授、逄增玉教授、白岚玲教授为教育局所属学校中文教师,做了三场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三位教授与加方中文教师进行了交流。
埃德蒙顿市教育局为我校代表团举行了盛大的欢送晚宴,教育局长和其他官员、学生家长委员会主席、拨款委员会主席和教育局所属学校的校长出席了晚宴。
加方的局长、家长委员会主席和拨款委员会主席分别发表讲话,祝贺孔子学院的成立,希望借助我校的力量把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与推广不断推进,并希望以孔子学院为桥梁,推动和扩大双方的交流。
胡正荣副校长在讲话中表示,我校将全力以赴办好孔子学院,促进双方的交流走向深化并取得实效。
我校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自去年秋天正式成立后,积极与国外大学和有关单位进行联系,同时取得国家汉办的支持,争取尽快创办孔子学院,以填补我校没有孔子学院的空白。
半年来,陆续与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越南、韩国和非洲若干国家进行了沟通,并接待了加拿大、法国、越南和非洲国家的代表团,多次举行会面和座谈。
根据我校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实际情况,本着双方有诚意、合作有效益和宁缺勿滥的原则,最终选择和决定与加拿大合作创办我校的第一所孔子学院。
在第一所孔子学院的创办取得成效和经验后,再与其他国家合作创办,扎实推进此项事业。
(信息来源: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我校教师赴孟加拉参加教育展
3月23日—27日,我校国际传播学院徐滋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肖莉参加了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的赴孟加拉中国教育展览团。
在教育展期间,我校教师与孟加拉达卡大学以及拥有孔子学院的南北大学进行了交流。
苏志武校长会见到访的欧洲文化电视台联席台长
3月24日下午,苏志武校长亲切会见了来访的欧洲文化电视台(ARTE)联席台长戈特弗里德•朗根施泰因(GOTTFRIED LANGENSTEIN)先生及热罗姆〃克莱芒(JEROME CLEMENT)先生一行。
会谈中,苏校长对联席台长戈特弗里德•朗根施泰因(GOTTFRIED LANGENSTEIN)先生及热罗姆〃克莱芒(JEROME CLEMENT)先生的讲座表示感谢,认为讲座有利于我校师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对于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加强今后的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联席台长戈特弗里德•朗根施泰因(GOTTFRIED LANGENSTEIN)先生及热罗姆〃克莱芒(JEROME CLEMENT)先生对我校的接待质量、讲座安排、学生水平以及思维的开放程度给予高度的赞赏。
双方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
会见前,戈特弗里德•朗根施泰因先生和热罗姆〃克莱芒先生以《拥抱多元电视文化——以欧洲文化电视台为例》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演。
400余名高校师生、业界人士参加了讲座。
代表团成员还有ARTE国际部主任德马杰里、法国《世界报》记者蒲赛尼等人。
我校欧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刘昶、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张莉莉处长参加了会见。
欧洲文化电视台联席台长来我校演讲
应我校欧洲传媒研究中心及研究生院之邀,欧洲文化电视台(ARTE)联席台长先生戈特弗里德•朗根施泰因(GOTTFRIED LANGENSTEIN)先生及热罗姆〃克莱芒(JEROME CLEMENT)先生于3月24日下午前来我校,以《拥抱多元电视文化——以欧洲文化电视台为例》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演。
400余名高校
师生、业界人士参加了讲座。
戈特弗里德•朗根施泰因先生介绍了ARTE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德国的发展状况,并特别强调了高清技术、网络等新的传播技术手段对ARTE未来发展的影响。
热罗姆•克莱芒先生介绍了ARTE的创办背景、管理机制、经费来源和发展趋势,以及ARTE在法国的发展状况等,同时表达了与中国合作的热切愿望。
演讲结束后,克莱芒先生和朗根施泰因先生与听众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内容涉及ARTE如何保持自身独立性、如何平衡精英文化与大众需求的关系、如何处理娱乐、隐私方面的新闻、选片机制、欧洲文化台经验对亚洲的意义等,也涉及“具有完全不同行为方式和民族特性的法、德两国如何在工作中和谐共处”和“ARTE会就《圆明园》与中国开展怎样的合作”等尖锐话题。
陪同欧洲文化电视台联席台长访华的ARTE国际部主任德马杰里、随行的法国《世界报》记者蒲赛尼,以及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齐安杰、影视专员李明嘉、德国驻华使馆新闻参赞葛美莲等出席了演讲会。
欧洲文化电视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跨国公营电视台,它由法德政府于1992年合作创办,旨在促进欧洲文化多样性和欧洲民族融合,总部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
ARTE以制作高品质文化、艺术节目为主要任务,同样内容的节目以法语或
德语形式分别向法国和德国传送,从而法、德两国观众能在同一时间收看到同一套电视节目。
目前ARTE拥有8千万用户,并已先后与比利时、瑞士、波兰、奥地利、芬兰、荷兰、英国的电视台签订了合作协议。
(信息来源:欧洲传媒研究中心)
高福安副校长会见日本京都精华大学代表团
3月24日上午,副校长高福安会见了日本京都精华大学(Kyoto Seika University)以理事长片桐充先生为首的代表团一行7人。
高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
双方相互介绍了学校概况,重点介绍了各自的动画专业,并就合作领域及合作方式进行了探讨。
双方一致认为两校可以在动画领域就学生交流、教师交流、项目研究、国际动画节等方面开展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莉莉、动画学院副院长贾秀清参加了此次会谈。
京都精华大学是日本知名的私立艺术学校,现有学生4000多人。
学校设人文学部和艺术学部,也是日本唯一开设漫画专业的大学。
丹麦Christian Have 教授来我校讲座
3月24日晚,丹麦Christian Have 教授来我校作题为“体验经济中的当代传媒”主题讲座,100余名国际新闻、公共关系等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听取了讲座。
讲座中,Christian Have 教授和丹麦文化中心主席Eric先生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欧洲“体验经济学”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前景,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我校学生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Christian Have教授的赞赏。
挪威奥斯陆大学师生来我校交流学习
3月30日,挪威奥斯陆大学师生一行10人来到我校,开始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
这也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继去年同期圆满完成访问项目之后第二次派出师生来我校学习。
国际传播学院十分重视这次交流活动,精心设置课程,为来访师生安排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媒体和中国文化的讲座,同时还安排了必要的参观项目,丰富挪威奥斯陆大学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信息来源:国际传播学院)报送:校领导
校属各部门、各单位
责任编辑:张莉莉编辑:万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