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框架下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框架下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摘要:研究成果以“建设劳动教育的生态环境和常态环境”为突破点,开发、设计、实施劳动教育“三类十五门”校本课程,最终形成以“学生全部生活”为空间框架,以培养“行动力”为核心目标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研究,提出了“我行故我行”育人目标,明确了“打好人生底色”和培养“行动力”的内涵与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现实意义;建构了“生活化”“沉浸式”劳动教育的生态环境和常态环境;在生活框架下开发实施“三类十五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对解决区域内劳动教育综合性配套实践基地,可利用时间、空间严重不足,学校、家庭、社会缺少教育融合等阻碍“五育并举”的实际困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活化;沉浸式;行动力;劳动教育主持人: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焦旭阳参与者: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刘中华

丛春莉隋桂凤

“在生活框架下”开发、设计、实施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是学校面对党的十九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及时梳理、调整原有“劳动育人”特色办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得出的以“学生全部生活”为空间框架,以培养“行动力”为核心目标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的劳动教育始终与时代环环相扣,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勤工俭学”“下场劳动”,八、九十年代的基地课与“一日夏令营”“红领巾实践周”主题活动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都印刻着时代的特点。2015年4月《人民教育》杂志社的记者来校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当年第22期以《立新实小:劳动为教育开新路》为题进行了报道,这次采访开启了学校对校本课程体系调整的大讨论。

该课题的提出归结为对国家、学校和区域现状三个方面的再思考:

一是对国家教育方针调整的再理解。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这次会议标志着劳动教育由教育的载体和途径真正转化为教育内容。因此,劳动教育的内涵应更具独立性,而在课程内

容设置上则应更具包容性,课程实践则应更紧密地对接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劳动教育成为“五育并举、兼容并包”的纽带与桥梁。

二是对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的再解读。1990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打好人生第一底色”为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经验。三十余年间,学校依伴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人生底色”进行过多次解读。本研究成果在“生活”的框架下重新解读育人理念和目标则使之变得更人文、更开放,“高”着眼点,“小”着力点,面向学生的未来和一生的需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三是因地制宜对区域教育现状的再开发。立足生活开发课程是对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综合性配套实践基地不足,学校、家庭、社会缺少教育融合,劳动教育可利用时间、空间严重不足等实际情况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开发。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1)明晰了“劳动教育”与课堂、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大劳动观、大课程观梳理出了较为符合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2)突破了固有认知中对“劳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以综合实践为主要形式,诠释了劳动教育在

“五育”中

图1 “我行故我行”内涵解析

的包容性,并通过实践证明了德、智、体、美四育在劳动教育中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提升与拓展。

3)检验了在“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展开劳动教育更有利于形成教育的生态环境和常态环境,沉浸式学习更有利于产生深度学习,形成伴随学生终生的学习力。

(4)解决了疫情期间学生参加线上学习时的心理压力梳导、健体训练、家庭趣味活动和动手实践学习的需要。

(二)成果产生的过程与方法

成果产生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5.4—2017.3),解读时代精神,思考课程定位,建构劳动教育“三类十五门”课程框架。第二阶段:实践检验阶段(2017.4—2018.12),全方位推进,重点建模,完成“三类十五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可行性的实践检验,及关联事项的点对点破解。第三阶段:推广阶段(2019.1-至今),凝炼研究成果,形成区域示范引领,实现国内成果推广。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一)主要内容

“生活框架下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主要由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部分组成。

1.理论成果:

(1)确立了“我行故我行”育人目标。

基于对小学学段育人目标的再思考,明确了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存在的现实意义:一是“人生底色”是生动的、有活力的,是以身心健康为前提的;二是“人生底色”是多彩的、自由的,是以激发和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为目的;三是“人生底色”要给学生大视野、大格局,要给学生一个向上的力。由此提出了以培养“行动力”为核心的“我行故我行”育人目标。

“我行故我行”(见图1)从文字上理解,阐明了“行动”与“行动力”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一个“行”指行动,第二个“行”指行动力,同时也传达“我能行”的自信。也就是要培养学生身体立行参与学习的自觉,在行动中学习积累知识、训练提高能力、感悟形成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养成想到即做到,有想法就要有行动的习惯和能力;在激发兴趣、挖掘潜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行动成就梦想”的意识,为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奠定和掌握迎接挑战、解决困难的基础和本领。

(2)建构了“生活化”“沉浸式”开展劳动教育的生态环境和常态环境。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本成果的理论依据之一。陶行知先生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1]。开展劳动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在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同时,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网格化分布态势,有效地整合了家庭与学校、社会与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教育资源。

劳动教育的生态环境即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多元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校园内建设包括“果树园、百花园、蔬菜园、农作物园、藤架园、中草药园”的6个植物园和包含14个工艺项目的9个技能室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渗透等在内的劳动实践基地;在校外共建了包含社区、工厂、部队、图书馆、博物馆、五色教育基地、大学院校等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同时整合了家庭教育资源,建设自我服务类家庭实践基地,形成良好的、完善的劳动教育生态环境。

劳动教育的常态环境即为发挥课程功能的整体功能,与党、政、工、团、队建设相结合,形成长效一体化工作机制,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运行之中,形成人人参与、事事相关的整体氛围。

2.实践成果:

开发并实施了劳动教育“三类十五门”校本课程。劳动教育“三类十五门”校本课程(见表1),以自治、逸美、焕新划分了“行动力”培养的三个方面,即自治类课程以观察、认知、实践为主要行动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生长、生活、生存需要与技能为主;逸美类课程以实践感知、体验、欣赏为主要行动方式,以培养学生人文底蕴、艺术特长、审美能力与生活情趣为主;焕新类课程以合作、探究、实践为主要行动方式,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质疑、发现探索能力为主。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培养。

自治类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生活技能为主的自我服务课,在“劳技室”中进行的技能训练课,以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的家庭体验课,以校园岗位实践为主的校园实践课和以走进社会、参观学习、开拓视野为主的社会实践课[2],共五门。

逸美类课程包括以“国学经典传承”为基础培养文学底蕴、表达技巧的国学礼仪课,以

“二十四节气”主题学习和“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为内容的民俗文化课,以开发、传承东北儿童游戏丰富课间生活为目的的趣味游戏课,以工艺美术类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载体的非遗传承课,以篮球、乒乓球和冰雪运动为主体的健体训练课,共五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