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解读鲁迅短篇小说《离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解读鲁迅短篇小说
《离婚》
摘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对于中国民众的普遍感情,作为女性这一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弱势群体,鲁迅给予了特别关注。
短篇小说《离婚》通过对“爱姑”婚姻悲剧的描写,表达了鲁迅对女性解放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鲁迅;《离婚》;女性
《离婚》是鲁迅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最早发表在1925年的《语丝》周刊上,后被收在《彷徨》中。
《彷徨》中许多作品的创作时间,正值“五四“运动退潮时期,新文化阵营分化,社会沉闷,在此期间,鲁迅对很多自“五四”甚至辛亥革命以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反思。
《离婚》在继承“批判国民性”的“五四”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质和局限性,揭示了数千年来妇女多舛命运的悲剧根源。
在我国长期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沉重的物质和精神压迫之下,而女性往往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的命运也往往是最可悲、最值得同情的。
正如鲁迅所:“大小无数的人肉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声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①”《离婚》中的主人公爱姑也充满了数千年来女性身上共有的悲剧色彩。
爱姑似乎是鲁迅笔下最泼辣的女性。
比起祥林嫂、单四嫂,爱姑显得非常强势。
她敢于反抗和敢斗争。
为了不被夫家随便休掉,自己做主闹了整整三年;在大庭广众之下,她敢骂公公和丈夫是“老畜生”、“小畜生”;敢斥责自己的父亲是见钱眼热的“老发昏”;她甚至不把乡间的地主慰老爷放在眼里;面对七大人,她也敢理直气壮地抗争。
如此反抗斗争的勇气和胆量,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统治的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
然而,她的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她反抗的思想武器仍然是封建礼教。
在七大人面前,爱姑口口声声申诉自己的理由:“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
“自从我嫁过去,真是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②”,爱姑将自己的“操守”一件件摆出,无非是说自己“遵纲守常”,在封建礼教秩序下循规蹈矩,侍奉丈夫,孝敬公婆,是个“守妇道”的好媳妇。
这不免让人想起鲁迅的经典名言:“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
爱姑做不成夫家的奴隶,当然不欢喜,她要找七大人讲理,然而这又使她自己更加深陷奴性的泥沼。
她的辩诬、诉苦、搜求公道,都不过是为了保住奴隶的地位,极言自己做奴隶的合格。
卑怯是奴性的核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老百姓见了官老爷可以不下跪不磕头,但是他们骨子里始终有“怕官”的感觉,心理上始终觉得低人一等。
爱姑也是如此。
在爱姑鼓起勇气向七大人述说自己的委屈时,心中自始至终都有一种胆怯,一发现七大人面部表情一变,马上认为“这实在是自己错”,只觉得“心脏一停,接着便突突地乱跳,似乎大势已去,局
①《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第一卷P229
面都变了,仿佛失足掉在水里一般①”。
一个“来……兮!”便吓得她后悔地说:“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
三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从原来想要闹得夫家“家败人亡”,“走投无路”到这一声怯弱地应承,爱姑的勇气在顷刻间化为乌有,这一怯弱正揭示了爱姑悲剧命运的内涵。
爱姑不知道自己的抗争自始至终都在封建礼教的黑暗笼罩之下。
她追求的公道——保住明媒正娶的“结婚”的地位正是奴隶的枷锁;所谓“三茶六礼”、“花轿抬来”的名分之说恰恰是封建礼教“吃人”的工具。
爱姑更不知道,她要搜求公道的七大人,和她不齿的慰老爷一样,是封建道统的维护者。
祥林嫂的悲剧在于被和她同样命运的柳妈的迫害,而爱姑的悲剧则是误把吞噬自己的帮凶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
她不知道七大人、慰老爷是这个社会的中心人物,所有的人都必须按他们的意志办事,包括作为男性的自己的父亲庄木三,在他们面前也是奴性十足,唯唯诺诺。
在《离婚》我们又看到了“柳妈”式的人物。
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嘴里念着佛号,貌似善良”,在心里却“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对爱姑指指戳戳,她们这时已经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封建礼教维护者的立场上,帮着丑恶的吃人礼教吞噬别人的幸福,自己也成为“食人者”。
貌似勇敢的爱姑的精神实质其实仍然是怯弱和愚昧的,她和祥林嫂、单四嫂一样不敢违抗封建礼教,不敢冲破这宿命似的人生轨迹。
勇敢的爱姑最终败下阵来,回到被遗弃的弱势位置上。
鲁迅把小说的取材,转向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爱姑的“病苦”正是什么深扎于爱姑头脑中的奴性和愚弱。
爱姑是被鲁迅意识到的一类女性,她与子君、祥林嫂、单四嫂等女性一同出现在鲁迅的小说中,他把她们作为国民性、尤其是广大劳苦妇女的代表,她们骨子的“愚弱”的精神状态正是鲁迅一贯要揭露、批判和反思的,他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来表现这些不幸人们的悲剧命运。
首先他以“哀其不幸”的感情描绘了悲剧主人公在生活上的苦难、厄运和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
在《离婚》中,从爱姑的不幸中可以看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伪善、装腔作势,封建礼教“吃人”的残酷。
其次,鲁迅又以“怒其不争”的态度描写了悲剧主人公在精神上的致命弱点,展示出她们内心不可克服的缺陷。
爱姑既是令人十分同情的正面人物,又在内心的“愚”和“弱”的暴露下成为了受批判的反面人物。
鲁迅认识到,正是由于爱姑这类人物身上有种种严重的弱点存在,才导致了她们无从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正是这些弱点,成为了中国社会停滞不前的强大的阻力。
鲁迅以爱姑的命运,启示世人必须做改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方可使当时的中国的妇女,中国的民众参加到改变自己可悲命运的革命中去;他也不断警醒人们睁开自己愚昧的双眼去反观自己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在这个方面,鲁迅继承并发扬了“五四”运动“为人生”、“改良人生”的主旨。
《离婚》充分体现了鲁迅对女性解放运动的理性思考。
在中国几千年婚姻关系中,从来没有“离婚”一说,只有“休妻”一词。
“离婚”是一种现代的婚姻、两性平等的社会中的词语,离婚意味着对传统两性关系的挑战,对封建礼教的破坏,对夫权独大的家庭秩序的颠覆。
《离婚》一文,除了标题如此外,小说全文均不见离婚二字。
这显然是有深意的。
鲁迅以离婚为题,讲述的却是封建礼教下的家庭纠纷,可见鲁迅对于当时中国社会所谓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在不改变民众麻木、愚弱的精神状态下,“离婚”不过是对“休妻”换汤不换药的同语反复。
在《离婚》中,爱姑的夫家叫她“走!”,慰老爷、七大人也叫“散!”、“走人!”,而不再称“休!”,倒更像是一种避讳:民国了就不能再叫“休”了,就像在大清朝不能再叫前明为大明朝一样。
小说结尾,本因作为“离婚”中平等主体的爱姑还是乖乖听从了男性的安排:丈夫、公公叫其“走”,慰老爷、七大人按丈夫、公公的要求判她“走”。
五四时期是中国人思想大解放、大觉醒的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在
这一特别关注了女性的解放,并且把“妇女解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大成就之一。
鲁迅也生在对妇女的悲剧命运及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鲁迅明确的指出:在外国文学中,像娜拉那样的“出走”式的解放,并不等于妇女的真正解放。
而在中国“古代把人分为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 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妻,更弱的子在。
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
①”中国女人从古到今没有做人的资格,被列在人的等级之外。
中国的妇女问题尤为沉重和任重道远。
因此,像爱姑那样的反抗完全不是妇女的真正觉醒。
辛亥革命洗礼之后,五四新思潮冲击之后,中国女性依然被吃,依然在“暂时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窘迫生存。
在鲁迅的时代的以“走”代“休”,后来国民党官僚的“抗战夫人”换“胜利太太”,现在的个别人婚外“包养”,都能看到妇女在其中既可悲又让人无奈的解放意识的缺陷,鲁迅对中国女性解放问题的洞见可谓一针见血、目光深远。
参考文献:
[1]《鲁迅小说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第一卷《坟〃灯下漫笔》.
[3]《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第一卷《坟〃娜拉走后怎样》.
[4]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沈燕《反封建礼教面纱下的奴性本质——读鲁迅的<离婚>》. [5]徐新江《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离婚>与<伤逝>的悲剧意义比较》.
[6]段小莉《女性:弱势的群体——鲁迅的<祝福>、<离婚>和<伤逝>解读》.
[7]朱郁文《从<伤逝>看鲁迅对启蒙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