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册语文《说“木叶”》课文、教案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上册语文《说“木叶”》课文、教案及反思
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
代的诗人们,很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
《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
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不过问题却在于我
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而淮南
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不过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
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
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能够说是因为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不过这样的解释
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
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而事实又正是
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
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
言中,乃又不但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
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
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不过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
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能够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古
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
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个字,其
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能够不用多说,
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
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
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
什么能够辩论之处;不过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
前者则持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
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
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
实又都在这个个“木”字上,然则这个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
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
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
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
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
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能
够呢?当然也能够;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
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不过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
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
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
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
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
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
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
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
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有。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理解
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
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
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
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
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
所以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
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
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
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
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所以也就从来很少见
“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
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
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
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
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即使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不过然有了落叶的微
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
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
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
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
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所以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因为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
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
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
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不过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鉴赏古典诗歌的水平。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升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使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水平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
所以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理解的难点,协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个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
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意在对学过的知识实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
并注意由“木叶”到
“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
(为协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
明确:萧瑟、凄凉。
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
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则是一
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
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有。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理解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
‘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
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
性较强的学术论文。
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能够把深奥的文
学理论渗透于相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
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
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升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但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
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
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
请根
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
象的艺术特点。
(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
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意象因为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
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
至完全相反的感情。
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
晖丽,花蹊绮树装。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口分千笑,迎风共
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
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
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
不尽一致。
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
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
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
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
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能够静静的坐下倾听;也能够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
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相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
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
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
《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
创作带来负面影响。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
用而生流弊。
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
奇的意味。
……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
‘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
是‘付梓”杀青’。
”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
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
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很多意象因为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
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
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
比如,古代诗
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
请找出一些,
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所以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水平,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
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协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仅仅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个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使用它提升自己的文学素质。
在提升文学鉴赏水平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
多个诗句中“木”这个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个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个知识点的积累和水平训练,让学
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水平。
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注重而确立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
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
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
动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
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
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
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
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
情意。
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
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
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
从《登高》的朗读中感
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
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
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
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
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
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水平没有得到真正
落实。
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
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
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
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实行。
再加上,这节课
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
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
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准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个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
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