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海水晒盐D.火药爆炸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固体取用
C.量筒读数D.加热液体
解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分)邵阳市某地盛产石膏矿,石膏矿的主要成分是CaSO4,CaSO4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盐D.混合物
解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CaSO4是由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C。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盐的判别,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
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分)2020年初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为了防疫需要,其中一项措施是加强人居环境的消毒,已知某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是NaClO,其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价B.+1价C.﹣2价D.+2价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参考答案: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
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6.(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解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选项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选项正确;
故选:A。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7.(2分)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生铁B.棉花C.塑料D.陶瓷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8.(2分)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碘会引起贫血
B.米饭中的淀粉属于糖类
C.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D.食用霉变大米,对人体有害
解析: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六大类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
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如易患结石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害,即使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黄曲霉素等)、六大营养素的相关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③化学性质相似
B.②为阴离子
C.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
D.③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
解析:A、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
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①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③④的核内质子数相同,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③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2分)如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图二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解析:A.根据电解水的现象来分析;
B.根据电解水的结论来分析;
C.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来分析;
D.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参考答案:解:A.由图示可知,a试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C.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选项说法正确;D.由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可知: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电解水的知识以及过滤操作,解题时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原理与实验结论,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即可。

11.(2分)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C.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D.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解析:A、根据使用含磷洗衣粉造成水体污染解答;
B、根据减少白色污染分析;
C、根据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污染进行分析;
D、根据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分析。

参考答案:解:A、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使用含磷洗衣粉造成水体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污染,选项错误;
B、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会防止白色污染,选项正确;
C、防止水污染,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选项正确;
D、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少污染,选项正确;
故选:A。

点拨: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要保护好环境,就要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要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12.(2分)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解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以防止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造成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红磷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将导致测得氧气的
含量小于五分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贮存
解析:A、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不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因为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
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贮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解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墨中含有炭黑,主要成分是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墨中含有炭黑,主要成
分是碳,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是因为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意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SO2②2NH3③S2﹣④Ca2+⑤⑥N2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①⑥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⑤
解析: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参考答案:解: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②中的“2”表示氨分子的个数为2,①SO2中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
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①⑥中的“2”均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均不能表示化合价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⑥,中的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6.(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B.CO2+Ca(OH)2═CaCO3+H2O
C.Zn+H2SO4═ZnSO4+H2
D.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碳酸钙的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CO2+Ca(OH)2═CaCO3↓+H2O,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Zn+H2SO4═ZnSO4+H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7.(2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中共有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变化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单质
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参考答案: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上图中共有3种分子,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变化可知,反应物中有单质,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有一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不是生成物,故C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点,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拨:该题关键是从模型图中看出各物质分子的构成,注意解题是要考虑到模型图中每种分子有几个参加反应,利用反应时的微粒个数关系及结构可很轻松的判断。

18.(2分)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处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是CO
B.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CO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C.该实验可以观察到B处固体从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D.该模拟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解析:A、根据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B处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作还原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CO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实验可以观察到B处固体从红色逐渐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在右端导管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分)2020年3月26日,科技部长徐南平指出,我国已经筛选出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可利霉素等药物,在临床中显示这些药
物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

其中磷酸氯喹的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说法错误的是()A.磷酸氯喹是一种有机物
B.一个磷酸氯喹分子含有64个原子
C.磷酸氯喹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
D.磷酸氯喹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32:3
解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参考答案:解:A.由化学式可知,磷酸氯喹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式(C18H32ClN3O8P2)可知,一个磷酸氯喹分子含有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2个磷原子,共64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式(C18H32ClN3O8P2)可知,磷酸氯喹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D.磷酸氯喹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2):(14×3)=216:32:42=108:16:21,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分)下列有关常见酸、碱、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Na2CO3和CaCO3都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C.NaCl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D.NaOH和Ca(OH)2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解析:A、根据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化钠、碳酸钠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钠的物理性质,进行分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由酸的物理性质可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Na2CO3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碳酸钙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NaCl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NaOH和Ca(OH)2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是因为NaOH 和Ca(OH)2分别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钠、碳酸钙而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盐的溶解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碱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分)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