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独立撰写
申报人员可以提交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门撰写的论文,也可以使用在技术业务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但必须是由申报人员本人独立撰写,不能是与他人合作撰写,更不能抄袭、拼凑,甚至请他人代笔。

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资料介绍、考察报告、项目报告、教材、毕业论文、译文,参与编写的工作计划、章程、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属申报论文范畴。

论文要论述完整、独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节。

2、专业一致
申报人员提交论文的专业内容必须与本人申报的专业类别一致,也必须和本人现任工作岗位的专业相一致。

3、内容以阐述个人工作成果为主题
撰写论文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应有具体详实的材料基础,论文应体现申报人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

重点阐述本人在其中发现、分析、解决较复杂问题或新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

4、时限要求
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要反映出近几年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成绩,论文必须是参加工作以后撰写的。

二、编写要求
1、论文正文字数在 3000 字左右,摘要字数在 400 至 500 字之间;
2、论文中引用的文字、数据应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参考文献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3、论文中引用的表格应在表格下面注释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4、申报论文须用A4规格的纸打印(可双面打印)3份,并按照编写格式中的项目顺序装订。

三、编写格式(关于申报论文的样式及字体、字号要求,请参考页面下方附件:申报论文范例。

)
论文应包含:
1、封面(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课题的专业方向);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6、论文主体;
7、结论及建议;
8、参考文献(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9、附录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没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数据和资料。

诸如各类统计表、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机打印输出件、术语符号的说明等,都可作为说明论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录中);
10、封底。

四、撰写论文应避免以下现象
1、论文的题目太大,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
和问题,或是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2、论文以介绍本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为主,缺少对有关
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项目;
4、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个人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5、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数据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不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工程师职称论文
工程伦理与工程师的培养
【摘要】我国正在进行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工程建设。

随着工程与政治、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工程中的道德问题日渐见多,屡屡出现严重的工程安全事故,诸如杭州市风情大道地铁一号线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事故、株洲高架桥垮塌事故等。

可以说,工程师的伦理意识淡薄是造成现时代一系列工程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分析21世纪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加强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培养,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所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工程师;伦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T-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楚静,女,汉族,1964年10月生,教授,从事伦理学研究。

胡蓉,女,汉族,1973年4月生,馆员,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本文是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教改立项课题336号阶段性成果
一、面向21世纪工程师的素质要求
工程师的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的工程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则取决于社会发展对工程师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探讨符合本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师培养模式。

如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工程教育委员会专门提出了工程教育适应性体制设计报告(1995年4月8日)。

据此,面对21世纪,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求工程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面对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而巨大变化,根据相关的研究理论,一名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1)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和工程科学知识,即多学科的知识背景;(2)能研究并应用新技术以及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有较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4)工程师的伦理责任;(5)终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6)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

现代工程已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问题,它往往涉及到社会各领域。

因此,未来的工程人才不仅要懂得科学、技术和工程,还必须懂得有关经济、管理、法律、人文和环境等方面的知识,高等工程教育要使未来的工程师不仅能适应技术的变化,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还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解决传统上可能由社会学家或伦理学家来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摆脱危机。

与此同时,我国也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也适时契合了这一部署,并于2010 年6 月23 日,教育部从1000 余所高校中最终遴选了61 所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
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

为此,高等工程教育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二是要更加
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三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四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

三、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1、工程与工程师
工程是指人类将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应用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劳动创造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人工产品或技术服务的有组织的活动。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必须对工程师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8世纪产业革命前后,工程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进入20世纪后,工程师中又分化出工程技术员和技术工程师。

一般情况下,工程师是工程活动的主体,是工程建设的主要承担者。

现时代的工程师,是指那些具有坚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能够把工程原理和超出技术范畴的经济、社会、法律、艺术、环境和伦理等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去创造还没有的人工物来为人类服务的那样一些人。

[1]美国工程师专
业发展委员会(ECPD)所描述的:工程师必须是一位善于构思并形成概念的专家,是一位设计者、开发者、新技术的形成者、标准规范的制定者一切都是为了有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

工程师必须会规划和预测、系统化和评估能够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幸福和财富有利害关系的系统和组成部分作出判断。

[2]
2、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工程伦理是调整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对工程师的伦理行为和工程建设起着引导、规范、开拓等重要作用。

任何一项工程都是有组织的社会化的综合性生产活动。

无论是工程活动的组织实施,还是最终的社会综合效益等方面都体现着道德价值。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工程活动,必将受到伦理道德价值的评判和监控,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文明提出的必然要求。

美国工程师协会提出了工程师的五大基本准则。

①工程师在达成其专业任务时,应将公众安全、健康、福祉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优先考虑,并作为执行任务时服膺的准绳。

②应只限于在足以胜任的领域中从事工作。

③应以客观诚实的态度发表口头或书面意见。

④应在专业工作上,扮演雇主、业主的忠实经纪人、信托人。

⑤避免以欺瞒的手段争取专业职务。

我国台湾地区也提出了中国工程师信条:一是工程师对社会的责任:守法奉献,尊重自然;二是工程师对专业的责任:敬业守分,创
新精进;三是工程师对雇主的责任:真诚服务,互信互利;四是工程师对同僚的责任:分工合作,承先启后。

这些提法都是工程实践的总结,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工程师的角色特点决定了责任伦理应当优先。

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实施者和监督者,掌握了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直接主宰着各种工程活动。

他们可以清楚地预见工程活动是否侵犯公众利益,工程活动对人、对生态环境具有怎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工程师比其他人更能准确而全面地预见科学技术应用的前景,他们有责任去思考、预测、评估科学技术给工程带来的可能的社会后果,他们肩负着面向未来的预防性、前瞻性或关护性的新责任。

因此,工程师应当把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祉放在首位。

正如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那样:责任伦理的行为则必须顾及自己行为可能的后果。

在行动的领域里责任伦理优先。

[3]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将工程伦理责任大致分为普遍责任(对雇主和所服务的顾
客负责)与社会责任(对社会整体和人类负责,工程师的社会职责事关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工程师要对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远社会影响建立自觉的认识,承担起全部的社会责任),责任是工程伦理的核心。

[4]随着工程实践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内涵得到拓展和深化,可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忠诚可信、安全可靠、公平正义、科学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