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赏析
圆明园历史悠久,曾经是中国令人惊叹的皇家娱乐场所。
它位于北京的宣武门外,与长安街和景山相接,历史跌宕起伏,被海内外人们广为传颂,它的毁灭也令人心碎。
1644年顺治帝称帝之后,圆明园开始兴建,历时14年,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最现代化的花园之一。
原本圆明园里有周围四十公里的围墙,建筑精美,有各种花草植物,游客和雅客常常光顾,皇家宫殿也位于其中,有多种风景区,有山水池塘,宫殿府院,廊桥楼榭,整个园林集文化、艺术、自然与审美的融合在一起,堪称一部中国古典艺术的集大成。
然而,令圆明园遭到毁灭的原因,是1860年洋务运动发动后,
中国与其他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其中最为致命的战争就是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结束时,外国军队攻入了北京,并在宣武门外攻破了圆明园,造成了圆明园遭到毁灭、宫殿和楼阁全毁的悲剧结局。
历经近150年,圆明园毁灭的消息传遍世界,总令人不舍,因为它是一座浓缩了中国文化的地方,便捷的交通使它变成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旅游景点,而今,圆明园却残破不堪,只有大概的部分依然存在,其他的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令人惋惜。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让中国文化遭到毁灭,也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上伤害,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令我们深深地反思历史过程中,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外交与文化上的擦撞,
以及考察中国自身文化素养的不足和欠缺。
有许多方式来赏析圆明园毁灭,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们观看国家有关圆明园的文献资料,建立对圆明园历史悠久的文化的认识。
可以让学生们调查旧式景观的设计以及毁灭后新式景观的特点,并向他们讲解外国势力在洋开中国和中国民间文化灭掉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示范如何在探索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从毁灭的角度去探究中国景观文化的每一个细节,有助于学生们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
圆明园的毁灭,令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历史不断前进,文化向我们传递着学习的重要信息,我们应该细心阅读历史的根源,慎重揣摩历史的因果,以此来教育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让我们更加明智地面对未来社会的文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