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准确理解诗中的具体字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韵;借助想象和联想,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意境;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乃至人生的困难,明白战胜困难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 把握诗歌的主旨,理解诗人对学习以及人生的态度。
2. 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诗歌的主旨,即诗人所表达的“莫言下岭便无难”的主题思想。
2. 理解诗歌中比喻、象征的内涵及作用。
四、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
可以采用默读、齐读、配乐读等方式。
2.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围绕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展开讨论,交流心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3. 案例分析法。
选取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学生以前学过的杨万里的诗歌,引导学生进入《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学习。
(2)作者简介
教师介绍杨万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为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打下基础。
(3)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并纠正字音。
然后学生自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对诗歌有整体的认识。
(4)深入研读
1. 解释重点词句
教师解释重点词句的含义,如“莫言”、“错喜欢”、“政入”、“围子”、“放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
2. 赏析名句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中的名句,如“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天宽”等,让学生体会其妙处。
3. 探究主题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理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诗歌对人生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5)拓展延伸
1. 比较阅读
教师提供与《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主题相近的诗歌,如杨万里的其他诗歌或与人生哲理相关的诗歌,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2. 讨论与思考
教师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诗中的人生哲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指导意义”、“你如何看待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悟”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 创作练习
教师要求学生仿写诗句或创作一首与人生哲理相关的诗歌,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6)总结评价
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评价,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同时,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默写名句,巩固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歌作品,引导他们拓展阅读视野。
(7)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同时,教师应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学习效果,以便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六、作者介绍及背景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平甫,号实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也是著名抗金将领。
杨万里出身于一个农家,自幼聪颖好学,尤其喜爱诗歌。
在南宋时期,国家遭受着金朝的侵略和压迫,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杨万里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参加了抗金斗争,并多次率军与金朝作战,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在文学创作上,杨万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为主要特点,同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到山水田园、农事民生、政治时事等方面,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表现出对乡土的深深眷恋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写于杨万里南行赴任之际,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抒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在诗歌中,他以松源、漆公店等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总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杨万里创作的一篇充满哲理思考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感悟,传达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启示。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和欣赏,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更可以领略到杨万里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
七、知识支架
1.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遭受金朝的侵略和压迫,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杨万里在赴任南行的途中写下了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抒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2. 诗歌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人通过对松源、漆公店等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诗歌强调了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困难,启示我们要正确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其次,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比喻,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最后,诗歌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体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风格。
4. 思想内涵:这首诗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启示我们要正确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其次,它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超越的精神,鼓励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境界。
最后,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呼吁我们要关注社会现实,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知识支架主要包括写作背景、诗歌主题、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领悟到杨万里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
十、整体感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通过对山间清晨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诗歌开篇即写山间行路之难,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绘山路崎岖,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来展现行路之难。
前两句“莫言下岭便无难”与“赚得行人错喜欢”形成对比,指出下山时虽然遇到平坦的路,但往往意味着前面将有更陡峭的路在等待。
这种陡峭与平坦的对比,突显了行路之难,也反映了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坎坷。
后两句“一放平川便忘回”与“不如向、溪流活计、莫蹉跎”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即使在平坦的道路上,人们也容易迷失方向,忘记自己的目标。
而只有坚定信念,把握好自己的方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诗人通过对山间清晨景色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寓意深刻,是杨万里诗歌的优秀之作。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十一、文本研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对山间行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从诗歌的文本内容、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研读。
首先,从文本内容来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以清晨炊烟袅袅的山村为背景,描绘了山间行路之艰难,并以此引发出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以形象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为特点,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行路之艰难,同时也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其次,从艺术手法上看,杨万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莫言下岭便无难”这一句中,“下岭”比喻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情,“无难”则表达了人们的轻视和放松心态,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人们对困难的轻视和误解。
而“不如向、溪流活计、莫蹉跎”则通过比喻来表达人生的真谛,即要珍惜时间,把握好自己的方向,努力前行。
最后,从思想内涵上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它强调了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困难,启示我们要正确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同时,它也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超越的精神,鼓励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境界。
综上所述,《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歌。
通过对山间清晨景色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抒发,这首诗使读者领略到了杨万里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
通过对这首诗的研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十二、生字词解析
1.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2. 莫言:不要说。
3. 赚得:骗得。
4. 错喜欢:空欢喜。
5. 政:通“正”,恰好。
6. 万山:松源境内千山万壑。
7. 围子里:包围里面。
8. 天:大自然。
十三、课文翻译
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译文: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
原文: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天宽。
译文:行路之人正进入崇山峻岭的圈子里,每爬过一座山,就会感觉到天空变得更宽阔一些。
十四、小结本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人通过描写山间行路的艰辛,告诫人们不要轻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而是要积极面对,从中吸取教训,以便更好地前进。
诗歌语言质朴自然,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人生的哲理和真谛,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努力前行,追求自己的梦想。
十五、杨万里名句及出处
1. 杨万里名句:“闭门造句谁似我,出门合辙漫逢场” 出处:出自《南行别吴公子》
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态度的独特见解,强调了独立思考和真实表达的重要性。
2.杨万里名句:“却愁说到此,翻令恨知少” 出处:出自《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不可言喻的美好瞬间的敏感和珍惜,以及对于言辞无法完美表达这些美好瞬间的感慨。
3.杨万里名句:“月未到家先得水,花从近岸早开梅”出处:出自《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珍视。
4.杨万里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出处:出自《南楼中望所知》
解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5.杨万里名句:“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出处:出自《江夏行》
解释: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诗风,以及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6.杨万里名句:“闭门造句谁似我,出门合辙漫逢场”
这句诗出自杨万里的《南行别吴公子》,表达了诗人对创作态度的独特见解。
他强调了独立思考和真实表达的重要性,认为闭门造句是创作的基础,而出门合辙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自然呈现。
这种创作态度体现了杨万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真实、质朴的追求。
7.杨万里名句:“却愁说到此,翻令恨知少”
这句诗出自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不可言喻的美好瞬间的敏感和珍惜。
他感慨言辞无法完美表达这些美好瞬间,因此更显得这些瞬间珍贵而令人怀念。
这种感慨不仅展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也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8.杨万里名句:“月未到家先得水,花从近岸早开梅”
这句诗出自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的情趣。
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不仅体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珍视。
9.杨万里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句诗出自杨万里的《南楼中望所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诗人将春雨和杏花的美妙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美好。
这种热爱和向往不仅展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情感丰富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