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的音乐在《海上钢琴师》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钢琴的音乐在《海上钢琴师》中的应用
摘要:兴起于l9世纪末的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
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影片由无声进入有声之后,音乐更是成了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表演成分。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其音乐低音雄厚、中音丰满、高音清脆的特点,是突出影片主题、营造独特意境、宣染画面情绪、加强艺术感染力的绝佳工具,因此也得到了电影导演的青睐,逐渐成为各类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以电影《海上钢琴师》为例,以独特的角度分析了影片中钢琴音乐的应用和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影音乐;钢琴乐;《海上钢琴师》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但在当时,由于技术问题,既没有对白、解说,也没有音乐、音响,只是将一连串活动形象投射到银幕上,实质上仅仅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而存在,因此无声电影被称为“伟大的哑巴”。
自美国人发明了有声电影的技术之后,电影才真正成为一门集文学、绘画、美术、戏剧、音乐等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视听艺术一部好的影片,除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绝伦的画面制作、明星的非常演艺外,电影乐的创作也同样重要,它同样也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因此,电影音乐的创作是电影整体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其音乐低音雄厚、中音丰满、高音清脆的特点,使其伴奏的背景音乐能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中不同的风格、情感、思想与意境,能够更加直接地体现电影作品的艺术构思,同时也能够更加完美地呈现电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遂受到电影人的青睐,逐渐成为影片中的一大亮点,且出现了以“钢琴”为主人公的电影剧作。
1、电影音乐概述
电影音乐是“专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
它是影视艺术和音乐综合的产物。
音乐与其他文化元素的结合,古已有之。
其实在无声电影时代,电影人为了掩盖播放时放映机的噪音,达到更好的播放效果,他们通过给影片中不同情节谱曲,在播放影片时再由乐队、钢琴或唱片为之伴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其声音的逼真性是有限的。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1927年,美国人发明了电光管,使得声波能够转换成电磁波被记录在胶片上,从而结束了无声电影的时代,影视剧作从此真正成为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苏联艺术学博士B·日丹说:“如果把一部影片分解成原始的元素,我们就会发现一切种类艺术的特质。
电影同时既是文学,又是戏剧,既是绘画,又是音
乐……”也就是说,自音乐成功进人影片之后,影视既具备了文学的因素,又具备绘画、戏剧、音乐的因素,是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
自此,电影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从属于影视剧作,它具有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殊的本质。
一方面,影视艺术凭借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兼收并蓄,直接运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到艺术表现的“有神有色”。
另一方面,影视创作中的音乐并不是音乐艺术的简单混合、拼凑和相加,而是一种“乘法”的综合,是在融合各种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时,在一种新的质的基础上有机的综合也正是由于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融人与转化,才形成一个声画结合呈现的虚拟世界,这也是影视艺术基本审美特性之所在因此,影视艺术才具备了情节、表演、音响、节奏、风格、意境等艺术元素,形成它特有的一整套艺术表现手段。
按照周传基的观点:“两种以上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就形成一种独特的系统,而这些元素在这一系统的结合中所发挥的作用或功能是不可能还原的。
”也就是说,电影乐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表达手段,它与其他文化元素的结合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其作为音乐的一般共性所达不到的。
电影音乐有其自身的特性,它已成为现代影视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一部好的影片,除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绝伦的画面制作、明星的精彩演绎外,电影乐的创作也同样重要,它同样也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因此,电影乐的创作也是电影整体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影视艺术和科技的发展,它在影视中也正发挥着更加广泛和多方位的艺术功能。
2、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创作背景
由曾经执导过电影《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的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Giuseppe Tomatore)担任导演的电影《海上钢琴师》,发行于1999年,导演邀请了著名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为电影创作音乐,二人早在电影《天堂电影院》中就已经有了合作,产生出了非常强烈的火花。
埃尼奥·莫里康内在业界被公认为是多产、高质量的典范,受到了同行们的广泛赞誉,他的音乐风格融合了古典和流行的特点,给听众以无限遐想和美的体验。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配乐沿用了他以钢琴为主、配合管弦和室内乐器的风格,乐曲音色令人陶醉,旋律优美,给人以清澈的感觉,极具新意。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在Vir g 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邮轮上的头等舱,孤儿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饰)。
1900慢慢长大,显示了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演奏钢琴,每个聆听过他演奏的乘客,都被他的音乐深深打动。
爵士乐鼻祖杰尼得知了1900的超高技术水平,专门登上邮轮和他比赛,最终杰尼自叹弗如,黯然离开。
不过1900的辉煌只停留在海上,他从不愿踏上陆地半步。
直到有一
天,1900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和年轻人身上流淌,他即兴演奏了一首水一般柔情的曲子。
他能否为了姑娘,踏上陆地开始崭新而未知的音乐生活,用他的高超技艺惊艳世界?他将以怎样的方式书写自己辉煌的音乐人生?
电影中的主人公1900双眼透发出不一样的蓝色,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领略到事物的内涵,并发觉内涵中蕴藏的音乐脉动。
1900不管接触到什么样的事物,都能即兴的演奏出一首旋律优美的曲子。
在电影的中间,他曾说过这样一句感人至深的话“钢琴虽然只有八十八个键,然而它所能演奏的音乐可以是无穷无尽的”。
和他说的一样,1900能够从钢琴中感受到事物的本质,并且能通过钢琴演奏领略到人生的真谛。
影片中的一些片段就为1900的钢琴演奏赋予了许多魔幻色彩:在山呼海啸的邮轮上,1900却能独自沉浸在钢琴的表演当中,他自由地翱翔在舞会大厅中。
黑人钢琴师企图用拥有“自由”标签的爵士乐击败长期生活在海上的天才少年,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只是自找苦吃,那些在形式上看似的自由,完全被1900那种飘忽不定、随遇而安的自由打败。
在电影中音乐制作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创作了多首发人深思、沁人心脾的作品,以富有感情且自由洒脱的音乐风格深深地吸引了观众。
电影的开场音乐曲目1900's Theme是一曲旋律悠扬的音乐,温柔典雅的音乐犹如另一位音乐大师约翰·巴里的浪漫主义风格作品,但是当钢琴乐响起的那一瞬间,你就会发现你的直觉完全是错的,作者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不一样的感受,作者向观众炫耀般的展示了他对各种音乐的把控已经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
而当管弦乐演奏即将达到高潮的时候,音乐突然融入了爵士风格的钢琴乐,看似随意的变换,却将观众带入到美妙和震撼的意境中去。
3、钢琴乐在《海上钢琴师》中的运用
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电影中运用音乐,也无外乎是为了抒发影片中人物内心不便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变化、展示事物发生的时代特点和地方色彩、直接参与影片的剧情制作或者是为了渲染环境气氛,进而表达主题思想。
而钢琴,一向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它“具有音色优美、变化丰富、音域宽广的特点,从低音27. 5赫兹到高音4185. 5赫兹,涵盖了所有的乐音其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雄厚,能够对各种的情感、情绪进行充分地表达,能完整地表现各种不同地音乐风格,可以通过其音色的变化,表现各种复杂的故事情节。
”钢琴的这些独特的功效和其与生俱来的特性,正好适合于影片制作中表现人物和电影主题所蕴含的情感,也就得到了电影人的青睐。
例如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这是一部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配乐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配乐,于1998年完成的一部以音乐为线索的浪漫主义剧情片
该片面世以后,不断虏获观众与乐迷的心,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曾荣获多次奖项,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原创电影配乐奖。
《海上钢琴师》用125分钟为我们叙述的是一个被抛弃在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hinian号头等舱钢琴上的弃婴“1900”在蒸汽船上成长为一名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师,他与轮船笃定终生并最终殉船于海底的故事。
这部影片中的钢琴音乐,是莫里克奈以钢琴为主并适当的配合多种其他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而成的,具有明显的爵士风格,但《海上钢琴师》中的所有钢琴音乐,并非全是由爵士风格的钢琴曲所组成的。
1)开场中的钢琴乐
前面提到,影片中的音乐,所起的作用就是为了抒发人物情感、展示事物发生的时代特点和地方色彩、直接参与影片的剧情制作或者是为了渲染环境气氛,进而表达主题思想。
这些在影片《海上钢琴师》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影片是从小号手“麦克斯”对好友的强烈思念开始的,伴随着开场出现的是影片中后来年幼的“1900”在头等舱的演出大厅深夜里演奏的作品—1900's Them e,这首曲子是由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的作品稍作改动后而形成的作品,它是整部配乐的主轴。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首曲子的基调是忧伤的,这也正好符合了影片片头“麦克斯”满怀失落和惆怅之情的内心独白。
2)“1900”第一次独奏
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1900”的“养父”—丹尼不幸受伤去世后,有一天,"1900”循着音乐的声音来到了头等舱,他被那快乐的音乐深深吸引。
夜间,他用他那稚嫩的小手演奏了一生中的第一首曲子。
“1900”所演奏的这首曲在原声C D中的标题是:A Moza r t Reineamated——莫扎特再生,标题也是颇具寓意的。
它是莫里克奈有意模仿莫扎特早期作品风格创作而成的,是一支充满稚气的动人的钢琴小品。
这些正好符合了影片中幼年“1900”的首次独奏—虽是天才,仍显稚气!这首曲子在影片中的第二次出现是在轮船即将要爆炸的时刻,在那个画面中已经没有了钢琴,但“1900”还是用他那双弹奏了一生的手指,空弹了这首悠扬的曲子。
而与首次独奏不同的是,这时的乐曲少了一丝稚气,但却多了一分恬静,这或许就是“1900”那一时刻的心情吧。
3)斗琴
除了上面提到的“1900”的第一次独奏,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就属船上“1900”与在爵士音乐界素有爵士博士之称的杰里·罗尔·莫顿的“斗琴”了。
在斗琴过程中最大的看点是第三回合。
这一回合中杰里·莫顿演奏了一首比前一首“渴望”更具炫耀技巧的乐曲:“The Finger Breaker”,直译是“扭断你的手指”,从标题本身我们就能猜想到乐曲的演奏难度。
主人公“1900”并未被杰里·莫顿嚣张
的气焰所动容,并轻蔑地说:“这是你自找的,混蛋!”随后便是一支如火如荼,快得令人瞠目结舌的“单人四手联弹”,在这里导演特意安排这首“1900”的“单人四手联弹”,旨在刻画“1900”这一天才钢琴家,同时也将影片情节推向了高潮。
4、《海上钢琴师》中钢琴乐的特点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以钢琴因素为主题的影视剧作,在整部影片中,钢琴、钢琴乐、钢琴家基本贯穿于每个情节之中,钢琴因素共同与影片的画面形成一道亮丽风景,钢琴因素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实现了音画合一的艺术境界。
通过以上《海上钢琴师》中钢琴乐运用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电影乐中,钢琴乐是有其独特的性征的。
1)从属性
电影是一种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仅仅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简单相加,因此,在各类艺术形式进人电影,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段,首先就得从属于整部影片的情感、意境以及艺术追求等方面的要求。
周传基在谈论“电影中的声音”时指出:“电影乐没有独立的结构形式,但它不是服从于画面,而是服从于戏。
”相同的,电影乐中的钢琴乐也是没有独立的结构形式的,它是为影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服务的。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其独立的结构形式只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果不是一部以“钢琴”因素为主题的影片中的钢琴乐以独立的结构形式呈现在银幕上,那就有点喧宾夺主了。
2)表现形式多样
钢琴乐是一种以多姿曼妙的音调,来演绎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的、充满灵动气息的艺术,其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雄厚的这一特性,使得它在电影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
电影中的音乐从形态上来说,包括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两类,有声源音乐即来自画面内的声源音乐;无声源音乐则是来自画面叙述场景之外的音乐,它主要是音乐创作者根据自己对电影画面的理解与感受而专门制作的背景音乐。
在现代的影视剧作中,我们会发现,一方面,钢琴可以作为有声源音乐直接呈现于银幕上;另一方面,电影制作人也总是选用以钢琴伴奏的乐曲来作为影片的背景音乐。
电影中钢琴乐的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影片能够更好地达到音乐与画面的平衡,也能更好的实现音画合一的艺术境界。
3)无限性
电影乐的一大特点是时间的局限性。
一般一分钟的音乐在电影中是相当长的了。
但对一些以“钢琴”因素为主导地位的影片来说,是可以不受这一方面限制的,例如在《海上钢琴师》中的“斗琴”场景,三个回合持续了十来分钟,镜头虽不断转换,但钢琴乐是相对完整地呈现给了观众,尤其是“1900”的“四手联
弹”,给观众一场视听艺术盛宴的同时也深深震撼了心灵,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
5、结论
《海上钢琴师》作为 20世纪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音乐部分。
正是因为电影音乐环节的难以把握,而这部影片中把音乐作为叙述者和情感代理的功能性代表,本身既是内容,又是音乐,脱离了单独配乐的孤独,增加了电影的丰富性,也正是出色的音乐表现,才会有如此成功,如此优秀的影片,才会塑造出“1900”这一传奇生动的艺术形象。
电影音乐是影视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钢琴乐作为电影乐中的一种,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
它的独特的音效、丰富多样的表现的可能性以及其自生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使得它在影视作品中享有绝对的重量,因此,也逐渐成为一些影视艺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杨大林.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巅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J].
当代电影, 2003( 02).
[2] 高渝君. 浅谈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09).
[3] 李丽宁. 从《海上钢琴师》解析电影音乐[J]. 电影文学, 2010( 13).
[4] 李文皓, 周慧敏. 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音乐的魅力[J]. 电影文学,2010( 14).
[5] 刘冬昕. 《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解析[J]. 电影文学,201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