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8
宫崎骏动画电影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表达了其对宇宙、生态、生命的独特看法,使影片具有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

宫崎骏掀起一股动画电影风潮,在动画、漫画与卡通的生活化发展进程中,通过文化表征创造了动画电影历史新纪元。

在动画电影发展理论与电影史的理论描述中,研究女性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是创造动画电影的根本。

宫崎骏将情感隐匿于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成为与导演和观众情感传达与交流的桥梁。

通过塑造的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波荡起伏,注重故事情节与人物成长的转化,彰显人物特有的人格魅力,二者在发展上存在共进退的关系。

一、突破人物形象塑造的禁锢
宫崎骏被称为日本动画电影界的“黑泽明”,其动画作品透过深沉忧郁的情感与哲学,从朴素的语言、简明的线条中,勾勒出令人沉思的故事情节。

其笔下的每一部动画作品,题材领域广泛,包含人生、生存、命运、梦想与自然等方面的思考。

宫崎骏通过独特艺术视角将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穿插融通于作品中,形成辩证发展且一以贯之的艺术作品。

从作品中透视自然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是直接将人文精神告诉受众群体,而是通过内心的冲击感受获得油然而生的思想碰撞,继而对这种思想进行辩证思考[1]。

宫崎骏将这种人文思想的传播寄托在各种人物形象之中,由于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主角多数为女性,也就是将这种人文思想赋予不同的女性形象,将艺术光辉与人文主义精神汇通融合,给予艺术文化载体新的时代意义。

宫崎骏笔下的女性特征表现:第一,中性化设置人物角色,与传统女性的温柔性感相矛盾,善良、独立和勇敢是赋予女性的新特征;第二,通常以儿童或女性为主线视角,剔除男性视角;第三,青少年的女性视角,
男性为配角,与美国迪士尼王子公主故事的人物角色配置比较,虽然表面上表现得大同小异,但人文本质却有所不同,故事情节的推动者是女性,同时也是主导故事结局的关键,而男性角色处于配合地位。

二、突破日本动画电影中主流女性形象
日本动画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已经风靡全球。

例如,《海贼王》《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蜡笔小新》《圣斗士星矢》《樱桃小丸子》等,日本动画片受各个年龄段的喜爱与追捧,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将这些女性形象放置在一起进行类比,印象最深刻的是百褶裙、铅笔腿、小蛮腰形象。

很多日本动画片原画设计师和漫画家,在描绘女性形象上倾向于凸显女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风靡一时,占据日本动画半壁江山,俨然成为日本动画电影中主流女性形象,并发展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创作法则,在集体无意识创作潮流下,宫崎骏动画作品创作出很多女性形象。

在外形上与主流动漫人物形象不尽相同,在着装、表情与形体上更加自然随性,与生活中女性没有很大的差异。

宫崎骏漫画设计观中,女性不仅要通过独特的形象识别符号进行点缀,同时给予一定的生命系统、科学意义与哲学意义[2]。

用女性视觉符号烘托艺术内涵,同时赋予女性艺术符号特有的精神与生命特征。

艺术家塑造的女性形象,展现的是其精神本质,不仅能给予欣赏者视觉上的美好感受,同时透射一种女性精神或气质。

三、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1.内外兼修、两性气质交融的“双性共同体”
女性主义角色塑造的“浓妆淡抹”有效避开了“女强男弱”的人物塑造现象,与当时日本与其他国家“男强女弱”
收稿日期:2019-10-1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9JD17)作者简介:孙强(1981—),男,宿州泗县人,硕士,主要从事动画研究。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孙 强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摘 要:的人格魅力与正能量的女性形象。

宫崎骏动画电影所塑造的女性光辉形象远超男性形象,通过不同动画作品中女性散发的人格魅力,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19)12-0188-03
189
仅在于“双性共同体”作用上,还同时继承了良性和谐发展的指导精神。

“双性共同体”绝非男女共同体,而是男性与确”或简单的男女有别的束缚。

女性人物角色一般扮演着“英雄主义”形象,透视这些人物形象,可以了解到宫崎骏总是基于社会视角,运用这些双性共同体特质,使得性别角色的本质内涵得以重新解读[3]。

20世纪英国女权文学批评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强调:“我们之中,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力量支配着一切,一个是男性力量,另一个是女性力量,而最适宜和最正常境况就是两种力量和谐在一起地精神合作与生活的时候”。

双性共同体暗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性别界限,将其包容化与模糊化,将传统男权主导的思维模式土崩瓦解。

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正是这种双性共同体特征的缩影,诉说着人越长大,越胆怯的心悸。

面对失败,缺少面对的勇敢,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女性角色,其身上充满一种精神力量,这种通常是男性身上所具备的力量,使得她们在面对危险与不尽人意时能够透露出本质的勇敢精神,而女性之初的友善,无疑又增加了动画电影的童趣。

就动画电影自身而言,《天空之城》中海盗婆婆是宫崎骏女性形象的一种伏笔,其年事已高,却丝毫没有老态龙钟,她穿着飞行服,追跑着女主人公的步伐。

海盗婆婆刚开始扮演着反面角色形象,但经过几次峰回路转,开始与女主人公并肩作战。

《幽灵公主》塑造了帅气侠义的女性形象,其一直由狼族抚养长大,坚守着保卫森林第一线,成为森林中的女英雄。

外形有些男孩子的她,继承狼的习性,在遇到男主角阿西达卡后,唤醒了她心中柔弱敏感的一面,使得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不仅这两部动画电影,其他具有女性角色的作品中女性形象所展现的人格品质,在观众心中树起一个又一个模范形象,激励并鼓舞着人们积极生活[4]。

2.人性之美
第一,呼唤自我意识。

纵向分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不难发现,与传统动画电影间的区别差异,女性形象无论从行为表现还是心灵,都是在追求自己所需要的,按照实际作出的计划实践并努力着。

在经历过困惑与磨难之后,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思索新的出路,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力量挥洒出来。

在这些女性人物形象中,又或是性格温柔,又或是刚柔并进,但都绝不盲目服从别人的步伐。

她们善于用自己的行为思想,规划自己的未来,将自己的未来交由自己主导。

如《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其代表着决定自己的人生并追求自己未来的一个女性翘楚。

魔法少女琪琪独自离开家进行修行的经历,带着黑心情低落的琪琪在偶然间代替别人送一个遗失的物件,从而得到面包店老板娘的喜爱[4]。

在老板娘帮助下,琪琪开始了飞行修行—快递业务。

琪琪逐渐融进这个海边城市生活,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包括乌尔拉斯。

只身闯荡繁华现代社会的琪琪,凭借勇敢和善良,在社会上与人和谐相处,并通过自己勤奋的劳动赢得周围人的尊敬与认可。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琪琪,最大限度削弱了神秘的魔法成分,其也并不是电影主题中所着重说明的关键点,而真正要描述的始终是女性人物形象。

琪琪在外表上与普通少女没有差别,并不是传统客观印象中骑扫把的少女形象,创作目的主要是向观众传达一种思想观念,即会使用魔法的琪琪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幸福,这一点在琪琪生病,魔法削弱时表现得更加具体。

对此,电影中主张具有独立意识的少女形象则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思想付诸于实践。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女性角色都是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上独立存在的个体,能够把控外界对自己的影响,通过思想调整,并决定自己想要什么,需要做什么,通过什么途径付诸于实践,不断升华自己的理念,使得自己始终处于成长中。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不同的时期、环境与人际交往中,总是想办法适应并改变自己,促使自己完成蜕变。

而正是这点,女性形象的魅力与美得到完美诠释。

《龙猫》中小月母亲因生病住院,父亲独立带着小月和妹妹小梅来到乡村居住。

两个女孩对环境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奇,期间也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遇到小精灵,碰到一些奇怪的事物,尤其是与龙猫成为好朋友。

龙猫和森林中的小精灵们具有神奇的力量,带小月和小梅看到了很多奇景奇观,在此期间,小月与小梅的人物个性暴露出来,小梅个性勇敢,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接受周围事物的改变。

小梅经常扰着小月想看望医院的母亲,在被小月拒绝后,小梅独自前往医院,在迷路的途中遇到了小精灵们和龙猫等一行好友,在他们的帮助下看到了母亲。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苏菲刚开始自我意识没有表现得很明显,因自己没有与生俱来的美貌而缺少自信,也不相信自己会受到男性喜欢,始终认为自己扮演着“清洁妇”的角色,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牢笼中,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是坏的,直到自己真正成为老太婆,外貌可能就没那么重要,心才会逐渐打开,自我意识逐渐苏醒过来。

而面对纷扰的外界环境,苏菲变得淡然许多,思想决定行动表现,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成长,找到属于真实的自己,渐渐走出心理作祟的怪圈,并收获一段美好的爱情。

第三,成长阶段的历练、超越与自我救赎。

《千与千寻》片头中,千寻是一个懒散、平凡、懦弱和冷漠的女孩。

但在一次搬家途中,其和父母在开车途中迷路,并误闯到神灵世界,父母因贪婪受到极大的诱惑,变成了“猪”。

千寻为让受到诅咒的父母变回人类,同时也为让自己生存下来,与汤婆婆签订契约,留下来工作,这是千寻完成自我救赎的开始。

经过各种困境与磨难的千寻,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用顽强的生命力,在自立自强中潜能被激发出来,不仅能熟练完成工作,还有耐心地帮助河神清理污物,以及帮助
190
Female Images in Miyazaki’s Animated Films
Sun Qia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Miyazaki's works give people a unique sense of flight through the smooth painting style. In Miyazaki’s animated films, the main characters are mostly female in dominating roles with men in the supporting roles. Miyazaki doesn’t give female characters gorgeous appearance and rich clothing accessories, but establishes, with is fiery, optimistic heart, the female images who contains a huge personality charm and positive energy within their not strong bodies. Hayao Miyazaki created the more radiant female images than men in his animated films, expressing different meanings through the personality charm of the women in different animated films.
Key words: Hayao Miyazaki; animated films; female images
[责任编辑:李慧慧]
无面人找回自己的归属,找回自己的名字。

在这个成长阶段中,千寻受到极大的历练与自我超越,性格不再懒散、柔弱,学会了奋斗与勇敢,变得真诚而坚强,在自我成长中认识到帮助他人也是自我救赎的一条途径。

在救白龙的过程中,千寻信念坚定、沉稳、眼神平和,一改当初的怯懦和慌张,为观众呈现一个崭新的千寻形象,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与执着,带着白龙和大家的帮助救出自己的父母,帮助白龙寻回自己的名字。

四、结语
在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女性形象中,不仅能透视其创作思想的与众不同,同时也能感受其将所有心血都凝结在作品之中,给人以心理慰藉。

动画电影的每一帧都是经过精心
思量,观众能从人物角色中寻找到一丝丝的心灵归属地。

流畅的细节处理,单纯可爱少女、勇敢善良狼女、温柔善良母亲、热情积极老婆婆等形象,都被刻印在观众心中。

在发生着改变。

参考文献:
文,2017.
[2]滕箫扬.日本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7.
[3]刘晨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浪漫主义手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4]曾雨晨.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设置[J].新闻研究导刊,2016(6).
On Mastering and Embodiment of Timbre Skills in Guzheng Performance
Tu Yingying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351100,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Guzheng performanc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music lovers due to its unique sound effects and artistic charm. In the process of playing the Guzheng instrument, the timbre effect presented by the performer will directly determine whether the effect of the work can reach the best standard. To this end, this paper describes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imbre in guzheng performance,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imbre skills.
Key words: guzheng performance; timbre skills; promoting strategies
[责任编辑:李慧慧]
度会发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在选择触弦深度时应根据音乐风格来进行确定。

当音乐风格需要表达强烈、有力、厚重音色效果时,需增强触弦深度。

要体现意境幽远、宁静、温和的乐曲风格时,则需减轻触弦深度与琴弦振动,以此带给听众更为宁静、深远的情感意蕴。

当音乐情绪与节奏有变化时,需要演奏者的触弦深度及时调整。

例如,在《临安遗恨》古筝演奏过程中,该乐曲开头需通过悲壮情绪的戏剧性钢琴演奏张力进行节奏调动,并在古筝演奏中增强触弦深度来呈现饱满圆润的音色效果,从而表达我国民族英雄的豪迈之气与铮铮铁骨。

演奏者在增强触弦深度后所呈现饱满、厚重、圆润的音色效果,可令演奏曲目更具感染力、震撼力与魅力,表达更为强烈的情感思想。

该乐曲通过慷慨激昂的意境和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旋律转变为柔情细腻的音色效果。

虽然情感转折过于强烈,但触弦深度也会随之增强,到了后期触弦深度情况
便不可大幅度增强,而是应以轻触弦方式来表达更为深入人心的悲痛之情。

五、结语
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之一的古筝,在演奏过程中需演奏者充分掌握其音色控制技巧,才能充分体现古筝音色与作品情感思想。

因此,演奏者需在外在技巧与内在修养中不断充实自己,以此呈现最佳音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薇薇.古筝演奏中音色技巧的把握[J].音乐时空,2014(6).
[2]陈天航.古筝演奏中音色的体现及把握探析[J].艺术评鉴,2018(10).
[3]肖娇雨.对古筝演奏音色的探析和思考——以《西域随想》为例[J].北方音乐,2018,38(3).
(上接第18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