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3月东阳中学阶段性检测卷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据海南省老龄办统计,全国各地到海南休闲、养生、养老的“候鸟老人”有 110 万人左右。
完成下列各题。
1. 影响“候鸟老人”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2. “候鸟老人”的涌入对海南地理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A. 缓解老龄化
B. 促进商业发展
C. 增加就业压力
D. 减轻环境压力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海南纬度低,我国北方地区进入冬季时,海南气温仍然较高,因此适宜老人休闲、养生、养老。
因此影响候鸟老人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题详解】
大量老人涌入海南,造成该地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加剧,A错误;多数候鸟老人经济条件较好,涌入海南能促进该地商业发展,B正确;候鸟老人涌入海南的主要目的是养老,和就业无关,C错误;人口数量增多,环境压力增大,D错误。
【点睛】一般而言,影响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因此人口迁移的主体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有助于缓解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等。
但是,候鸟老人迁移的主体是老年人,因此这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老龄化现象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可能是加剧的;与此同时,多数候鸟老人的经济条件较好,因此能促进迁入地的商业发展。
因此,对于人口迁移的影响,应该结合人口迁移的主体辩证分
析。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智利(南美洲)水果车厘子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下图为淘宝网某网店展示的智利车厘子从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经历的主要环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 图示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主要是
A. 生产协作
B. 商贸联系
C. 投入产出
D. 科技信息联系
4. 智利(南美洲)车厘子大量占领中国市场的原因不包括
A. 冷鲜保藏技术的发展
B. 生长车厘子自然条件优越
C. 交通运输条件的进步
D. 离中国东部沿海市场较近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该图反应的是淘宝网某网店展示的智利车厘子从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经历的主要环节,因此反映的产业活动地域联系主要是商贸联系,故B正确。
【4题详解】
智利位于西半球的南美洲,与中国距离较远,D错误;智利(南美洲)车厘子大量占领中国市场一方面是因为智利生长车厘子自然条件优越,产品的品质好,另一方面是交通运输条件的进步和冷鲜保藏技术的发展。
故ABC正确;答案选D项。
读我国 1998-2017 年三次产业比重及城市化水平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5. 下列产业活动与三次产业从属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信息业—甲
B. 牧业—乙
C. 矿产业—丙
D. 林业—甲
6. 下列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说法错误的是
A. 城市的兴起与甲的发展密切关联
B. 乙的发展可以减少农村过剩劳动力
C. 丙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过剩劳动力
D. 农村的过剩劳动力向甲、丙转移
【答案】5. A 6. D
【解析】
【分析】
考查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化。
【5题详解】
甲代表第一产业,乙代表第二产业,丙代表第三产业,因此信息业是第三产业,正确答案选A。
牧业是第一产业,矿产业是第二产业,林业是第一产业。
【6题详解】
城市的兴起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第二产业的发展可以减少农村过剩劳动力,第三产业出现高科技,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过剩劳动力,农村的过剩劳动力向甲转移,没有向丙转移,正确答案选D。
注意是选错误的。
【点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孔明兵出祁连山,隘谷处火烧司马懿,结果大火后大雨,天不助亮也。
完成下列各题。
7. 下列降雨成因与大火后大雨成因类似的是
A. 长江的梅雨
B. 台北的冬雨
C. 拉萨的夜雨
D. 海南台风雨
8. 有关大火后可能大雨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风比无风更有利发生
B. 平原比山区更有利发生
C. 小火比大火更有利发生
D. 湿谷比旱谷更有利发生
【答案】7. C 8.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降水的形成。
【7题详解】
大火使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致雨,类似于对流雨,拉萨的夜雨为谷地夜晚大气温度高上升而形成的降雨,为对流雨,C正确。
梅雨为锋面雨,台北的冬雨为地形雨,台风雨为气旋形成的降水。
【8题详解】
大风不利于对流的形成,不利于形成降水,A错误。
平原比山区地形开阔不利于大气的聚合上升,B错误。
小火产生的对流运动比大火小,C错误。
湿谷比旱谷大气水汽含量大,更有利水汽的凝结致雨,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芒果为热带水果,喜温、喜光、不耐寒。
海南三亚、广西百色和四川攀枝花为我国三大芒果产区,其中攀枝花芒果以甜度高著称。
上图为我国西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攀枝花地处亚热带却盛产芒果,因为攀枝花()
①地处内陆地区②海拔高度较低③盛行下沉气流④冬季风影响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攀枝花芒果与其他地区没有形成竞争关系,主要是因为攀枝花芒果()
A. 上市较晚
B. 产量较小
C. 品质优良
D. 市场狭小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芒果为热带水果,而攀枝花处亚热带却盛产芒果,说明攀枝花冬季不冷。
主要原因是攀枝花受地形阻挡,冬季冷空气影响弱;同时处干背风坡,出现下沉气流,形成焚风效应而增温。
所以选C。
【10题详解】
攀枝花芒果以甜度高著称,正常情况下与另外两地芒果产区会产生竞争关系,但实际并未出现,说明在上市销售时出现了错时现象。
由于攀枝花纬度较高,因此芒果上市时间比另两地要迟,从而避开了另两地的销售旺季,导致不形成直接竞争的关系。
所以选A。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A. 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B. 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 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
D. 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
12. 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 水土流失、酸雨
B. 土壤盐碱化、荒漠化
C. 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D. 风沙危害、寒潮
【答案】11. D 1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位置,图示地区为四川盆地,本区水热条件较好,主要作物为水稻,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但是
阴雨天气较多,光照条件差。
【12题详解】
四川盆地四周为山地丘陵,加上暴雨天气,存在水土流失现象;四川盆地多阴雨,盆地地形使污染大气不易扩散,所以,酸雨较为严重。
考点:农业区位分析。
生态环境问题。
下图表示沿115°E经线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下列地区春雨比例最大的地区是
A. 珠江三角洲
B. 黄淮平原
C. 鄱阳湖平原
D. 江淮平原
14. 从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可以推出
A. 春季降水量①地区比②地区多
B. 春季降水量①地区和③地区一样多
C. 夏雨比例②地区比④地区少
D. 夏雨比例②地区比①地区多
【答案】13. C 14. C
【解析】
试题分析:
【13题详解】
由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图,可以看出②地比重最高,珠三角位于回归线附近,黄淮海平原位于35°以北,江淮地区位于30°附近,鄱阳湖它的地理位置约为(115°E,28°N),结合选项给出的四个地点,得出②地为鄱阳湖平原,故而C正确。
【14题详解】
春雨比重是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不能通过春雨比重来比较地区降水的多少A、B错;②地区春雨比重高,其他季节相对较少;而④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因而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④地区少;①位
于华南,降水集中于夏秋季,故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①地区少,故选C项。
考点: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地理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5. 据表中资料推断
A. 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 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C. 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D. 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16. 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山体海拔
②纬度位置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5. C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表中资料,甲山北坡海拔比南坡高,北坡相对高度小于南坡,A错。
乙山南坡的年降水量小,位于干旱区,降水少,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错。
甲山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年降水量丰富,垂直带谱最丰
富,C对。
乙山位于干旱区,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D错。
【16题详解】
根据山麓气温,甲山的纬度较低。
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是海拔较高,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较低,②对。
两山的山体海拔高度差异小,不是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①错。
迎风坡,雪线低。
甲山南坡是迎风坡,乙山北坡是迎风坡,雪线低,两山的水汽来源方向不同,③对。
人类活动对南坡、北坡影响相同,不是雪线差异主要原因,④错。
B对,A、C、D错。
【点睛】乙山南坡的年降水量小,位于干旱区,降水少,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甲山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年降水量丰富,垂直带谱最丰富。
甲山雪线分布特点是海拔较高,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较低。
迎风坡,雪线低。
左图是我国华北平原的台田种植模式图,右图为左图虚线部分的放大图。
完成下列各题。
17. 该地台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棉花
C. 春小麦
D. 冬小麦
18. 图中暗管塑膜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 缓解水土流失
B. 治理土地盐碱化
C. 减轻旱涝灾害
D. 实施跨区域调水
【答案】17. D 18. B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7题详解】
注意该地区是华北平原,因此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以冬小麦为主。
并且是在台田上大面积的种植。
正确答案选D。
【18题详解】
暗管塑膜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治理土地盐碱化。
这是暗管排盐的技术,盐碱地治理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开挖明沟或者暗管排盐的方式控制地下水位,把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水位以下,切断其毛细作用,就能很好的预防土壤的二次盐碱化。
华北平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盐碱化。
正确答案选B。
【点睛】暗管排盐技术是一种盐碱地改良技术,一种利用水利方法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走”的水盐运动规律,把带有小孔的管道埋于地表以下1~2米的深度,结合灌溉淋洗,把土壤表层的盐分溶解排走的技术。
原理图:
暗管的主要作用有两个:1、排水、排盐:排水排盐能将已经形成的盐碱地改良成良田2、控制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位能防止土壤的二次盐碱化,也就是从根本上防止盐碱地的形成
读某蔬菜大棚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蔬菜大棚改变的农业自然条件是
A. 降水
B. 土壤
C. 水源
D. 热量
20. 某段时间,我国南方的菜农一般只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
其目的是
A. 增加大气逆辐射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B. 减少地面辐射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蔬菜水分蒸腾
D. 增强地面辐射以提高白天气温
【答案】19. D 20. C
【解析】
【分析】
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19题详解】
蔬菜大棚改变的是温度,可以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热量,生产发季节蔬菜,实质上就是温室效应原理,因此正确答案选D。
并没有改变降水、土壤以及水源条件。
【20题详解】
我国南方的菜农一般只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
其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蔬菜水分蒸腾注意是南方,温度较高,热量已经达到,黑色可以吸收太阳辐射,防止进入大棚引起膜内升温,减少水分蒸发,因此正确答案选C。
AD错误。
跟减少地面辐射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无关,注意是南方地区,温度不会过低。
B错误。
【点睛】拓展延伸:蔬菜大棚上用的膜一般有淡蓝色和白色两种,淡蓝色膜本身吸光,对快速提高棚内的温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淡蓝色的膜有个影响透光率的问题,对促进光合作用的蓝色光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影响茄果类蔬菜的着色。
白色的膜,对光线中红光、红橙光的透过有过滤作用,对棚内的快速升温及保温有不利的一方面,但是对蓝色光的透过没有影响,葫芦科、茄果类的蔬菜都能很好的着色。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图示水利枢纽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功能为防洪蓄沙,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下列有关渭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中,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占的比重大
B. 河流径流量小,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C. 河流的含沙量大,有冰期、凌汛现象发生
D. 在渭河平原,河流的侵蚀、搬运作用明显
22. 据材料信息判断,对渭河下游地区危害最大的灾害是
A. 洪涝灾害
B. 干旱缺水
C. 泥石流、滑坡
D. 水土流失
【答案】21. B 22. A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1题详解】
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中,雨水补给占的比重大,高山冰雪融水基本没有,河流径流量小,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河流的含沙量大,有冰期现象发生。
无凌汛。
在渭河平原,河流的沉积作用明显,侵蚀、搬运作用较弱,B正确,ACD错误。
【22题详解】
渭河下游地区有泾河注入,并且还有汾河注入黄河,河流汛期水位迅速升高,降水量大,并且地形低洼,因此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因此正确答案选A。
山区多发泥石流、滑坡,黄河中游多发水土流失,跟干旱缺水关系影响不大。
BC D错误。
【点睛】受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渭河下游流速降低,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渭河下游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导致渭河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加剧。
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左图)和某山地东、西坡地质剖面图(右图),该山地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回答下列各题。
23. 右图所示山脉位于左图中的:
A. A
B. B
C. C
D. 都不是
24.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而图二中甲地发育并不明显,原因是
A. 该地山不够高
B. 该地风沙较重
C. 该地人类活动明显
D. 该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25. 甲地东部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主要发展绿洲农业
B. 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C. 高山冰雪融水是其主要水源
D. 盐碱化是该地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
【答案】23. A 24. D 25. D
【解析】
【分析】
考查内外力作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右图所示山脉为位于银川西北的贺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所以A正确。
b是阴山,a是贺兰山,c是太行山.
【24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暖湿、降水丰富的地区,因此甲地发育并不明显,是因为该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所以D正确。
黄河水是其主要水源,不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缺水严重,以旱作为主。
【25题详解】
甲地东部平原是宁夏平原,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盐碱化是该地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所以D正确。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
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
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 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草场退化
C. 土地盐碱化
D. 森林破坏
27. 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C.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D.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28. 光伏产业园区引人牧羊业,有利于
A.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B. 提高水电发电量
C. 提高土地利用率
D. 增加植被覆盖率
【答案】26. B 27. D 28. C
【解析】
【26题详解】
根据材料所述“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可推断,该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为草场退化,土地沙化,B正确。
而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森林破坏都不属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A、C、D错。
【27题详解】
据图乙可知:太阳能板遮挡的地方,草类茂盛,结合该地区干旱多风沙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植被生长
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分。
太阳能板阻挡太阳光,产生“阴坡效应”,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使植被更好地生长,D正确;排除ABC。
【28题详解】
光伏产业是一种占地面积广大的产业,在发展光伏产业的同时能够发展牧羊,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
再加上太阳能板阻挡光照,减少蒸发,草类茂盛,为牧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C正确;牧羊会减少植被覆盖,从而加快沙丘移动,减少河流流量,降低发电量,所以ABD错。
读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
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
完成下列各题。
29. 此时,图中A港的昼长约为
A. 13时13分
B. 12时40分
C. 11时20分
D. 11时左右
30. 甲地区商品率较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种植园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29. C 30. C
【解析】
试题分析:
【29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度,图示为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
MN为晨线,与赤道交点时刻是6点。
可以计算出晨线与80°E的交点时刻是6:20,即10°N纬线上6:20日出,该纬线昼长时间11时20分,图中A港的昼长约为11时20分,C对。
A、B、D错。
【30题详解】
甲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商品率较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种植园农业,C对。
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是自给农业,A错。
大牧场放牧业位于半干旱草原区,B错。
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恒河平原,不在甲地,D错。
考点:昼长时间计算,昼长变化特征,区域农业地域类型。
【名师点睛】首先根据经纬度定位,判断气候类型及特征。
根据盛行风向,判断季节。
进而判断昼夜长短,北半球是冬季,昼短夜长,图示晨昏线是晨线。
晨线与赤道交点时刻是6点,计算其它经线时间或昼长。
纬度相同,昼长时间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左图为里海及周边区域略图。
一般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储存在有空隙的岩石中,埋藏深度一般为 1000 米至几千米不等。
里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材料二甲河为注入里海的最大河流,右图为该河流域的气候资料。
(1)分析里海矿物质浓度(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2)说明巴库附近油气资源形成的地质过程。
(3)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从三大产业的角度说出里海沿岸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4)若此日北京(116°E,40°N)的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 6:16,在下图中绘出巴库(50°E,41°N)该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
【答案】(1)北部低,南部较高;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或南部河流注入较少)。
春季最低,春季河流流域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流量最大;冬季最高,河流注入少,且有结冰现象
(2)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沉积物在湖泊或海洋中沉积;地壳运动使得该地区地壳下沉;上层和含油气地层的成岩作用,油气封闭在地层内
(3)第一产业:发展渔业(水产捕捞、养殖业);第二产业: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油气采掘业、石化加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航运业、旅游业
(4)绘图要求:日出时间 10:40,正午太阳高度角49°,日落时间:22:40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里海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油气资源形成的地质过程、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考查里海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可知,里海矿物质浓度的时空变化特点是北部低,南部较高,春季最低,冬季最高,主要是因为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南部河流注入较少;春季河流流域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流量最大;河流注入少且有结水现象。
(2)考查油气资源形成的地质过程。
巴库附近油气资源形成的地质过程是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沉积物在湖泊或海洋中沉积;地壳运动使得该地区地壳下沉;上层和含油气地层的成岩作用,油气封闭在地层内。
(3)考查里海沿岸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一产业:发展渔业(水产捕捞、养殖业);第二产业: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油气采掘业、石化加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航运业、旅游业。
(4)考查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分布规律。
根据北京的日出时间为6:16,巴库的日出时间为10:40,正午太阳高度角49°,日落时间:22:40,据此绘图。
【点睛】油气资源形成的地质过程既有内力作用又有外力作用。
正午太阳高度:整个南或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能同时达全年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不能同时达全年最大值;
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达全年最大值,而非该半球的夏至日;
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一次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赤道一年各两次;
4、回归线以外的地区,一年各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地球葡萄粒大、色泽艳红、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
来渭北黄土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
材料二:渭河流域、渭河南北向基岩剖面和渭北红地球葡萄产区气象资料图。
(1)从内外力作用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发展耕作业的不利条件。
(2)简析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有利的气候条件。
(3)渭北高原地形破碎,起伏大,分析垦荒扩大葡萄种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4)从地转偏向力作用的角度,比较渭河南北岸外力作用的差异。
【答案】(1)形成过程:内力——岩层断裂下陷(地堑);外力——河流堆积作用形成冲积平原不利条件:①年降水量少;②冬季气温低;③旱涝灾害频繁等(任答两点)(2)①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
② 光照丰富、③热量充足④、降水较多(3)①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②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③土壤肥力下降;④河流含沙量增加;⑤加剧旱涝灾害
【解析】
(1)从渭河南北向基岩剖面图可以看出岩层断裂下陷(地堑);地势变低,河流堆积作用形成冲积平原。
从气候资料图可以得出年降水量少;冬季气温低;同时旱涝灾害频繁有农业发展不利。
(2)位于大陆内部,从气候图看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光照丰富、热量充足、降水较多。
(3)这地区降水量有限,过度扩大葡萄种植,需要的水量增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破坏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不及时施肥土壤肥力下降;改变地区的生态环境会加剧旱涝灾害。
(4)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所以北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南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某区城图
材料二图乙为库布齐光伏衣北示意图,即在“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
材料三图丙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摸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