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
实践与思考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通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积累足量的词汇,并培养良好的语感,为写作教学打下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
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加强阅读教学、读写练习达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在
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大胆地表达出来。
基于此,对小学高年
级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实践
引言
阅读是能力的根基,写作是能力的显化,二者都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高年级读写的关键在于架设好读写之间的桥梁,以读促学、以读促悟,在学
习和领悟中建构写作思维,掌握写作方法。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意义
阅读和书写是语文教学中的“输入”和“输出”,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获
得丰富的材料,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到的技巧,为以后的写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写作的训练中,还可以测试学生的阅读效果,让他们的情绪得到更
好的传达,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
来获得丰富的修辞技巧和文意表达技巧。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以实际为基础”
的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
而读、写可以使学习者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
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策略
(一)读写结合心理机制的建立
伟大的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做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如果缺乏良好的阅读能力将
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并抑制脑纤维的可塑性,不善于阅读的学生将不具备思
考的能力,由此可见,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重
要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高低。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
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这时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
年龄特点、心理发展规律,以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为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自觉
阅读的心理意识,从内心认可并接受读写结合学习策略。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进行深度的思考,将思考后的结果形
成语言要素,最后将阅读内容进行合理的输出,这一过程是学生态度、情感价值
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逐渐意识到阅读和写作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觉的读写习惯。
在学生读写结合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最重
要的就是读写兴趣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小学
高年级的学生同样和低年级学生一样适用于游戏教学来唤醒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
参与兴趣,但由于这一阶段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都相对较强,所以,自
开展大阅读教学以来,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指导课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特
别是读后交流课,同学们在读、悟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火花。
(二)及时组织练习,巩固所授知识
要想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课堂所授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那么适
当地、及时地、有序地组织练习就十分必要。
因此,教师传授给学生语文学习的
技能后,如果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和能力,那么这种学习就
是浅层次的,即使学生能够倒背如流,也仅仅是纸上谈兵,不会熟练地运用。
当然,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堂上的随笔练习,也可以是专门的习作练习。
其中,课堂随笔练习可以结合课文,以更换题目、词语替换、人物或事情的再拓展、想象补充练习、句式和段落模仿练笔等方式开展;专门的习作课练习则可以
在课前布置一些有趣的任务,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例如,《形形色色的人》是
五年级第五单元的内容。
人物描写的关键在于通过事例、语言、动作、神态等方
面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既要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又要有自己的总体印象,所
以素材就至关重要。
为了避免学生无话可说、出现写作内容平淡的情况,教师可
以在习作前先让学生制作一个“我和你”的小手账,内容是用3~5天的时间记
录身边的一个人,把这几天发生的故事或有趣的对话、对方的趣事等记录下来,
然后在课堂上分享,积累写作事例。
(三)仔细阅读文章的大意
作家有各自的人生体验,因而产生了各种主题的小说。
如果你仔细地去看每
天的普通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你的创作。
当前,不少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还不到位,无法积极挖掘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创作材料,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常常
采用“好人好事”等主题,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阅读质量。
而且,这种问题可以由
深度化的阅读教学来解决。
通过对读者的学习,可以吸收和积累作者的人生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另外,在阅读课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鉴赏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能力,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材料。
(四)借助多元化模式,提升阅读及写作水平
基于新课改的实施,对于教育部门来看,应结合阅读及写作教学,构建多元
化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将来的学习及发展,为其提供可靠保障。
对此,应对原
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结合语文教材特点,将语文知识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融合,同时借助鼓励模式开展点评。
如在班级中比较显眼处设置“智慧树”,或是
给予学生“小红花”,对其实施鼓励。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开展抽查工作,针对
阅读表现优异的学生,可将他们的名字书写到小红花上,并将其贴到“智慧树”上,特定时间内,哪个学生的“小红花”多,那么他就为该阶段的“阅读小博士”,接着再为其提供物质奖励,如本子及糖果等。
该方式不但能激励学生持续
学习,还能增强他们的阅读及写作兴趣。
结束语
总之,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贯通“读”和“写”两大部分,
既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
新时期的新课改的需要。
为此,我们应该从阅读和写作两个层面上,借鉴国外的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适宜的教学方案,切实发挥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佩培.小学高年级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0.
[2]全远姬.小学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2020(03):9.
[3]董淑霞.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相关研究[J].家长,2020(0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