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1.背诵这五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1)《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答案】(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跳,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
“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祟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
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
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
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4)“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层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5)“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其语言风格是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解析】【分析】(1)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理解。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2)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去谈这个词的作用。
在这里,“异”字统领全篇,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景色不同,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景象,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3)理解诗人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人写作的环境理解。
作者先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的哀愁。
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能触摸。
接着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接抒情;然后“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4)诗词有表达凝练的特点,使用典故便可以达到这一点。
常见的典故学生应该识记、理解。
回答时要结合文章中心来分析典故的作用。
“亲射虎”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老仍有着少年狂气。
“ 遣冯唐”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
“ 射天狼”则是作者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的决心。
(5)解答此题,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抓住诗中意象,揣摩诗歌意境,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整首诗歌,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来分析。
故答案为:(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跳,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
“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祟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
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
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
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4)“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
突出地层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5)“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其语言风格是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点评】(1)理解诗词的内容,要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和诗词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
(3)本题考查学本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手法技巧——运用典故的掌握。
(5)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题目中的关键词的分析理解能力。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
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蜕去了。
从前那种品一杯香míng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
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lín滋润我们心田;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闲遐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míng lín
香________甘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4)在中国,有一位翻译家和他儿子的通信后来结集成书,感动了无数人。
请写出此书的书名。
【答案】(1)茗;霖
(2)蜕—褪;遐—暇
(3)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
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进。
(4)《傅雷家书》
【解析】【分析】(1)根据“一杯”“香”可知是“香茗”;根据“甘”可知是“甘霖”。
(2)根据“墨迹”可知是“褪去”;根据“闲遐的时候”可知是“闲暇”。
(3)可以用“书信,像……,书信,像……”进行排比。
(4)《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故答案为:(1)茗;霖;
(2)蜕—褪;遐—暇;
(3)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
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进。
(4)《傅雷家书》
【点评】(1)本题考查拼写能力。
根据整个词语的意思联想具体汉字,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2)本题考查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根据句意的需要辨析重点字词。
(3)本题考查对排比句式的理解、造句能力。
需要注意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的联想。
(4)本题考查对近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了解能力。
翻译家和他儿子的通信后来结集成书,说的是《傅雷家书》。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徽派建筑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ci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②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为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严谨(________)精湛(________) cí堂(________)
(2)画线句①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依山就势”一词中“依”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jǐn;zhan;祠
(2)积;集
(3)紧挨着
(4)排比
【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精湛”:精熟深通;某样技艺十分娴熟;精微深奥。
读“jīng zhàn”,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祠堂”的“祠”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积”:积累。
“集”:聚合,会合。
这里是聚合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故选“集”。
注意据义定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这里“依山就势”的意思:紧挨着山,顺着便利的形式。
“依”在文中的意思是紧挨着。
(4)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
“它在总体布局上……在平面布局上……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显然是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jǐn;zhan;祠;
⑵积;集;
⑶紧挨着;
⑷排比。
【点评】⑴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
根据语段内容或是平时对课文注释的积累即可解答;
⑷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ùtuó
束________开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
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缚;拓
(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2)“帆,副”均同音字误写。
(3)注意例句的句式,其句式为“或许青春的……,但我们有足够的……”,前一个省略号内写出可能遇到的困境,第二个省略号内写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等会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⑴缚;拓;
⑵番——帆;幅——副。
⑶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点评】⑴本题考查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及书写能力。
解答时注意字形的书写,利用语境识记字形,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⑵本题考查字形的辨别能力。
解答时可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词义或字义来判断。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易错字、同音字、形似字,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
⑶本题考查排比修辞的掌握和仿写能力。
解答时注意排比需要至少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才能使排比,仿写是抓住文句关键词,注意句式,修辞,意境的统一即可。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
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
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
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ó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
”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
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chóu________
兴思更胜一________瑰宝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________;“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________。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xìng;筹;guī
(2)清莲;清涟
(3)说,表达;坚贞
(4)引用;比喻
【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兴”是多音字,这里应读
作“xìng”;“筹”不要写成“畴”或“踌”等字,“瑰”应读作“guī”。
(2)“清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洁身自好,清正廉明。
“清涟”,清水。
根据语境,这里应为“清涟”。
(3)“以荷言志”意思是借荷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故“言”意思是说,表达。
“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故这里“亮”的意思是坚贞。
(4)这段话引用屈原的《离骚》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等名句,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把描写荷莲的诗句比作是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xìng ;筹;guī
⑵清莲;清涟
⑶说,表达;坚贞
⑷引用;比喻
【点评】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
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⑷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6.下面的文段选自《一棵小桃树》,阅读后,完成各题。
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甲)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觉,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乙)笑着。
(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灼(zhuò)薄(báo)
B.灼(sháo)薄(bò)
C.灼(zhuò)薄(bò)
D.灼(sháo)薄(báo)
(2)在“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中进行选择,填入文段(甲)(乙)两处。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文段中横线处所填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忧心忡忡的少女
B.忧心忡忡的少男
C.患了重病的少女
D.患了重病的少男
【答案】(1)C
(2)得;地
(3)C
【解析】【分析】(1)“灼”的正确读音是“zhuò”;“薄”是多音字,一般来说,用于书面语时读“bó”,用于口语一般读“báo”,据此,“薄”在文段中的读音是“bò”。
故答案为C。
(2)在语句中,“的”一般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
甲处,“似纸做的”是补充说明“单薄”的,所以应该选用“得”。
乙处,“苦涩涩”是来修饰“笑”的,做状语,所以应该选用“地”。
据此可作答。
(3)语句叙写的是“瓣片”,一般不能用“少男”来形容,应该用“少女”来形容。
可排除掉BD两项。
再依据“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觉”和“苍白白的脸”,表现出来的像是一种病态;所以不能用“忧心忡忡的少女”来形容,用“患了重病的少女”更恰当。
据此,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 C;
⑵得;地;
⑶ C。
【点评】⑴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的积累,要养成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对课文中出现的字,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
⑵本题考查对结构组词的选择能力。
结合语境和词性即可做出选择。
⑶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具体意义及常用用法,注意其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敲,如果是关联词要掌握其固定搭配。
7.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下面的问题。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这首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答案】(1)夸张。
突出从军之久。
(2)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
揭露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以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解析】【分析】(1)古代有一句俗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从军到八十岁很显然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从军时间之久。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老翁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一片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
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
而结尾两句更表现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境。
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据此分析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夸张。
突出从军之久。
⑵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
揭露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以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及赏析能力。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
⑵本题考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及分析作品主旨的能力。
把握诗中思想感情及主旨,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8.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对演讲有了深入的了解,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应邀在北大发表演讲。
在回答一名学生的提问时,麦克风突然出现了故障,场面十分尴尬。
这时,这位74岁的老人像孩子般做了个顽皮的鬼脸,耸了耸肩说:“________ 。
”一句话引来全场的笑声和掌声,尴尬气氛顿时消散。
想象一下,这位74岁的老人会说些什么。
请补写在横线上。
(2)下面是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①~③题。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
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__;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a.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c.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①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
________
②【乙】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
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③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
【答案】(1)我没碰它,这不关我的事
(2)示例:课堂交流时,邀汉字热情舞蹈;a;在“优秀文化”后面加“是否”;示例:【甲】段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明“我”与汉字的密切关系。
【乙】段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汉字的重要性。
【乙】段用了借代的手法,用“鼠标”和“笔杆”分别代指电脑和书写,具体形象。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了解具体的语境,最后要明确要表达的内容,根据希拉克曾当时的情景,然后根据上下文推测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
(2)①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据此可仿写为课堂交流时,邀汉字激情舞蹈。
②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句话有前后两个分句,前一个分句中有一个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