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上学期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4分)
一、选择(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chěng)罚追溯.(sù) 霎.(shà)时镂.(1òu)空
B.比较.(jiào) 刊载.(zài) 允.(yún)许畸.(jī)形
C.祈.(qǐ)祷强.(qiǎng)迫氛.(fēn)围处.(chǚ)理
D.分泌.(mì) 惊诧.(chà) 恣睢.(suī) 胆怯.(què)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遨游顷注拮据变本加利
B.聚拢恍惚妖娆再接再厉
C.自诩潦亮栈桥首屈一指
D.闲遐寂寞舞弊一代天骄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乡》——《呐喊》——鲁迅——现代
B.《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
C.《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西汉
D.《唐雎不辱使命》——《三国志》——陈寿——晋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政府工作就要互帮互助,决不能各行其是
....。
B.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明察秋毫
....。
C.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尺有所短
....,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盲
....,寸有所长
目悲观。
D.经过认真的准备,张亮终于在演讲比赛中拔得头筹,真是不入虎穴
....。
....,焉得虎子5.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生病是所有人的最大愿望和追求,是我们在这世上活得自在、潇洒,活得有意义的最基本保障。
对待健康,人普遍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求”;另一种是“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保”健康的状态下,人对待身体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义不容辞,持之以恒。
②在“求”健康的状态下,人是没有自我、毫无尊严的。
③而这时只要去学习“保”的知识和技巧就能活到天年。
④面对疾病的威胁,人往往无能、无助、无知,只能听天由命。
⑤这时,所有外在力量都能决定你的命运,你不得不盲从于别人对你的生命所做的任何处置。
A.④⑤②①③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①③D.①③②④⑤
二、默写填空(6分,每空1分)
6.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9.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10.《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8分)
某校初三(1)班同学对初中全体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并针对影响同学课外阅读的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随机采访,调查与采访结果经同学们的汇总整理,分列如下:
材料一:我校初中部同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
如有自由支配时间
以课外阅读为首选活动的人数平均每人每天可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
初一年级30人15人35分钟
初二年级35人12人24分钟
初三年级35人8人15分钟
材料二:当被问及影响自己在课外阅读方面保有兴趣和投入时间的因素时,回答“课内作业多,每天自由支配时间有限”的占30%,“课外班学习所占时间过多”的占25%,“自己考
试不理想,需大量做模拟题以弥补,故没有多余时间”的占20%,“觉得看课外书很累,不如上网看电视来得轻松”的占10%,因“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根本不支持”的占8%,因“自己没兴趣认为没必要”的占2%。
1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分)
1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请你为改善该校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提出至少两条
..合理化建议,要求建议有针对性,合理可操作。
(2分)
①
②
13.为推动校园读书活动,初三(1)班将向全校同学发出“读好书,读书好”活动的倡议,请你为这个活动写一段宣传语,要用上“满载而归”“脍炙人口”这两个词语。
(3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6分)
四、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
(8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行淑.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
B.优劣得所.置人所.罾鱼腹中
C.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怅恨.久之
D.可计.日而待也举大计.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7.选文第三段说“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请结合选文具体说说诸葛亮希望后主怎样“亲之信之”这些“贞良死节之臣”。
(2分)
五、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12分)
死亡唇边的微笑
叶倾城
她一生中见过的绝大多数花都在病房里,花的开,花的败,人的生,人的死。
因为她是医生。
最记得有一次,一场与死神的搏杀告败局过后,她无意间看到,病人床头柜上的花竟还在大朵大朵地绽放,仿佛浑然不知死亡的存在,黑色的花芯像一只只冰冷嘲弄的眼睛。
她从此不喜欢花。
他第一次见到她,便送给她一盆花,她竟没有拒绝。
也许是为了他的稚气、孩子般的笑容,更可能是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除非奇迹的奇迹,他是没有机会活着离开医院的。
那次,是他不顾叫他多休息的医嘱,与儿科的小病人们打篮球,满身大汗。
她责备他,他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然后傍晚,她的桌上多了一盆花,三瓣,紫、黄、红,斑斓交错,像蝴蝶展翅,又像一张顽皮的鬼脸,附一张小字条:“医生,你知道你发脾气的样子像什么吗?”她忍俊不禁。
第二天就换了一种,是小小圆圆的一朵朵红花,每一朵都是仰面的一个笑:“医生,你知道你笑的样子像什么吗?”
他告诉她,昨天那种花,叫三色堇,今天的,是太阳花。
阳光把竹叶照得透绿的日子里,
他带她到附近的小花店走走,她这才惊奇地知道,世上居然有这么多种花,玫瑰深红,康乃馨粉黄,马蹄莲幼弱婉转,郁金香艳异咄咄,栀子香得动人魂,而七里香便是摄人心魄了。
她也惊奇于他谈起花时燃烧的眼睛,仿佛忘了病,也忘了死。
他问:“你爱花吗?”
她答:“花是无情的,不懂得人的爱。
”
他只是微笑,说:“花的情,要懂的人才会明白。
”
一个烈日的正午,她远远地看见他在住院部的后园里站呆了,走近喊他一声,他急切回身,食指掩唇:“嘘——”
那是一株矮矮的灌木,缀满红色灯笼的小花,此时每一朵花囊都在爆裂,无数花籽像小小的空袭炸弹向四周飞溅,仿佛一场密集的流星雨。
他们默默地站着,同时看见生命最辉煌的历程。
他俯身拾了几颗花籽装在口袋里,第二天,送给她一个花盆,盆里则盛满黑土:“这花,叫死不了,很容易种,过几个月就会开花——那时,我已经不在了。
”
她突然很想做一件事,她想证明命运并非不可逆转的洪流。
四天后,深夜,铃声大震,她一跃而起,冲向他的身边。
他始终保持奇异的清醒,对周围的每一个人——父母、手足、亲友、所有参与抢救的医生护士,说:“谢谢。
谢谢。
谢谢。
”唇边的笑容,像刚刚展翅便遭遇风雪的花朵,渐渐冻凝成化石。
她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了。
她并没有哭,只是每天给那一盆光秃秃的土浇水。
然后她参加医疗小分队下乡,打电话回来,同事说:“看什么都没有,以为是废物,丢窗外了。
”她怔了一怔,也没说什么。
回来已是几个月的时候了,她打开自己桌前久闭的窗,刹那间震住了——
花盆里有两瓣瘦瘦的嫩苗。
仿佛是营养不良,一口气就吹得走,却青翠欲滴,而最高处,
是那么羞涩的含苞,透出一点红的消息,像一盏刚刚燃起的灯。
她忽然深深懂得花的情意。
(选自《今日中学生》)
18.“她”对花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哪几件事促成了这个改变?(5分)
19.文中的多处比喻句用得十分贴切,请你挑选一句进行赏析。
(4分)
20.请你为本文补写一个结尾,要含有“死亡唇边的微笑”这一短语。
(3分)
六、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10分)
瓷器的意味
池莉
①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
②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
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
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
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装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③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
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
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
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
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
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
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
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
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
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
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
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
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
瓷器传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
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
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
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⑤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
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⑥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
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
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
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
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
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21.简要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4分)
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文章,分别说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
”
23.根据⑤⑥两段,说说题目中“意味”的两层含义。
(4分)
第一层:
第二层:
七、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6分)
北京的古柏
①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在很多古典皇家坛庙、皇家园林、帝王陵寝,以及古寺名刹等处,都有苍老道劲、嵯峨挺拔的古柏。
像中山公园、天坛、地坛、中南海、故宫的御花园等处的古柏群都是举世闻名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参观天坛时说:“天坛的建筑很美,我们可以学你们照样修一个,但这里美丽的古柏,我们就没办法得到了。
”确实,名园易建,古木难求。
北京的古柏群和长城、故宫一样,也是十分珍贵的国之瑰宝。
②北京的古柏,树龄在500年以上的约有5000棵,占北京一级古树的绝大多数。
它们大多种植于辽时期至明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唐朝,但尤以明柏最多。
在明代的永乐、嘉靖年间,修建了很多皇家祭祀的坛庙,在这些坛庙里广植长寿常青、木质芳香、经久不腐的柏树。
③北京著名的古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传闻有趣而驰名。
④在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南门外,巍然屹立着7棵参天古柏,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高过20米,盘曲苍虬的树干周长可达6米。
中山公园社稷坛原是辽代兴国寺遗址,古柏是当年的遗物,距今已1000年了,人们称其为“中山辽柏”。
其中最东边的一棵古柏很是奇特,在树干的裂缝中,竟又生长出一棵高大的国槐来。
槐柏两树,枝繁叶茂,青黛交映,情趣盎然。
它们
已天然共生300多年,是园林中罕见的珍品,人称“槐柏合抱”,也是北京著名的“古柏奇观”之一。
⑤天坛公园回音壁外西北侧,矗立着一棵堪称“世界奇柏”的古柏。
它高达18米,树干周长达3.8米,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种植的,距今已580多年。
它的奇特之处是在其粗壮的树身上,突出的干纹从上往下扭结纠缠,好像9条巨龙绞身盘绕,所以得名“九龙柏”。
在明清两代,皇帝们到田丘台祭天时,正巧要路过此柏,因此又称此柏为“九龙迎圣”。
相传在皇帝祭天时,有九条金龙从柏身上飞出,在田丘台上空盘旋,待祭天完毕,金龙又飞回柏身。
像“九龙柏”这样奇特优美的古柏,全世界仅此一棵,故尤为珍贵。
据林学家研究考证,它生长成这样,可能是由于表皮细胞分裂不均所致。
⑥北京的古柏,虽身经数朝,历尽沧桑,但如今仍是枝脊叶茂,生机盎然。
它们是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古都风貌的代表,也是北京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与精美绝伦的古建筑相映相辉,把所在地的名胜古迹点缀得古香古色,也把古都北京打扮得格外绚丽。
(选自《大自然》作者张宝贲有改动) 24.文章第①段引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25.请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短语。
(2分)
26.仔细阅读④⑤段,根据文中有关语句完成下表。
(2分)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60分)
27.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完成。
(1)以“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要出现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2)以“创造”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要出现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北京四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C.(2分)
2.B.(2分)
3.D.(2分)
4.D.(2分)
5.C.(2分)
6.斜晖脉脉水悠悠(1分,有错该空即不得分)
7.酒酣胸胆尚开张(1分,有错该空即不得分)
8.物是人非事事休(1分,有错该空即不得分)
9.赢得生前身后名(1分,有错该空即不得分)
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即不得分)
11.①某校初中部同学的课外阅读,②在保有兴趣和投入时间方面③随年级升高而呈降低趋势。
(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结论每个要点1分,共3分)
12.答案示例:①向老师反映调查结果请老师适当减少作业量或加强作业的针对性以使同学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②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提升同学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热情;③印发宣传资料或举办家长讲座改变部分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错误认识;④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纳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应试评价方式。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要求回答有针对性,可操作,答满两条即可得分)
13.答案示例:亲爱的同学们:请大家积极参与即将举办的“读好书,读书好”活动,读一本好书,犹如参加一次愉快的旅行,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读书真好,
那脍炙人口的美妙诗文,一定会让你沉醉其中,乐而忘返。
(活动主题词1分,使用两个词语1分,语句合理通顺1分,共3分)
14.给予;善;(2分,一空1分)
15.C(2分)
16.亲近小人,疏远贤人,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17.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可用原文,亦可用自己的话表达;如果多了“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与“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则需扣1分)
18.文中“她”对于花的感情由“不喜欢”(1分)到“深深懂得了花的情意”。
(1分)。
这种变化是由“他送她花”(1分),“他与她看花散种”(1分),“他死后送她的花却艰难存活下来”(1分)这三件事促成的。
19.文中主要有以下四处比喻句:“大朵大朵地绽放,仿佛浑然不知死亡的存在,黑色的花芯像一只只冰冷嘲弄的眼睛。
”“她的桌上多了一盆花,三瓣,紫、黄、红,斑斓交错,像蝴蝶展翅,又像一张顽皮的鬼脸”“唇边的笑容,像刚刚展翅便遭遇风雪的花朵,渐渐冻凝成化石。
”“最高处,是那么羞涩的含苞,透出一点红的消息,像一盏刚刚燃起的灯。
”(摘抄原句1分,准确说出描写对象(本体)1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
20.易朽的是生命,似那转瞬即谢的花朵:然而永存的,是对未来的渴望,是那生生世世传递下来的,不朽的生的激情。
每一朵勇敢开放的花,都是一个死亡唇边的微笑。
(运用上所给短语1分,准确表达出主题1分,语句顺畅1分)
21.(1)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2分)(2)点出做人如瓷器的主题(2分)
22.“只要日子一好”中的“好”字是指物质生活比较丰富了,(1分)“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
”中的“好”字是指瓷器具有了作为艺术品欣赏的价值。
(1分)
23.第一层含义:大雅寓于大俗之中,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2分)第二层含义:做人应如瓷器尽显自己的本色。
(2分)
24.为了说明名园易建,古木难求。
(2分)
25.树龄古老,姿态奇特(每空1分,共2分。
说明对象及特征正确但短语类型错误扣1分)。
26.(1)槐柏合抱/在树干的裂缝中,又生长出一棵高大的国槐来(1分)世界奇柏/尤为珍贵(1分)
27.参照中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