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0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丽水市2020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2020- -1 2021 学年高一上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

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

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的“第”与“阖第光临”的“第”,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品而第之B.次第花开C.状元及第D.书香门第

2.下列句子,不能体现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A.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再远还是亲。

B.井水河水两相分,凡事讲理不讲亲。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洋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呈现出的格局,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团体格局。

B.作者以捆柴为喻,旨在形象生动地告知读者社会的团体是界限分明的。

C.西洋社会中“家庭”所指范围通常明确,与我国传统社会的情况不同。

D.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异于中国社会结构,并无以“己”为中心的特点。

4.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洋社会,家庭是团体性社群,所以家庭成员对于家庭的关系

是相同的。

B.在乡土社会,人们以自已为中心,会与所推及的人群发生或厚或薄的关系。

C.无论西洋社会还是乡土社会,一个人难免要和别人联系形成某种社会关系。

D.作者对西洋社会格局和乡土中国格局的论证,体现了他治学严谨思维缜密。

材料二

红包凝聚的是中国人自古有之的习俗。在传统社区内部,红包及礼物的使用包括婚丧嫁娶、搬迁盖房、生育做寿、节日等仪式性场合,也包括探病、来往等日常场合。而用途则分两种:维系关系与换取利益。微信红包或多或少延续了这种习俗。

由于亲人间表达感情和互动的方式很多,所以在给亲人的微信红包中,人们未必一定是用最大数额,但传达的感情色彩会更浓厚。除了红包大小外,一对一的发红包的对象常常也与关系远近有关。

一位受访者的经历从反面说明了关系亲疏与红包的关系。他提到,过年时给别人发红包拜年,但对方不是自己的近亲属,于是拒收了红包,自己和对方都有点尴尬。不少受访者都谈到了红包发错对象或抢错了定向红包的尴尬。这种尴尬是源于错误的关系“闯入”。

5.红包是乡土社会的习俗,它是否也呈现差序格局的特征?请结合材料说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①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

②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着台儿沟的寒冷。今天,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车窗全部紧闭着,旅客在昏黄的灯光下喝茶、看报,没有人向窗外瞥一眼。

③凤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香雪系紧头上的紫红色线围巾,把臂弯里的篮子换了换手,也顺着车身不停地跑着。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车上一直没有人发现她,她却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1)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如果不是隔着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④一位中年女乘务员走过来拉开了香雪。香雪挎起篮子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儿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