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各式桩功练法详述,白送的真东西,看不看在你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拳各式桩功练法详述,⽩送的真东西,看不看在你噢
中国武术种类繁多,不完全统计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流派有两百多个。
传统武术⾥有形意拳、太
极拳、⼋卦掌、⼼意拳等等,⼤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
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
其中独树⼀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年打死⼈之说,其体
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的喜爱。
形意门也是能⼈辈出,最让⼈熟知的,便
是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誉的郭云深了。
但同样是崩拳,不是说学会了这个动作就能跟郭云深
⼀样可以打遍天下了。
这简单的招式后⾯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
形意拳练的是
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
⼀、形意拳概述
形意拳是⼀种内功拳,其动作朴实⽆华,体⽤兼备,没有很多的辅助功法练习。
形意拳的功夫
主要是通过“合⼀”的训练,通过六合的循序渐进的⽅法以到达周⾝整合协调合⼀的境界。
六合的
训练贯穿于形意拳的始终。
六合分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是:⼼与意合,意与⽓合,⽓与⼒
合;外三合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与⾜合。
六合训练的初步是⽆极式站桩和三体式,进
⽽在五⾏拳和⼗⼆形拳中达到合⼀的境界。
形意拳来源于⼼意六合拳,两者皆以“六合”为功法。
⼼意六合拳的拳名含义是:⽤脑⼦思维整合六合的拳术。
形意拳的拳名含义是:形体和思维统⼀的拳术。
形意拳继承了⼼意六合拳的核⼼技术,形意拳
形体动作均要遵循六合的法则,所以在⼭西也有称其为“六合意拳”。
据有关专家考证,六合理论与⽅法⾸先出现在形意拳体系中,然后被许多拳种吸纳采⽤,说明
六合理论是切实可⾏的,这也是形意拳对中国武术的⼀⼤贡献。
为了达到六合,形意拳探究⼼
意这⼀⼈类所特有的⾼级功能,⽤⼼意感悟⾃然,师法⾃然,以⾃然万物为师,⾸先循五⾏⾦
⽊⽔⽕⼟之理,取其各⾏之特性与其之间的相互作⽤,使形意拳的劲⼒渐渐与五⾏的特性吻
合。
所谓“天⼈合⼀”,如劈拳属⾦,⾦性坚刚,⽆坚不摧;⽊性曲直,可刚可柔;⽔性⽆形,随
屈就伸;⽕性暴烈,⼀沾即发;⼟性敦厚,以⽣化变化。
形意拳经过五⾏拳的训练就是要将这
五种⾃然特性化于劲⼒之中。
形意拳⼗⼆形拳是师法动物之特技与灵性,返还⼈的原始运动和
搏击之本能。
因此⼗⼆形拳是极限开发⼈体本能运动的⽅法。
如龙之盘旋升潜、虎之神扑、猴
之灵巧、马之奔踏、鸡之独⽴、燕之飞舞、蛇之缠绕、熊之雄浑、鹰之⽖⼒等等。
这些能⼒都
是⼈的能⼒所不及的,形意拳将这些动物的特技作为学习的⽬标和训练内容,可见其运动的难
度之⼤,是需⽤毕⽣精⼒去追求的。
在追求中体悟⼈与⾃然的和谐,体悟中和⼤道。
通过五⾏⼗⼆形的训练,⽬的之⼀是要开悟⼈⼼,不是仅仅拘泥于五⾏⼗⼆形的练习,形意拳
有“拳⽆拳,意⽆意,⽆拳⽆意是真意”的拳学境界,通过五⾏拳与⼗⼆形拳的训练感悟⾃然的特
性,⾃然万物感通,见景⽣情,念景⽣情。
如见到云即刻就可以向云学习,学习云之混沌⽆
形,见到⽔即刻就可以向⽔学习,学习⽔之率然灵动,见到任何⼀个⼩动物都可以向它学习,
学习它的特性和特技,象形取意,形意合⼀。
⼆、形意拳桩法
形意拳桩法有⽆极式、三体式等,⽆极式是由静⽽动,“静极⽣动”的导引。
⽆极站桩的⽅法源于远古,《黄帝内经》中说:“上古有真⼈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
⽓,独⽴守神,肌⾁若⼀”,“恬淡虚⽆,真⽓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说:“道⽣⼀,
⼀⽣⼆,⼆⽣三,三⽣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以为和。
”⼜说“致虚极,守静笃。
”
形意拳的⽆极站桩从思维意识⽅⾯要求是:空空静静,⽆思⽆意⽆欲。
从外形动作⽅⾯要求
是:松静站⽴,⽆形⽆象。
形意拳前辈董秀升所形容⽆极是:顺天地之⾃然,茫若扁⾈泛巨
海,静若⽊鸡植中庭。
⽆极站桩有两种站法:
第⼀种:两腿接近直⽴的松静⽆为站⽴,主要使⼤脑⼊静,周⾝放松,使⾝体内在机能处于有
序化状态。
这种站法可以使真⽓有序的动。
第⼆种:两腿略屈的松静⽆为站⽴,这种站法可以触发肌⾁产⽣阴阳胀落式运动。
两腿微屈的站桩⽅法,不但可以使⾝体放松,思想安静,更有意义的是使⾝体内处于更⾼⼀级
的“有序化”状态。
其特征是:当站到⼀定时间后,腿部肌⾁开始轮流有序的颤动,脑电图表现有较多的阿尔法波,经络波振幅明显提⾼,腿部肌⾁出现独特的太极式的胀落运动,⼼率有所提⾼。
我们认为这是⼼—脑—经络—肌⾁四者⾼度和谐统⼀状态,这种⽆极桩才是形意拳所需要的。
形意拳要求先练习⽆极静功,再到太极式,再到三体式。
这就形成了这样的练功程序:先站第⼀种⽆极式,使体松,脑静,⼼平,⽓和,随即两腿微屈,进⼊第⼆种⽆极式站桩,由于腿部肌⾁负荷的加强,当保持⼀定的时间后,引发了⼯作肌⾁的胀落式微颤运动,也进⼀步激发了经络的运动,此种运动也只有在⽆极式的站桩中才能出现。
此时是⼀种和谐的,有序的内在的胀落式运动,⼈体⽣理产⽣独特的变化,机能处于⼀种激发状的⾼度有序状态,这种状态,⼈体的⽣理机能发挥⾃我调节功能,这可能是⽆极桩通⽓⾎强⾝祛病的机制。
⽆极式桩是⼀种平衡态有序化的修炼,⼀般要求头正⾝直,重⼼在两脚中间,两⼿松垂,左右⼒量是平衡,所以⽓⾎运动趋于和谐平衡。
⽽三体式则不同,不论是三七步,四六步,还是五五步,前后左右都不会达到平衡,因为两腿的曲度不同,两⼿臂的姿势也不同,所以三体式是⼀种⾮平衡态的训练。
三体式的⾮平衡训练在形意拳的养⽣和技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
由于三体式站桩时肌⾁运动的不平衡,造成了⾝体左右上下⽓⾎运动的强弱和级差,由级差⽽产⽣⽓⾎运动的势能,⽓⾎由⾼势能向低势能处运⾏。
因此从内在⽓⾎运动的⾓度看,三体式是⼀种发电、充电式的训练,可以使⾻骼坚实,肌⾁健壮。
在实践中我们也常常看到,经过⼀段时间三体式站桩训练的⼈,⼈体特别稳重、充实。
三体式的三七步运动量最⼤,四六步次之,五五步再次之。
单重与双重的作⽤不同。
三体式是到达内外三合的基本途径,形意拳的所有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基本姿势,因⽽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
三体式是师法⾃然之式。
当我们站好三体式后,向前弯腰旋转90度,即像四肢着地⾏⾛的动物姿势。
⼈是从猿⼈进化来的,猿⼈⼜是由再低⼀级的动物进化来的。
婴⼉的爬就很像⼩猫⼩狗的⾛,三体式的变化——劈拳就很像是虎、豹的⾏⾛,劈拳的发⼒可以看作是虎、豹的前扑。
在形意拳⼗⼆形中吸取了虎、猴、马、熊等四肢⾏⾛动物的特技,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三体式这⼀武术运动中的精华。
它的合理重要性就是体现在这个动作姿势最接近⼈(动物)的本能动作,形意拳有句名
⾔“打拳如⾛路”,就要求返还到婴⼉状态,那极有可能就是像婴⼉那样天真地爬,只不过是站着爬。
由于爬的时候四肢均着地,每⼀步都实实在在,所以有“拳不空去也不空回”要求。
形意拳谱《六合拳法》中有:“悟得婴⼉玩打法,天然是⽣成。
”
四肢动物在⾏⾛过程中,总是以三个点着地的。
为了保持平衡,腰胯和尾巴⾃然的扭动。
⼈直⽴⾏⾛后重⼼偏⾼,虽然两⼿不着地了,但仍有两臂前后的摆动,如爬⾏动物⾏⾛时两个前肢的动作。
动物⾏⾛时,总是以同侧的后⾜代替同侧的前⾜⽀撑体重,前⾜再前伸⽀撑重⼼的平衡,然后是异侧的后⾜代替同侧的前⾜,前⾜前伸。
这样左右交替进⾏⾏⾛。
虎、豹在快速奔跑或瞬间扑⾷时,总是后两⾜同时着地之后,前两⾜再同时着地,⼀般跑和⾛是四肢依次着地。
形意拳中有⼿脚齐到⽅为真之语,⼿脚分⾄是⾛、跑、蓄⼒,⼿脚齐到是奔、扑、发⼒。
三体式基本原型是顺步和拗步的,顺步适合于直线⼒,如崩拳;拗步适合于弧线⼒,如横拳。
三、形意拳内外三合
形意拳训练的核⼼内容是六合整劲,最后达到阴阳中和状态。
六合整劲的训练过程是:
1.由站⽽静,由静⽽松,由松⽽动。
(松静)
2.由动⽽顺,由顺⽽柔,由柔⽽合。
(柔顺)
3.由合⽽整,由整⽽刚,刚柔相济。
(中和)
⼼意合⼀为静,这⾥⼼即是脑,中国古⼈常⽤⼼代表脑。
说“⼼想事成”,其实就是脑⼦想事成。
所以⼼指的是脑⼦这个器官,意是⼼的思维状态。
那么形意拳的⼼意合⼀就是脑⼦要处于形意拳的思维状态,我们认为是处于“静”与“合”的思维状态,⼈静是整个脑和谐共振的状态。
因此说⼼意合⼀为之静,静是脑和谐。
“合”是阴阳中和的状态,可以说是更⾼层次的“静”,也可以认为是有序的“动”。
意⽓合⼀为柔,意与⽓均为⽆形⽆象之物,意是主宰,⽓是主帅,⼆者结合为柔。
⽓⼒合⼀为和,⽓为柔,⼒为刚,刚柔相济以致中和。
外三合运动是四肢动物特有的、本能的运动,古⼈发现⼈在⾛跑时肩胯、肘膝、⼿脚是协同⼀致地运动,最易于观察到的是婴⼉的爬,猫之⾏,虎之扑,马之奔等运动。
婴⼉之爬是最初的⼈的三体式,腰脊和四肢都得到了全⾯平衡的锻炼;猫之⾏如三体式之柔练;虎之扑如三体式之顺步⼿脚齐到的发⼒;马之奔如三体式跃步前进。
由于⼈与动物有某些共同的运动属性,外三合也可能是⼈与动物共同遵守的运动法则。
所以形意拳的外三合运动是返还婴⼉的玩耍运动,仿效动物天然特技的本能开发运动。
专⼀
内三合,外三合,最终就是⾝⼼合⼀。