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眉内容
复习课: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目标:
1、学会31个词语,达到书写正确并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4篇课文、一篇古文;背诵课文部分段落;背诵2首古诗;熟记3
句名言。

3、理解古文《勤读》,并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燕子》
1、主要内容:本文作者用非常优美的语言,写了春回大地,燕子从南方回归的
美丽景象,抒发了“春光无限好”的积极情感。

2、积累课内外描写春天的词语,如“:百花争艳、阳春三月、细雨蒙蒙、春光
明媚等
3、结合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什么是“黄绿眉眼”)(2)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为什么要用上“赶集”一词?)
(3)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小燕子即将演奏的是什么曲子?)
4、积累并背诵描写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轻快灵活“飞行”的段落。

(第
1节、第3节)体会“掠”字的作用
5、仿写一种小动物,要抓住它的特点。

《小溪流的歌》
1、主要内容: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小溪流在奔向大海时面对困难和诱惑毫不动摇、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从而赞美了活泼欢快、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2、结合课文区别词语“清亮”和“清脆”意思的不同。

清亮:形容小溪流本来的声音,侧重说明“十分响亮”。

清脆:形容小溪流在山谷里的回声,侧重说明“悦耳动听”。

3区别“漂浮”、“飘浮”和“飘拂”用法上的不同
4、体会“跑、漂、游”三个动词的作用。

5、重点体会:(1)小溪流唱着一首怎样的歌?(用词语概括)
活泼欢快、不知疲倦、勇往直前、乐观自信等
(2)能概括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6、根据要求写一段话:(见说写双通道)
《笋芽儿》
1、主要内容: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冲破
一切障碍,由竹笋生长为竹子的经过。

启迪学生要勇于锻炼,冲破阻碍,茁壮成长。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撒娇、央求、爱抚
“暖烘烘”在文中不是指温度高,而是指小笋芽被小草的话感动了。

3、理解课文内容
(1)笋芽儿长成竹子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又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春雨姑娘-----------雷公公-------------小草弟弟----------太阳公公
呼唤、滋润呼唤鼓励照耀
苏醒萌芽钻出地面脱下笋壳长成竹子
(2)“扭动身子”在文中前后意思的不同:前一句写出了笋芽儿的懒洋洋,后一句表现了笋芽儿摆脱束缚,勇敢向上。

4、积累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象声词:使文章内容表达上生动与活泼。

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
笋芽儿破土而出的动词:具有儿童的特质,充满了童趣。

揉揉、扭动、钻
5、背诵课文最后三节
《勤读》
1、能熟练地背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

2、准确解释:从、云、当、见、余、或、岁、苦渴无日
准确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现”的意思。

3、文中“三余”具体指哪三余?说说你的三余又有哪些?
4、搜集关于爱书、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爸爸和书》
1、主要内容:本文讲的是爸爸为了使“我”和姐姐成为热爱学习的人,在家里
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我”买书的事。

2、正音:“缠”是翘舌音,“珍宝似的”中的“似”是翘舌音。

3、理解重点句子
(1)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爸爸喊着热泪的一番话,使我倍感书的来之不易,所以视书为珍宝一般。

)(2)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表现了在困境中的爸爸希望孩子成才的热切希望,以及面对懂事的孩子一份深深的感动。


4、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综合练习1)
复习课: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目标
1.认真复习课文。

逐步养成学习习惯。

2.复习认识生字。

积累词语。

3.正确、通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复习方式,阅读理解课文。

5.发扬主动学习精神,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6.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感受科学的魅力。

《祖先的摇篮》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边读边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鸟语》
1、能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媒体直观感受到鸟语的
奇特、美妙。

通过句式练习,体会“犒赏、快意”的意思;在读中体会“尽管……仍”、“虽然……但”的转折意思。

3、搜集有关的信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仿写小诗。

4、能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从鸟语中感受到给人的启迪和做人的道理,感受亲近
自然的快乐。

终日忙碌的燕子,让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

飞行整齐的大雁,让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

搏击风雨的苍鹰,让我学会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亲切啼叫的布谷,让我
预报喜讯的喜鹊,让我


《拥抱大树》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虐”的书写,并通过找近义词或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虐待、警醒、违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复述事件内容。

3、重点研读课文第
4、5节,能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懂得“树木是人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爱护它”的含义。

4、能用几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神奇的机器人》
1、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掌握“骋”“弋”的字形,读准字音,理解、积累“大显身手、用武之地、才华横溢、披星戴月、能歌善舞、驰骋万里、耕云播雨”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机器人,并理解、感悟机器人的神奇,科学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3、展开想象,模仿课文写一段话。

1)形近字组词:
弋()骋()
戈()聘()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探)宝藏
()油龙()黑匣()田地
()水果()牲畜()牛奶
3)积累词语
形容人很有才能: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机器人成为助手。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工厂、农村,机器人有着极为广阔的用武之地。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息息相关、咫尺”等词语,知道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复习课:第三单元
单元训练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5篇课文,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2、能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阅读中通过写近义词和反义词,区别近义词等方法积累常用词语;能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选词造句或仿写句子。

3、结合朗读训练,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有关名人的故事,并学习名人善于思考、大胆实践、勇于献身、足智多谋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揭开雷电之谜》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一、区别组词:
末()密()迷()盆()
未()蜜()谜()盘()
二、选词填空:
摄取撷取
1、“如意桥”这个桥名是从诗句中()的。

2、每天我们从饮食中()各种充足的维生素,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三、做实验的风筝和普通风筝有什么不同?
指名学生复述制作实验用的风筝的过程(抓住麻绳、铁棒、铜钥匙来思考设计的不同)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1、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大夫华佗为了减轻手术病人的痛苦,研制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的事。

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们要为我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文化而自豪。

课题既清晰地点明了课文内容,又揭示了课文中心。

文章条理清晰,通过华佗两次手术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的阐述,表现出华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崇高医德。

2、文中“时时”、“处处”、“终于”,说明了什么?
说明华佗在研究麻沸散的过程中刻苦钻研,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最终获得成功。

体现了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优秀品质及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3、抓住描写数字的词语,激发学生对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的敬佩。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这样,华佗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

”抓住句中的“第一个”和“一千多年”这两个词语,让学生自学、交流、理解、讨论,通过感悟使学生知道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更加值得我们自豪和敬佩。

《晏子使楚》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
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

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面不()()()君之()()肩接()安()乐()得意()()挥()如()二、多音字:
大{乘{钻{
三、近义词:
侮辱——吩咐——取笑——
四、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填上合适的词语:
1、晏子看了看,()地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


2、晏子拱拱手,()地说:“敝国有个规定,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3、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地说:“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接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哥伦布竖立鸡蛋》
主要内容:
《哥伦布竖立鸡蛋》这篇课文讲述了哥伦布为了驳斥忌妒者对他的挑衅和攻击,巧用竖立鸡蛋的方法证实:即使是最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

成功的取得,关键在于创先。

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介绍哥伦布的创举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9节):具体叙述哥伦布用竖立鸡蛋的方法驳斥那些忌妒者的攻击的经过。

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人物的情感都在对话中表现:达官贵人的恶意挑衅,哥伦布的冷静和自信。

课文最后一节写了哥伦布离席时说的话,道出了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含义深刻。

一、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抹煞()证实()
反义词:简单()平常()
二、用上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即使
..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

三、改写句子,但意思不变。

那是件平常的事吗?
《东郭先生和狼》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语言浅显,内容生动,十分适合学生自主阅读。

课文讲述了东郭先生对狼仁慈、好心相救,却险些送命的故事中,通过这个故事让人们认识到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农夫的机智、果断,从而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

一.多音字组词
(dā)(答应)(zā)(扎紧)(nàn)(逃难)
答扎难
(dá)(报答)(zhá)(挣扎)(nán)(难倒)
(níng)(宁静)(dǎo)(倒下)(chǔ)(处置)
宁倒处
(nìng)(宁愿)(dào)(倒水)(chù)(处所)
mēn )(闷热)( sài)(要塞)(zhuó)(着陆)
闷塞着
mèn)(闷闷不乐)(sè)(堵塞)(zháo)(着凉)
二.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果断(犹豫)拒绝(答应)镇定(慌张)合拢(并拢)立刻(立即)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尊贵)的客人(特殊)的作业(重要)的角色
(招待)客人(完成)作业(扮演)角色
(良好)的信用(遵守)信用
四、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他经常看课外读物。

他的语文水平提高得较快。

因为他经常看课外读物,所以他的语文水平提高得较快。

2、我国科技水平比先进的工业国家落后。

我们有志气赶超发达国
家。

虽然我国科技水平比先进的工业国家落后,但是我们有志气赶超发达国家。

3、在伊拉克,绿莹莹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绿莹莹的草
地如今散落着的地雷散片阻挡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在伊拉克,绿莹莹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但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散片阻挡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复习课:第四单元
单元训练重点:
1、学习针对文章的内容和词句提出问题。

2、了解颐和园、秦陵兵马俑等名胜古迹;知道维也纳与音乐的关系;感受游览天然动物园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
1、本单元我们游览了哪些景点?请你用概括的语言来介绍一下。

例:()的(颐和园)
2、学习了这些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二、分课复习
《颐和园》
1、理解词语:神清气爽、金碧辉煌
页眉内容
2、知道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结构。

3、学会抓中心句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5、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6、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几乎”、“似乎”等词语的用法。

《秦陵兵马俑》
1、理解词语:惟妙惟肖、举世无双、享誉世界、颔首低垂、若有所思、
绝无仅有、鸟瞰、恢弘
2、能用“举世无双”和“享誉世界”造句。

3、知道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结构。

4、知道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秦陵兵马俑的?(了解第3节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10节,感受它的“惟妙惟肖”。

6、体会第9节的最后一句话中“似乎”一词的作用。

《音乐之都维也纳》
1、积累词语:山清水秀、街头巷尾、星罗棋布、金碧辉煌
2、理解“音乐之都”是什么意思?
3、知道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
4、知道“世界歌剧中心”的特点:造型美观、金碧辉煌、规模大。

5、积累和音乐有关的词句,背诵第4节。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1、理解词语:漫游、泰然自若、零落散布、无怪乎
2、会用不同的词语形容天然动物园中的动物。

例:(泰然自若)的斑马(亭亭玉立)的长颈鹿
3、知道天然动物园和普通动物园的区别。

4、仿照课文第5节对斑马的描写,用排比句式描绘一种动物。

教学反馈:
学生对学过的课文缺乏必要的复习,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对要求积累的词语、背诵的语段遗忘率高。

这四个单元的知识点中,造句写话学生掌握得最差。

页脚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