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京津班,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钙难溶,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Ca2++CO =CaCO3↓,B错误;
C.没有配平,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C错误;
D.稀盐酸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H++NH3·H2O=NH +H2O,D正确;答案选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蔗糖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A ;
B. 氯化钠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B;
C. Fe(OH)3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C;
D. NaOH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D。
5. 做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解析】
【详解】A.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的反应为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湿法炼铜发生的反应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故D正确;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京津班,含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 16 S 32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在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D.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选。
故答案选D。
16. 将绿豆大的钠块投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钠块只在煤油层中游动,并放出气体
B. 钠块只在水层中游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C. 钠块在 层和水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 +2H+=CO2↑+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 =CaCO3↓+H2O
C 钠与水反应:Na + H2O = Na++ OH-+ H2↑
D. 稀盐酸与过量氨水反应:H++NH3·H2O=NH +H2O
C.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燃烧,因此燃烧一定伴有发光现象,故C正确;
D.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答案:A。
9.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Mg2+、Cl-、NO B. K+、NH 、OH-、HCO
C. Na+、Ca2+、CO 、NO D. K+、Ba2+、SO 、Cl-
10. 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B.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
C. 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D.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浓硫酸密度大于水,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故A错误;
故答案选A。
11. 下列关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 Na2O2、Na2O都是可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
C. 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Na2O2与水反应时,1 mol Na2O2转移2 mol电子
1.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答案】A
【答案】D
【解析】
【详解】A.Mg(OH)2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Mg(OH)2和CH3CO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CH3COOH=Mg2++2CH3COO-+2H2O,A不符合;
B.BaCl2和NaH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 =BaSO4↓;Ba(OH)2和NaH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Ba2++H++SO =BaSO4↓+H2O或2OH-+Ba2++2H++SO =BaSO4↓+2H2O,B不符合;
答案பைடு நூலகம்B。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e的摩尔质量是56 g
B. 1molNH3中含有1 mol 氮和3 mol氢
C.0.012kg12C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D. 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答案】C
【解析】
【详解】A.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其摩尔质量是56 g/mol,A错误;
B.应该是1molNH3中含有1 mol N和3 molH,用mol计量微观粒子时一般用化学式表示,B错误;
C.0.012kg12C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正确;
D.18g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但标况下水不是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是22.4L,D错误;答案选C。
15. 下列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 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BaCl2稀溶液
C. 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答案】D
【解析】
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均反应产生氧气,因此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故B正确;
C.氯气有毒,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氯气泄漏的时候,应该迎风并向高处跑才可以防止中毒,故C正确;
D.闻气体的味道时,应使用招气入鼻法,即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D正确;
【详解】A.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鉴别,故A不选;
B.Na2CO3与BaCl2稀溶液作用产生BaCO3沉淀,而NaHCO3则不与BaCl2稀溶液反应,无沉淀产生,也可以鉴别,故B不选;
C.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时,先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NaHCO3中加入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可以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加以鉴别,故C不选;
D. 钠块在水层和煤油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比水的小,则钠在水层与煤油层界面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使钠块四处游动并上下跳动,故A不符合题意;
A. CuCl2B. FeCl2C. HClD. AlCl3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在Cl2中加热生成CuCl2,A不符题意;
B.Fe在Cl2中加热生成FeCl3,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不到FeCl2,B符题意;
C.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C不符题意;
D.Al在Cl2中加热生成AlCl3,D不符题意。
A. NaOHB. NaClC.CaOD.
【答案】D
【解析】
【详解】发酵面团含有酸性物质,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所加物质应可生成气体,题中只有碳酸钠符合,而NaOH、NaCl、CaO都不与酸反应生成气体,D正确;
答案选D。
6.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D.液氯是由一种元素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正确;
答案选B。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B. K2SO4C. MgCl2溶液D. KCl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据此解答。
【详解】A.Cu是金属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选;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氧气,故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氧化钠为白色固体,而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中的氧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氧气为中的氧为0价,而碳酸钠中的氧为-2价,二氧化碳中氧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正确;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B. 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燃烧一定伴有发光D. 燃烧一定放热
【答案】A
【解析】
【分析】
任何发光发热剧烈 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燃烧,据此解答。
【详解】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例如氢气在氯气中可以燃烧,故A错误;
B.燃烧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答案选A。
2.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HClO属于酸B. 纯碱属于碱C. CO2属于氧化物D. 液氯属于单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HClO溶于水电离出 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酸,A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不属于碱,B错误;
C.CO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C正确;
C.NaHCO3和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H+=CO2↑+H2O;Na2CO3和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H+=CO2↑+H2O,C不符合;
D.NaHCO3(过量)和Ca(OH)2以及Ca(HCO3)2和NaOH(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表示为2HCO +2OH-+Ca2+=CaCO3↓+CO +2H2O,D符合;答案选D。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22.4LCH4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所含分子数不是NA,B错误;
C.14 gN2的物质的量是14g÷28g/mol=0.5mol,1分子氮气含有2个氮原子,其中含有原子数为NA,C错误;
D.胶体是大分子的集合体,且铁离子水解可逆,因此1 mol 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的胶体粒子数小于NA个,D错误;答案选A。
13. 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Mg(OH)2和盐酸;Mg(OH)2和CH3COOH
B. BaCl2和NaHSO4;Ba(OH)2和NaHSO4
C. NaHCO3和HCl;Na2CO3和H2SO4
D. NaHCO3(过量)和Ca(OH)2;Ca(HCO3)2和NaOH(过量)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和水,反应如图 ,可知过氧化钠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每1mol过氧化钠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过氧化钠中的氧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这是判断电子转移数目的关键。
1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gH2O中所含的电子总数为5NA
B. 常温常压下,22.4LCH4的分子数NA
C.14 gN2含有原子数为0.5NA
D. 1 mol 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体粒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9gH2O的物质的量是9g÷18g/mol=0.5mol,1分子水含有10个电子,则其中所含的电子总数为5NA,A正确;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Mg2+、Cl-、NO 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选;
B.在溶液中OH-与NH 、HCO 均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选;
C.在溶液中Ca2+、CO 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选;
D.在溶液中Ba2+、SO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选;答案选A。
B.K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B选;
C.MgCl2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选;
D.KCl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选;答案选B。
4.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蔗糖溶液B. 氯化钠溶液C. Fe(OH)3胶体D. NaOH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